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为了提高电网多重故障诊断的准确性,提出一种基于多系统数据信息融合的故障诊断算法。通过对故障全过程的数据特征进行分析,以故障数据与电网结构图为基础对一次设备进行建模,形成断路器、线路、母线、主变诊断模型。对来自不同信息源(SCADA、保信系统、录波联网系统)的数据进行统一处理,形成故障全过程智能诊断数据源,并以此为基础进行深度数据融合,提升信息的质量。充分利用故障后的断路器状态和电气量信息,对故障进行精确诊断,确定故障区域,然后,采用基于规则式的故障恢复路径算法,给出快速恢复供电的最优的路径。该系统运行情况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基于广域信息的区域电网控制保护技术及系统,该系统通过打通电力二次系统间的信息壁垒,充分共享站内和站间同步信息,高度集成与优化电网控制、保护功能,实现了电网从故障隔离、稳定控制到恢复并网的全过程自愈;详细阐述了信息交互技术、快速后备保护技术和自愈控制技术等区域控制保护的关键技术,介绍了在区域电网故障后如何利用实时信息实现快速保护,精准切机、切负荷,选择最优方式并网等功能。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说明了系统的配置原则和通信方式,分析了技术的工程应用效果,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指引。  相似文献   

3.
电网发生故障后,故障元件的快速准确识别是进行故障精确定位乃至系统恢复的首要前提。针对现有电网故障诊断优化模型建模过程繁杂,网络适应性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拓扑建模的电网故障诊断优化模型。从电网拓扑结构出发,形成系统各元件、保护和断路器的拓扑描述,并根据保护系统的配合逻辑及出口方式,对系统的拓扑信息进行深入挖掘,从整体上对各类保护及断路器的期望状态进行建模,在此基础上综合保护系统动作逻辑错误和信息通信错误对目标函数进行改进,实现优化模型的自动高效建模。算例仿真表明,所提拓扑建模方法能够降低错误告警信息的影响,快速判定故障元件,具有较强的容错性。  相似文献   

4.
一种大规模电网故障诊断的多智能体信息融合模型与方法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传统的故障诊断方法仅针对保护信息进行分析,没有充分利用电气量信息反映出的电网故障特征信息.提出多智能体系统(MAS)框架信息融合模型,针对大规模电网的结构和特性,集成多种故障诊断方法,在不同区域对故障录波器、SCADA系统、保护故障信息管理系统(RPMS)等获得的故障信息进行分析,采用D-S证据理论信息融合技术,进行信息融合获得局部的故障诊断,然后通过全局故障诊断确定故障元件,实现大规模电网实时快速的故障诊断.仿真计算表明,所提出的模型与方法正确、有效.  相似文献   

5.
现有的基于专家系统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受制于故障信息中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故障信息出现信道传输错误或信号时标差异较大等,实际应用效果较差。针对此问题,建立了基于实际信道的故障诊断信息模型,提出了将专家系统与信息论相结合的故障诊断新方法。将传统严格基于规则匹配判断的专家系统转变为数值计算方法,使得诊断过程既不受信号时标影响,也能对信息传输中的各种不确定性进行定量描述。基于所提出的算法开发的电网故障诊断系统已成功应用于泉州电网。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解决信息的模糊性和实际通信中的不确定性问题,即使远动通信中出现了较大的干扰,也能输出合理的诊断结果。  相似文献   

6.
作为分析事故及研究电网运行状况的关键性数据,故障录波信息数据的共享和对外发布显得尤为重要。建立电网故障信息分析系统,对快速分析处理电网故障,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了肇庆供电局建设的分布式故障录波系统的软件基本结构和设计思想,该系统按分布式设计,考虑到通信规约的多样性,通信部分按模块化的思想设计,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分层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鉴于调度自动化水平及通信、广域测量技术的发展,提出了一种分层多源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方法,以开关量诊断层和多源信息融合诊断层2个层次,在基于SCADA系统开关量实现电网单一故障快速诊断的同时,综合开关量信息与故障录波器及WAMS的电气量信息,着力解决保护、断路器拒动、误动造成的多元件停电的故障诊断。仿真算例计算表明,此方法的分层模式增强了故障诊断针对性,并在多源信息融合诊断时减少了对电气量数据的需求,能有效降低保护、开关拒动误动对电网故障诊断的影响,提高了准确度,具有良好的工程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目前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将信息融合思想引入到故障诊断辅助决策过程中,通过将信息融合中的数据、特征、决策概念对应于电网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对象,构建了基于多层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辅助决策架构。将概率Petri网的故障诊断方法和WAMS数据故障匹配方法结合用于辅助决策中的特征层融合,并通过案例实践了多层信息融合电网故障诊断辅助决策的应用,解决了电网故障诊断中的一些信息不完备的问题,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各种高级应用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9.
一种考虑多层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辅助决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目前电网故障诊断的研究进展和问题,将信息融合思想引入到故障诊断辅助决策过程中,通过将信息融合中的数据、特征、决策概念对应于电网故障诊断中的具体对象,构建了基于多层信息融合的电网故障诊断辅助决策架构.将概率Petri网的故障诊断方法和WAMS数据故障匹配方法结合用于辅助决策中的特征层融合,并通过案例实践了多层信息融合电网故障诊断辅助决策的应用,解决了电网故障诊断中的一些信息不完备的问题,为未来智能电网的各种高级应用研究提供一种思路.  相似文献   

10.
智能变电站采用先进的电子传感器技术,以高速通信网络的方式实现二次设备间的信息共享,取代了传统物理光纤通信的方式。当站内出现继电保护遥控信号逻辑控制故障时,难以确定故障原因及具体故障位置,对此提出一种基于监测数据的智能变电站遥控信息故障诊断方法,通过建立遥控信息通信链路数据模型,预置各节点数据,同时采集遥控信息通信链路中各节点实际数据值,根据两者数据差异情况实现遥控信息故障诊断定位。  相似文献   

11.
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综合应用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电力系统故障信息网的建立使调度中心得到越来越多的故障信息,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些信息已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介绍了电网故障信息综合应用系统的研制,给出了软件的整体框架,说明了各组成模块的功能划分;介绍了基本工作流程,并对系统实现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包括保护装置的表示、保护动作分析的方法和利用动作分析结果进行故障诊断、故障信息管理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电网故障信息系统应用技术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概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后,针对故障信息系统的信息来源、特点。分析了系统在电网运行、事故分析中的作用、价值。同时,针对各种系统实施过程中所引出的问题,提出了故障信息系统的设计原则(系统结构模块化、信息处理智能化、数据通信网络化)以及故障信息系统的建设和实施中应重点解决的问题。故障信息系统建设的信息分层管理概念,有助于缩短事故处理时间、加速系统的恢复,为电网安全、稳定、经济运行产生良好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3.
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网信息反馈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卫东  李琦  康洪波 《电源技术》2012,36(6):829-831
随着我国超高压电网的快速发展,智能电网在我国的电力系统中不断地实现。而智能电网的实现,也对电力系统信息网络的收集、整合、分析数据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构建一个智能化、信息化、分级化互动管理的智能电网信息系统,离不开先进的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信息技术的支持,而物联网技术正是通过智能感应装置,传输网络,信息处理中心等有机的处理环节,最终实现物与物、人与物之间的自动化信息交互与处理的智能网络。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有效地对电力系统基础设施资源进行整合,进而提高电力系统通信水平,改善当前电力系统基础设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电网故障诊断方法综述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介绍电网故障诊断问题的复杂性所在,并总结归纳近10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在故障诊断领域提出的主要方法,包括专家系统方法、模糊集方法、数据挖掘和粗糙集方法、人工神经网络、Petri网、贝叶斯网、优化算法及信息理论方法等。说明各种方法的基本概念和方法思路,分析各种方法的特点和不足,探讨新形势下电网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新建的高速电力信息网使电力系统原有通信方式发生重大变化,如何有效利用电力信息网为电力系统运行和应用服务成为研究人员关心的问题。在高速电力信息网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柔性SCADA概念。柔性SCADA是在高速的广域电力信息网的基础上,充分利用新增的带宽资源,在原有远动规约上进行扩充,将IP技术应用于电力系统通信,将数据、语音、图像等业务集于一体,组成的灵活交互式信息网络,是现有SCA-DA系统的全面升级和增强。基于柔性SCADA可以开展多种电力系统的新兴应用,以故障信息系统为例,描述了其功能和结构。故障信息系统是对现有EMS功能的补充和完善,可以支持更多的高级应用,对于提高电网自动化运行水平和电网调度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阐述了对电力信息通信设备实施状态检修的意义和作用,提出了信息通信状态检修系统的开发思路,制定了系统的工作流程,将状态检修模式的普遍优点与电力信息通信网络实际相结合,实现设备故障预警、信息通信系统事故反思及反事故演习、故障辅助分析、故障辅助排除、信息通信网络及设备状态评价、状态检修计划、检修策略辅助制定和设备风险评价等多项功能,为电力信息通信网络稳定、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7.
在阐述电网故障诊断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分析目前电网故障诊断实际现状和实现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基于故障信息系统平台的面向区域电网的故障诊断系统,给出了其具体的实现方案,并按照电网故障后事故处理流程以及故障信息的层次性等特点,设计了诊断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以此来满足电网事故后分析的各层次的功能需求.文中就诊断知识挖掘、故障简报形成、故障时序分析模块的功能、算法以及难点等方面做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8.
Facing the growth of energy demand and the worldwide interests i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mart grid has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digital substation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Moreover, as the worldwide interest and development in smart grid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of modern substation have been improved. Different with traditional substa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local information, Integrated Protection (IP) is used to denote the integration of several protective devices for multiple power equipment within the substation into one protective relay, obtaining all the real time information of the substation by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analysis of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protection functions helps to realize more reliable and sensitive fault dete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different integrated protection scheme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applied in integrated protection systems are addressed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technology. A new coordinated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substation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study is discussed to verify the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19.
Facing the growth of energy demand and the worldwide interests in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smart grid has been proposed in order to accommodate the needs of power grid development. In China, digital substations have been widely applied. Moreover, as the worldwide interest and development in smart grid hav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e digital information availability and communication capability of modern substation have been improved. Different with traditional substation protection configuration based on local information, Integrated Protection (IP) is used to denote the integration of several protective devices for multiple power equipment within the substation into one protective relay, obtaining all the real time information of the substation by communication network. The analysis of sharing information and cooperation among different protection functions helps to realize more reliable and sensitive fault detection. This paper describes several different integrated protection schemes and their respectiv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The principles and functions applied in integrated protection systems are addressed to provide an overview of the current state of the technology. A new coordinated protection system based on inter-substation information is proposed and simulation study is discussed to verify the improved reliability and sensitivity.  相似文献   

20.
电力通信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展、信息通信专业的逐渐融合和省级集中监控及调度指挥的建立,给通信网络管理及维护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特别在运维管理领域,正面临着日益繁多的告警监视处理与有限人员之间的矛盾。文章通过告警标准化,将各类异构的原始告警信息归一化处理,形成标准化告警信息。并通过过滤告警、标识工程告警、整合告警关联等方法屏蔽和压缩无效告警,从而提高告警信息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提升告警诊断和故障处理的规范性和精细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