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发酵制造丙酸盐产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借助产丙酸微生物在发酵培养基中发酵选自糖和乳酸盐的碳源,以提供包含丙酸盐的第一发酵液,-从第一发酵液中回收产丙酸微生物,-对已经从其中回收产丙酸微生物的第一发酵液进行脱水步骤以形成第一丙酸盐产物,  相似文献   

2.
铜绿假单胞菌分泌鼠李糖脂能力对原油降解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铜绿假单胞菌分泌鼠李糖脂能力对原油生物降解的作用.将保存在原油中的铜绿假单胞菌转接至甘油培养基进行继代培养,观察到各继代培养下鼠李糖脂分泌量越高则该发酵液对原油的乳化降解能力就越强,推测该菌产鼠李糖脂能力决定了该培养液对原油的乳化与降解程度.鉴于此,分别将鼠李糖脂提取液、发酵液加入到原油培养基中,观察其各自的原油乳化程度的变化趋势,发现鼠李糖脂本身可以乳化原油但不能降解原油,且其乳化能力不如去菌体的发酵液.去菌体发酵液能很快地乳化原油而同样不能降解原油.只有含菌体的发酵液既能乳化又能降解原油.因此,可以认为鼠李糖脂本身具有乳化原油的能力,但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同时分泌的其它表面活性物质可能协同鼠李糖脂更好地乳化原油以促进微生物对原油的利用与降解.  相似文献   

3.
正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端羟基丙酸聚合物的方法。该方法是先将水溶性和非肽类聚合物包含至少一个羟基的叔烷基丙烯酸酯在催化剂的存在下,形成该聚合物的丙酸酯,其中该聚合物的重均分子量至少约10000;然后用强酸处理形成该聚合物的丙酸丙酸酯的聚合物。  相似文献   

4.
胞外聚合物是好氧颗粒污泥的重要组分,与好氧颗粒污泥的造粒过程和维持颗粒稳定性密不可分。然而胞外聚合物的组成非常复杂,其在生物处理过程中的确切作用有待深入研究。回顾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方面的研究进展;列举了常用的胞外聚合物的提取和表征方法,总结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组成结构及其在好氧污泥颗粒的形成及维持污泥颗粒稳定中的作用;并讨论了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的调控方法;此外,对好氧颗粒污泥中胞外聚合物进行高附加值产品回收有利于实现废水处理的资源化利用,简述了胞外聚合物回收及在各个领域中的利用;最后对胞外聚合物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以期为胞外聚合物的实际工业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5.
何宁  李寅  陈坚  伦世仪 《化工学报》2002,53(10):1022-1027
从土壤中筛选获得了一株絮凝剂产生菌 ,经初步鉴定为诺卡氏菌 (Nocardiasp .) .考察了该菌株的基本生长代谢特性 ,其合成的絮凝剂约 80 %以上分泌至胞外培养基中 .利用有机溶剂沉淀结合柱层析法从Nocardiasp .CCTCCM 2 0 10 0 5的发酵液中提取到一种新型生物絮凝剂REA - 11.分析表明 ,REA - 11是一种以半乳糖醛酸为主要结构单元的酸性蛋白聚糖  相似文献   

6.
胞外淀粉酶和胞外蛋白酶是真菌进行胞外消化的主要催化酶,对杏鲍菇的营养吸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向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中添加腐植酸钠,观察其对杏鲍菇菌胞外酶活性的影响,为杏鲍菇生产提供理论依据。腐植酸钠对杏鲍菇胞外淀粉酶和胞外蛋白酶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当培养基中腐植酸钠含量为0.08%时胞外淀粉酶活力达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287%;当培养基中腐植酸钠含量为0.05%时胞外蛋白酶活力达到最高,比对照组提高了555%。  相似文献   

7.
从油田采出水样品中,经过富集,筛选,分离得到一株产胞外聚合物、革兰氏阴性、不产生芽孢,具运动性的菌株;它能以蔗糖、淀粉或糖蜜为底物产胞外聚合物,经过鉴定为土壤杆菌。对其最优营养配方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该细菌在微生物提高石油采收率(MEOR)中具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8.
胞外聚合物是活性污泥絮体的主要成分,在污水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介绍了胞外聚合物的组成结构、提取和分析测定方法,在此基础上综述了胞外聚合物在生物除磷中的研究现状,指出了该领域存在的问题,并对胞外聚合物生物除磷技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络合萃取法分离发酵液中丙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络合萃取法对模拟溶液和发酵液中的丙酸分离进行研究。络合剂、稀释剂筛选结果表明:选用甲基三辛基氯化胺(MTAC)为络合剂、正辛醇为稀释剂时,萃取受pH值和无机阴离子影响较小,对丙酸具有较高的选择性。以1.2mol/L的MTAC为萃取有机相,有机相/水相(体积比)为3的条件下,萃取15min即能达到平衡;该系统适用于较高浓度丙酸发酵液萃取,经4级萃取丙酸萃取率达86.2%。  相似文献   

10.
葛志强  李景川  胡宗定  元英进 《化工学报》2002,53(10):1066-1070
以油酸作为有机相与改良B5液体培养基组成耦合培养体系 ,研究了在该体系中悬浮培养的红豆杉细胞凋亡与紫杉醇含量的关系 .结果表明 ,紫杉醇的总含量随凋亡率呈抛物线规律变化 ;耦合培养法有效地促进了胞内紫杉醇向胞外释放 ,绝大部分储存于有机相中 ,从而降低了紫杉醇影响细胞凋亡发生的可能性 ,因此推测是细胞凋亡促进了紫杉醇的大量合成  相似文献   

11.
采用扩张床吸附丙酸与维生素B12发酵相耦合以解除丙酸对维生素B_(12)发酵的抑制.选用弱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330对发酵液中的丙酸进行了扩张床吸附和解吸工艺研究,丙酸浓度10g/L(pH5.0)、树脂量为发酵液体积的1/10、上料流速710mL/min时,湿树脂动态吸附量为57.73mg/g;解吸剂NaOH3mol/L、流速1.32mL/min时,解吸率为93.2%.将此工艺用于发酵过程中丙酸的原位吸附分离,构建了一种新型原位分离发酵系统.通过降低发酵液中丙酸的浓度,有效缓解了丙酸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提高了细胞发酵密度,维生素B_(12)及丙酸产量相对于补料分批发酵分别提高了26.6%和39.4%.  相似文献   

12.
王昌稳  徐梅  刘彬  许志慧  吴迪  李军 《净水技术》2020,39(1):104-108,135
以BG11(+N)培养基和模拟生活污水为底物,考察了污水处理小球藻(Chlorella vulgaris)的自絮凝特性,探究了自絮凝机理。结果表明:以短沉淀时间运行,小球藻在模拟生活污水中自然形成絮体,沉降性良好;藻细胞表面粗糙,含有丝状、胶状胞外聚合物;絮体内部含有大量短杆菌、球菌;絮体具有相对较高的Na、P、Fe、Ca、Mg元素含量,无机物中主要物质形态为Ca4O(PO4)2。污水处理小球藻的絮凝机理为:基质条件及反应器运行参数等促使藻细胞生理过程发生改变,藻细胞分泌更多絮凝性胞外聚合物增强黏附,生化过程富集P、Fe、Ca、Mg元素改善沉降性,絮凝性细菌大量繁殖促进菌藻共絮凝。  相似文献   

13.
通过环境压力筛选获得了一株耐受30 g/L丙酸的产酸丙酸杆菌菌株(Propionibacterium acidipropionici WY320),降低了发酵过程中丙酸的反馈抑制作用,采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了发酵培养基. 结果表明,发酵培养基最适的玉米浆、酵母膏和(NH4)2SO4浓度分别为60, 10和7.5 g/L. 该条件下,摇瓶培养耐酸菌株的发酵周期为240 h,丙酸产量为49.35 g/L,较优化前提高72.98%,产率为0.21 g/(L×h); 5 L发酵罐培养的发酵周期为168 h,丙酸产量达51.96 g/L,产率为0.31 g/(L×h),较摇瓶培养提高47.62%,优于文献报道水平.  相似文献   

14.
秸秆与禽畜粪便混合发酵既可增强反应器稳定性又能提高发酵产气效率。然而关于秸秆附着菌群、发酵液菌群的时空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产气效率、环境变量的关系仍然未被全部揭示。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秸秆猪粪混合发酵能够改善沼气发酵的效率。原核微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效率。在产气高效的系统中,秸秆吸附菌群如Treponema、Clostridium Ⅲ、Alkaliflexus 和 Fibrobacter是主要的纤维素降解菌,提供底物给产酸菌。丙酸是发酵液中含量最丰富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Pelotomaculum可能是该系统主要的丙酸氧化菌,它们与Methanoculleus、Methanosarcina和Methanosaeta协同作用通过二氧化碳/氢营养型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将包括丙酸在内的VFAs最终转化成甲烷。参与氨基酸代谢的Aminobacterium和Cloacibacillus广泛分布于发酵液中,表明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底物,说明VFAs尤其是丙酸和氨基酸的互营代谢可能是秸秆猪粪混合发酵系统的重要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功能菌群的空间分化、稳定的秸秆降解菌群和发酵液菌群的弹性变化有助于维持秸秆猪粪混合发酵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15.
秸秆与禽畜粪便混合发酵既可增强反应器稳定性又能提高发酵产气效率。然而关于秸秆附着菌群、发酵液菌群的时空动态变化,以及它们与产气效率、环境变量的关系仍然未被全部揭示。采用16S rRNA基因扩增子高通量测序技术,对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秸秆猪粪混合发酵能够改善沼气发酵的效率。原核微生物群落在空间上的差异分布可能有助于提升系统的效率。在产气高效的系统中,秸秆吸附菌群如Treponema、ClostridiumⅢ、Alkaliflexus和Fibrobacter是主要的纤维素降解菌,提供底物给产酸菌。丙酸是发酵液中含量最丰富的挥发性脂肪酸(VFAs),Pelotomaculum可能是该系统主要的丙酸氧化菌,它们与Methanoculleus、Methanosarcina和Methanosaeta协同作用通过二氧化碳/氢营养型和乙酸营养型产甲烷途径,将包括丙酸在内的VFAs最终转化成甲烷。参与氨基酸代谢的Aminobacterium和Cloacibacillus广泛分布于发酵液中,表明蛋白质是一种重要的发酵底物,说明VFAs尤其是丙酸和氨基酸的互营代谢可能是秸秆猪粪混合发酵系统的重要过程。这些结果表明,功能菌群的空间分化、稳定的秸秆降解菌群和发酵液菌群的弹性变化有助于维持秸秆猪粪混合发酵系统的稳定性和提高发酵效率。  相似文献   

16.
陈文谋  卢英华  李清彪  程志敬  何宁 《化工进展》2006,25(12):1423-1427
以多孔陶瓷为载体吸附法固定重组大肠杆菌E. coli JM 109-pLF3表达胞外β-葡聚糖酶。考察了固定床间歇培养时循环流速和曝气量对发酵液酶活力的影响。当循环流速达到44.19 mL/min,曝气量达到0.6 mL/min时,培养48 h后,发酵液的酶活力达100.3 U/mL。固定化细胞具有良好的重复使用能力,在连续5批次实验中,培养48 h后的酶活力均在100 U/mL左右。固定床连续培养时,固定化细胞能够保持恒定的产酶效率,当稀释率为0.05 h-1时,发酵液中得到的酶活力为39.1 U/mL。  相似文献   

17.
以埃洛石为载体,香草醛为模板分子,制备了对香草醛有选择性的表面印迹聚合物。固相萃取实验显示,该聚合物可以选择性富集发酵液中的香草醛,加标回收率大于92.6%,RSD≤3.1%,将其应用到香草醛发酵液中香草醛的分离、富集与检测,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8.
章燕  冯小海  李凯  钱兵  徐虹 《化工进展》2008,27(3):440-444
利用中空纤维膜对丙酸发酵液的预处理进行了初步研究.对不同型号的中空纤维膜进行了筛选,并对分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膜组件中,孔径为0.1 μm的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最适合丙酸发酵体系;在初始压差0.04 MPa、发酵液OD660 nm小于0.4、pH值6.0左右以及温度30 ℃的优化条件下,中空纤维膜能够较好地实现对丙酸发酵液的预处理.  相似文献   

19.
李燕霞 《河北化工》2009,32(3):55-58
对阿维链霉菌(Streptomyces Avermitilis)3~6的培养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斜面培养基成分中酵母粉的产地、斜面种子的培养周期及棉塞的重量对斜面种子的质量及发酵结果的影响程度较大,经分析,得到最适酵母粉为湖北产,最佳培养周期为8d,最适棉塞重量为7g。通过正交实验优化了发酵培养基配方,发酵产量可提高7.35%。此外,还研究了前体物质丙酸钠的添加对发酵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在培养基内加入一定浓度的前体物质丙酸钠,可以显著提高发酵产量,其中发酵24h时在培养基中加入2.5mmol/L的前体物质丙酸钠,发酵产量可提高9.89%。  相似文献   

20.
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PS)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介绍了污水处理厂剩余污泥中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产生和组成(多糖、蛋白质、DNA、腐殖酸等);通过对影响EPS的因素研究发现:基质类型、溶解氧(DO)、污泥停留时间(SRT)和有机负荷率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胞外聚合物在污泥处理系统中对污泥的絮凝性能、沉降性能、脱水性能及重金属吸附性能的影响,及其本身的生物降解性。胞外聚合物在废水生物处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