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李婷  李晓峰 《新建筑》2021,(1):104-109
传统聚落公共空间作为社会行为与物质环境的载体,是社群仪式活动的重要场所.文章通过呈现花灯巡游仪式场景过程,提炼公共空间场景要素,从而聚焦于界面形态、路径序列、信仰中心在仪式场景中的表达,挖掘仪式行为与公共空间的互动机制,以探究公共空间的场景信息蕴含的文化意义.旨在以仪式场景为视角重新审视传统聚落公共空间,通过物质文化与...  相似文献   

2.
《新建筑》2020,(3)
文章选取湘赣地区民间书院学礼制度中最典型的祭祀礼及其仪式活动的空间场景为研究对象,关注仪式活动本身的媒介效应,运用传播的"仪式观",对参与仪式活动群体与个体的文字、器物、服饰、动作等语言或非语言符号研究,分析其所表达的观念、信仰、情感以及达成的认同和秩序,探索民间书院学礼制度与仪式性空间的关联关系,以期为民间书院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与保护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3.
浙东地区的乡村有着丰富的民俗传统,构成了丰富而生动的乡土色彩。至今这些空间转化为乡村文化场所,依然延续着公共属性。本文从浙东地区民间的类型与文化特色出发,以宁波东钱湖周边的村落为例,研究乡村空间的选址、建筑色彩、建筑型制与场所环境特征,分析其历史演化的规律,为营造乡村公共环境、延续集体记忆提供历史依据,对塑造地方认同与文化自信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小流域是山区乡村产业发展和人居空间活动的基本单元,肩负着区域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的双重重任.利用山区资源优势,引入地方性知识,导向更高效的治理模式,是实现乡村空间治理的重要路径和目标.综合地理、社会、治理多学科理论研究基础和分析框架,从人居生态单元、"社会-经济-生态"系统以及弹性尺度和多中心网络三个方面解析小流域空间治理的理论逻辑;基于武陵山区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乡村小流域的实证研究,从地理识别、地方认同和治理可行三个层次提出了乡村小流域"地理-社会-治理"多层一体的空间治理实践基础;最后,面向国家落实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和加强空间治理能力的要求,从人居生态空间治理、贫困空间治理和空间组织治理三个方面实现山区乡村小流域空间治理目标,为破解山区"碎片化"的治理困境提供重要的政策设计工具和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5.
长三角地区的乡村振兴是实现城乡互动发展的极好的区域模板,《上海乡村社区生活圈规划导则》提出:乡村社区生活圈应当以满足村民和新村民的日常需求为核心,在慢行可达的范围内涵盖生产、生活、生态、治理各要素的基本空间单元,建设乡村地区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的社区共同体。文章从类型学角度对比乡村生活圈与城市生活圈的差异,基于“圈层”理论对乡村生活圈尺度形态、空间复合性、文化特色性进行研究,并以闵行区马桥镇同心村乡村振兴实践为例,探讨圈层交集下的区域共生、构建多层级设施布局、多中心复合空间、多维度场景营建、多方共建自治合作运营的乡村社区生活场景。  相似文献   

6.
基于乡村文化、社会、环境与能动者的关系视角,按照空间营造理论,把乡村空间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形成过程中文化、社会等结构性要素的相互作用,阐述了乡村空间营造的结构层级、不同层级的构成以及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围绕乡村空间营造实践,分析了乡村主体的价值取向和空间的文化意义,提出正是乡村内生的文化价值体系,与土地制度及管理方式一起,形塑了空间的文化属性和文化的空间结构。同时,针对空间营造的社会过程,指出乡村主体与其他主体在自组织方式基础上,与财产继承关系、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一起形塑了空间社会属性和社会空间结构。最后指出空间营造的核心是乡村文化价值的营造,主体和客体在认知方面的统一才有利于乡村社会文化空间的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7.
当代乡村景观衰退的现象、动因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解读中国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景观急剧衰退的现象,深入剖析了乡村衰退的原因,即乡村规划政策的匮乏与乡村规划体系的偏见等;并结合乡村景观职能价值的多元化、正外部性、多重空间属性的特征,提出在国家层面确立与乡村价值一致的政策目标与补贴机制,在区域层面建构完善的空间规划体系及差异化的发展体系,在地方层面以民主自治的公共机构建设为目标,同时利用新的规划工具与方法进行管理与设计,以保障未来的乡村景观在满足人类多样的社会需求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徐钰彬 《建筑学报》2022,(S1):225-230
对1960年代和当前时期关中传统聚落L村的生活场景、公共空间、空间形态进行叠合对比分析,探讨聚落公共空间的社会行为、生活场景及其蕴含的风土文化特质。空间与行为的互动关系反映了生活场景的动态系统,揭示了社会组织、社会网络等力量在聚落演变中的作用。旨在以场景视角重新审视聚落的公共空间及空间形态,回归地域文脉特征及风土文化本质,以期为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聚落公共空间的活化及风土再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张宇  吴和平  董丽 《室内设计》2022,(1):125-131
同一地域的不同乡村聚落有着相似 的地理环境与气候条件,由于民族发展历程 和社会结构的分异,不同民族的传统乡村在 结构形态上表现出多样化。文章基于人类学 与社会学的视角,选取东北地区不同民族的 传统村落,运用空间句法的图示与量化分析 方法,针对其乡村组织结构与生活空间层次 进行比较研究,从中探讨不同民族村落形态 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制。 研究结论显示,受多因素协同互动影响,各 民族村落结构组织方式形成不同程度的差 异,决定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族群对自身 文化的认同以及针对社会变迁做出的适应性 调整,此部分也是对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 的内涵所在。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在其漫长的水乡聚落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乡村聚落集体空间,本文通过文献梳理与访谈,对其空间演变因素进行归纳,并剖析其集体空间特征与形成机制。研究显示,宋至民国时期,顺德乡村聚落的发展受到农业水利、经济贸易、政治制度与社会文化等四个方面的内外因素共同作用,其空间演变经历了从零散分布、功能集聚到跨区融合的发展阶段,分别对应均质点状、多中心网络及集体空间三种空间形态。总体来看,顺德乡村集体空间是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一体化发展的结果,表现出基于民间信仰与地方社会的地域性与社会性,是其传统乡村聚落空间整合与重构过程中一项重要特征。因此,在当前乡村转型面临治理主体地方化与管治模式多元化的趋势下,关于顺德集体空间中社会结构与地域认同的研究,对于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及完善基层治理体系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资源代谢系统观点出发,探索乡村资源高效、循环利用方式及乡村住区空间优化设计方法,是实现乡村转型的重要措施.在阐明乡村资源代谢的内涵属性与空间特征、资源代谢系统与乡村住区空间互动机制的基础上,从连接生产生活系统的资源利用、基于资源代谢机理的空间操作、"空间、技术、社会"三位一体三个方面,提出适应资源代谢机制的乡村住区构建模式.解析依据资源互补实现功能空间布局的北京留民营生态村、整合生产生活系统的陕西石家村"四季房子"、融合水循环代谢流动的广东莲麻村公共空间更新三个典型案例,探索融入资源代谢理念的乡村住区空间优化设计操作方式.以期对推动中国乡村人居环境良性发展、促进乡村空间转型及拓宽乡建设计思路提供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12.
谢瑞武 《城市规划》2023,(3):22-27+37
党的二十大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乡村地区是与城市差异而等值的战略性空间,如何推动乡村的现代化建设,近几年成为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热点话题。本文系统梳理了近年来成都在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中的实践,将成都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工作总结为对“人城”“人地”“人景”“人治”“人居”“人产”六大关系的处理,同时结合成都的实践探索,按照公园城市的场景营造理念,提出超大、特大城市乡村区域应营造“自然生态场景”“现代产业场景”“和美人文场景”“品质生活场景”“大美乡居场景”“社区治理场景”六大场景,推动乡村区域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3.
陈琪玲  毛华松 《风景园林》2018,25(1):95-100
文化空间是历时性人地关系中生成的地方认同产物,是缓解当今乡村居民归属感弱化的重要载体。本文通过巴蜀移民村镇和移民原乡村镇的社会关系对照,立足两者社会关系从差序等级式向散射式转化的背景,归纳了地缘、业缘社会关系影响下所形成的原乡认同、行业认同以及"重生产与生活"的社会意识在巴蜀移民村镇文化空间的空间表征。从而为巴蜀乡村振兴的文化空间适宜性重构,乡村居民的社会认同提升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回顾和梳理华北北部地区广泛存在的龙王信仰与祈雨传统,还原蔚县暖泉镇龙王庙的建筑空间及祈雨仪式的具体表现,分析龙王庙庙会在地方文化认同中发挥的作用,深入探讨暖泉镇龙王庙、泉水和王敏书院这三个节点的空间演变所体现出的民俗与文教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15.
范成贤  陈雳  张谨 《华中建筑》2022,(10):117-122
该文基于乡村公共空间现状及发展脉络,归纳出乡村公共空间的物质、社会、文化、经济属性,并通过乡村文化遗产活化利用进行二次关联,论述其与乡村公共空间重构的具体关联,得出以价值延续和当代阐释利用为核心的活化利用既是乡村遗产保护的目标又是重构公共空间手段的策略。在此基础上,以北京海淀永泰庄东岳庙为例,探究东岳庙活化的基本模式和基于遗产价值延续和阐释的公共空间重构具体策略,以期为乡村公共空间重构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稳步融合城乡系统的发展背景下,乡村旅游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逐渐向多样化、融合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本文从空间多义性角度出发,通过对乡村旅游度假区交通空间构成要素的梳理,在"功能布局""空间形态""空间场景"等方面提出交通空间多义性设计策略,并以陕西省商洛市柞水县营盘镇香炉沟度假区为例进行实践,探讨策略的实际可行性,以期为乡村旅游度假区空间营造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高质量发展阶段,黄土沟壑区乡村治理的空间范畴、配置动力、行动主体已发生变化。面向生态安全到生态持续、经济脱贫到经济高效、社会稳定到社会公平的目标变化,针对乡村治理载体、治理动力、治理主体呈现的空间要素分散治理、资本价值诉求冲突、参与治理意愿减弱等问题,基于乡村空间流域化特征,依托次沟流域构建乡村治理单元,文章提出功能协同、价值协调、主体协作3大治理路径,以促进乡村空间要素、资本要素和行动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乡村社会建设一直伴随着整个国家政权建设的过程。尤其在目前高度流动、高度分化的社会转型时期,乡村社会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本土需求和国家意识之间产生了层次更为丰富的互动。基于该问题,文章试图从人类学的时空视角出发,结合跨学科认识,从理论探索的角度关注地方秩序流变与区域结构的关系、乡村社会与国家的关系、乡村的社会层次与空间弹性等方面问题;并借此提出在地方社会的空间基础上积极纳入时间与人的维度、关注乡村建设的多元结构,以更立体地阐释在国家控制语境中的乡村社会建设这一议题。  相似文献   

19.
从设计角度解读云寨村社区活动中心的主要矛盾及解决方案,项目通过一系列设计策略提供了多样化的村民活动场景,重塑了传统聚落的向心力场所,为当下乡村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空间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过程中,德国乃至欧洲的乡村发展呈现出高度差异化的特征。从后工业转型过程中人们对于乡村发展认识的转变出发,本文对德国乡村治理的任务要求和工作方法进行了归纳,并从乡村地区发展的任务重点、制度框架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经验对于中国乡村治理和规划工作的启示。基于内生性区域发展策略的要求,德国乡村治理工作从区域整体出发推动乡村地区发展,强调乡村治理的核心是促进广泛的社会决策,致力于在公共和私人相关者之间构建相对稳定的合作平台和互动网络,从而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加强社会认同,巩固乡村地区相对的独立性地位,实现外部调控与自我调控相互结合。根据空间发展的综合性特点,基于乡村治理的战略性空间发展规划在编制过程中,需要整合各方面的政策和工具,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规划框架和协作方式,维护乡村地区空间的可体验性和场所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