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标准动态     
《日用电器》2012,(6):19-20
智能家电7月起需张贴等级标识据悉,《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于今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它将家电智能化技术应用等级划分为5级,其中1级为最高级,该标准在国内尚属首次制定。该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及智能化技术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化技术是人工智能与  相似文献   

2.
《家用电器》2014,(4):60-61
正奥维咨询(AVC)喻亮星:智能驱动家电业转型升级2013年,基于互联网、智能应用和人机交互的黑电产品在客厅终端上争夺激烈,智能电视演绎了客厅大战;而在2014年,随着多家家电企业相继发布智能化战略和新品,智能化全面扩展至白电、厨电甚至小家电领域。奥维咨询(AVC)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智能家电产业总值约为1千亿元,至2020年,这一数值将达到1万亿左右规模。消费者对智能家电的需求也正上升到一个新高度,47%的消费者持续关注智能家电,97%的消费者都对智能家电有需求。基于此,包括美的、美菱、海尔、西门子等的众多家电企业纷纷将最得意的智能新品呈现于AWE2014上。  相似文献   

3.
李志刚 《电器》2014,(6):77-79
随着消费者消费能力与消费观念的转变,家电消费正逐步从追求低价向追求品质、功能等方向转变。近年来,智能家电成为行业热门话题,不少家电企业已经推出智能家电发展战略,并吸引了众多消费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4.
张丽 《家用电器》2018,(9):50-51
随着可穿戴智能产品的涌现,“智慧家居”、“智慧家庭”、“智能家居”、“智能家电”等成为行业内广为知晓的概念。目前,消费者对这些智能化产品还处于纠结与矛盾阶段,一方面,智能产品确实吸引力巨大,满足了消费者对未来生活的充分向往,尤其是智能家电产品,确实为生活带来了便捷;而另一方面,我国智能产品还处于发展阶段,仅依靠硬件技术无法满足人们对智能产品的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5.
李曾婷 《电器》2015,(1):10
<正>智能电视、智能空调、智能冰箱、智能吸油烟机、智能电水壶……越来越多的普通家用电器走向智能化。如今,智能家电对于消费者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2014中国家用电器技术大会上,与"智能"相关的演讲超过三分之一。这也从另一个角度证明智能化已经成为家用电器领域的发展趋势。目前,不少家电企业都已推出智能家电。市场上的各类智能设备更是层出不穷。一些智能产品甚至可感知测量因素的改变,自动选择适合的程序。但是,究竟什么是智能家电?目前智能家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  相似文献   

6.
洪仁斌 《家用电器》2013,(12):29-29
智能家电时代的到来,开启了全新的家居生活理念,而对于家电企业来说,“智能”不可避免成为新家电大战中取胜的关键因素。 与智能电视相比,智能冰箱虽然发展得较慢,也一直不是家电企业的主推产品,但有赖于家电智能化的大趋势和智能技术的有力促进,其发展潜力巨大,有良好的销售前景。  相似文献   

7.
冯承文  陈坚波  田艳红  赵爽 《日用电器》2022,(2):102-106,111
一个家庭中有多个厂家商、不同种类的智能家电,而这些智能家电需要由多个厂商提供的多个APP进行操作和管理,增加了用户操作的繁琐性,严重限制了智能家电的应用场景升级拓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瓶颈,基于这种行业现状,探讨了实现智能家电互联互通互操作的几种技术方案,从研发难度、技术成本、消费者体验等角度,对不同的技术方案进行了比对...  相似文献   

8.
《电器》2015,(1):10
<正>《为智能家电背书》:智能已经成为家电市场新的增长点。无论传统家电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都对智能倾心投入。事实上,智能产品只是刚刚起步。很多所谓智能家电的高端功能并不实用。如何让产品真正实现智能,是每个从业者需要认真思考的。——北京三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伴随着各种智能家电产品的横空出世,家电市场上逐渐掀起了一股智能化热潮。但由于各种智能家电产品标准不一、功能各具特色,消费者不能确定购买的产品是否真的"智能",业内一直也没有对智能家电进行权威定义。针对当前这种状况,近期国家出台了《智能家用电器智能化技术通则》,并于今年7月1日正式实施,以后消费者选购智能家电产品,便可直接通过产品包装箱上的标识来辨别产品智能含量。  相似文献   

10.
针对智能家电智能化技术现状及其发展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智能吸尘器产品的智能特性等级评价方法。本文建立了智能吸尘器典型智能特性等级评价体系框架,并采用层次分析法设计了评价数学模型及评价实施流程。最后通过本方法对某智能吸尘器产品的智能特性等级做出了科学合理的评价。  相似文献   

11.
胡坎 《家电科技》2007,233(5):6-7
前不久,第三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在北京举行。记者在此次博览会上看到,新型智能家电控制方案、聚氨酯材料的应用以及一些产品自检工具引起了许多家电企业的关注,它们分别涉及智能化发展、材料替代以及产品性能与质量控制三大家电产业发展趋势。然而,在受到观注的同时也暗含着同样的问题,即家电产业链衔接不够顺畅以及产业实体间的整合与协作等。  相似文献   

12.
李志刚 《电器》2015,(2):72-73
<正>在CES 2015上,无论国外品牌三星、LG,还是国内的海尔、海信、TCL等品牌都推出了"智能家电控制终端"、APP以及智能家电。消费者通过这些产品,就可以构建出自己的"智能家庭"。智能家居成为CES 2015的又一大亮点。现阶段的所谓"智能家居",大多数是智能家电的组合套装,将电视机、冰箱、空调、洗衣机、厨房灶具等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利用手机等终端设备进行控制,实现近距离跨平台或远距离操作。互联网、物联网的迅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白电的"打  相似文献   

13.
李辉 《大众用电》2012,(7):36-36
1智能家电时代的来临 进入21世纪,智能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家电自动化和智能化提供了可能,各类高端智能家电接连亮相,人们的居家生活环境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智能家电就是微处理器和计算机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监测自身故障、自动测量、自动控制、自动调节与远程控制中心通信功能的家电设备。无论是空渊、电冰箱、吸尘器、电饭煲、洗衣机等传统家用电器,还是电磁炉、消毒碗柜、蒸炖侵等新型家用电器,其整体智能化水平都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正目前,智能家电产品的市场份额越来越大,为跟上智能化潮流,各家电企业都不再在普通家电设计上投入太多,转而致力开发出更好的智能化操作系统,使家电更加智能化,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但目前,我国的家电智能化呈现"碎片化"态势,产品和品牌没有形成兼容平台,亟需建立一套统一的家庭互联网行业标准,出台权  相似文献   

15.
金朝 《大众用电》2012,(10):40-40
2012年德国柏林IFA展于近期举行,在这样一个品牌云集,新品争辉的电子展览平台,可以看到各种新奇的电子产品和了解最前言的科学技术,所以展会中展示的产品也成为了家电行业的一个发展趋势。1家电更智能,聪明了解主人心如今,消费者对于家电的要求远非简单的"功能性",高端科技化的智能技术将成为家电产品的主旋律。神经网络技术(也叫神经网络模糊控制技术)在未来家电上开始  相似文献   

16.
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及物联网在家电产品中的应用,实现了家电产品的智能化,即智能家电,能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舒适便捷的生活环境。与传统家电相比,智能家电除了实现产品基本使用功能外,还具有环境感知、信息传输、数据处理,甚至互联互通等特点,为此,智能家电不仅要考核电气安全还需考虑物联网安全,物联网安全一般分为终端安全、通信安全、服务端安全等。本文研究物联网智能家电的通信安全,具体研究以无线局域网WLAN 网络接入方式的智能家电设备在以太网的通信安全问题,利用一些软件工具通过抓包、重放等评估方式,探析数据在传输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问题,并针对这些安全问题,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嵌入式智能家电的基本特点,首次将GSM短信息技术应用到嵌入式智能家电系统使整个家电系统具有更智能、更人性化的特点,并阐述了将GSM短信息应用到嵌入式智能家电系统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8.
聚焦     
《家用电器》2015,(12):14-14
智能家电就是将微处理器、传感器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引入家电设备后形成的家电产品,具有自动感知住宅空间状态和家电自身状态、家电服务状态,能够自动控制及接收住宅用户在住宅内或远程的控制指令;同时,智能家电作为智能家居的组成部分,能够与住宅内其它家电和家居、设施互联组成系统,实现智能家居功能。  相似文献   

19.
智能机器人、智能家电、智能手机、智能汽车、智能建筑等等,提到智能,你可以联想到很多与其有关的产品、产业,当然这里面也应该包括正处于强劲发展势头的智能电器及智能电器制造行业。  相似文献   

20.
尚海龙 《电器》2014,(6):30-31
2014年,智能家电呈现快速发展之势,不仅传统家电厂商大力推广智能新品,许多互联网企业也依托"智能风暴"进入家电行业。一时间,“无智能不家电”似乎成为业内共识。然而,由于家电厂商对智能家电的理解有所差异,市场上的智能家电也是五花八门。究竟怎样的产品可以称为智能?实现互联互通还需要哪些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