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严楠  王正才 《机电技术》2023,(5):103-106
针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需求培养过程中应用能力不足、创新性不足、培养模式滞后等问题,采用线上和线下项目式模块化实训教学方法,探索虚拟设计与工程应用混合式教学的新模式;采用分层式任务式教学,实现机器人系统化教学,建立新工科项目化教学系统方法实训一体式的新模式。相对传统教学,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大大提高,该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可更好满足企业工业对工业机器人专业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2.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工业机器人技术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为满足中国制造2025战略人才发展的需要,实现培养新人才的目标,满足人才培养要求,根据新工科发展的理念,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实际情况,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一系列改革和探索,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3.
新工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探索颠覆式革命性人才培养的里程碑。本文基于新工科创新人才培养的理念,以多学科、多系所、多线条交叉开展平台建设,快速整合机器人相关学科内容与单元,结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实际硬件、软件建立了工业开源机器人实训操作平台,以项目为中心的串编课程体系配套多种工业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实际工艺情况。开源的实训平台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了积极性并获得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智能制造与智能装备产业的高速发展,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结合区域工业机器人应用现状和市场实际需求,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构建教育教学新模式,完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兴建机器人产业学院,探索顺应供给侧改革的人才培养新路径,为高职院校机器人相关学科深化教学改革探路。  相似文献   

5.
工业机器人是面向工业领域的多关节机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机器装置,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示教器及编程对其进行控制。基于RobotStudio软件,采用I/O通信指令,将工业机器人和其他输入部分有效地连接起来,通过主子程序对不同模块编程进行分析。对培养ABB工业机器人编程应用相关人才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使ABB工业机器人成为新工科专业建设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6.
随着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工业机器人得到了广泛的使用,为了解决工业机器人才紧缺的问题,将工业机器人技术嵌入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对于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修改,融入工业机器人专业的专业课程,让机电一体化的学生参加工业机器人集成应用证书的考试并获得证书,既满足教育部提出的“毕业证+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要求,也可以充分锻炼学生在工业机器人方面的能力,满足工业机器人人才培养方案的需求,满足企业对于机电一体化人才从事更高一级的设备维修与维护和直接面向工业机器人工作对象的需求,使得学生更好的胜任工作岗位,促进机电一体化学生的就业,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7.
为适应现代工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综合应用的实验室在高职类院校工科专业中得到大力推广。基于PLC控制的多功能机械手实验室除能满足气动、电动机械手和工业机器人的教学需求外,更将现代工业中PLC技术、传感器技术、总线通信技术、触摸屏技术等融入到教学中,不仅为培养具有综合运用工业自动化技术的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同时也为同类综合实验室的建设提供了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科研育人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手段,是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迫切要求,它突破了以往思想政治教育与科研分离的状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形成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良性循环。然而,当前高技术含量材料产业的国际激烈日趋竞争,我国在新材料领域的多项“卡脖子”技术亟待突破,这无疑对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材料产业的建设离不开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而科研育人则是新工科人才核心素养培育的重要途径。该文基于国际科研激烈竞争与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背景,围绕如何实现学生思想价值引领、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系统性思维和与社会相适应的创新实践能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构建材料专业“以能力为核心”的科研育人培养新模式,形成面向高校学生的分阶段、多层次、全过程的成长型科研协同育人培养体系,探索包含动态成长、导师指引、朋辈领航及载体融合的科研育人实践路径,为高素质复合型新工科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地方普通本科院校都在探索新工科课程建设的新路径,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适应企业工位的需要,产教融合,一体化教学,课堂翻转法等都成为普通本科教学的手段。如何培养学生适应新经济发展需求,就要将旧工科落后的课程改造升级到新工科所对应衔接的课程。在“复旦共识”、“天大行动”、“北京指南”的基础上,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推荐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的通知》(教高厅函(2017)33号)文件精神,好多大学在应用转型上将新工科的教学都基于工作化,教会学生理实一体的知识,让学生的学习之举直接服务于社会。汽车维修技术课程建设“理实一体化”的研究目的,在于构建合理的理实一体化教学体系,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交错进行,合为一体。  相似文献   

10.
<正>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随着智能制造的不断推进,工业机器人作为其腾飞的重要基础备受关注。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提出,要把智能制造作为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其中工业机器人被认为是实现目标的关键。与此同时,一个问题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我国工业机器人技术的发展,遇到的最大瓶颈不是技术短缺,而是应用人才严重缺失。如何以及怎样培养工业机器人工程人才?6月28日,全国  相似文献   

11.
在新工科建设的背景下,对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机械设计》作为机械类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的实践课程的开展在目前的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当前《机械设计》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为了适应新工科建设在教学内容、教学主体、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以培养能够适应和支撑新工科发展的创新型和应用型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2.
先进装备制造业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工业化程度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工业机器人技术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典型代表。目前,高职院校正积极培养机器人技术应用人才。工业机器人方面的成套实训设备价格昂贵,不少院校无法足量购买,极大地限制了专业建设和发展。现结合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提出了基于ABB IRB120工业机器人的多功能工作站的设计方案,有效缓解了教学实训设备不足的局面,促进了专业建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新工科建设的实施,给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更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面对新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新产业形式不断出现的新形势,社会对高素质的工科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但是,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在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中,还存在着众多的问题,需要学校和广大的教育工作者加大探索、创新的力度,探索更多的实践内容和形式,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新工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结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探索适合于机械原理课程特点的高阶教学模式,并结合课程中重要的知识点——运动副的分析与设计进行实践。实践证明:高阶教学模式能够培养学生的高阶思维,契合新工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工科学生的培养要求;高阶教学模式,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最终达到“教为不教”的教学目的。  相似文献   

15.
本文基于新工科人才培养模式,针对机械制造技术课程存在的部分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课程实践和课程考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机械制造技术课程改革新思路,包括重新提炼人才培养目标,更新部分陈旧的教学内容,进一步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方式和课程考核方法,将课堂教学和课程实践融为一体,积极探索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培养新工科高素质创新人才。  相似文献   

16.
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工业技术的不断提升,我国工业生产中越来越多的开始应用工业机器人。工业机器人技术不断提升,在近年来发展速度较快。具有视觉能力的工业机器人比传统机器人生产效率方面更高,在实践过程中,我国机器人视觉系统的设计和应用技术水平不断提升,视觉技术是工业机器人实现长期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撑。视觉控制技术涉及的内容较多,需要在工业生产实践中进行完善。本文以工业机器人上计算机视觉系统的应用为研究核心,分析阐述了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特点,提出了工业机器人视觉系统应用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新工科背景和应用型本科对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下,针对机械设计基础这一门传统的专业基础课,结合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案例,丰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教学;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从产学研的角度,使学生认识现代机械工程中新技术的应用与发展,培养学生利用机械设计理论及技术解决工程应用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根据企业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人才技能需求调研结果,利用现有资源设备,研发了一套小冲床项目式教学设备。该设备很好地囊括工业机器人编程,机械夹具部分的三维设计,电气线路设计与安装,系统联调的知识运用。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水平和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9.
现阶段国家有计划对企业老旧设备进行信息化、数控化、智能化改造,而工业机器人、高档数控机床、增材等智能制造设备将会普及应用,本文对新工科背景下智能制造理实一体化实训室建设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学生综合能力得到真实有效提高,通过分析知识不连贯、过程评价忽略等弱化课程设计质量的因素,提出能力提升与过程评价融合措施,探索实现课程设计目的、培养应用型新工科人才的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