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保温护理对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出血量及术后苏醒过程的影响。方法:选择择期全麻下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128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①患者入室前室温调至22-24℃,加强非手术区域的遮盖②使用恒温箱将灌注液为3000ml生理盐水加热至38℃③术中应用防水单防潮防湿④使用暖风机。测量两组患者麻醉前(T0)、麻醉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和手术开始后30min(T3)、60min(T4)、90min(T5)、120min(T6)以及手术结束时(T7)的体温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围术期体温均无明显变化,与麻醉前比较,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开始后60min以后体温开始明显下降(P0.05),与观察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综合保温护理能维持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围术期体温恒定,提高了手术安全度和患者舒适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全麻下70例后路腰椎手术患者术中持续监测直肠温度变化,从中检测我们日常工作中对病人保温护理措施是否得当有效。方法选择术前体温正常的腰椎手术患者70例,分成2组,保温组及对照组,保温组采用综合保温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术中护理。2组患者性别、年龄不限,术式、术中体位相同,手术时间大致一样,在全麻翻身俯卧后把测温导线探头插入直肠内距肛门约6cm处,直到手术结束病人苏醒。采集术中不同时段的体温数据,分别于消毒后、手术开始30min、术中1h、术中2h、手术结束及苏醒6个时间点。结果保温组与对照组体温与术前体温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保温组的体温仍在正常范围内,而对照组的体温逐渐下降,低于正常体温。并且手术开始30min后2组患者在同一时间点体温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重视术中暴露肢体的保暖,掌握好室温的调控,对输入液体、库血、冲洗液加温,加强术中体温的管理对患者术后早期的全身状态具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在颅内肿瘤切除术麻醉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开颅颅内肿瘤切除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用药均应用长托宁。静脉注射咪达唑仑、丙泊酚。观察组静注舒芬太尼0.4μg/kg,对照组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意识消失,2组患者均给予维库溴铵0.1mg/kg。面罩辅助通气3min,行插管机械通气。麻醉诱导5min后,采用微量泵2组分别持续输注舒芬太尼和芬太尼。术中持续给予丙泊酚,七氟烷吸入浓度为1~2MAC,维库溴铵麻醉诱导后每隔60min追加2mg。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手术结束前30min停止舒芬太尼和芬太尼用药。结果 观察组在头架固定时、切皮时、切口硬脑膜时、关闭硬脑膜时心率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切皮时、切开硬脑膜时、关闭硬脑膜和拔管后即刻平均动脉压分别与对照组同时间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舒芬太尼应用于颅内肿瘤开颅麻醉时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苏醒平稳,术后不良反应少,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二次剖宫产对一次剖宫产术式及腹壁切口的选择。方法200例二次剖宫产患者按照初次剖宫产术式分为两组。A组腹壁纵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B组腹壁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比较初次剖宫产造成盆腔粘连情况及二次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中出血情况。结果盆腹腔粘连程度:横切口组明显重与纵切口组(P<0.05),差异有显著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总时间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壁纵切口剖宫产对再次剖宫产影响小于腹壁横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时灌洗液温度与术后并发症关系。方法将84例接受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的老年前列腺增生患者按术中灌洗液温度不同,随机分为体温组(观察组)和室温组(对照组)各42例。比较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发生膀胱痉挛率及持续时间、术后冲洗液总量、术后出血量及术后大出血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尿道等离子前列腺电切术时灌洗液温度宜在36~37℃,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部正中切口在胃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60例行胃肠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患者采用腹部正中切口,对照组患者采用经腹直肌切口,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腹壁切口疝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腹部切口疝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正中切口,手术操作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少,效果满意,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比分析首次剖宫产手术的方式,探讨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方法选择在我院行再次剖宫产手术的118例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其中初次剖宫产手术为腹膜外剖宫产术的32例,为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36例,此68例设为对照组。初次剖宫产手术为周氏新概念剖宫产术的50例设为观察组。2组患者均因骨盆狭窄、臀足位、巨大儿等为剖宫产指征而行再次剖宫产手术,2组病例距前次手术时间为2~12年。2组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结果观察组的胎儿娩出时间与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腹盆腔粘连程度也大大低于对照组。结论初次剖宫产手术方式的不同对再次剖宫产的影响非常明显,无论从手术时间及腹盆腔粘连的程度来看,观察组都明显优于对照组,所以在目前看,周氏新概念剖宫产术为初次剖宫产手术的首选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治疗子宫良性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128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采用腹腔镜下联合阴式子宫全切除,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结果治疗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不良反应发生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阴式子宫全切术是切除子宫的理想术式,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原因。方法回顾分析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3年间48例剖宫产腹部切口感染病例,与周期60例剖宫产切口非感染病例,从产程时间,破膜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比较。结果2组病例在产程时间,破膜时间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做好孕妇产前检查的保健工作,及时进行妊娠合并症的治疗,术中注意止血及缝合技术,对存在感染高危因素的孕妇术前、术后合理使用抗生素,可有效预防和治愈腹部切口感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治疗中低位直肠癌的临床疗效与安全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4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治疗组23例,采用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对照组23例,采用开腹手术治疗,进行比较。结果 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血量、住院时间、肠道功能恢复均少于对照组,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2组在术中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手术是值得推广的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对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的效果。方法 将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法,试验组按指定的临床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结果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临床护理程序进行健康教育,能提高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的满意度及健康教育达标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对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治疗组:常规治疗加疏血通注射液静脉点滴。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点滴。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及疗程结束后3天行血液流变学、血常规、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肝功能、肾功能及血脂等检查。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存在高粘血症,两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治疗4周后,治疗组除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外,其余7项指标均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除血沉和血沉方程K值外,其余7项指标治疗前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全血粘度(高、中、低切)、血沉、血沉方程K值、纤维蛋白原有显著差异(P<0.01),血浆粘度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总有效率治疗组86.7%,对照组63.3%,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X2=4.36,P<0.01)。结论疏血通注射液可明显改善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者的血液高粘及高凝状态,提高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缓解率。  相似文献   

13.
Tonoli D  Varesio E  Hopfgartner G 《Chimia》2012,66(4):218-222
A liquid chromatography-high-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platform was used for simultaneou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QUAL/QUAN) acquisition, enabling drug metabolism and metabolomics investi- gations. Plasma study samples were monitored for three different groups of patients at a single time-point (1 h after drug administration): one group received acetaminophen (APAP), one group received both APAP and ketorolac and one group was a control group. The quantification of APAP and two of its metabolites (APAP-glucuronide and APAP-cysteine) was performed on a fast acquisition quadrupole-Time-Of-Flight (50-100 ms duty cycle, resolving power of 30,000) compatible with UHPLC time constraints. High-resolution Selected Reaction Monitoring was used for quantification of APAP and its metabolites from 50-10,000 ng/mL using a 50 μL plasma aliquot. Average measured concentrations were for APAP 6,650 ng/mL vs 6,160 ng/mL, APAP-CYS concentrations were 154.2 ng/mL vs 140.6 ng/mL and APAP-GLU concentrations 8,750 ng/mL vs 8,430 ng/mL between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only APAP (n = 11) and the group that received APAP in combination with ketorolac (n = 11). No major differenc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as it would be expected due to the differing metabolism pathway for both substances. For the qualitative aspect, a metabolomics data processing platform with biological QC samples was applied to the study samples to search for unanticipated metabolites and biomarkers related to APAP and ketorolac metabolism. Multivariate analysis (i.e.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variables grouping tools (i.e. PCVG) and high-resolution MS(/MS) spectra from the MS(ALL) acquisition strategy enabled the profi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circulating metabolites of APAP in plasma such as APAP-sulfate, APAP-mercapturate as well as ketorolac.  相似文献   

14.
以甲乙酮肟为封闭剂封闭TDI得到多异氰酸酯固化剂,并通过控制活性氢与-NCO基团的比例、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来确定实验最佳条件;通过红外测试来确定固化剂中基团种类从而判断反应后产物种类;通过热失重测试确定固化剂的解封温度。探讨了在不同条件下-NCO的封闭率,进而确定最佳实验条件为n(活泼H):n(—NCO)为1.2,封闭反应温度控制在80℃左右为宜,反应时间为3h。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奥沙利铂-海藻酸钠-多壁碳纳米管复合物(SAL-MWCNT-OHP)的缓释规律及其抗肿瘤作用。建立SW480结肠癌裸鼠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SAL-MWCNT-OHP组)47只、对照组(裸奥沙利铂组)49只,试验结束后,比较两组裸鼠模型肿瘤缩小的比例、症状的好转率及出现心脏毒性的比例。同时进行SAL-MWCNT-OHP和裸OHP的药物体外释放实验,研究SAL-MWCNT-OHP和裸OHP的释放规律。结果表明实验组中肿瘤缩小的比例及症状好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出现心脏毒性的比例明显小于对照组,药物体外释放研究中,24 h内SAL-MWCNT-OHP释放的药量比例(40%)明显低于对照组释放的药物比例(80%)。P值均小于0.05,差异显著。SAL-MWCNT-OHP较OHP的抗肿瘤作用效果更好,药物中的60%能够达到很好的缓释作用,作用时间更长,同时药物的副作用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病人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7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269例脑出血患者,分为治疗组(n=137例)和对照组(n=132例)。对照组采用脱水、利尿、止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等方法 ,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辅以物理训练+针灸理疗+语音功能训练等,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生活能力评分、运动功能评分等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能够促使脑出血患者认知、行为、神功功能改善,对促进患者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T2DM)减低HbA1c的水平。方法对23例初诊T2DM患者作为联合组,采用中药联合胰岛素强化治疗,20例空腹血糖值相同者(对照组)单纯胰岛素治疗作为对照组,疗程3个月,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分析,比较2组在患病结局、血糖控制、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之间的差异。结果治疗前2组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HbA1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胰岛素治疗T2DM相比于单纯胰岛素治疗可获得更好血糖控制。  相似文献   

18.
以H-732阳离子交换树脂为催化剂进行了酯化反应研究,合成了丁二酸单乙酯和乙酰水杨酸,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优化了反应工艺。单因素实验结果表明:催化剂用量为丁二酸酐质量的20%、乙醇与丁二酸酐的摩尔比1.8∶1、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90 ℃时,丁二酸单乙酯产率最高为68.76%;在丁二酸单乙酯的合成体系中加入分离出的副产物丁二酸二乙酯可以抑制副反应的发生,大大提高单酯的产率(90.79%)。正交实验结果表明:乙酸酐与水杨酸的摩尔比为3∶1,催化剂用量为水杨酸质量的14.50%,反应时间2 h、反应温度60 ℃时,乙酰水杨酸产率最高为77.57%;催化剂连续使用5次时,催化能力才有明显下降,对连续使用过5次的催化剂重新活化后催化能力无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的疗效。方法60例急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花红片治疗,观察2组的疗效。结果患者宫颈分泌物细菌培养以需氧菌最多,血抗体检测以沙眼衣原体最多。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8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结论花红片治疗急性盆腔炎临床疗效较好,且副反应较轻微。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低分子肝素防治急性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20例急性进展性脑梗死患者(起病6~48h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0例)于常规治疗基础上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和对照组(60例)仅行常规治疗,分别于治疗4周前后作实验室检查及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及疗效方面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进展型脑梗死疗效显著,应用方便,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