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武七德  王国民 《水泥》2002,(5):33-34
重庆市某水泥厂有1条年产10万t水泥机立窑生产线,生料磨是1台Φ2.4m×7m球磨机,设计能力26t/h,磨机转速20.7r/min,主电动机型号JRQ1512-8,功率475kW,设计研磨体装载量38t,系统配有Φ4.0m离心式选粉机、PPCS564-4气箱脉冲袋式除尘器及离心通风机构成闭路粉磨系统。为了确保出磨生料水分,磨头设计有Φ1.5m×1.0m的悬臂烘干仓,配有高温沸腾炉供热烘干系统。该系统自1997年投产以来,台时产量一般稳定在26~29t/h,达到设计能力,生料磨电耗22kWh/t以上。为了提高生料磨台时…  相似文献   

2.
韦爱玲  王永域 《水泥》2002,(2):26-28
1公司生产概况我公司拥有5台机立窑生产线和1条1000t/d的新型干法回转窑生产线,设计生产能力为70万t;水泥粉磨系统主要有1台Φ2.2m×6.5m带离心式选粉机的闭路磨(以下简称5号磨),1台Φ3m×11m带O-Sepa-1000N型高效选粉机的闭路磨(以下简称6号磨)和1台Φ3m×11m磨内选粉的开路磨(以下简称7号磨)。其中5号磨台时产量一般为15t/h,6号磨台时产量为45t/h,7号磨台时产量为35t/h。在水泥生产控制过程中,我们习惯于通过稳定熟料、混合材的质量以及入磨物料的搭配等方面来提高水泥的稳…  相似文献   

3.
刘仁德 《水泥》2003,(5):24-26
1系统简介我公司采用2台Φ3.0m×11m和1台Φ2.4m×8m闭路水泥粉磨生产线。2001年,公司将2条600t/d预热器窑改造为1100t/d预分解窑后,原水泥粉磨系统生产能力明显不足。为此,新增1条Φ3m×11m挤压联合粉磨水泥生产线。工艺流程见图1。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见表1。图1水泥挤压联合粉磨系统工艺流程示意表1水泥粉磨系统主要设备配置设备名称规格型号备注胶带输送机B650×11.5m130t/h,10kW交叉带式除铁器MC12-8090L冷态消耗功率:2.6kW稳流称重仓2500mm×2500mm22m3辊…  相似文献   

4.
徐胜 《水泥》2002,(11):64-64
2002年3月我厂对700t/dNSF回转窑进行了改造,使之能力接近800t/d。但与之配套的Φ3.4m×7.5m生料磨台时一直徘徊在45t/h左右,远不能满足要求。为此采取通过扩大单层篦板通风面积来提高台时产量的措施,即:将原来的通风面积0.86m2扩大为1.42m2。表1是2001年10月至2002年6月的生料磨台时产量对比。表1改造前后生料磨台时产量对比t/h改造前改造后10月11月12月1月2月4月5月6月45.945.345.745.145.852.353.653.2生料磨单层篦板改造前后的结构见…  相似文献   

5.
边明祥  郭德选  谢代强 《水泥》2002,(10):23-25
0引言汉中公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城固县猫山水泥厂,1998年该公司对其厂进行购并,并将原有的1条Φ2.5m/2.7m×42m杭州型立筒预热器窑改为Φ2.8m/2.7m×42m五级旋风预热器窑,水泥生产能力由原来的4万t/a提高到了6万t/a。为了充分发挥该系统的作用,进一步提高回转窑的产量,2001年6月由陕西省建材设计研究院采用预分解技术对烧成系统进行改造,使熟料产量由原来的8t/h提高到14t/h(设计产量13t/h),熟料热耗由原来的5370kJ/kg降至3964kJ/kg(设计熟料热耗4180kJ/kg),…  相似文献   

6.
郝志东 《水泥技术》2002,(Z1):21-22
中国长城铝业公司水泥厂2号特种水泥回转窑采用半干法生产,窑的规格为Φ3.1m/2.5m×78m,年产高铝水泥熟料约6万吨,该水泥煅烧系统自1993年投产以来一直采用单通道燃烧器烧优质烟煤。2000年5月我们对该系统的煤粉制备及煤粉燃烧系统进行了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改进前的状况改进前的煤粉制备及燃烧系统工艺流程见图1。1.1原煤粉制备系统原煤粉制备系统采用一台规格为Φ1.7m×2.5m的风扫式煤磨,产量3.0t/h。进厂原煤经电磁振动给料机及皮带输送机喂入磨机,粉磨后的煤粉随气流进入粗粉分离器,被…  相似文献   

7.
水泥磨电磁脉冲助磨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华新南通水泥有限公司水泥粉磨系统采用二级闭路循环工艺,前级预粉磨由德国KHD公司1.2m×1.05m辊压机和该公司的VS静态选粉机完成,二级粉磨由唐山水泥机械厂生产的3.8m×11m单仓水泥磨(平均球径为30mm)和KHD公司的SKS高效选粉机完成,原料为湖北华新旋窑熟料。该系统设计生产能力为100t/h(42.5级普通水泥),成品比表面积为360m2/kg,0.080mm方孔筛筛余控制在3%以内,现实际生产42.5级水泥时台时产量为106t/h(粉煤灰加入量5.7%),0.080mm方孔筛筛余为0.8%,比表面…  相似文献   

8.
盛潇洒 《水泥》2003,(3):18-19
我公司年产水泥100万t,有4台Φ3m×9m和2台Φ2.2m×6.5m水泥磨。Φ3m×9m水泥磨的质量指标为80μm筛筛余≤3.0%(复合硅酸盐水泥)和≤2.5%(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套Φ3.0m的旋风式选粉机,目前台时产量稳定在32.5~33.5t/h之间。本文介绍成品细度、出磨细度、回粉细度值等对Φ3m×9m水泥磨生产的影响。1生产状况1997~1999年,由于受原生料生产的影响,我们把水泥磨出磨细度定为80μm筛筛余为35%,而实际生产在34%~40%之间,表1是3号水泥磨这几年的生产参数概况。从表1可…  相似文献   

9.
王久生 《水泥》2002,(9):55-57
0引言我厂1000t/d新型干法熟料生产线的生料粉磨采用1台Φ3.8m×7.8m风扫磨,设计台时产量为85t/h。自投产以来,产量一直在75t/h左右,未能达到设计要求。为配合1200t/d回转窑技改,生料磨产量需达到85t/h以上。为此,2000年6月对生料磨进行了部分改造。改造后生料磨月均台时产量达93.1t/h,最高时达95.6t/h,超过了原设计,取得了显著成效。1工艺流程生料粉磨工艺流程见图1,生料组分、配比及入磨石灰石粒度见表1。图1生料粉磨工艺流程表1生料组分、配比及入磨石灰石粒度时间生料组分生料…  相似文献   

10.
我厂Φ2.4m×10m水泥磨原设计入磨物料粒度小于25mm,出磨水泥80μm筛筛余5%~8%时,生产能力为17~19t/h。但该磨自1998年投入使用以来,产量一直徘徊在17~18t/h左右,2000年11月在磨头增设了熟料细破,使磨机产量达到了18~20t/h,平均为19t/h,但经常出现跑粗、窜料、窜段、窜球和磨内温度超限的现象。2001年初,我厂对该磨磨内筛分装置进行了改进。1问题及原因分析1)三仓出料篦板孔隙较大且不规则,造成跑段严重,致使磨后输送及包装设备频频出现故障。2)二仓筛分装置设计不合理。…  相似文献   

11.
改善生料配料以提高立窑台时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吉平 《水泥》2002,(2):29-30
实施水泥新标准后,各地立窑企业大多采用掺加石英砂作硅质校正原料以提高SM,提高硅酸盐矿物的含量,以适应水泥新标准。笔者认为,调整配料,应根据企业自身情况综合考虑,制定合适的配料方案。1存在的问题某水泥厂拥有Φ2.8m×10m和Φ3.0m×11m机立窑2台。过去2台立窑台时产量平均9.7t/h。立窑煅烧过程中,底火不稳,易呲大风洞,炸球及爆球现象特别严重。常常是机窑当土窑烧,不能连续生产,且生产环境恶劣,熟料28dISO强度只有50.6MPa。为了适应新标准,自2001年5月开始掺加硅质校正原料(石英砂)配料…  相似文献   

12.
崔明  范雅娟  朱显国 《水泥》2003,(2):33-35
我厂1号窑为Φ3.5m×60m立筒预热器窑(克虏伯型)。该窑系统原为Φ3.5m/3.0m×60m立筒预热器窑,于1988年对其进行扩径改造,同时将3环4钵一级4个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改造为2环3钵带二级旋风筒的立筒预热器,设计台时产量为25t/h。改造后,台时产量徘徊在22.5t/h左右,熟料3d抗压强度仅为22MPa左右,而且经过10多年的运行,设备老化严重,粉尘排放超标。在2002年5月份大修期间对该回转窑系统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改造。1改造内容1.1喂煤系统的改造由于煤粉潮湿,煤粉库挂壁严重,下煤不好,特…  相似文献   

13.
庄祖坤 《水泥》2002,(11):62-62
我公司熟料分厂2台Φ2.2m×6.5m水泥磨配Φ4m离心式选粉机。在实施GB/T17671水泥强度检验标准后28d抗压强度平均下降10MPa。为提高水泥比表面积,减少强度下降值,对该水泥磨系统进行了改造。1改造措施1.1磨前增设细碎系统我公司的立窑熟料破碎系统只有一级250mm×400mm颚式破碎机,出机粒度较大,增加了磨机一仓破碎负担,降低了研磨能力,必然造成水泥比表面积降低。针对这一问题,我们于2001年4月在磨前增设了1台CXL800×800冲击式破碎机,使入磨物料的粒度控制在8mm以下占80%左右。增…  相似文献   

14.
2002年,我们将陕西社会水泥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初建成的一条2.7m×42m“邗江型”五级旋风预热器窑改造成XDF炉型600t/d级预分解窑。仅停产70天,就完成全部改造工程,并实现试产、达标、达产一次成功。2002年11月份平均熟料产量为624t/d,超过了设计指标。1改造内容1.1煤粉制备系统选用高效节能细碎破碎机降低原煤入磨粒度,使1.7m×2.5m风扫煤磨产量稳定在4.0t/h以上,满足了窑改进后对煤粉量增加的需要。1.2窑头部分增加分解炉供煤系统;用四通道煤粉燃器代替三通道煤粉燃烧器;窑…  相似文献   

15.
段兴梅 《水泥》2001,(12):52-53
0引言我公司1号D839型B650×34.434链斗输送机是建厂时投入使用的,输送Φ3.5m×145m华新型湿法回转窑水泥熟料,产量为35t/h。二期扩建时新增SDBF630×60.71板链斗式输送机,产量为70t/h。原计划使用2号链斗输送机输送新旧2台回转窑共计50t/h的熟料,并将1号链斗输送机延长至60.71m,做为备用输送机。2台设备均以水平、倾斜联合形式输送水泥熟料。2号链斗输送机自1993年2月投入运行以来,事故频繁,并且均为突发性事故,事故造成的损失大,截至2000年11月,此设备的运行时间…  相似文献   

16.
郭宏 《水泥》2003,(3):21-21
我厂原1台Φ2.5m×8.5m边缘传动气室通风机立窑,1999年改为Φ3m×11m盘塔式机立窑,生料制备仅用1台Φ1.83m×7m磨机,配备NHX400转子式选粉机组成闭路粉磨系统,台时产量仅为12~13t/h,远远满足不了煅烧系统的要求。我厂经过考察论证,通过少量投资改造生料破碎系统,使生料粉磨能力提高到17.5~18.5t/h,基本满足了立窑煅烧需求。1原生料破碎系统石灰石等原料由ZL50装载机喂入PE400×600颚式破碎机,经破碎后,由TD75型500mm×30m皮带输送机送至稳料仓,由DZ3型电磁振动喂…  相似文献   

17.
平顶山星峰集团(原平顶山水泥厂)现有2条4.0m×60m立波尔窑水泥生产线,其中1号线1981年投产,1992年引进日本小野田技术进行改造,熟料台时产量在36.4t/h基础上提高了15%~30%;2号线1995年建成投产,熟料台时产量正常情况下为40.0t/h以上,主要技术指标达到了国内较高水平。但与这2条生产线配套的2台2.5m×3.9m风扫煤磨系统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煤磨产量低、细度粗、水分大、粉尘排放浓度高,尤其是冬季因煤粉供应不上,每年造成6~10次停窑。特别是2001年以来,由于煤价上涨,该…  相似文献   

18.
我厂Φ2.2m×6.5m水泥磨配备Φ2m旋风式选粉机组成粉磨系统,生产P·O32.5R水泥,入磨物料种类:熟料82%,石灰石5%,石膏3%,矿渣10%。改造前磨机台时产量15.5t/h,水泥比表面积290m2/kg左右。因比表面积较低,影响了水泥28d抗压强度的发挥。通过改善粉磨工艺,水泥的实物质量得到了较大提高。现将改造情况介绍如下。1磨机仓位的调整1.1调整前的数据分析在一仓内,通过在隔仓板及向磨头方向距隔仓板250mm、500mm处的3个断面上取样,分别记作位置1、2、3,将各组试样分别混匀、称量、筛析…  相似文献   

19.
王森  王桂勇 《水泥》2002,(5):61-62
2000年8月我厂建1台Φ2.2m×7m闭路水泥磨(6号磨),与原有的Φ1.83m×6.4m磨机(1号磨)共用1套配料和喂料系统。为了适应2台不同产量磨机的供料,我们研制了机械翻板分料器,效果良好。1改造过程2磨共用原1号磨的配料系统,配料工艺基本不变,只把备用的熟料秤和备用的矿渣秤充分利用起来,把粉煤灰秤和石膏秤增大规格,增加翻板分料器和皮带输送机。工艺流程示意图见图1。图12磨并联配料工艺流程1.熟料秤;2.备用熟料秤;3.粉煤灰秤;4.矿渣秤;5.石膏秤;6.皮带输送机;7.翻板分料器;8.备…  相似文献   

20.
Φ4m离心式选粉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工艺设计方面的问题1.1工艺系统选型不尽合理以Φ2.2m×6.5m磨机组成的粉磨系统为例,通常该系统选用Φ4m离心式选粉机,磨尾提升机多为HL400型斗式提升机,配套回粉螺旋输送机为Φ400型,磨尾除尘器选用风量大多在8000~10000m3/h之间。这种工艺选型设计在过去磨机产量较低(一般水泥磨12t/h、生料磨16t/h)时是适应的,而现在通过不断的改进,磨机产量普遍提高了,其相应的配套设备选型规格就小了,导致系统不配套。给系统设备改进也带来了较大问题。1.2喂料设置不当在现今水泥生产中,粉煤灰的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