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出基于系统节点的润滑精细管理体系,包括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运行体系和考核体系。该管理体系将润滑工作划分为油品物流管理、油品使用管理、润滑投入管理和润滑保障建设等4个分系统,并将每个分系统内的工作重点和难点确定为管理节点。油品物流管理注重油品入口和流通环节的管理;油品使用管理注重设备用油合格和检测;润滑硬件管理重视润滑投入和配置;润滑保障体系注重制度建设和信息化提升等内容。结合胜利油田总结基于系统节点的润滑精细管理的推行成效。 相似文献
2.
电路网络法建模是一种通过观察电路图并利用相应的方法就可快速写出系统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文中通过将齿轮泵的功率键合图模型转化为等效电路图的形式,利用电路网络法直接写出齿轮泵的传递函数。通过实际的推导证明此种方法快捷、简明。 相似文献
3.
电路网络法建模可以通过看电路图直接写出其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键图法可以很容易地将机械转动系统的键图绘制出来。本文将电路网络法以键图为中介推广应用到机械转动系统中去,即将机械转动系统绘制成键图,然后将该键图转换成等效的电路图,再根据电路网络法直接写出其传递函数形式的数学模型。实例推导证明本方法比较简单、快速、直观。 相似文献
4.
多层次图形化服务价值建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传统的服务工程方法侧重于服务功能要素(行为、资源、能力等)及要素间关系的建模与构造,较少考虑服务价值.为此,初步探讨了服务价值的基本概念,提出一种图形化的服务价值建模方法,从四个不同的层面由粗到细地刻画出服务价值的创造、传递、分解、转换并分配给各个参与方的过程.介绍了全局价值流图、价值交换关系图、价值类图、价值标注图四层模型的模型规范,简要阐述了基于价值模型的服务设计过程.最后,以海运物流服务为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6.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2017,(4)
圆锥破碎机润滑系统流量分配主要利用流道管径的大小和形状来控制,且其润滑油管路大多为刚性不可调节,因此圆锥破碎机润滑流道的仿真研究对破碎机润滑系统的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了圆锥破碎机润滑系统润滑不良的原因;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建立了圆锥破碎机润滑流道仿真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出了各个主要润滑部位的流量分配情况;通过改变流道管径,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流量分配结果,并进行了对比分析,为圆锥破碎机润滑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节约研发成本,提高设计效率。 相似文献
7.
吕宗乐 《机械工人(冷加工)》1999,(10):29-29
压力机能否正常工作,各活动部位的充分润滑是个关键因素,操作和维修人员必须十分重视。 润滑系统主要由油箱、控制板组成泵站和分油器组成。润滑泵站上装有液位信号器,油面处于高油位时,高油位指示灯亮,应停止向油箱加油。油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机器人图形化编程入门困难和无法及时响应外部事件的问题,提出了基于事件驱动的机器人图形化编程思想方法,并给出了图形化编程系统中分析器和编译器的解决方案,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其编译过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9.
10.
基于提高扫路车润滑系统的润滑效果,降低设备维护维修成本,改进设计了扫路车的润滑系统,将原来的单个由人工加注润滑油改为由控制器控制的集中润滑,在提高润滑效果的同时,也降低维护维修成本及对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11.
采用智能控制与软件仿真技术研究非线性气-液两相流润滑系统.利用Navier-Stocks方程建立描述系统中流体运动特性的非线性偏微分控制方程组,并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对其进行离散,获得了描述系统运动规律的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基于CFD计算流体动力学,以及RBP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算法,建立系统的仿真模型,应用该模型对系统的工作特性进行仿真研究,并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2种模型都能很好地仿真系统的工作特性,其结果与实验测得的结果基本一致,为系统的实际应用提供了理论研究依据. 相似文献
12.
13.
14.
研究基于动态子结构缩聚的轴承热弹性流体动力学(TEHD)基本理论和求解方法;建立某V型8缸内燃机主轴承的TEHD仿真模型,分别计算得到各主轴承在最大载荷工况下的油膜压力、油膜厚度、摩擦功耗、轴心轨迹和油膜温度等润滑特性;针对润滑状况较差的第3主轴承,进行TEHD、EHD(弹性流体动力学)和HD(流体动力学)不同仿真求解方法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内燃机的第3主轴承最小油膜厚度和最大油膜压力等润滑性能最差,需要进行相应的改进设计;TEHD求解中计及了润滑油和轴瓦热效应的影响,能获得更高的轴承润滑特性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15.
16.
基于微控制器的新型集中润滑系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设计了一种新型集中润滑系统,该系统采用微控制器监测油位、温度、压差等信号,可自动控制润滑油脂定时定量输送至各润滑点。该系统除具有CAN总线接口外,还增加了键盘及LCD液晶屏作为人机接口,以满足不同工作负荷下的配油量要求。实践证明,该系统可进一步提高润滑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