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刘宏毅  解峰 《轻金属》2008,(2):42-44
介绍了利用新型立装敞开式阳极焙烧炉焙烧阴极炭块的相关技术.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经过焙烧曲线优化和加强炉面燃烧管理,改进装炉质量等措施,利用阳极焙烧炉是可以生产出性能指标与外观质量合格的阴极焙烧块.其经济技术指标优于阳极焙烧块,与带盖有火井式阴极焙烧炉生产相当.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焙烧炉的一些实际运行生产数据的分析与比较,了解焙烧炉燃料的燃烧状况、阳极挥发分的燃烧利用状况以及阳极的升温制度状况等,从而调整焙烧炉的运行参数,提高炉子控制水平,使其达到节能增产的目的。在阳极焙烧过程中,许多因素都会影响到阳极的焙烧质量。除原料因素外,焙烧炉炉内温度的均匀性、升温曲线的合理性以及最终焙烧温度等运行参数对阳极的焙烧质量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而这些参数都与焙烧炉的结构和燃  相似文献   

3.
根据阳极焙烧炉使用的实际情况,结合现有的焙烧曲线,充分利用焙烧曲线不同阶段的升温速率,对采用无线传输数据的燃烧控制系统、运转在3年以上的焙烧炉,通过运转炉室的变化,解决挥发分燃烧严重滞后、火道升温速率过慢等问题,提高焙烧工序整体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4.
林小峰 《轻金属》1991,(1):50-53
对国内外碳素行业当前所使用的各种焙烧炉,从焙烧过程的能耗和制品的焙烧质量以及其他优缺点等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现代新型隧道窑是铝用碳块由高能耗炉型转化成低能耗炉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4.阳极焙烧工艺敞开式焙烧炉由60个炉室组成;每个炉室有七个火墙组成六个装阳极块的炉箱。阳极块每三块组成一组。在装入炉箱之前,先在箱底撒一层在填充料加工部制备的,粒度1~5毫米的煅后石油焦填充料。一般,  相似文献   

6.
《轻金属》2015,(12)
带盖环式焙烧炉系统移动的时间是以焙烧曲线(τ)÷系统组成的炉室数(M)确定的,而制定焙烧曲线时主要依据是被焙烧制品面向纵火道墙的尺寸规格、材质、密度、结构来确定,决定焙烧炉产能的2个主要因素是焙烧曲线"τ"和每个加热系统组成的炉室数"M"。本文介绍用多炉室组成系统的焙烧工艺来保证在每一个炉室中焙烧的制品是合格的。  相似文献   

7.
本文阐述了阳极焙烧系统重油的选用及合理利用.在焙烧过程中,发挥设备性能,使重油充分燃烧;合理控制预热区挥发分的溢出,使挥发分充分燃烧、燃尽;充分利用自然冷却区的余热,加强焙烧炉密封,减少炉面散热等均是降低焙烧系统重油消耗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焙烧炉燃料燃烧控制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边渭平 《轻金属》2000,(6):50-51
各国碳素公司为提高焙烧炉产能,延长火道寿命,降低消耗,均采用焙烧新技术。从优化焙烧炉结构,改善2烟气不同区域的合合分布,提高传热效果和减小温差;采用新的保温材料,减少热损失,提高炉的热效率,应用先进的燃料燃烧雾化控制装置及相应火焰系统罗为合理配置等等。着重在后一种技术应用方面进行研究与探讨。  相似文献   

9.
介绍自制煤气发生炉的原理、结构和用煤气代替柴油用于型壳焙烧炉的全套技术。通过高度集成化的煤气发生炉装置,能在炉前制气,这样热煤气的制气及燃烧联锁一体化,使煤气达到高效使用。型壳焙烧炉采用煤气后,每t铸件成本降低1000元以上,提高了型壳焙烧质量。  相似文献   

10.
四个火焰系统首次在54室敞开式焙烧炉上点火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德义  张新建 《轻金属》1994,(4):44-48,59
本文介绍了54室敞开式焙烧炉的设计技术性能和工艺特点,结合生产实践经验,对该炉的热平衡进行了计算和分析,对采用煤气焙烧也进行了探讨,提出增开第四火焰系统可使焙烧炉增产近10000t/a.火焰移动周期从设计的37h延长为40-48h,进入净化设备的烟气温度从过去的40-60℃提高到70-100℃,烟气中的沥青焦油含量经测定低于国家排放标准,湿法三级净化设备的洗涤塔和电收尘器的运转率提高50%。  相似文献   

11.
白银铝厂焙烧车间烟气净化的水循环改进方案探讨我厂焙烧炉为54室敞开炉,原设计以重油加热,但因种种原因,后改为以发生炉煤气作为焙烧燃料,由于煤气热值低,一般在4180~4810KJ/Nm3达不到设计的5225KJ/Nm3,致使在焙烧过程中造成火道温度低...  相似文献   

12.
国外阳极焙烧炉火道墙寿命能达到140个火焰循环,按30小时一个火焰循环周期、每个火焰系统18室来计算,火道墙寿命约为8.6年。而国内焙烧炉火道墙寿命普遍较短,70~80个火焰周期,即4年左右。焙烧工艺追求的目标包含焙烧质量、燃气单耗、烟气排放效果、火道墙寿命、效率等,而炉况又直接影响焙烧质量、燃气单耗、排气排放效果。故对炭阳极工厂而言,焙烧炉是最重要的设备。本文从焙烧炉设计到工艺操作等分析影响火道墙寿命的各要素,并提出延长寿命的相应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13.
魏剑峰 《轻金属》2012,(12):42-45
某厂36室焙烧炉,通过天然气加热炉室火道墙,间接性地将生阳极制品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以改善阳极的理化性能,来生产铝用炭素阳极。在生产初期,炉面测控组件全部是金属件,孔径很大,炉面环境温度很高,经测试炉面散热大,能源消耗较多。为此,通过对焙烧炉炉体表面散热情况的研究,对炉面测控组件进行了改造,采用高铝质耐火材料制作炉面测控组件,并改变观察孔的孔径,减少炉面测控组件的散热,进而降低其表面温度,增加测控组件的保温效果,以降低炉体表面散热,使焙烧炉天然气消耗降低,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轻金属》2014,(5)
本文对阳极焙烧炉废弃收尘粉的性质进行研究,研制新型阳极焙烧炉间隙式炭粉燃烧装置,开发燃烧装置粉料供给自动控制技术和炭粉燃烧工艺,实现将炭素生产过程中的废弃收尘粉在焙烧炉内燃烧,满足焙烧阳极工艺要求,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崔志俭 《轻金属》1994,(5):22-25
发生炉煤气是一种CO含量高的低热值煤气,在氧化铝生产过程中作焙燃烧料在国际上尚无先例。本文通过对“气体悬浮焙烧炉”燃烧需求特性的分析,通过多种方案综合对比,采用了大容量煤气排送机配碟阀组的发生炉煤气供气方案,满足了国际上首台以低热值发生炉煤气燃料的“气体悬浮焙烧炉”煤气负荷大幅度变化的需求,为同类大型设备气体燃料供应系统提供了理论和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6.
预焙阳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受阳极焙烧过程的影响,而在阳极焙烧过程中炉内大量的信息无法通过直接的测试手段获取,本文介绍所开发的阳极焙烧过程三维数值模拟模型,考虑了阳极焙烧过程中的烟气流动、气固传热、漏气、挥发物质的析出燃烧以及燃烧的加入等现象,获取了炉内流场、温度场和气体浓度分布状况,并采用实际的测试数据时模型进行验证,使该模型成为焙烧炉结构以及操作参数优化研究强有力的工具和手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精铸行业环保治理与节能降耗的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精铸行业的环保和能源消耗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为减少生产过程有害物的排放,可以采用水处理设备、型壳回收再生设备、水幕除尘设备以及改用电加热焙烧炉.对节能降耗的方向进行了论述,比如改造炉型、改变加热能源、提高炉子的保温效果等,另外,选用低电耗的中频感应炉、选择中频炉的最佳容量,也有显著的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8.
铝用阳极生产中,焙烧工序采用的燃料主要有重油、天然气、煤气三种,天然气热值在8500kcal/m3(N)以上,重油热值可达9500 kcal/kg以上。对于这两种燃料,普遍的炉室设计、设备配备都能够满足焙烧炉产能的自由调整,对于恩德炉制备的冷煤气,其热值在1000kcal/m3(N)~2000kcal/m3(N),要根据实际热值制定合理的产能,保证限定条件产能最大化,又要维持车间的整体生产稳定。本文着重对焙烧生产的综合状况与煤气热值的关系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9.
《轻金属》2014,(8)
本文从焙烧炉火道拉砖及料箱结构的优化设计、阳极焙烧燃烧控制系统、焙烧炉耐火材料日常维护及工艺操作等方面分析了国内炭素厂阳极焙烧炉与国际先进水平焙烧炉的主要差距,并分析了差距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优化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文起 《轻金属》2008,(1):33-36
介绍了山西某炭素厂引进法国SETERAM公司预焙阳极焙烧炉燃烧控制系统的情况,它由两个火焰系统组成,每个火焰系统由1个排烟架(ER)、1个测温、测压架(TPR)、3个燃烧架(HR)、1个零压架(ZPR)、1个鼓风架(BR)、1个冷却架(CR)等组成.经过调试,稳定运行半年后,为了检验实际控制效果,在焙烧炉上选一个高温炉室,进行测温,对测量温度的温度结果进行分析,焙烧炉的各火道的温差控制在5℃以内,料箱的水平温差、垂直温差控制在30℃以内,炉室内加热时炭块的最大温差在80℃以内;本文采用了山西省环保监测所进电捕前焦油含量的监测数据,经过计算.证实在焙烧过程中产生的挥发份(主要是焦油)已经充分燃烧,本焙烧炉焦油燃尽率达到99.8%.因此,通过分析.法国SETERAM公司预焙阳极焙烧炉燃烧控制系统的控制水平是先进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