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利用ANSYS FLUENT软件对一轻型柴油车SCR系统的喷射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从不同的喷射位置、喷孔数目和喷射角度这三个因素出发,对尿素水溶液液滴雾化蒸发及载体入口端蒸汽浓度分布均匀性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运用正交设计的方法分析了三个喷射因素对结果的影响程度,其影响从高到低为:喷射距离,喷孔数目和喷射方向,同时得出一个最佳组合方案,即在喷嘴距离前载体入口端380mm,四孔径向喷射时具有较好的氨浓度分布均匀性。提出了基于流场仿真结果和NOx转化效率MAP图相结合的混合建模方法来预测SCR催化器在任一工况下的NOx转化效率,并用发动机稳态循环13工况点作为边界条件进行模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对催化器的前期设计工作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国内燃煤电厂普遍采用SCR系统实现炉外脱硝.SCR系统正常工作时,污染物NOx和还原剂NH3在催化剂作用下与NOx反应生成N2和H2O.但同时在系统内也发生副反应,副反应的发生一方面消耗了NH3,增加了NH3投入量,另一方面,反应生成的NH4HSO4易附着在催化剂表面,从而降低了催化剂的活性.另外,NH4HSO4在14...  相似文献   

3.
4.
肖飞  朱良兵 《机电信息》2020,(27):126-127,129
以某拖轮柴油机排放烟气为处理对象,通过Fluent软件进行系统内流场数值计算,探究烟气催化还原脱硝系统内的流场分布,并以催化剂入口横截面的速度均匀性、速度偏角、氨浓度均匀性为指标,对反应器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系统反应器中安装导流结构,能有效提高催化剂入口烟气的均匀性,此时催化剂入口的速度均匀性、速度偏角、氨浓度均匀性分别为12.8%、7.05%、9.03%。  相似文献   

5.
本文针对一轻型柴油车SCR系统的多孔隔板混合器进行优化设计,通过CFD数值模拟的方法对系统内压降、催化剂载体表面速度分布均匀性和蒸汽浓度分布均匀性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通过增大隔板小孔直径,优化小孔分布情况,排气速度以及蒸汽浓度分布均匀性指数得到明显改善且均高于0.95,液滴粒径分布合理均匀,优化方案可行,有效提高了SCR系统的转化效率。  相似文献   

6.
为满足国六排放对NOx要求,需要高效率的后处理,并通过喷射大量尿素转化尾气中的NOx。尿素喷射量过多会导致后处理结晶,在硬件配置不变的情况下,影响后处理结晶的主要因素为温度和尿素喷射量。在发动机台架上,可以得出基于后处理温度和尿素喷射量的尿素结晶边界。通过优化发动机电控参数,在不影响排放的情况下,分别采用降低NOx原排峰值、降低尿素喷射量峰值以及后处理保温等措施,减少超出结晶边界的工况,降低结晶风险。结果表明,通过上述措施可以有效降低结晶风险。  相似文献   

7.
在发动机排放试验中,试验环境,包括环境温度以及冷却气流方向会对排气温度造成影响,从而影响SCR的工作效率。过低的排气温度会导致SCR工作效率的降低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变差。针对这一问题,通过控制变量的方法,确认了环境空调对排气温度造成的影响。同时验证包裹保温材料对于避免排气温度的降低所起到的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室中的环境空调在直接吹扫到后处理前端的排气管时,会对NOx(氮氧化物)的排放结果造成明显的影响。因此,对后处理系统的保温处理是对于改善SCR工作效率非常有效的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8.
针对燃油喷射系统在通用型小型汽油机的研发过程中壳体形状的设计问题,改进了节气门的流场结构和形状的设计情况。总结了燃油喷射系统的研发过程,结果表明,燃油喷射系统的压力分布是不均匀,靠近壳体的相对压力较大;燃油喷射系统的温度分布是由中心向边缘逐渐降低;燃油喷射系统的流体速度分布也是不均匀,越壳体其速度越快。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一种国五轻型柴油车的紧耦合式后处理系统及其应用,是国内首例采用紧耦合式后处理结构的汽车厂家且已用于其生产的皮卡及SUV柴油车型上。解决了布置空间不足的难点,结构紧凑,拆装维修方便、快捷,且采用了双重再生判断方法,更好的保证了国五法规排放要求。  相似文献   

10.
颗粒捕集器是轻型国六柴油车后处理系统的重要零件,每当被发动机排出的碳烟充满后都需要经过再生才能恢复正常,否则会出现排气背压增大、油耗高、发动机无力甚至无法启动的情况。但是,频繁再生又会带来油耗增加、机油稀释问题。本文基于颗粒捕集器的再生原理,分析了颗粒捕集器频繁再生的可能原因,并给出相应的处理办法,对汽车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相关维修人员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高波 《中国机械》2013,(11):117-118
汽车散热器盖内的压力阀性能对散热器的质量有重要影响,以柴油机发动机散热器盖为物理模型,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其全尺寸模型,并利用Fluent 6.3.26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动网格模型,模拟散热器盖内部压力场和速度场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散热器盖的空气阀工作时内部压力场呈区域分布,在流体截面最小的区域流速最大,采用Fluent动网格技术能为散热器盖整体设计提供产品特性预示。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环形叶栅理论将二维叶片叶型转化为三维叶片,建立了叶轮叶片的三维模型。根据流体流动规律列出了叶轮连续方程、动量方程,使用FLUENT软件对方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数值模拟了叶轮三维湍流流场,获得了叶片表面压力云图、速度矢量图、叶片进出口边附近压力分布图和叶片安放角压力变化曲线。通过图形分析知,空蚀最严重位置出现在叶轮轮毂背面出口边附近。以效率最大、空化空蚀量最小建立目标函数,在MATLAB中进行计算求解,优化了叶轮进出口直径、进出口安放角。利用这种方法能够达到提高叶片泵的效率、降低叶片空蚀影响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针对Cu基SCR在整车上的使用环境,以及中国市场目前的燃油品质,验证含硫柴油对于SCR的排放劣化趋势,并根据国六SCR的性能开发需求,进行高温脱硫操作,验证SCR的性能恢复能力.整套验证系统包括国六柴油发动机、尿素喷射系统、催化器、排放设备等.国六柴油发动机原机排放满足工程目标,喷射系统的尿素供给单位为气助式方案,...  相似文献   

14.
利用高压水射流船舶除锈取代目前的人工打砂除锈势在必行。介绍了水射流的基本结构并根据高压纯水射流除锈的工况,利用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方法对高压水射流进行了模拟仿真。通过仿真介绍了流场中高压水射流的特性以及靶面的受力情况。最后,为了达到良好的除锈效果,对高压水射流的靶距和入射角度进行优化,得出在指定条件下最优靶距应为15 ~20 mm,最优入射角度(射流与靶面法线的夹角)应为30°。  相似文献   

15.
针对蒸汽喷射器传统一维设计理论和以试验或者FLUENT为基础进行单因素改变分析的不足,利用CFD软件FLUENT对蒸汽喷射器内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并采用Workbench中的Design Exploration功能对喷射器的性能进行研究,综合考虑了工作参数和各结构参数对喷射器性能的影响,以蒸汽喷射器的工作参数和结构参数为输入变量,以喷射系数最大为目标进行优化求解。结果表明:经Workbench优化后的蒸汽喷射器的喷射系数相对于理论计算结果提高了46.26%,优化后的结构参数满足设计要求,该方法不仅提高了蒸汽喷射器设计的准确性和喷射能力,而且提高了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16.
以2台转子压缩机构成的双级压缩系统为研究对象,构建具有喷射特征的双级压缩系统仿真模型,并利用实验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基于模拟和实验分析了喷射特征参数的耦合关系、级间参数形成过程和级间喷射对双级压缩过程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喷射量和喷射工质比焓是以中间换热器为约束的一对耦合参数,喷射工质比焓随着喷射量的增大具有先略微增大而后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中间喷射特征参数对级间参数具有显著影响;喷射工质比焓决定着系统级间各状态点变化的方向,而喷射量决定系统级间各状态点改变的程度;在工况和喷射特征参数恒定的条件下,中间喷射过程将近似一个"等压过程"过程。  相似文献   

17.
基于ADAMS的叉车门架系统参数化建模及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ADAMS软件中参数化建模与分析功能,建立了叉车门架系统的参数化模型,以工作过程中倾斜液压缸最大拉力最小为目标函数,对倾斜液压缸的铰接点位置进行了设计研究和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以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的控制原理为基础,对喷氨量控制方法展开研究。同时,对和控制系统相关的烟气流量、氨气流量所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最终实现有效提升系统自动投入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跑步机的机械传动结构参数,基于其机械传动等效运动学模型和机构运动学理论,建立了机械结构参数的优化模型。并由跑步机的工作特点给出了约束条件,在约束条件下求解此优化模型,得出跑步机机械传动连杆的取值。采用此组优化参数并基于运动仿真软件COSMOSMotion对跑步机进行了运动学分析,获得了脚踏板和手柄的运动仿真曲线。由此运动仿真曲线可知,在轮子做圆周运动时,脚踏板以及手柄的运动平稳,在y方向和z方向的运动分解曲线接近正弦。  相似文献   

20.
柴油机电控燃油喷射系统是影响柴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和排放性的重要因素,在柴油机设计、优化和升级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基于电控高压共轨喷射系统,分析其结构与工作原理,通过燃油喷射参数控制与燃油喷射仿真,对电控燃油喷射系统进行优化,进而改善车用柴油机的工作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