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视觉是什么,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人的感觉有许多种,如触觉、味觉、嗅觉等,可通过触摸物体的形状、品尝味道、嗅其气味来感觉物体。而视觉是一种极为复杂和重要的感觉,人所感受的外界信息80%以上来自视觉。视觉的形成需要有完整的视觉分析器,包括眼球和大脑皮层枕叶,以及两者之间的视路系统。由于光线的特性,人眼对光线的刺激可以产生相当复杂的反应,  相似文献   

2.
人眼能看清物体是由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眼内屈光系统(角膜、房水、晶体和玻璃)发生折射,成像于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也就是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产生兴奋将光刺激所包含的视觉信息,在瞬间转变成神经信息,经视神经传入至大脑视觉中枢而产生视觉。1视网膜的形成视网膜是由神经外胚层发育而成的,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原始视泡内陷形成视杯,视泡的圆端渐渐接近近端,直至这两层之间只留有一点间隙,因此视网膜在病理状态下,很容易从此分开,造成视网膜脱离。  相似文献   

3.
(三)光觉和色觉 当人眼睛接受光线的刺激后,所产生的视觉反映称之为光觉。 在视网膜上存在有两种感光细胞,一种是锥状细胞(数量大约七百万个),在白昼和强光下活动,主要功能是分辩,外界物体的形状和颜色。一种是杆状细胞(大约是一亿三千万个左右),主要功能是在微弱光线下发生作用的细胞。  相似文献   

4.
(一)眼睛是什么样的器官? 眼睛是专门管视觉的感光器官,象照相机,来自眼前方物体的光线通过眼球的光学系统,到眼底视网膜上集像,视网膜受到物像刺激就立即转变成生物电讯号,沿着无数相应的视觉神经纤维极其规则地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综合以后才感知该物体的形态。视网膜相当于照相底片上的感光膜,但它是凹球面状的,视角非常宽广,所看到的物体形像不会变形。眼睛的瞳孔起到控  相似文献   

5.
颜色定性到定量的描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与人之间需要交流、传输颜色信息。什么是颜色?多数人对颜色的理解总是模糊的、朦胧的。你可以说红是一种颜色、黄是又一种颜色,但是这样描述颜色,却是不精确的。为了准确地表达颜色,人们长期探索着。颜色的形成过程必须有四要素:光源、物体、人眼、大脑。当光源照射到颜色物体,颜色物体经过有选择性的吸收和反射或透射后,人眼接收到可见的电磁辐射,再到达视网膜感色区域,形成影像,传送给大脑的视觉中枢,最终感知颜色。所以我们称:颜色是除了空间和时间的不均匀性以外的光的一种特性,即光的辐射能刺激视网膜而引起观察者通过视觉而获得的…  相似文献   

6.
视力的好坏是由视网膜上的色素细胞所决定的。色素细胞包括圆锥细胞和杆状细胞两种。圆锥细胞主要是在较强的光线下看东西及辨别颜色。杆状细胞主要分布在视网膜的周围,能在较弱的光线下识别物体。它之所以能暗视,这与视紫质有关。视紫质是由蛋白质与  相似文献   

7.
眼睛与调节     
眼睛的调节,包括调节焦距和调节光量两个方面,调节焦距就像照相机的对光。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远近不同的物体,主要是靠眼睛的光学系统,来改变自己的折光能力,使从物体上反射过来的光线,能够在视网膜上成像,并且一定要使这个物像,恰好投落在感光最灵敏的黄斑上。 调节焦距,是一个自动对光的过程,比照相机对光要复杂得多。照相机对光比较简单,为了摄取清楚  相似文献   

8.
国外有关科学家研究指出,酒精会阻碍视网膜产生对适应光线的感光视色素,特别是在黑暗中辨别物体的能力明显下降。所以,喝酒影响视力,晚上贪杯对视力更有害。有的人晚上喝酒后就看电视或跳舞,由于电视屏幕的射线和闪烁的灯光对视网膜刺激很大,则会加  相似文献   

9.
光线是营造展示陈列效果最重要的因素。因为诉诸于人视觉感官的展品,必须通过光线照射才能看到。而对于服装专卖店的展示陈列而言,光的作用远不仅仅是单纯地照亮物体,满足人的视觉功能需要,还可以创造空间、美化环境,追求完美的视觉形象。  相似文献   

10.
颜色与视觉     
周钧 《江苏纺织》2014,(6):27-30
正在物质世界的自然界中,感觉色彩是依靠人的双眼视觉。视觉的刺激在于光线的强与弱,色彩感觉是由于光线的明暗和强弱刺激而引起的。因此研究和了解视觉生理与颜色之间相互的关系,对于色彩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1视觉生理人的眼睛可以比喻成一个非常精巧的照相机。眼睛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和虹膜之间,相当于照相机  相似文献   

11.
正当我们的双眼注视一个物体时,物体分别在左右眼的视网膜上形成两个图像,由于左右眼有一定的间隔,左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左侧,右眼看到的图像略偏右侧,因此两个图像并不完全相同,不能完全重合。这样视觉图像传入大脑,经过大脑的合成、判别,使物体产生空间的深度感,有了立体感,这就是立体视,立体视又称深度觉或立体觉。当下流行的3D电影正是利用了这一点使得视差增大,产生立体的视觉感觉。  相似文献   

12.
正视觉是人从外界获得信息最直观最重要的一个渠道。眼睛的视网膜上存在两种适应亮度不同的视觉细胞:锥状细胞和杆状细胞,由它们产生的视觉效应,统称为人的"视觉感光效应",如颜色视觉和暗视觉。另外,在人体内还存在一种非视觉感光系统,其中一个重要的感光器官是视网膜感光神经节细胞(ipRGCs),它接收到光刺激后,并不将刺激信号传导到人脑的视觉皮层,而是直接传导给了下丘脑,再通过下丘脑传导给松果体。通过对松果体的刺激,调节褪黑素(melatonin)的分泌,从而起到  相似文献   

13.
颜色与视觉     
<正>在物质世界的自然界中,感觉色彩是依靠人的双眼视觉。视觉的刺激在于光线的强与弱,色彩感觉是由于光线的明暗和强弱刺激而引起的。因此研究和了解视觉生理与颜色之间相互的关系,对于色彩设计也是非常必要的。1视觉生理人的眼睛可以比喻成一个非常精巧的照相机。眼睛晶状体位于玻璃体和虹膜之间,相当于照相机  相似文献   

14.
视锥细胞、视杆细胞与视觉环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五彩缤纷闪烁着的人造光源,到各类被阳光强反射的建筑外墙和频闪画面等各种视觉环境,人类的眼睛表现出了非凡的适应性。而今,科研人员在不断的探索中,发现了感光细胞具有的特质,使我们对人眼感光细胞有了新的认识。 一、重新理解白天视物的新循环 受光的刺激,人眼视网膜中感光细胞经过一系列的物理、生化变化,把光的刺激转换为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后产生视觉。视网膜感受光刺激的感光细胞有两种,一种称为杆状细胞,它们支撑弱光(感受全频光)。另一种称为视锥细胞,它们感受强光,并提供高分辨率的色彩视觉。这两类细胞都采用一种名为发色  相似文献   

15.
人眼与色彩     
1为什么能看到颜色人的视网膜上有3种感光细胞,因其呈圆锥状而被叫做“锥体”(锥形细胞)。这些锥体含有被称为“视物质”的色素,根据这些色素对光的吸收量的不同而决定了锥体对光的反应程度。含有大量吸收短波谱光线的视物质的锥体叫S锥体,而较多吸收中波、长波光线的锥体分别被称为M锥体L锥体。通过这些锥体的作用而使人眼对色彩产生感觉。那末为什么我们只靠这区区三种锥体就能看到七彩虹乃至更多的色彩呢?如图2(见下页)所示,与多种光的波长相对应的锥体的感光度即分光感光度区域相互重叠,这就是问题的答案。即使只是单一波长的单色光进…  相似文献   

16.
像差普遍存在于透镜类的光学系统中,由于非近轴光线通过透镜后的焦点会发生偏离近轴光焦点,因而非近轴光线在近轴光焦面成弥散圈,成像变得朦胧。在理想系统中,视标物体上的每一发光点都会锐利地聚焦到同一焦面像上。然而这只是数学意义上的透镜,实际上每个物理像点都占有一个体积大小不定的空间,如果多个这样的空间像点(又称为像素)排列不整齐,或形状不规则,就会使整个像点组合(成像)变得模糊起来,这种模糊的感觉会直接影响眼的视觉。影响视觉的另一方面因素是人眼对于像素分辨率的高低,像素分辨率的高低与眼的视敏度高低成正比。虽然视光学是以能分辨一分视角定义标准正常视力,但这只是分辨极限的概念,并非视觉质量的概念。  相似文献   

17.
<正>1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1m,调节刺激为+1.00D;注视0.33m,调节刺激双眼视力平衡检查的目的是使双眼调节刺激等为+3.00D;注视5m,调节刺激为0.20D。但视光同,通过视觉均衡的手段达到调节反应为零。调节学认为,5m以外的光线,视同平行光线。因此5m刺激是固视点到眼的距离(米)的倒数。如:眼注视视标对眼的调节刺激视为零。调节反应是眼注视一  相似文献   

18.
正1概念1.1什么是调节人眼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屈光力使近处物体聚焦于视网膜上的能力称为调节。1.2什么是调节刺激诱发个体发生调节的物体或视标称为调节刺激,一般指放置在眼前某近距离的注视视标,以该视标至眼镜平面距离(m)的倒数来表达调节刺激的量。1.3什么是调节反应调节反应为个体应对某调节刺激所产生的实际  相似文献   

19.
七 改善视力功能1影响视力主要因素  视力是机体通过眼睛对电子跃迁而吸收不同波长的光所感知的形象、颜色和运动的能力。在医学上,是指分辨两点之间最小距离的能力,即对物体形象的精细辨别能力,称为视力,一般通过视力表检查。  眼睛之所以能看到外界的物体,是外界光线通过眼球的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四部分的透明间质,折射成像在视网膜上,使视网膜上的视锥细胞和视杆细胞这两种感光细胞发生一系列化学变化,包括使感光细胞中的视紫红质(Rhodopsin)转变成光视紫红质(photorhodopsin),再转变…  相似文献   

20.
正1眼镜店开展视觉训练的意义视觉质量取决于眼睛的屈光状态、晶状体的调节功能、眼球聚散功能、视觉信息传导功能和大脑视中枢整合功能。正常的屈光状态是实现完美视觉的基础。晶状体的调节作用,是将进入眼内的光线聚焦到视网膜上,眼球的聚散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