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在分析了我国采煤区地表沉陷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其影响、采煤沉陷区环境保护与治理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思路和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3.
4.
我国采煤沉陷区现状、综合治理模式及治理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煤沉陷对矿区的土地、水资源、建(构)筑物、生态环境等都会造成严重破坏,直接影响到矿区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及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通过采煤沉陷区采出煤量、塌陷面积等调研数据,以县(市区)为采煤沉陷区研究单元,得出我国重点采煤沉陷县(市区)排名;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存在的土地、水资源、建筑物等破坏问题,归纳总结多种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模式及应用案例;提出绿色开采对策与综合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徐州矿务集团及其前身在徐州地区已有一百多年开采历史,在百年井工开采过程中,造成了大范围地面塌陷,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地貌,至今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生态问题,要从技术层面研究解决途径。文章具体阐述了徐矿采煤沉陷地的形成原因及其现状,指出了采煤塌陷带来了土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和环境质量恶化和煤矿企业社会形象降低等负面影响。同时提出对破坏环境的煤矿或采区限制开采;采用复垦造地、挖深垫浅、宜水则水、宜渔则渔的方式充分利用;采用条带开采或充填开采方式,控制对地表的破坏;采用降水措施,防止村庄及农田被淹,尽最大努力在获取宝贵煤炭资源的同时,保护有限的土地资源,尽力恢复矿区生态。 相似文献
6.
采用适宜的采煤沉陷区治理模式能有效地解决采煤沉陷引起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以淮南潘一矿的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为例,介绍了不同类型沉陷地的治理模式,分析了该工程取得的治理效益,总结该工程获得的有益启示,以期为我国其它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提供指导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8.
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煤沉陷使矿区生态和地质环境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矿区经济、生态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煤炭资源开采、采煤沉陷现状及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及应用进行了研究及论述。结合煤炭发展需求,深入分析了我国采煤沉陷区治理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对我国采煤沉陷区的治理技术的应用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抚顺采煤沉陷区治理的初步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抚顺采煤沉陷区是由于井下开采造成的。由于矿井采用综放开采工艺和分层全部垮落式采煤法,煤层冒落空间大,冒落裂隙带高,破坏了原始地层的强度,在地应力和岩层自重力作用下,上覆岩层迅速垮落,填充采煤后形成的空间,最终导致地表沉降。对抚顺采煤沉陷区治理的设想是,利用东露天矿剥离产生的剥离物对煤沉陷区进行回填,然后再覆土改造成大面积的良田,予以绿化、植树。这个项目的实施使抚顺采煤沉陷区的生态得到彻底恢复,它不仅对矿山和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也是改善地质环境、造福人类的千秋大业。 相似文献
10.
11.
12.
在统计分析了沉陷区治理与棚户区改造工程对土地需求的基础上,论述了利用沉陷区作为建设场地的社会效益;阐述了在沉陷区有条件建造建筑物的技术保证措施及工程实例;同时对规模性利用沉陷区进行工程建设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对煤炭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随着煤炭的开采煤矿出现大量的采煤沉陷区,这些采煤沉陷区的出现大大限制了煤矿的发展和影响了当地居民的正常生活.针对我国采煤沉陷区的现状,这里提出了几种综合治理模式,包括农林复垦模式、开发旅游模式和城镇建设模式等,同时结合以上提出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治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15.
16.
对长治矿区采煤沉陷区当前治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非稳沉采煤沉陷区提出前置式治理技术,并分析技术优势和技术要求.前置式治理技术在常村煤矿进行了实践应用,治理后形成了公园、绿地与湖泊水面的生态环境,实现了节约治理资金、高效利用土地资源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7.
18.
19.
高潜水位煤矿区采煤结束后改变了原有的地质结构,地表形成采煤沉陷湿地.通过污水处理、水系修复及基底改造等生态治理措施将其改造为湿地公园、水库等,发挥了采煤沉陷湿地的生态能力,取得了较好的效益和治理成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