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四川建材》2017,(10):155-156
在国道路面施工的过程中,对施工性能的要求在不断提升,如果采用普通沥青混凝土施工材料,往往无法满足当前对于路面结构的性能要求,由于受到车辆荷载因素的影响,路面结构会产生裂缝、车辙等问题。对此,文章首先对车辙进行了介绍,然后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病害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某国道为研究对象,对大纵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2.
本文结合作者实际与工程项目案例,对国道大纵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通过实践分析,通过沥青混凝土的有效应用能够保证路面质量符合建设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高速公路建设中,高海拔地区长大纵坡路段由于受地理特征和气候环境的影响在工程项目结束后常出现路面过早车辙、开裂等现象,严重影响行车安全。本文以雅安经石棉至沪沽高速公路为例,首先分析其路段路面结构破损特征及荷载特点,采用路面计算软件Bistar计算路面结构在垂直和水平载荷作用下的力学响应,研究长大纵坡路段坡度和路面水平载荷系数对路面结构力学的影响;其次,根据贝雷法级配设计原理对高海拔地区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材料组成进行合理匹配,通过室内和室外试验进行材料、施工质量控制,旨在通过此例为高海拔地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提高施工质量提供经验和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鹏  胡旭辉 《山西建筑》2012,38(24):152-153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和室内试验研究,查明了某山区高速公路长大纵坡路段沥青路面车辙病害情况,并研究分析了温度、荷载、纵坡等因素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为今后山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设计、施工和养护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5.
车辙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首要病害,沥青路面在高温和渠化交通的重复作用下产生车辙。论文从沥青混合料的流变特性出发,基于粘弹性和时温等效原理理论,分析了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流变机理;分析了荷载水平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剪应力的影响,进一步得出重载、超载恶化路面受力状况加剧车辙产生的结论;提出并对比推荐了相应的抗车辙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王林 《建筑与环境》2012,(4):129-131
通过对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存在的车辙病害.分析了造成长大纵坡沥青路面发生车辙破坏的原因。依托工程的具体情况,结合混合料的性能及各层的功能提出长大纵坡段合理沥青路面结构形式,并对路面材料进行组成设计.以此为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对于以运输资源为主的重载交通沥青路面,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为车辙,尤其是纵坡在2.5%以上的大纵坡路段,维修费用高并严重影响路面的耐久性、行车安全性和舒适性。基于此,针对S244线乌海渡口村—苦水沟(蒙宁界)段公路重载交通沥青路面,应优化沥青混合料的低温性能、抗疲劳性能和高温性能的技术指标,铺筑夏季高温期强度高、不变形,冬季严寒期韧性好、不开裂,经久耐用的沥青路面,并探讨使用抗车辙剂的技术。  相似文献   

8.
309国道大纵坡路段抗车辙沥青路面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国太 《山西建筑》2012,38(13):176-177
针对重载交通大纵坡路段易出现的车辙病害问题,以309国道临汾刘村至吉县窑曲段改建工程为例介绍了抗车辙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别阐述了抗车辙沥青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检测结果表明抗车辙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能优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河西地区某二级公路车辙发展迅速,严重影响路面行驶质量和安全。通过对该地区车辙路段沥青路面实体工程的调查分析和钻芯取样,初步分析车辙产生原因。为此,建立了昼夜大温差、重载作用下不同路面结构的沥青路面车辙计算模型,分析了温度和轴重对路面车辙的影响。结果表明:车辙深度与超载量呈几何倍数增长;温度对车辙的贡献率随着沥青路面厚度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10.
以某国道大纵坡项目为例,分析了长大纵坡路面出现车辙的原因,从材料选择、配合比设计、施工流程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该项目抗车辙路面的施工技术,希望为同类项目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1.
花保英 《山西建筑》2009,35(25):291-292
分析了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原因,研究了交通荷载、纵坡、沥青混合料、路面结构及温度等对沥青路面车辙的影响,针对这些影响因素,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以避免车辙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吴美平  叶晶晶 《工程质量》2019,37(11):85-88
依托西南地区某二级公路改建工程,对长大纵坡路段的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现场调查。结果表明,车辙、坑槽是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形式;结合车速调查、交通量调查和力学分析,可以得知,重载、低速、层间黏结力不足、水平力的增加和混合料抗剪强度不足是造成该长大纵坡沥青路面病害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党国兴 《山西建筑》2011,37(18):138-140
针对沥青路面在长大纵坡路段严重的车辙病害,应用时温等效原理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为预防病害的产生提供了理论依据,对保证高速公路行车安全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结合云南省某高速公路实际情况,对长大纵坡沥青路面车辙病害进行调查与成因分析,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防治措施。结合相关研究成果,选取路面中面层作为该高速公路长大纵坡段抗车辙研究对象,通过室内试验对4种不同类型的抗车撤沥青混合料性能进行了研究,对比分析和评价沥青混合料的抗车辙效果,为高速公路养护部门提供有力的借鉴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高等级市政道路的迅速发展,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越来越高,路面平整度的合格率既反映了行车舒适程度,又反映了施工队伍的水平。近几年,多数施工路段沥青路面工程,不同程度的出现了坑凹、接缝台阶、波浪、碾压车辙、桥涵与路面接茬不平、跳车等路面不平整现象,根据近年对工程管理及施工经验本人就出现的某些现象进行整理分析、初探沥青路面产生不平整的原因及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业稳步发展,大多数沥青路面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车辙病害,不仅影响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还缩短其使用寿命,因此,抗车辙性能的改进是沥青路面施工时关注的首要问题。论文重点探析天然岩沥青改性剂作用机理及其在路面抗车辙性能改进方面的作用等,对于实际的沥青路面施工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7.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影响了公路的行车安全和交通流量,而且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具有重要影响。因此,论文对沥青路面车辙破坏类型以及车辙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预防沥青路面车辙技术措施,以期为沥青混凝土路面车辙危害分析及防止措施的研究提供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施工是高速公路工程建设中的一项常见内容,也是一项复杂性、系统性比较强的工程。本文以某高速公路工程为例,根据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病害特性,分析了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原材料与集料级配设计,重点研究了沥青路面施工工艺,同时对施工后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压实质量、抗渗性能等相关检测,结果表明长大纵坡段沥青路面各项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对车辙危害,应该加强公路交通行业和全社会的重视程度,在实践中总结出了一些行之有效的手段和措施,以具有系统性和有效性的措施防范和处理沥青路面车辙的问题。根据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过程描述,对沥青路面车辙产生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分析,在结合沥青路面施工和维护工作的前提下,提出了预防沥青路面车辙形成,治理沥青路面车辙的措施,在提高沥青路面施工有效性的同时,完善了沥青混凝土路面防范车辙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20.
结合北京市快速公交1号线运营初期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处理过程,根据公交车辆的轴载状况调查及发生车辙路段的病害调查数据,综合分析了公交车专用道沥青路面发生车辙的原因,提出了基于结构-材料一体化设计的沥青路面抗车辙技术,通过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达到防治车辙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