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分析了当前医疗建筑环境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并基于人性化设计理念,从空间布局、功能组织、空间环境、标识系统四方面,提出了医疗建筑环境的优化设计策略,旨在提升医疗的整体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
结合城市轨道交通车站建筑的设计实践,从乘客的角度来发现我们设计中仍存在的不足,关注乘客的生理、心理、人文等方面的需求。从地下环境空间心理学来分析乘客的行为特征,力求给乘客营造一个功能合理、接驳方便、流线便捷、环境良好、安全舒适的人性化交通空间环境。论文通过对与乘客关系最为密切的地铁车站与其它交通方式的接驳、车站内公共区平面布置、影响乘客行进的站内垂直交通、站内空间环境、以及无障碍设计等方面进行人性化设计,并积极采取措施,使地铁车站建筑设计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达到通过人性化的设计手法来体现"以人为本"设计理念的目的,并为车站建筑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结合建筑个性化创作的理念,从以人为本的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设计及其地域性等方面,提出了个性化创作的具体措施,以满足人们的多种需要,刨作人性化的建筑空间。  相似文献   

4.
陈凌 《山西建筑》2010,36(19):56-58
对地铁车站空间环境特点和当前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以人性化设计理念为基础,研究了从人的生理、心理和文化审美需求层次出发的地铁车站空间人性化设计策略,以期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行为和心理需求。  相似文献   

5.
本文认为地铁车站室内设计最根本的难点在于空间变化的可能性较少,而可识别性是此类环境设计的重要目标。笔者提出。从空间界面入手,坚持建筑与室内环境要素一体化的设计观念。是达到地铁车站室内设计目标的基本理念。在归纳地铁站点空间界面形态特征的基础上,以提升环境可识别性为目标,文章提出了表皮的异质化、空间的透明化、装饰的主题化、文化的装饰化、人性化、结构的真实性等地铁车站室内空间建筑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要地铁枢纽作为城市活力高度集聚的场所,其人性化建设是城市文明的重要体现;无障碍建设作为人性化建设的子系统,是以特殊人群需求为侧重点的精细化提升。系统梳理广深地铁线网发展、城市无障碍建设发展历程,凝练人性化理念下地铁枢纽无障碍建设的两大作用点——空间可达和设施完备。以空间组织模式为线索,归纳线性串联式和集中并联式两种地铁枢纽类型;运用空间句法工具,甄别不同空间形式下地铁枢纽空间、设施配置与障碍人群行为需求的关键矛盾。最后,以人性化理念为指引,提出地铁枢纽的无障碍规划原则与目标层级,构建不同模式下的无障碍设施配置路径,为广深进一步完善地铁无障碍环境提供设计原则与技巧。  相似文献   

7.
营造入口空间的情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范志敏  杨瑛  李铌 《山西建筑》2006,32(24):20-21
介绍了出入口设计大门的意义,从入口的空间景观、大门人性化的尺度、入口空间的心理印象、入口空间的场所精神四方面论述了小区入口空间的营造要点,最终体现了大门的空间意义及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现代城市地铁空间环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地铁空间环境设计要满足多功能使用要求.它涵盖了形式美学、环境心理学、结构力学、光学、物理学、生态学等是科学。集多种设计原理与一身的载体。空间由单一化向多元化发展,如将购物中心与地铁相连。居民小区、办公楼、车站等建设与地铁站建设挂钩。创造地铁车站环境新概念.不断满足人们生活、乘车、候车等舒适环境的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的空间思想。  相似文献   

9.
随着医疗理念的转型和预约制度的推广,医院候诊空间的人性化设计备受关注。该文基于人性化的视角,结合实地调研与物理环境测试,针对人们在候诊空间中对于停留等候、健康舒适等基本需求和其他更高层次的行为心理需求,从候诊空间的弹性设计、环境调节、个性化处理三个方面来分析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候诊空间的使用现状及其人性化设计策略,同时针对现状不足提出候诊空间人性化设计的优化方法,为既有大型综合医院和未来医院的候诊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可参考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私密性空间是介于室内封闭性空间与室外开放性空间的过渡性弹性空间,是与室外开放性空间相对的一种环境空间设计方式。人性化、生态性、安全性、地域性是论文针对于景观空间私密性多提出的四大设计原则;功能性、可达性、艺术性是贯穿于景观空间私密性设计的始终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盘锦市"乐府江南"社区会所设计,从空间、形式、细部、色彩、构造以及景观设计等方面,探讨如何将地域性特征以及江南水乡传统建筑元素引入建筑中。寻求一种切合当地人文、自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设计方法,进而创造富有诗意的人性化空间。  相似文献   

12.
作为高校校园生态建筑开放空间的一种形式,生态建筑架空底层也逐渐被引入到生态建筑设计当中,并且被看作是解决校园交通组织、环境设计、气候调节等问题的有效手段。以学生作为校园主体,分析其行为心理特点及空间需求,体现了人性化的思维。高校校园生态建筑从校园入口、教学区、宿舍区、运动区四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高校校园生态建筑底层架空的内涵、应用、分析,对高校建筑的生态化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3.
季松  段进  薛松  李亮  宫作成 《城市规划》2023,(12):4-12+48
城乡转型发展新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日益受到重视。基于空间基因视角的城市设计,从生态与农业、建成环境等空间要素的地域性组合模式及其机制入手,通过形态组织与场所营造,可以更有效地保护与传承地域文化、环境与风貌。以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水乡客厅为实践案例,从生态本底、聚落格局、聚落肌理、建筑风貌等方面对江南水乡的空间基因进行了识别提取与传承设计,对新时期城市设计技术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
地铁建设的快速发展往往为满足建设工期,使得建筑师在满足地铁车站基本的交通功能时,忽略了地铁空间作为交通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的一部分,应体现为人服务的人性化设计,造成车站空间呆板,千篇一律,设计细节处理不够、地面建筑缺乏特色等问题。因此,本论文将人性化设计作为地铁车站空间设计的切入点进行探讨分析。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目前地铁车站建筑空间的特点,提出快速发展下的城市地铁车站建筑丧失地域性导致千篇一律的现状。结合上海市轨道交通L11工程上海交通大学站的设计情况,探讨地铁车站传承地段文脉是地铁车站建筑表达地域性的重要途径,意在用传承文脉的设计理念和手法对摆脱城市地铁车站特色危机提供一种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16.
当下,城市地铁建设从追求高效空间构筑向注重文化品质提升的方向转变。因地铁空间在艺术性与文化性上的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导致在这一探索过程中,地铁空间内对城市文化的符号化表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分析了地铁空间中城市文化构成与凝练的意义,阐述了基于符号学视角下天津地铁空间艺术设计策略,通过形态、色彩、材质以及空间界面的设计应用,实现地铁空间文化符号之间构成和谐统一的艺术氛围。  相似文献   

17.
秦方 《建筑知识》2013,(10):11-12
城市夜景照明是以灯光为表现主体和手段的夜间视觉艺术,而近年来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地在夜景照明设计中缺乏自身特点,使夜景光环境难以表达地域性。本文以城市地域载体为出发点,把地域性与城市空间光环境设计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城市生态景观、建筑物风格、光色的运用、灯具造型、人文活动等方面进行了论证,阐述了在时代发展的今天,地域文化在城市夜空间发展和建设中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8.
正结合色彩对地铁环境空间的影响和作用,探讨了设计色彩功能性在地铁空间中的人性化体现,分别介绍了各种色彩对环境和人的心理影响及功能,阐述地下公共空间中设计中色彩运用的技巧和要点,以指导实践,营造和谐舒适的居出行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编者按]随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城市空间与建筑也随之产生巨大的变化。面对千城一面的城市建筑环境,地域性的探索显得尤为重要。"一切建筑都是地区建筑",这句话准确地阐述了建筑与环境、空间、场所之间的关系,为地域性建筑的创作提供了理论的依据。本组文章从区域空间规划、旅游建筑、建筑符号等角度探索蒙元文化背景下城市规划与设计的新思路,从满足人的"空间功能"需求到传承  相似文献   

20.
地域性区段的建筑空间环境是时间和空间共同作用下的有机整体,由于种种机缘,这个整体可能在一定阶段会受到破坏和损伤,需要修复。本文认为修复和再生的合理技术方式必然是有机的,有机再生技术是修复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的有效方法。以此为前提,提出了地域性区段建筑空间环境有机再生技术路径,并基于格式塔心理学、建筑类型学等,做了理论及案例解析,提出二元耦合设计方法及要素解构重组方法等可操作性较强的设计方法。以期从更为理性的角度,去解决地域性区段的建筑空间环境的修复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