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不同颜色的珍珠,为不同国家的人民所喜爱。法国人喜欢白色,意大利人喜欢乳白色及粉色,加拿大人喜欢白色,而美国人除喜欢白色外还喜欢金色、黑色,南美、中美人喜欢金黄色。金色珍珠是一种海水养殖珠,是白色南洋珍珠的兄弟。金色珍珠产自白唇贝(whitelipped)或金唇贝(Gold lipped)中,这两种贝主要分布在缅甸新几内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澳  相似文献   

2.
白色南洋珍珠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稀少珍贵的一种人工养殖珍珠。它洁净、色白(白色-银白色),颗粒硕大,一般直径为9-16mm,最大达28mm;一般圆形、半圆形或近似圆形,少数水滴形;光泽甚强,可映出人影,呈半透明,确是一种高档次、品质优异、价格昂贵的珍珠。白色南洋珍珠1998年总产量2300kg以上,仅相当于黑色南洋珍珠的1/2,而产值近年为1亿美元以上,销售于世界各地,深受人们的喜爱。  相似文献   

3.
南洋珍珠业喜忧参半郑恒有南洋珍珠是指南太平洋海域所产的珍珠。是一种人工养殖的海水珍珠,是一种插核养珠。所插珠核,体积较大,常常插单个核,养殖时间相对较长,通常养殖几年。所产珍珠分白色系列与黑色系列两类。前系列主要是白色、银白色、银灰色等;后系列主要为...  相似文献   

4.
世界各国人民对珍珠颜色的喜好是不同的,如美国人喜欢白色带粉红色调的珍珠,印度人喜欢金黄色的珍珠,土耳其人喜欢蓝色或绿色的珍珠。近来,黑色珍珠在国际市场上也备受宠爱。  相似文献   

5.
《中国宝石》2007,16(3):127-127
专营高档珍珠的真谛真珠于近期推出彩色珍珠镶嵌首饰,由黑色的大溪地珍珠,金色、白色的南洋珍珠,彩虹色的淡水珍珠搭配镶嵌,将雍容华贵与高雅时尚诠释得淋漓尽致,捕获第一眼的炫色。  相似文献   

6.
彩色珍珠养殖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懂一点珍珠养殖知识的人都知道,它是由于异物侵入贝类的外套膜后,贝类受到刺激不断分泌许多粘液(即珍珠质)把这异物层层围住,经过一段时间便形成的。过去在珍珠养殖过程中,珍珠核(即人工插入贝类外套膜的异物)是用贝壳经切削加工制成的,通常制成圆形颗粒。在珍珠的自然生长过程中,有时会形成一些色彩鲜艳的珍珠,但一般均是白色的。为了适应珠宝首饰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国内外近年纷纷开始彩色珍珠养殖法的试验研究,已取得可喜的成功。采用这些方法养殖珍珠,可以按人们的需求来生产各种颜色和光泽的珍珠。下面介绍其中的几个方法:  相似文献   

7.
《中国宝玉石》1996,(3):19-21
南洋珍珠的母贝是一种有趣的生物,它的贝壳两面质地截然不同。外部粗糙、厚实,犹如防御外敌的城墙,但内部却是光润、眩目的银白色珍珠层表面。而正是这种珍珠层质,造就了南洋珍珠。这种珍珠母贝的学名是Pinctada Maxima,中文名为白蝶珍珠贝,又名大珍珠贝,产于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海岸。早年珍珠贝只被用来制作衣裤的扣子。当时澳洲提供了全世界这种扣子原材料的百分之八十。后  相似文献   

8.
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及UV-NIS 反射光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各类金色海水珍珠的呈色属性、改色处理及其鉴定问题,采用LA-ICP-MS、拉曼光谱仪、UV-NIS微光谱仪等测试仪器,重点对近期市面上出现的金色海水珍珠与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拉曼光谱、反射光谱、呈色属性及表面微观特征进行了测试与研究。结果表明,金色海水珍珠样品的化学成分与UV-NIS反射光谱特征在很大程度上依附并继承了金唇贝的基本属性,以356 nm(±2 nm)为中心的吸收谱带可作为识别金色海水珍珠是否染色的诊断性证据之一;颜色欠佳的海水珍珠通常采用人工有机色素予以染金色,经染色处理后的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显示与金色海水珍珠截然不同的呈色属性和UV-NIS吸收谱带。浅表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通常在其珍珠表层形成厚约15μm(通常<20μm)、着色相对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其在紫外-可见光范围内呈现2组特征的吸收谱带:一组位于可见光蓝紫区427 nm(±2 nm)处,归因人工染色剂所致;另一组则位于紫外区353 nm(±2 nm)处,为自身的有机致色因子所致;深层染色处理金色海水珍珠样品沿其珍珠表层向内层形成厚约50~80μm、着色均匀的金黄色渗色层,由人工染色剂致特征吸收谱带主要位于可见光...  相似文献   

9.
南洋珍珠中的佼佼者-黑色珍珠郑恒有黑色珍珠是目前世界上稀少的种类。其品质甚优,不仅珠径大,一般在10mm以上,珠形圆,颜色艳丽,常是黑色、黑蓝色,而且珠皮厚,光泽强,是珍珠中的绝佳品种。目前南太平洋珍珠按颜色不同,大致可分为四类。第一类:白色珍珠,如...  相似文献   

10.
加工前与加工后的珍珠、黑色与白色杂色的珍珠、粒径大与粒径小的珍珠,天然珍珠与人工养殖珍珠,海水养珠与淡水养珠、有核珠与无核珠,其价格是不同的,有的相差悬殊。如海水人工养殖黑色珍珠与海水人工养殖白色珍珠,其价格相差甚远,前者通常比后者的价格高出几倍。一、海水养殖黑色珍珠此类珍珠主要产于夏威夷、大溪地、法  相似文献   

11.
日本珍珠业进出口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世界养殖珍珠最早的国家之一。其珍珠产量(指海水养珠产量)是目前世界最多的国家,其中海水珠产量占80%,淡水珠产量占20%。近年来,由于日本列岛中部的淡水养殖珍珠地——琵琶湖,湖水污染,珠母贝大量受害,以致死亡,造成珍珠大量减产。故近年生产的珍珠仅一吨左右。目前日本的海水养珠,不仅在国内占统治地位,在世界上仍然是最多的国家。日本海水养珠主要在三金、高知、爱媛、长畸、广岛及熊平等  相似文献   

12.
钟和 《中国宝石》2005,14(3):165-165
面对来自印度尼西亚养殖珍珠,中国养殖珍珠与澳大利亚南洋珍珠的竞争,大溪地将继续通过降低产量的方式提升其养殖珍珠的市场价值,据大溪地珍珠协会有关人士估计,2005年大溪地珍珠产值将比去年提高23%。  相似文献   

13.
王茀锐 《中国宝石》2001,10(2):175-175
珍珠文化源远流长,在中华文明5000多年历史中,有珍珠的记载就达4200年,珍珠在伴随人类走过的漫长岁月中,不仅作为物质财富供人享用,而且,还融入人类历史的文化长河,留下了一幅幅绮丽多彩的文化诗篇。传说,重达数千克的“世界第一珠——真主珍珠”,从不同方向观看,能发现释迦牟尼、孔子和老子三个圣像。巨珠是按养殖珍珠创始人、道教鼻祖老子所传授方法和所给之核符养殖出来的。贝蚌被植入核符后,备受折磨,之后  相似文献   

14.
彩虹珍珠     
彩虹珍珠的色彩来自於母贝的天然本色所分泌出的天然珍珠层,她具有各种不同珍珠中独一无二的天然色彩,且能散发出有如雨后七色彩虹桥般的光芒,所以,取名为彩虹珍珠。彩虹珍珠的养殖彩虹珍珠所殖入母贝里的胚不是圆的,珍珠层是自然分泌形成的,将不同式样的胚胎殖入母贝的夹肉中(如1/2半面形状、水滴形状、椭圆形状等)然后装在麻袋网内,再放入海水中养殖约1-2年的时间。在养殖的过程中,母贝会蠕动,并分泌出天然的珍珠液在胚胎的周围形成大约1-2mm厚的天然珍珠层。因其是由南海海水养殖的,所以取名为南海彩虹珍珠。  相似文献   

15.
关於珍珠的改性(或改色)處理谭敬华先生已在《中国宝玉石》雜志(1992年第1期)介绍了两種基本方法:化学染色法和γ射线辐射法。本文将介绍其它几种新的改性方法,和各位同仁共同商讨。漂白處理早在1924年,人們就将漂白法广泛應用於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目前,国外採用最多的是过氧化氢漂白法和氯氣漂白法。 1.過氧化氢漂白法这种方法一般是將珍珠浸泡在過氧化氢溶液中,再加熱到40℃左右,漂白幾天至两周,同时將其暴露在陽光或紫外綫下,珍珠便变成灰白色或銀白色,效果好时则变成纯白色。氯氣漂白法氯氣的漂白能力比过氧化氢更强,使用这种方法也许会使珍珠变得易碎和易脆。如果使用时不熟練,则容易使珍珠形成一个白堊或粉状表面。因此,一般不太使用氯氣漂白珍珠。另外,需要特別注意的是:珍珠或与香料、食油和酸性皮膚的分泌液相接觸时,其光泽会变得暗淡,颜色会变黄。而且珍珠一沾到酸,則会被溶  相似文献   

16.
产自黑唇珠母贝的黄色养殖珍珠的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通常认为大珠母贝只产白色和黄色珍珠, 珠母贝只产灰色和黑色珍珠. 实际上, 珠母贝也能产出各种颜色的珍珠. 如今市场上出现的多色串珠可能是大珠母贝养珠和珠母贝养珠的组合, 也可能只含有珠母贝养珠. 后者通常呈黄色、绿黄色、褐黄色或灰黄色. 要将它们与同色的大珠母贝养珠区分开来有一定的难度, 但可以借助其软体动物的特征进行鉴定.  相似文献   

17.
海底的金辉     
《中国黄金珠宝》2004,(5):70-72
曾几何时,珍珠被认为是神的泪珠,并享有“珠宝皇后”的美誉。古希腊人相信佩戴珍珠能带来幸福的婚姻,让新娘不会哭泣。十六世纪期间,英女皇伊丽莎白一世对珍珠情有独钟,她喜欢佩戴珍珠头饰、长珠链、贴颈项链、坠以珍珠的衣服,完美地衬托出其尊贵的皇室地位。到了二十世纪,养殖珍珠更成了英女皇伊丽莎白二世、奥纳萨斯夫人和戴安娜皇妃等不少名人的宠儿。珍珠是地球上最弥足珍贵的天然珠宝,与其他宝石截然不同,珍珠不用经过人工切割、磨光或加工,依然能散发出其独特的色彩和夺目的光芒,当中尤以金色南洋珠最为突出,其亮丽的美态恒久不变,更…  相似文献   

18.
正2013年10月16日,瑞士珠宝研究院(SSEF)和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ETHZ)的研究人员,成功地自珍珠里提取出牡蛎的DNA并采出指纹图谱,从而能够追踪到珍珠不同的产出起源。这份首次发表的研究成果,实时公布于国际开放论文期刊《PLoS ONE》,该技术目前正在申请专利。瑞士的研究团队能从各种珍珠品种中取得DNA序列,只需要极微量珍珠的DNA,即可识别其珍珠母贝的种类。实验珍珠样品为市场上最主流的种海水珍珠品种天然珍珠和养殖珍珠,包  相似文献   

19.
金色海水珍珠和染色金色海水珍珠的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延  王薇薇  谢俊  黎辉煌 《中国宝石》2010,(1):98-100,105
近来由于对海水珍珠文化的不断宣传推广,消费者对海水珍珠尤其是金色海水珍珠的喜爱与日俱增,优质金色海水珍珠因其瑰丽的色泽、无瑕的光洁度而价格不菲,但近来出现一些仿冒品——染色金色海水珍珠,给珠宝质检机构以及消费者都带来了不同程度的挑战。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深圳实验室为此专门成立了科研小组,对染色金色海水珍珠的鉴别进行了实验研究,现发布他们的研究成果,供消费者及专业人士进行参考,并欢迎提出宝贵意见。  相似文献   

20.
养殖珍珠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珍珠的表面和内部结构特征的观察,对产出珍珠的蚌的大小、体色、健康状况、产珠部位与珍珠的质量(光泽、颜色、形状、大小等)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认为珍珠的质量主要由珍珠的成分和结构决定。蚌或贝的种类、生长条件、养殖技术以及养殖厂的管理技术水平对珍珠的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