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小麦制麦工艺初探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探讨了小麦制麦工艺的特性、制麦方法及培烤工艺。提出了适合小麦制麦的短浸长断、间歇喷淋的浸麦方法,浸麦度控制在41%-43%。先低后高变温发芽6天,干燥分3个阶段进行。发芽过程中生 石灰、甲醛的使用对杀菌、促进发芽、 抑制根芽生长起到重要作用,所制麦芽比较适合做小麦啤酒。  相似文献   

2.
啤酒用小麦发芽期间三种胚乳降解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啤酒用小麦发芽期间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蛋白酶活力的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三种酶的活力在发芽期间都有明显的增长,逐渐达到峰值而趋于稳定。主要制麦条件,如发芽温度、浸麦水温度、浸麦方式等,对这一过程有显著的影响,但影响程度及作用机制不同。  相似文献   

3.
以小麦品种扬麦13和皖麦38为研究对象,以啤酒大麦为对照,通过微型制麦工艺(断水浸麦方式、降温式发芽、低温干燥绿麦芽),较为系统的分析了制麦过程中小麦籽粒淀粉降解的趋势,讨论小麦品种的制麦特性以及淀粉降解的机理.结果表明,制麦过程中淀粉含量和直链淀粉含量下降较为缓慢;还原糖的含量变化总体为上升趋势;β-葡聚糖含量下降速度较快,且在发芽结束后小麦样品的β-葡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戊聚糖含量在发芽的前3天内呈下降趋势,但发芽第4天有较大程度的增长,发芽结束后小麦样品中的戊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浸出物在发芽初期以较高速度增加,在发芽后期上升较为缓慢;黏度在制麦中变化幅度较小,呈逐渐下降趋势;通过电子扫描电镜观察淀粉颗粒在制麦过程中的变化发现,小麦麦芽的胚乳结构越来越疏松,在发芽前期只要是蛋白质和大颗粒淀粉的降解,在发芽后期小颗粒淀粉的降解速度较快.由结果可知,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制麦过程中碳水化合物的变化有较大差异;小麦发芽结束后除β-葡聚糖含量、戊聚糖含量小于啤酒大麦,其他指标均高于啤酒大麦;β-葡聚糖和戊聚糖含量不是造成小麦麦芽汁具有较高黏度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我国裸燕麦为研究对象,以燕麦在发芽前后植酸质量分数、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麦温度(11~19℃)、发芽温度(11~19℃)及发芽时间(2~6d)对上述营养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浸麦温度对植酸质量分数、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及蛋白质体外消化率没有显著影响,而发芽时间越长、发芽温度越高,燕麦中植酸和β-葡聚糖质量分数则越低;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随着发芽时间的延长而升高,发芽温度对其影响不显著。通过优化试验得出的最佳制麦工艺:采用浸麦工艺(浸麦6h→休止10h→浸麦4h→休止7h→浸麦3h→休止1h),浸麦温度14℃进行浸麦,15℃发芽4d。在此条件下制麦燕麦中植酸质量分数下降了42.8%,而蛋白质消化率上升了142.1%,燕麦的营养品质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以小麦SN1391为试材,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设计,研究浸麦度(40%~48%)、发芽温度(12~20℃)及焙焦温度(78~83℃)对麦芽质量的影响。通过对成品麦芽指标的分析,发现浸出物含量受制麦工艺参数影响不大;糖化力、糖化时间、α-AN含量、库尔巴哈值、麦芽β-葡聚糖含量、麦汁粘度受工艺参数影响较大;提高浸麦度与发芽温度,降低焙焦温度可以降低成品麦芽中β-葡聚糖的含量和麦汁粘度。以糖化力为主要指标时,对糖化力影响的主次因素顺序为:发芽温度>浸麦度>焙焦温度;得到最佳制麦工艺参数为:浸麦度47%~48%、发芽温度为18~20℃、焙焦温度为80~81℃。  相似文献   

6.
小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胚乳降解酶活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揭示和探讨小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酶活变化的规律,以小麦样品为研究材料,以啤酒大麦品种为对照,采用断水浸麦方式和降温发芽工艺,分析小麦和啤酒大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淀粉酶、蛋白酶、β-葡聚糖酶、极限糊精酶活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小麦籽粒在制麦过程中α-淀粉酶活力在发芽中不断增长,并在发芽第3天后快速增长;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的活性变化趋势与啤酒大麦相同,均在发芽第4天达到峰值后下降,而β-淀粉酶活性水平高于α-淀粉酶;β-葡聚糖酶活力一直保持上升趋势;蛋白酶和极限糊精酶的活力在发芽第4天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啤酒大麦的蛋白酶、β-葡聚糖酶、极限糊精酶的活力在发芽期间一直处于上升趋势,并且在发芽结束后酶活还保持较高的水平;小麦籽粒在发芽后其淀粉酶活力较啤酒大麦高。小麦和啤酒大麦在发芽中的酶活变化有较大的差异;发芽小麦的酶活水平可作为制定合理制麦工艺的重要依据,发芽至第4天的酶活都能保持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7.
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小麦麦芽在不同制麦阶段酸感物质的变化,为小麦麦芽制麦工艺的优化提供技术参考,本研究选取琥珀酸、乙酸、柠檬酸、苹果酸和乳酸作为酸感物质的代表,按照微型制麦工艺对样品进行制麦操作,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对不同制麦时间的酸感物质进行检测分析,结果发现:小麦在发芽期间,总酸感物质含量逐渐升高;苹果酸在整个制麦过程一直处于动态平衡过程中;乙酸、乳酸、柠檬酸和琥珀酸都随时间逐渐升高,较小麦分别增加了11.2倍、6.1倍、7.0倍、4.7倍,且都在发芽阶段时大量增加。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首次采用了小麦与黑麦属间异源多倍体杂交品种─—小黑麦作为酿造啤酒原料。通过对小黑麦的浸麦度、发芽与焙燥条件的控制,确定制麦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小黑麦在谷物加工方面的广泛利用,以及开辟新的酿造啤酒原料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9.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5,(8):146-152
麦芽溶解度是衡量麦芽酿造性能的重要指标,针对影响该指标的关键制麦参数即浸麦度、发芽温度、凋萎温度、干燥温度,以进口大麦为原料,进行了单因素试验,并分别采用荧光染色法和冷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麦芽胚乳溶解情况来确定麦芽溶解度。并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设计优化制麦工艺。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麦芽溶解度影响程度的大小顺序为B(发芽温度)D(干燥温度)C(凋萎温度)A(浸麦度)。优化制麦工艺条件为:浸麦度为46%,发芽温度为16℃,凋萎温度为48℃,干燥温度为78℃。优化制麦工艺后,麦芽溶解度从81%提高到87%。  相似文献   

10.
对小黑麦啤酒制麦工艺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首次采用了小麦与黑麦属间异源多倍体杂交品种——小黑麦作为酿造啤酒原料。通过对小黑麦的浸麦度、发芽与焙燥条件的控制,确定制麦最佳工艺技术参数。为小黑麦在谷物加工方面的广泛利用,以及开辟新的酿造啤酒原料提供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1.
通过培养计数法研究制麦过程中微生物菌群的数量变化.结果表明:大麦表面及内部微生物数量和大麦品种有关,制麦过程中的微生物主要来自大麦表面;浸麦激活污染微生物生长,发芽后期其数量达到最大值,干燥后污染微生物急剧下降;两次浸麦阶段有不同微生物菌群分布;分离及鉴定10种制麦过程中主要真菌;适当的物理和化学方法可以减少微生物数量...  相似文献   

12.
针对法国普莱桑特大麦蛋白质含量高的特点,提出了在制麦过程中采取提高浸麦度、低高温相结合的发芽法,发芽后期增加麦层中二氧化碳浓度等措施,促进蛋白质的溶解,保证麦芽质量.  相似文献   

13.
我厂是年产一万吨啤酒的生产厂家。年产麦芽1700吨,有四套12吨的箱式发芽设备,自制了两个30m~3圆锥形喷雾浸麦槽。一、大麦喷雾浸溃设备的结构及作用为了提高制麦质量和缩短浸麦时间,在自制的洗麦浸麦设备上增加了二氧化碳抽吸泵和喷雾等设备。  相似文献   

14.
《酿酒》1976,(1)
赤霉酸加在第一次浸麦水或发芽初期,用再浸法加速发芽。有效控制多次浸渍操作也能加速早期发芽,结合18℃或40℃再浸渍,使绿麦芽从第一次浸水起,经六天即可入炉焙燥,降低制麦损失,多次浸渍,早期加赤霉酸,制麦期可缩短到4.5~6天。  相似文献   

15.
赵世鹏  李海蓉 《啤酒科技》2014,(3):29-31,35
浸麦是制麦过程的第一工序,浸麦过程的麦粒水合程度直接影响到后续发芽过程各种酶的产生,从而影响麦芽的溶解情况和各种有机酸的形成。本文应用国际上新兴的水合度指标,深入剖析浸麦过程中的麦粒变化与水分扩散趋势,并通过水合度指标评价麦粒的浸麦质量,最后将试验数据结合实际生产情况,得出了适宜的浸麦水温范围,为生产中确定浸麦工艺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闵维  焦应申  刘帆  李巨秀 《食品科学》2014,35(20):52-56
以裸燕麦为材料,以燕麦发芽前后的β-葡聚糖质量分数、蛋白质体外消化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研究浸麦温度、浸麦厚度及浸麦时间对上述指标的影响,以期为制备蛋白质体外消化率高、β-葡聚糖质量分数可观的萌动燕麦原料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浸麦厚度和浸麦时间对萌动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但浸麦温度越高,萌动燕麦β-葡聚糖质量分数则降低越多;萌动燕麦的蛋白质体外消化率则随着浸麦厚度的增加而降低,随着浸麦时间的延长而升高。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浸麦工艺:采用浸四断八的浸麦方式,浸麦温度11℃、浸麦厚度15 mm、浸麦时间16 h。在此条件进行制麦,燕麦的蛋白质消化率提高了58.02%,β-葡聚糖质量分数降低了8.60%。  相似文献   

17.
通过几年来运用赤霉酸制麦实践,作者总结了先低温,后高温的浸麦、发芽工艺,从而制麦周期缩短2~3天,各项麦芽指标优于不加赤霉酸的麦芽。因此,有显著的经济效益。(陆月雪)  相似文献   

18.
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以中粮麦芽(大连)有限公司为案例,从环境排放到资源、能源消耗对储存、清选分级、浸麦、发芽、排潮干燥、除根打包、污水处理7个制麦子系统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制麦生产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大小依次为全球变暖、酸化、工业烟尘、富营养化;各子系统对环境的潜在影响大小依次为排潮干燥、发芽、浸麦;排潮干燥对煤和电力的消耗均较大;该厂对淡水资源消耗则较小.根据各方面评价结果,提出一系列可行的节能、环保清洁生产方案,为制麦企业实现节能、降耗、增效的生产目标提供借鉴与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为优化低氧联合酸胁迫发芽工艺条件富集大麦芽中功能物质γ-氨基丁酸(GABA),本研究以大麦为试材,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响应面实验,研究浸麦阶段通氧量、培养液pH和浸麦时间对大麦GABA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发芽阶段中低氧发芽方式、通氧量、和发芽时间对于麦芽指标的影响并对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浸麦阶段控制通氧量为3 L/min,浸麦36 h为最佳浸麦条件;发芽最优方式为正常发芽1 d后再经低氧胁迫发芽3 d;发芽工艺优化得到的响应面回归模型极显著,各因素对GABA含量影响次序为培养液pH发芽时间通氧量,低氧胁迫发芽最优工艺为培养pH 4.0,通氧量4.5 L/min,发芽时间111 h,在此条件下麦芽中GABA含量最高为0.335 mg/gDW,相较大麦籽粒中GABA含量提高了33.6倍。  相似文献   

20.
张焕 《啤酒科技》2004,(4):59-61
一种新开发的方法用于模拟大麦在浸麦及浸麦后的发芽情况,这一方法是基于实验室中采用不同浸麦程序,不同的湿浸和断水时间,不同温度、水敏感性以及不同的发芽方法,这一模型可以用于分析浸麦及发芽,以设计浸麦工艺来生产均一性的麦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