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油茶是重要的食用油原料来源。茶油质地优良,被称之为"东方橄榄油"。同时,茶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副产品用途广泛,总体来说,油茶种植经济效益潜力巨大,市场空间广阔,极具产业化价值。但我国油茶种植业限于多种因素影响,管理水平不高,生产技术较低,经济效益开发不到位。文章围绕油茶栽培种植技术有关问题进行探讨,详细叙述了油茶栽培过程中的技术要点,对油茶种植企业和农户提高油茶栽培质量、产量,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健康发展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刊讯]"神州八号"搭载物品交接仪式2011年12月29日在北京举行,由福建闽威集团送入太空经过航天育种的油茶种子"闵林一号"正式"回家"。此举为油茶产业的良种繁育技术开创了先河。近年来,国家高度关注油茶产业的发展,而油茶良种是油茶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油茶航天育种是解决油茶良种繁育的创新手段之一,对推进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航天育种也称空间诱变育种、太空育种,是指利用返回式航天器和地面模拟空间环境装置,通过空间  相似文献   

3.
江西油茶产业发展模式探索及融资策略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最重要的经济林资源之一,在南方省(区)的农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但是,由于油茶种植投资大、周期长、回收慢、风险高等特点,致使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一直没有找到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模式。为此,本文通过正邦集团油茶产业发展商业模式和融资策略的剖析,对探索我国利用荒山荒坡进行农林综合开发,带动全国"三农"经济的发展,推动油茶产业的发展,具有积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4.
勇于创新,促进我国油茶产业大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油荼是我国的特色木本油料资源,荼油是营养价值极高的优质食用油,开发和振兴油茶产业具有重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意义.迄今我国油茶产业发展取得一定成果,但是还处在初级阶段.大力发展和振兴我国油荼特色产业,需要提高认识,把发展和振兴油茶产业置于重要的战略地位;需要各级政府积极扶持,科学规划,合理引导,制定正确的产业政策;需要加大投入,加强油茶林基地建设,促进油茶新产品开发.从而把我国油茶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转化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特色产业.  相似文献   

5.
自2006年国家林业局发布《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来,油茶产业迅速发展。2019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达到453.3万hm2,油茶籽产量达到268万t,油茶籽油产量为62.7万t,油茶产业总产值达到1 160亿元。对我国油茶生产发展现状、油茶产业发展现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5年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进行展望,以期为我国油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湖南省是我国油茶的主要生产区域,对我国的油茶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湖南省油茶产业质量状况中依旧存在问题,这对湖南省的油茶产业发展有着非常不好的影响。本文将对湖南省油茶产业质量状况进行深入研究,并且对湖南省油茶产业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孟桂元 《中国油脂》2021,46(7):104-108
为更好地了解我国油茶生产现状,进一步促进油茶籽油产业持续发展,对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情况和湖南省油茶产业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趋势及发展对策进行了阐述。我国油茶籽油消费量快速增长,种植面积与单产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油茶籽产量的大幅提高。湖南省油茶籽产量一直稳居全国各产区首位,湖南省油茶籽的稳产高产对于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油茶籽油市场需求旺盛,消费量将呈不断增长态势,此外,油茶籽在其他领域也有广阔的开发应用前景。可通过发展基地综合生产模式,加强油茶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制定相关支持政策,加强油茶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合作促进油茶综合利用开发等措施促进我国油茶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油茶属于油料植物,在我国南方地区广泛分布,油茶种子含油量通常在30%以上,拥有较为广泛的用途,生态价值及经济价值较高。我国南方地区气候条件更利于油茶生长,因此油茶种植产业发展速度较快,能够使种植地区获得较高的经济收入。基于此,本文将油茶种植优势作为切入点,并对油茶丰产栽培技术进行重点探究,希望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借鉴,不断提升油茶种植水平及效益。  相似文献   

9.
油茶是我国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一种木本油料作物,其营养价值丰富、品质高,备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贵州省作为我国油茶主要种植地,在油茶种植的过程中,尚存在着一些技术问题,严重影响到油茶的品质和产量。基于此,本文就以贵州油茶种植为研究对象,简单阐述了油茶高产栽培的关键技术及管理方法,旨在为贵州省油茶种植户的绿色高产栽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0.
我国油茶生产的反思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国油茶生产80年代以来是大滑坡,由年总产茶油量16万吨,下降为11万吨。究其原因,主要是我们许多同志对油茶生产在认识上的片面性。目前油茶单产低,是由于经营粗放所造成的。湖南低产林改造工程的6000万平方米油茶林,创造了亩产茶油20.24kg的好成绩,比原有产量提高5倍。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有好的社会效益。茶油在我国南方有1亿人长期食用,丘陵红壤地区的生态环境又是依靠油茶林来保护的。从1990年开始,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已将南方油茶低产林改造列为我国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工程之一,分3年改造66667万平方米,投资3000万元,连同地方配套资金共投资9000万元,推动我国油茶的生产。  相似文献   

11.
油茶起源于中国,含有大量油酸、亚油酸及亚麻酸等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广泛的利用价值。文章概述了目前我国油茶籽的加工工艺,并对其主要副产物油茶饼粕和油茶籽壳的综合开发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2.
《中国油脂》2016,(1):99-99
2015年11月26日,2015年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七届湘商大会在邵阳举行。湖南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长清描绘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的蓝图:到2020年,实现油茶产业产值400亿元以上。湖南是我国油茶中心产区,全省300多家企业、2 000多家种植大户、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油茶发展,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产业带,25个油茶产业示范园,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  相似文献   

13.
油茶多糖是油茶中一种具有良好生物活性和重要功能性的物质。在茶多糖研究的基础上,重点综述了油茶多糖的单糖组成及其百分含量、提取、分离纯化、生物活性、工业价值、现阶段油茶多糖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为油茶多糖的综合开发和工业应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4.
油茶籽及油营养品质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也是比较重要的油料作物。由其制取的油含有丰富的VE、类胡萝卜素、角鲨烯等功能性营养成分。其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长期食用有明显的预防心血管硬化、降血压、降血脂的特殊功效。主要介绍油茶的生产现状、油茶籽的提油工艺、油茶籽油的营养价值,概述油茶籽油掺伪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正>2015年11月26日,2015年湖南经济合作洽谈会暨第七届湘商大会在邵阳举行。湖南省林业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胡长清描绘了湖南省油茶产业发展行稳致远的蓝图:到2020年,实现油茶产业产值400亿元以上。湖南是我国油茶中心产区,全省300多家企业、2 000多家种植大户、500多家专业合作社参与油茶发展,形成了衡阳、常德、怀化3条产业带,25个油茶产业示范园,48个国家油茶重点县。湖南省油茶林  相似文献   

16.
秦岭 《中国油脂》2007,32(1):47-47
到2010年,江西油茶产值可望超过50亿元,这是记者最近从南昌召开的全国油茶产业现场会上了解到的消息。江西是全国油茶的主产区和油茶产业大省,去年全省油茶种植面积为1200万亩,产业总产值突破20亿元。发展油茶产业,已成为江西广大农民增收致富的重要途径。江西力争到2010年,培养10个年产值过亿元的油茶龙头企业,带动1万户油茶专业大户,建成油茶丰产林基地500万亩,全省油茶产业年产总值达50亿元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大多都有吃油茶的习惯.因民族和地区不同,油茶也有不同的制作和饮用、食用法;各地、各民族的油茶也就有了不同的实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在植物的种子萌发、生长发育、繁殖、衰老及对环境因素的应激反应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构建油茶种子转录组数据库,以及油茶种子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的表达谱数据库的基础上,对油茶种子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相关基因进行了分析。转录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油茶种子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非冗余基因Unigene序列共212条,包含PIK、PIPK、PIS、DGK、PLC等12种关键基因;表达谱数据分析显示,油茶种子果实膨大期和油脂合成高峰期调控磷脂酰肌醇信号系统的关键基因具有不同的表达模式。克隆、调控这些关键基因将有利于研究油茶种子发育过程中磷脂酰肌醇信号途径与其他信号途径的相互作用,为提高油脂含量、培育高品质油脂的油茶育种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是我国粮油安全的重要组成,也因其栽种条件简单、管理容易,成为山区扶贫的推荐栽培树种。油茶从开花到采收历经1年多时间,积累了大量营养成分,除了茶油这项主产品以外,它的饼粕、籽壳、果皮、叶、花都有开发价值,结合田园旅游和劳动实践课研学游学,共同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提出油茶产品开发、提升农业现代化、龙头企业扶持、加强校地合作和本地人才队伍建设、林下经济与旅游发展相结合等建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微波碱液提取法对油茶果壳木质素进行提取分离,以探寻油茶果壳木质素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法研究碱浓度、料液比、微波射功率、微波时间对木质素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所提取木质素进行红外和紫外光谱分析。确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碱浓度0.7mol/L、料液比1:70(g/mL)、微波功率和时间分别为550W和60min,在此条件下油茶果壳木质素得率达到11.45%;紫外图谱和红外图谱显示该方法提取的木质素保持了木质素的原有结构。优化油茶果壳木质素的最佳提取工艺,对木质素的工业化生产以及油茶的综合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