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山东省龙口市塑料厂设备管理工作1991年登上新台阶,主要设备完好率为98.6%,有效利用率达93. 7%,大修完成率 100%,设备故障停机率为 1. 8%。山东省经委和烟台市授予该厂“省级设备管理先进单位”和“烟台市设备管理先进单位”称号。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和落实江泽民、李鹏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对设备管理题词的精神,该厂从厂部科室到车间、班组,形成了完整的设备管理网络,上下齐动员,重点推行点检制,加强设备管理工作。1991年,全厂实行了设备挂牌制度,开展“优秀机台”活动,定机、定员持证上岗,对设备保养好、无事故、产品质量过关的班组和个人,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反之,予以处罚。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和工业的高速发展,企业的生产技术装备在质和量的两个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变化,特别对于象我们株洲冶炼厂这样一个流程性极强的有色冶炼企业,更是如此。在连续性生产中,一台设备、一套装置、一条管线乃至一个阀门、一个接头发生故障都会造成全系统的停产。由于各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复杂化、设备的大型化和超小型化,以及我厂特定的高温、高酸、强碱、烟尘的腐蚀磨损,更加大了我厂设备管理的难度。为了适应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为了株洲冶炼厂能立于不败之地,迫使我们转变设备管理观念。通过前几年开展设备创优工作以及设备故障统计分析的反思,1990年底我们提出了“保流程畅通”的设备管理观念,各项管理工作向主流程倾斜,并制订了“围绕生产流程,深化设备管理,降低系统故障,保证流程畅通”的设备管理方针。 1.建立适合我厂实际的点检模式 1986年开展了对21种71台A类设备及部分关键设备的三级点检,经过5年的努力,我们确立了分厂点检员定编在生产工段的模式并加以推广,发挥了操检合一的作用,协调了生产与设备的关系。动力分厂由于点检工作开展得深入扎实,设备状况进一步改善,故障率大幅度降低。目前,该分厂已取消了钳、电工的夜间值班。  相似文献   

3.
成都无缝钢管厂建于1958年,是我国大型钢管生产厂,拥有5套无缝钢管生产线,大、中、小轧机配套,冷热加工齐备。全厂现有设备固定资产原值4.08亿元,1990年生产钢47万吨,钢管40万吨,实现税利2.2亿元。 随着生产的不断发展和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我厂在设备管理上主要抓了全面推行点检制,实行全员设备管理。取得了可喜成果。 1987年我厂被冶金部定为开展设备点检制的试点单位之一。在部的关怀和指导下,我厂作了具体部署:一是派人去宝钢学习和制定试行点检制的具体目标和步骤;二是厂长亲自抓,在全厂动员并培训了109名点检骨干;三是抓好  相似文献   

4.
在深化改革的形势下,我厂生产不断发展,设备管理工作如何适应这一形势发展,已经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厂长期以来基本上是延续执行了苏联的计划维修方式.为改革这种单一的的维修方式,学习和借鉴先进的设备管理方法,近几年来,结合我厂的实际情况,开展了借鉴TPM中的“点检”经验的活动。 自1984年开始,我们分别在一分厂、十一分厂和机修分厂等,以及在“质控点”设备上  相似文献   

5.
韶钢集团公司二轧厂于1971年建成投产,主要生产设备为2300mm三辊劳特式轧机。为了进一步加强设备管理,努力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我厂于1992年元月成立设备点检站,积极探索设备点检定修制在老企业的应用途径,努力提高设备管理的综合效益。 一、实施点检定修制的步骤和做法 1.加强宣传,统一思想认识 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是管理思想的更新,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结构的改变,它不仅是设备管理部门的事情,还必须有生产、安全、劳资等部门参加。如不统一思想认识,推行时必将遇到各种阻力,所以首先要在各级领导中统一思想认识。建站初期,我们就利用各种会议、黑板报或点检周报等方式,讲明推行设备点检定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组织职工反复学习设备点检的管理思想,明确指出必须以点检为核心,开展设备全员管理。  相似文献   

6.
通过在宝钢样板厂的学习,了解了市场经济环境下设备管理的一些具体做法。首先要关注的是,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宝钢样板厂的设备管理体系。其全部设备系统的人员,都由设备部统一直接管辖,在以TPM(全员参加的生产维护)为中心的基础上,宝钢样板厂对企业的设备采用全系统、全员、全面的“集中一贯”的管理原则(宝钢集团引进后称之为“点检定修制”),实施设备点检、分厂检修与中央机修集中管理的方式,而各个下属生产分厂,  相似文献   

7.
1991年2月25日至26日,河北省计经委召开全省设备管理工作会议。 会议研究了贯彻落实“质量、品种、效益年”对设备管理工作的要求;交流了企业设备管理工作经验;部署了 1991年全省设备管理工作;表彰了沧州化肥厂等46家1990年度省设备管理优秀企业、石家庄水泵厂等 116家先进企业和87名先进工作者。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岳宗泰和省计经委、有关厅(局)的领导同志向获奖单位和个人颁发了荣誉证书。 省计经委副主任、省设备管理协会会长谭祖舜同志在会上作了1990年度全省设备管理工作报告,阐述了设备管理工作与“质量、品种、效益年”的关系。他指出,质量是企业的生命,设备是质量的保证,同样的技术、设备,在不同的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高低不同,这充分说明了加强设备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的重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最近,国务院发出了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通知。设备是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搞好设备管理工作是保证企业产品质量、品种和效益的重要环节。为此,一些省、市的经济综合部门,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的号召,部署1991年的设备管理工作。现将浙江省计经委和哈尔滨市计委的工作安排介绍如下。 浙江省计经委在“关于 1991年设备管理工作的通知”中要求:为了做好 1991年设备管理工作,更好地开展“质量、品种、效益年”活动,一要把宣传江泽民、李鹏等领导同志对设备管理工作的亲笔题词精神和进一步贯彻落实《设备管理条例》有机地结合起来。为迎接中国设备管理协会举办的设备管理知识竞赛,可组织地区内、系统内企业举办以《设备管理条例》内容为主的设备管理知识竞赛,以增强企业职工的设备管理意识。二要加强培训工作,有计划地采取多种形式提高设备管理干部和维修工人的管理和技术素质,以适应机电一体化等现代化设备日益增多和维修难度增大的需要。开设设备  相似文献   

9.
一、制订目标,全面启动设备管理“三大工程” 我厂《1996~1998年三年规划》提出“生产三年三大步,厂区实现无泄漏,管理水平创一流。”为此,设备管理工作也分三年三大步实施:1996年通过实施“三大工程”打好基础,1997年设备管理水平全面上台阶,1998年设备管理工作争创有色系统先进水平。 1996年厂四届五次职代会的厂长工作报告明确提出:“设备管理要全面启动‘三大系统工程’,一是推行设备点检定修制,年内达到制度完善,高效运行;二是推行全方位设备管理标准化,修订管理制度,理顺管理体制,规范管理行为,使设备管理各项业务达到制度化、程序化、标准化的要求;三是开展创建无泄漏工厂活动”。为此,我们制订了《山西铝厂1996年度设备管理工作要点》,并以总厂(96)08号文件下发,进一步明确了全年设备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推行全员生产维修制(TPM) 秦皇岛戴卡轮毂制造有限公司是1988年兴建的中国首家专业生产铝合金轮毂合资企业。从1997年始,公司全方位贯彻和推行TPM。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1.健全机构,责任到人。建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设备员为常任组长,生产段长为组员的TPM小组10个,制定了设备员的12项工作职责。编制各类设备点检表55类56种,修改完善“设备使用操作指导书”、“设备维护保养指导书”104种。重新制定设备的“定人定机”名单,责任人落实到机台。 2.制定了“预防性维护保养控制程序”,把设备管理…  相似文献   

11.
一、点检制概述 设备是企业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的目标是:连续正常运行;故障停机时间趋于零;设备一生的费用尽可能地少;自始至终满足生产要求;设备有效利用率趋于100%。我们认为,“点检制”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途径。 “点检制”是为了保持设备原有机能,在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下,通过人的五官或工具、仪器,对设备规定部位(点)按预先规定的周期和技术标准进行有无异常的周密考查,以使设备的隐患(缺陷、不良部位)和劣化能够得到早期发现、早期预防、早期处置。点检是设备预防维修的基础。通过点检人员对设备的点检,随时准确地掌握设备状态,采取早期防范设备劣化的措施,实行有效的预防计划维修,保持和改善设备的工作性能,减少故障停机时间,延长零件使用寿命,提高设备工作效率,降低设备维修费用。总之,“点检制”是一种预知性和主动性很强的设备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 4月16日至20日,有色总公司召开机动工作会议和设协第四届年会。 “八五”期间,为实现有色金属工业新的发展阶段的历史使命,总公司领导对设备管理工作提出了要加强设备现场管理,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的方针,继续推行设备点检制,推广应用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3.
宝钢设备管理今年内要把恢复设备功能的整改工作列入主要日程,对已经发现的设备隐患和存在问题都要制定工作日程和具体措施,限期整改。 宝钢设备管理要坚持和恢复标准化作业,作业长和车间主任一定要切实抓好标准化作业。 宝钢设备管理要坚持点检定修制。各生产厂一定要把最好的维修人员配备到点检的岗位上,点检岗位上的人员不能胜任的要及时更换。点检员要认真作好设备点检记录,准确反映设备的状况。要教育全体职工重视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认真推行全员设备管理。生产工人必须做好设备的日常点检,各单位要把生产工人承担的紧固、注油、擦拭、清扫要设备维护  相似文献   

14.
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是由原江西新余钢铁总厂依法改组而成的国有独资企业.1993年底拥有设备固定资产6.7亿元,其中部、厅控设备800多台(套),厂控主要生产设备12000多台(套).公司成立以来,狠抓了全员设备管理,大力推行设备点检、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有效地控制了设备事故的发生,减少了设备的“突停”现象,为实现公司的生产经营目标创造了技术条件,提供了优质服务.我们着重抓了下面几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在近10年的设备管理工作中,武钢通过不断强化“以点检为核心、定修为基础”的维修管理和严格按照ISO9000标准的规范管理,设备管理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到1996年底,武钢已连续12年保持重大、特大设备事故为零的记录,主要生产设备事故、故障停机率稳定在4.4%以下,主要生产设备完好率保持在100%的最好水平,在主要技术装备中,国际水平和国内先进水平的设备比例达到75%以上,使武钢保持了较为强劲的市场竞争优势。武钢继获得“第二届全国设备优秀管理单位”之后,1996年又被中国设备管理协会授予“1995年度全  相似文献   

16.
为改变设备管理局限于由少数管理和维修人员负责的局面,我厂从1987年起贯彻群众参与设备管理的方针,具体做法是: 1.通过培训提高职工的设备管理意识,掌握基本的管理知识。全厂受训率已达76.9%。 2.重点设备建立机长制,班组设置设备管理员。机长有权依据组员对设备的维护情况进行奖罚。 3.落实点检制。要求操作工人按点检卡规定的项目实行检查维护并记录在卡。  相似文献   

17.
我厂1982年引进日本全员生产维修(TPM),先在轧板分厂试点,然后在全厂的8个分厂、42台主要设备、315个检查点进行动态管理,开展点检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设备点检制及其主要环节 1.设备点检制 为了及时、准确地掌握设备运行及劣化情况,保持设备规定的性能,由指定人员按照规定标准对设备进行检查的制度称做设备点检制。设备点检分为厂控点检(315点)及车间管理的一般点检。若按点检的时间和内容分类,则分为日常点检、定期点检和专项点检三类。 日常点检,由设备操作人员或维修人员按规定标准,以感官(如视觉、听觉、嗅觉等)为主,对设备各部位进行技术状态的检查,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对设备进行清扫,擦拭、润滑、紧固和调整。  相似文献   

18.
我厂为落实第三次全国设备管理工作会议精神,以李鹏总理的贺信为指导思想,采取相应措施,提高全厂人员设备管理意识,自觉地把设备管好。 一方面,在各级承包合同中,都把设备完好率、金切设备利用率、设备故障(事故)频率等指标纳入其中,而且指标项数下一级比上一级多,指标值下一级比上一级高,一级保一级;总厂首先在转换经营体制、实行内部经营承包暂行办法中,把确保设备完好和固定资产保值增值列入下一级经营承包者必须履行职责的第一条,各分厂(处、公司)、车间也是这样。 总厂在年度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和文明单位评比、安康杯竞赛评比中,都把有关设备管理指标列为评比中的重要条件;在决定经营承包者奖惩中,设备管理指标和质量指标、安全指标一样,都有一票否决权;总厂设备管理部门对各分厂、处综合奖有10%的扣奖权。上级机关停止检查评比以后,工厂内部设备检查评优一直没有停,反而抓得比过去更紧了。因为大家认识到  相似文献   

19.
李海峰 《广西机械》2014,(1):24-25,28
设备正常运转是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行的重要保障.主要介绍设备点检制度基本理论,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运用设备点检制度的思想,从如何开展设备点检、设备点检培训、设备点检的应用等方面开展设备管理,确保其工作标准化、系统化、程序化.设备点检制度应用于设备管理,可持续提高设备性能并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20.
几年来,科龙配件公司通过开展设备“0”故障工程,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设备闭环管理体系。公司提出的“保养点检合一”、“清洁-点检-保养-润滑-操作-维修”六位一体和“故障的闭环管理”都辅之以相应的设备故障防护体系,真正体现了“维修是生产力”。 在实践中建立起来的科龙配件公司的设备管理模式主要有三个特点。 1.在综合管理方面,将点检与保养结合起来,使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重心下移,建立了故障预防三层体系,开展了故障闭环管理,推行了设备“0”故障工程。 2.在经济管理方面,有效地推行了A、B、C分类管理,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