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稀土合金对高铬铸铁共晶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铬铸铁的韧性强烈依赖于枝晶间共晶硅化物的数量与分布。通过定向凝固试样,考察了稀土合金对亚共晶及共晶成分高铬铸铁组织的影响,测定了奥氏体(r)一次臂的横截面积(D_r)、共晶曲域直径(E_w)及碳化物间距(Fs~C—共晶区域中心碳化物间距;Fs~B—共晶区域边界碳化物间距),以及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稀土合金对高铬铸铁的共晶组织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对其韧性也有一定的贡献。本文还对稀土的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针对钨合金白口铸铁脆性大,使用范围窄,研究了碱金属元素K、Na对其组织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钨合金白口铸铁经K、Na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由网状分布变成团球状分布,碳化物明显细化和分布均匀分布,分析了碳化物团球化机理,碳化物形态的改善导致钨合金铸针的冲击韧工和抗击磨损性能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3.
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白口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熔炼过程中通过对熔体进行复合变质处理,制备普通白口铸铁和含铬白口铸铁试样及其在相同铸造条件下的变质试样;对试样进行金相显微组织观察、碳化物定量分析和宏观硬度测量,研究添加铬合金化和复合变质处理对普通白口铸铁碳化物类型、形态、分布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铸铁铬含量较低时,碳化物类型为(Fe,Cr)3C或(Fe,Cr)3C+(Cr,Fe)7C3,呈粗大网状结构:经复合变质处理后,碳化物变得孤立、分散,网状结构被消除;随着铬含量增加,碳化物全部转变为(Cr,Fe),C3,共晶团中碳化物呈菊花状分布,并在共晶团心部附近出现近似六方形的块状(Cr,Fe)7C3碳化物;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共晶碳化物变的细小分散、分布均匀,菊花状形态消失,但六方形(Cr,Fe)7C,碳化物仍然存在;白口铸铁经复合变质处理后,其洛氏(HRC)硬度比变质前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现代铬系抗磨白口铸铁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现代铬系白口铸铁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介绍了其强韧化的主要方法,作者还就目前铬系白口铸铁生产及控制方面的问题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5.
本文研究了一种低铬合金白口铸铁,用来生产球磨机磨球,具有耐磨性好、破碎卒低、成本低廉等优点,其性能指标和现场使用寿命均显著优于锻钢球,并可通过恰当的热处理,较大幅度地提高其机械性能,适宜在电力、冶金矿山及建材水泥工业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探讨了悬浮铸造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能细化低铬白口铸铁组织,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使冲击韧性提高87%。  相似文献   

7.
本文通过实验室不同工艺方案的试验,探讨了悬浮铸造对低铬白口铸铁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悬浮铸造能细化低铬白口铸铁组织,改善碳化物的形态和分布特征,使冲击韧性提高87%。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了低铬合金铸铁的化学成份、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分析了合金元素铭改善铸铁性能的作用机理。少量铬的加入可以明显改善铸铁的强度和硬度。这种强化是珠光体化、珠光体细化、固溶强化及细晶强化共同作用的结果。性能测试和使用效果表明,低铬合金铸铁是生产烘缸的理想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了硼对铬系白口铸铁组织中碳化物形貌及其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硼后,在亚共晶低铬白口铁中,能使连续网状的莱氏体型共晶碳化物转变为孤立的块状;在亚共晶高铬白口铁中,使共晶碳化物分布均匀;在过共晶高铬白口铁中,可使初生碳化物由粗大的六角形转变为细小、圆整的团状,力学性能亦有较大幅度的提高。测试还表明,硼有使铬系白口铁共晶转变开始温度下降的倾向。  相似文献   

10.
白口铸铁的韧性与其组织中碳化物的数量,形貌和分布很有大关系。本文通过变质处理,使低铬白口铸铁中的碳化物由连续的网状及粗大的板状转变为断开的不规则块状,冲击韧性由6J/cm~2左右上升到10J/cm~2以上。本文还对变质机理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就Si、Mn、Cu等合金元素对合金白口铸铁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及耐磨性等方面的影响作用了进行了试验研究,所得结果为正确的合金设计提供了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用低铬白口铸铁磨球取代轴承钢球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用低铬白口铸铁制作的φ8mm磨球,在干磨和湿磨两种三体磨损条件下,相对抗磨性指数分别达到0.94和0.75,而成本约可下降3倍。因此用低铬白口铸铁磨球取代轴承钢球,不仅可以满足使用要求,而且可以获得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定向凝固条件下二元Mg—Li合金共晶组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定向凝固条件下研究了二元Mg-Li合金共晶组织。结果表明二元Mg-Li合金共晶呈层片结构。当固液界面前沿温度梯度为102k/cm,晶体生长速度为4.4μm时,共晶相间距为2μm。  相似文献   

14.
采用等温凝固液淬的方法研究了稀土铸铁中初晶石墨的形态及其对共晶凝固的影响。结果表明:稀土铸铁中初晶石墨既可成为球状也会长成蠕虫状并能提高共晶凝固过程中的共晶团数。  相似文献   

15.
采用电弧熔炼法制备了4个铸态为FCC+B2共晶组织和B2单相的Al-Co-Cr-Fe-Ni高熵合金,分析了其相变点,并研究了600,800,1000℃下真空退火10 d对这些合金显微组织及硬度的影响.研究表明:AlCoCrFeNi2.1和Al0.75 Co1.25 CrFeNi合金的共晶反应温度分别为1344℃和1359℃.600~1000℃退火10 d对AlCoCrFeNi2.1高熵合金的显微组织无明显影响;而随着退火温度的增加,Al0.75Co1.25CrFeNi合金中共晶组织的两相层片间距增加.随着Al含量的增加,AlxCo2-xCrFeNi合金的B2相稳定性增加,合金的固相线温度明显升高,显微硬度也明显增加.铸态为B2单相的AlCoCrFeNi合金加热到605.7℃以上会转变为组织细小的FCC+B2+σ三相;继续加热到906.8℃以上,σ相消失,FCC相呈大块状分布.而Al1.75Co0.25CrF-eNi合金需要加热到982.4℃以上才会分解为两种不同成分的B2相.实验发现:退火温度越高,合金的显微硬度越低,这些合金在800℃以下都具有较高的硬度.  相似文献   

16.
熔体预处理对过共晶Al—Si合金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提高合金材料的力学性能,研究了熔体预处理对过共晶Al-Si合金的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的熔体预处理工艺条件既能细胞化过共晶Al-Si合金中的初生硅,又能细化共晶硅,同时也可改善其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合金合金的力学性能得到明显提高,即抗拉强度σb增加43-60%,延伸率δ增加19.5-102%,硬度HB增另19-26.6%,并对熔体预处理的细化机理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为解决经典共晶生长模型中三相交界线处成分偏离共晶点成分的问题,引入了三相交界线动力学条件,得到了平界面生长条件下化学计量化合物-化学计量化合物(SC-SC)型共晶系溶质扩散方程的精确解.基于平均溶质守恒假设得到了适用于任意凝固条件、共晶系和共晶相图的溶质扩散方程的通解.CuZr-Cu5Zr8共晶系的计算结果证实了溶质扩散方程通解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铸态及不同热处理工艺条件下高铬白口铸铁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高铬白口铸铁铸态组织中共晶碳化物呈宫续和断续网状分布,对材料的韧性损害较大,通过热处理后可改善共晶碳化物的形态及分布,同时使基体组织到强韧化配合。  相似文献   

19.
研究了稀土变质处理对普通白口铸铁、低铬白口铸铁和高铬白口铸铁凝固过程、金相组织和机械性能的影响。经稀土变质处理后的白口铸铁在凝固过程中的过冷度增大,细化了初生奥氏体枝晶和改善了碳化物的形态,同时白口铸铁性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1^#稀土硅铁合金、钛铁、钒铁、金属碲对低铬白口铸铁金相组织及机械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变质处理的白口铸铁晶粒细化,冲击韧性有较大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