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据通信》2009,(5):3-3
一年一度的通信业盛典——中国国际通信信息展览会(下称“北京通信展”)如期而至。这是共和国六十华诞之际风采独具的盛会。我们很庆幸,置身于这样一个风起云涌、激荡梦想的时代,能够与共和国通信事业同步前行。回眸过去的六十年,通信业伴着共和国各项事业的高速前行,谱写出一部旋律宕荡、气势宏大的交响曲。  相似文献   

2.
将于10月21日至25日举行的2008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览会(以下简称"2008中国国际通信展")即将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拉开帷幕。相比往年,"2008中国国际通信展"注定会有更多"2008"历史烙印的热点和看点:重组后三大全业务运营商的首次亮相;奥运成功举办后的"奥运通信"大揭秘;中国移动正式确定采用TD-SCDMA之后TD-SCDMA产业链各企业间热火朝天的大比拚;3G产业链各环节在3G商用大潮前夕的最后一场同台竞技;还有其他更多的绚烂和精彩,都会在10月的国际通信展的5天时间里一一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电信业重组为我国通信业发展带来的转机和奥运通信展示的我国通信业的领先技术和水平将是本届展会上的两股强劲暖风,昭示着我国通信业即将进入另一个大发展的春天!作为长期以来密切关注我国通信业发展动态和点滴进展的重要行业媒体,我刊隆重推出"2008中国国际通信展专题"。专题中我们将重点针对重组和奥运后的通信业新环境、新政策以及通信企业面临的新局面,对2008后的中国通信业发展方向和趋势进行深度剖析和预测。  相似文献   

3.
《通信世界》2006,(48A):34-37
2006年,中国通信业飞速前进,不但国内的设备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电信运营商的网络规模也在不断扩大。在这些进步的背后,最不可缺少的就是通信企业的贡献,因为这些可敬的通信企业使中国的通信技术日新月异、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新的变化。 2006年12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5年的过渡期结束,中国通信业的历史又翻开了新的一页。在充满期待的2007年前夕,我们认为,中国通信业必将继续腾飞。借此机会,我们向这些为中国通信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企业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和敬意。 更重要的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们,进而支持它们在未来的进一步发展,作为中国的权威通信媒体,《通信世界》周刊首次隆重推出“2006年中国通信发展贡献奖”,并为12家在中国不断耕耘的通信企业颁发了这项大奖。它们是:[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张鹏 《通信世界》2008,(42):14-14
“原以为通过这次2008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公司可以盈利几十万,可实际只赚到几万元,金融危机让国内外很多通信企业都削减了市场投放计划,其中一些计划甚至被全面暂停。”一家公关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尽管通信展仅仅是国内通信厂商的一个缩影,但我们似乎已经找寻到美国金融危机在中国通信业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5.
中国通信界的“奥斯卡”、“奥林匹克”运动会、一场盛宴……无论怎么形容如今的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以下简称为通信展)都不为过.盛大的规模、丰富的内涵、社会各界的参与热度,通信展的种种都在向世人昭示着它作为通信业发展风向标的地位.而通信展走过的这15年正是百年通信业变化最大、最快,影响最深远的一段岁月.  相似文献   

6.
杨海峰 《通信世界》2009,(36):M0002-M0002
“中国通信业的黄金周”——北京国际信息通信展,这场牵扯众多媒体神经和企业眼球的展会终于在国庆60年即将到来之际落幕了。  相似文献   

7.
2002年世界通信业呈现了停滞不前、市场业绩大幅下滑的严重状况;对中国通信业来说,发展也遇到了极大的阻力,投资下降,业绩滑坡。如何认识中国通信市场目前的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中国通信市场走向,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网络电信》2008,(10):75-75
10月21日,2008中国国际通信展在北京新展览馆正式拉开幕。作为亚洲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通信业盛会,该展向来是通信行业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9.
乐宁 《通信世界》2007,(38A):17-17
为迎接2007年中国国际通信设备技术展览会的即将到来,由人民邮电出版社主办的“中国通信业百个成功解决方案评选”活动也从前期的评委邀请、市场预热、方案收集等进入到了评选活动的关键阶段——评选及入册,以期象往届一样,以册子的形式在通信展期间闪亮登场,与广大观众热情见面。[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2003年,是世界通信业逐步恢复,市场业绩逐步上升的一年;对中国通信业来说,运营业重组基本完成,运营收入稳步提高,经营观念和模式逐步更新。但是,如何保证中国通信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看待中国通信市场目前出现的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的中国通信市场,则是我们需要解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2008年是中国通信业崭新而富有挑战的一年,这一年甚至可以被定义为中国通信业发展历程中的一个新元年。年初南方雪灾和5·12汶川地震尽管给通信行业带来巨大考验,但同时也从侧面印证了通信在整个国民经济以及人民生活中的不可替代性。运营商的重组拉开了中国全面进入全业务运营时代的大幕,将极大地促进新一轮电信建设高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成立赋予了中国通信业更高的发展目标,更是整个通信产业新的机遇;百年奥运让中国通信业有了向世界展示自己的机会;以TD- SCDMA为首的3G建设已经拉开大幕,中国即将迎来发展3G的最佳时刻。在即将到来的2008年北京国际通信展上、《通信世界》周刊将再次为业界展现2008年的精彩。为此我们将推出展会特刊,全面展示中国通信业在2008年的产业特点和变化,预期其未来的走势和形态,以此让我们在通信业的新元年里、共同感受新通信,理解新通信,受益于新通信!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无线通信》2002,8(6):35-36
2001年,尽管全球电信业在经济下滑声中同告褪色,但这一时期的中国通信业却依旧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许多跨国设备制造商在全球市场遭受重挫,而在中国市场却获得了良好的业绩。6月27日——30日在上海国际展览中心和世贸商城举办的第十一届上海国际信息通信展,以其恢弘的场面,向大家展示了中国通信业的辉煌前景。  相似文献   

13.
2003年是世界通信业逐步恢复,市场业绩逐步上升的一年。对中国通信业来说,运营业重组基本完成,运营收入稳步提高,经营观念和业务模式逐步更新。但是,如何保证中国通信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看待中国通信市场目前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的中国通信市场,则是我们需要解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2004-2005年,世界通信业逐步恢复,市场业绩逐步上升,电信业改组和重组环境逐步形成;对中国通信业来说,运营业重组基本完成,运营收入稳步提高,经营观念和业务模式逐步更新。但是,如何保证中国通信市场能够健康、稳定、协调发展,如何看待中国通信市场目前出现的变化和问题,分析和预测今后几年的中国通信市场,则是我们需要解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常去国外出差,在谈及中国通信企业的时候,无论是对方还是我们自己介绍中国通信业的时候,提及率最高的无非有三家企业:华为、中兴和中国移动。的确,他们已经成为全球通信业的耀眼明星,让我们有足够的理由去称赞他们。  相似文献   

16.
《通信世界》2005,(40):13-13
正如马宏升先生所说,国际通信展的多样性,对行业的整体发展是大有助益的。2005年,英特尔公司作为IT阵营的首席代表,第二次参加国际通信展,展示的重点更加丰富多样,连IPTV这样的后起之秀,在英特尔展台上都有了成熟产品粉墨登场。明眼人都可以看出,英特尔对通信业的野心是志在必得。让我们来看看,是哪些精彩新颖的技术亮点,让英特尔展台的人气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7.
杨海玉  郑宏 《通信世界》2007,(12A):24-25
三月的北京,生机盎然。3月22日晚上,在南粤园宾馆,信通传媒答谢会暨“2006中国通信业成功解决方案评选”颁奖晚会如期举行。中国通信企业协会刘立清会长、信息产业部办公厅钱晋群副主任。信息产业部科学技术司张新生副司长。中国通信学会刘彩秘书长。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周宝信秘书长、中国通信企业协会杜肤生副秘书长等特邀嘉宾出席了晚会。来自信息产业部办公厅,科技司,电信运营企业,通信制造企业,信息产业部电信研究院,合作媒体的嘉宾以及“2006中国通信业成功解决方案评选”获奖企业代表欢聚一堂。  相似文献   

18.
《黑龙江通信技术》2009,(6):I0006-I0006
9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在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毅中、副部长奚国华、办公厅主任刘利华等陪同下参观了“2009年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张德江充分肯定了新中国成立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信息通信业取得的巨大成就,强调要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信息通信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回顾了中国通信产业改革的历程,以大量数据说明了中国通信制造业的进步,探讨了未来通信技术的发展方向,分析了我国通信业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对我国通信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20.
10月21-25日,"2008中国国际信息通信展"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隆重举行。正值金融海啸期,通信业难免波及,各大主流设备厂商、运营商、终端厂商仍高调亮相。本届通信展是今年亚洲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世界级通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