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摆线针轮行星传动轮齿啮合力分析的新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分析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针齿与摆线轮啮合力的新方法。该法综合考虑了摆线轮齿形修正、轮齿弯曲与接触变形因素的影响,较之现有的一些方法,本方法简单可靠,便于应用。  相似文献   

2.
摆线针轮章动传动的齿廓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韶君  赵清 《机械传动》1997,21(4):8-11
本文应用球面三角学理论,分析了摆线针轮章动传动的齿形曲线;推导出相应的齿形方程,并给出了这种传动的基本参数和主要尺寸。为摆线针轮章动传动的设计与制造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摆线轮等效代换齿廓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英驹 《机械传动》1995,19(1):7-10
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具有较强的齿面抗胶合能力,但由于二齿差摆线轮齿廓曲线的不连续性,给传动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并造成工艺上的复杂性,对此,本文提出了采用完整的短幅外摆线的等距曲线作为摆线轮齿廓,来等效地代换二齿差摆线针轮行星传动中的摆线轮齿廓的理论,并给出了求解等效代换齿廓参数的数学模型,计算方法和求解实例,采用等效代换齿廓既可消除尖点,又能保证传动性能相同。  相似文献   

4.
计算了修形前后摆线齿轮与针齿的啮合作用力,通过初始间隙的分布曲线判定了修形摆线齿轮与针齿的同时啮合齿数。建立了摆线齿轮及针齿的参数化模型,并导入到ANSYS软件当中,建立了以"接触单元密分和非接触单元粗分"为原则的有限元模型,分别对标准齿形摆线齿轮及修形摆线齿轮的啮合作用力进行了有限元接触应力分析,得到了考虑摩擦因数的最大啮合作用力,并与通过理论公式计算出的最大啮合作用力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可为工程上摆线针轮传动的受力分析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应用解析法对修形后的两齿差摆线轮和针齿啮合时的初始间隙进行了准确计算,给出了一种比较符合工程实际的两齿差摆线轮与针齿有隙啮合时受力计算方法,由于摆线轮与针齿受力相同而方向相反,因此可利用力学计算结果进行针齿销的强度与刚度计算。  相似文献   

6.
对在动态受力状态下 ,一齿差和二齿差结构理论齿廓摆线轮和针齿 ,柱销和柱销孔受力所产生的变形进行了分析 ,计算出受力状态下回转误差的计算方法 ,推导出回转角的计算公式 ,为机器人用高精密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前提。  相似文献   

7.
摆线针轮减速机的齿廓啮合间隙分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文席  梁哲 《机械设计》2001,18(5):22-25
摆线齿轮可以采用成形法加工。用这样的齿轮装配而成的摆线针轮减速机,其齿廓啮合间隙是减速机的制造误差,装配误差,原理误差等的函数,运用解析的方法可以求得齿廓啮合间隙(包括切向啮合间隙和法向啮合间隙)的分布规律,计算表明,空载时的减速机一般只有一对针齿,摆线齿接触,承载时的减速机当摆线针轮修形时,接触齿廓的数目可能少于理论接触齿廓数目的一半。  相似文献   

8.
高兴岐  黄秋波 《机械传动》2000,24(4):11-12,30
对具有双面支撑输出机构和“多齿差”齿形的摆线针轮行星传动的齿廓形状和啮合特性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9.
针对摆线针轮传动齿廓修形量优化过程中无合适约束条件、逆向工程难以确定摆线轮齿廓修形量以及对摆线针轮传动特性研究时其啮合区间无法获取等问题,开展了摆线轮啮合区间确定方法的研究。首先,对刚度进行分析,确定了影响刚度的主要部件。然后,通过关键部件处的接触刚度分析,分别建立了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摆线轮啮合点扭转刚度模型。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以滚针轴承、圆锥滚子轴承以及整机扭转角度为变量的摆线轮扭转刚度方程。最后,依据啮合点连续性原理,计算出所有满足啮合点扭转刚度之和近似等于摆线轮扭转刚度的啮合区间,并依据摆线轮初始啮合点不随负载增加而改变的原理,最终实现对不同负载下可行啮合区间的筛选。该方法分析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并且无须对减速器进行拆解,可以为摆线针轮传动设计和优化提供必要的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0.
摆线针轮减速机传动误差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宝田  李印玺 《齿轮》1991,15(4):42-45
  相似文献   

11.
为揭示轴承对摆线传动接触力特性及外载、输入转速变化对轴承受载的影响,基于UG、ADAMS创建有无转臂轴承的摆线传动对比模型。模型在考虑轴承接触柔性、阻尼、摩擦下分析了有无轴承和负载及不同输入转速对接触力响应的影响。研究表明:轴承减小了摆线轮与针齿间的接触力,延长了单周期的接触时长,负载和输入转速同接触力的稳定性和幅值呈正相关。任一时刻,轴承中只有一半滚动体受力,其幅值与负载扭矩呈正比,摆线轮节圆半径呈反比。  相似文献   

12.
齿轮传递误差是衡量齿轮副动态性能的重要指标,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对周期性变化的传递误差有重要的影响,二者是齿轮副重要的内部激励。为充分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同时考虑轮齿修形工艺对传递误差的影响,准确给出了齿顶修形量对齿轮啮合区的影响区间模型和齿向修形模型,建立了考虑齿轮修形因素的基于时变啮合刚度的齿轮传递误差计算模型。将传递误差的理论模型与试验结果对比,得到了良好的吻合效果,验证了传递误差模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机械传动》2017,(3):33-37
斜齿轮啮合刚度的分析计算是进行齿轮动力学研究的基础。根据齿轮啮合原理及坐标变换理论利用数值分析方法建立了含有安装误差的斜齿轮啮合有限元模型,提出了考虑安装误差时斜齿轮啮合刚度的有限元计算方法。将安装误差参数化,利用有限元软件仿真分析不同安装误差下斜齿轮啮合刚度的变化,用准静态过程模拟动态行为的方式,得到时变啮合刚度,分析了不同安装误差下时变啮合刚度波动的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安装误差会降低啮合刚度,尤其是角度偏差影响更为严重,同时角度偏差对啮合刚度的影响具有一定规律的耦合作用。不同安装误差对啮合刚度的影响具有不同的规律,且轻载条件下的影响较重载明显。  相似文献   

14.
由摆线传动的啮合原理可知,摆线行星传动的传动原理基于弹性小变形及变形协调假设分析了卧枕式针齿结构的摆线轮在传动过程中的受力,建立了摆线轮啮合时的受力分析模型并编制了算法,结合啮合力计算算例将该算法进行了说明,获得了卧枕式针齿结构的受力分布特点.最后与传统受力计算方法对标准齿廓和修形后齿廓的受力分析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到的算法可作为卧枕式摆线传动中摆线轮的设计,齿廓修形,参数优化和强度计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摆线针轮传动系统为研究对象,基于集中质量法建立了弯扭耦合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考虑摆线轮的偏心运动以及摆线轮与针轮啮合的时变刚度、齿侧间隙及传动误差的影响,运用拉格朗日法求得系统的运动微分方程.针对系统微分方程的半正定、变参数和强非线性特点,以摆线轮与针轮啮合位置的相对啮合位移作为系统的广义坐标,运用线性变换将方程组转...  相似文献   

16.
《机械传动》2016,(8):144-149
为实现奥利康制摆线齿锥齿轮齿面数字化设计及指导切齿加工,基于VC编程软件及MATLAB绘图功能开发了摆线齿锥齿轮切齿计算与啮合仿真的计算机软件系统。该软件系统不仅包括几何参数设计、刀具参数计算及切齿参数计算等基本计算模块,而且还具有齿面数值仿真、齿面失配分析及齿面啮合分析等仿真功能。实例表明,利用该软件系统可以快速精确设计加工参数,为摆线齿锥齿轮加工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7.
廖平  魏静  张爱强  张卫青 《机械传动》2019,43(12):50-56
弧齿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传统计算方法大多采用有限元静态分析方法,但需计算多次,且采用节点弹性变形平均值计算的单齿啮合刚度存在较大误差。为此,改进了弧齿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计算方法,在传统计算方法上引入单个节点啮合刚度,将工作齿面各个节点啮合刚度叠加,得到单齿啮合刚度,计算精度更高;基于有限元显式动态分析计算弧齿锥齿轮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计算1次而不需要进行多次有限元分析,减少了整个计算时间周期。研究了不同负载转矩下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变化规律,分析了接触椭圆长轴长度、接触轨迹方向两个接触参数对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随负载转矩增大而增大,但时变啮合刚度峰-峰值和传动误差峰-峰值(PPTE)随负载转矩增大而变小;随着接触椭圆长轴长度增大,时变啮合刚度和传动误差呈增大趋势;随着接触轨迹方向增大,时变啮合刚度存在突增现象,而传动误差变化很小。  相似文献   

18.
一种新型的行星针轮摆线液压马达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一种行星针轮摆线液压马达进行了研究。此马达采用孔销输出机构,实现了同步端面配流,缩短了轴向尺寸,大大减轻了重量。总体结构相对简单和紧凑,提高了转速和效率,且密封性能良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单螺杆压缩机核心部件——星轮与螺杆啮合位置进行误差分析,从而为啮合副型线设计、星轮与螺杆加工专机的设计及加工工艺方法等一系列技术工作,提供有效的理论论据.  相似文献   

20.
《机械传动》2016,(8):67-71
针对现有碳纤维立体织机引纬机构剑杆运动加速度波动剧烈,导致剑杆运动振动,运动平稳性差,提出采用减小齿轮模数同时增加异相位啮合齿轮的方法来提高引纬机构的运动稳定性,并在ADAMS软件中对不同模数、齿轮数和不同相位的几种引纬机构方案进行动力学仿真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两个齿轮同相位传动改为异相位传动,传动动力性能可以得到一定的提高,但对于模数较大的齿轮齿条传动改善效果不明显;采用减小齿轮模数同时增加异相位啮合齿轮的方法,则可以显著提高齿轮齿条啮合传动动力性能,加速度在各频率的波动幅值平均降低2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