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豆油酸与环氧树脂E-51进行开环反应制得了环氧酯,将其与豆油酸、三羟甲基丙烷、邻苯二甲酸酐等进行酯化反应,经水性化和中和后得到一种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重点考察了环氧酯用量、醇超量、油度、酸值对树脂、涂膜各项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环氧酯用量为醇酸树脂总质量的10%时,醇酸树脂油度为50%,醇超量选择在1.10~1.15,终点酸值为40~50 mgKOH/g,可以得到干性好、硬度高、附着力、水溶性、耐水性均优良的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  相似文献   

2.
以环氧树脂为改性剂,采用回流溶剂法合成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对产物进行了红外表征和粒径分布测试,并用透射电镜进行拍摄观察。研究表明:当环氧树脂用量为10.6%~15.2%,终点酸值为30~40 mg KOH/g,制备出的改性水性醇酸树脂其漆膜的附着力、硬度、耐冲击性、耐溶剂性良好。用环氧改性水性醇酸树脂作甲组分,高甲醚化三聚氰胺甲醛树脂作乙组分,配制双组分醇酸氨基烤漆,当醇酸树脂与氨基树脂质量比为2∶1时,漆膜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3.
以中长油度醇酸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等为主要原料,以过氧化苯甲酰为引发剂,通过先溶液聚合再高速乳化工艺,合成了具有核壳结构的新型水性醇酸 /丙烯酸复合分散体,并对其漆膜耐水性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重点考察了醇酸树脂油度、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单体比例、丙烯酸酯硬单体的比例、丙烯酸及丙烯酸十八酯用量对分散体粒径及漆膜耐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醇酸树脂油度为 57. 5%,醇酸树脂与丙烯酸酯类单体质量比为 6. 3∶3. 7,丙烯酸酯硬单体 MMA和 St质量比在 8∶2至 6. 5∶3. 5之间,丙烯酸用量在 3. 22%~7. 70%之间,丙烯酸十八酯用量 3. 03%时,复合分散体漆膜耐水性及综合性能较优。  相似文献   

4.
以环氧树脂E-44与亚麻酸反应生成环氧酯,将其与亚麻酸、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三羟甲基丙烷、顺丁烯二酸酐等进行酯化反应合成基础醇酸树脂,再用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对其进行改性,得到一种水性醇酸树脂。采用红外光谱、粒径分析、透射电镜和热重分析研究了产物的结构、粒径和热稳定性以及环氧树脂和丙烯酸用量、终点酸值、中和度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改性水性醇酸树脂的最佳合成条件如下:环氧树脂E-44添加质量分数为9%~14%,丙烯酸质量分数7%,终点酸值(KOH)40~50 mg/g,中和度为80%。在该条件下制备出的水性醇酸树脂粒径分布均匀,具有良好的硬度、附着力、水溶性和耐水性。  相似文献   

5.
UV固化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种类和用量,阻聚剂、羧基含量及固含量、中和剂等对水性环氧丙烯酸酯的合成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合成环氧丙烯酸酯的最佳反应温度110℃,环氧丙烯酸酯与马来酸酐的最佳反应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均为5 h,三乙胺作催化剂,用量为反应物总质量的0.5%,对羟基苯甲醚作阻聚剂。实验表明,提出的紫外光固化水性环氧树脂的合成工艺可行,合成树脂具有水性特征,性能指标可以满足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6.
以五氧化二磷与甲基丙烯酸羟丙酯自制了功能性磷酸酯单体,并与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羟丙酯等单体,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在乙二醇丁醚中进行聚合,合成了改性丙烯酸树脂。将其与固化剂氨基树脂混合即得一种水性防锈漆。考察了原料用量对漆膜性能的影响,得到最优制备条件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与五氧化二磷的摩尔比为2.0,磷酸酯用量(占单体总质量,后同)5%,丙烯酸用量20%,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量35%。所得漆膜可耐5%Na Cl溶液浸泡30 d,冲击强度50 kg·cm,附着力0级,柔韧性3 mm,铅笔硬度HB。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水性醇酸涂料的防腐性和耐候性,本文以 E-20环氧树脂和亚麻油酸反应制备环氧酯,并与苯甲酸、季戊四醇、苯酐反应制备环氧改性醇酸树脂,进一步采用丙烯酸类单体对制备的环氧改性醇酸树脂进行改性,制备了性能优异的水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醇酸树脂,以制备的水性丙烯酸改性环氧醇酸树脂为成膜物质,设计了水性防腐涂料,讨论了脂肪酸的种类、环氧树脂的种类及用量、环氧酯的酯化度、改性单体的比例、助溶剂等因素对树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树脂可以提高涂层的防腐性能,丙烯酸酯类单体可以提高涂层的耐候性、耐水性和耐盐雾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液聚合方法,以过氧化苯甲酰(BPO)为引发剂,将苯乙烯、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接枝到环氧树脂高分子链上后,中和、乳化制得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并对水性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亲水性、水分散稳定性和分子结构进行表征,确定了合成环氧-苯丙接枝共聚物的最佳条件:反应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 h,BPO用量为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6%,亲水单体甲基丙烯酸用量占环氧树脂及接枝单体总质量的10%,三异丙醇胺用量占成功接技的甲基丙烯酸物质的量的95%。  相似文献   

9.
《中国涂料》2016,(11):17-22
以醇酸树脂、丙烯酸(酯)类单体等为原料,以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通过先溶液聚合再高速乳化工艺,合成了水性醇酸-丙烯酸无皂乳液,并对其性能进行了研究。重点讨论了醇酸树脂用量、丙烯酸酯软硬单体比例、丙烯酸用量对乳液及胶膜性能的影响,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醇酸树脂用量为66%,丙烯酸酯软硬单体比例为10∶1,丙烯酸用量为4.1%时,乳液及胶膜综合性能较优,以此乳液制备的水性醇酸涂料技术指标优异,环保性能突出,预期有较为广阔的市场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0.
以新疆地产棉油酸为原料,采用脂肪酸法制备水性醇酸树脂,通过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树脂进行结构表征,探究油度、醇超量、偏苯三酸酐与邻苯二甲酸酐物质的量之比( f值)、中和度等工艺条件对水性醇酸树脂的流变性能和稳定性等的影响,并对水性醇酸树脂清漆漆膜的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较优工艺条件为油度 40%、醇超量 1. 25、f值为 0. 9,中和度为 110%,且在 35 ℃下的固化反应速度最快,随着中和度的增加,水性醇酸树脂的稳定性得到明显改善。水性醇酸树脂清漆漆膜性能达到要求,说明棉油酸可以作为制备水性醇酸涂料的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