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针对灌区工程中灌排渠道普遍存在水草生长泛滥、堵塞渠道、降低过水能力、影响水质、污染环境等问题,研制出能在灌排渠道及池塘等水域中进行割草清除的一种水下割草机,经过江西省锦北灌区的试验与运用,效果良好,对灌排渠道的清草疏浚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由水利部郑州机械设计研究所和北京市城市河湖管理处共同研制的 SG190水下割草机,于1992年10月6日在北京通过了水利部组织的新产品样机鉴定。SG190水下割草机是为了清除河道湖泊中的水草而研制的一种新产品,适用于水深大于0.5米的各种水域。  相似文献   

3.
为满足调水工程中衬砌渠道常年输水的需要,研制了一种新型的渠道清淤车,能够在不影响输水的条件下执行高效的清淤作业。通过现场渠坡和水下行走、挖泥排泥、排除堵塞及水下密封等方面试验,表明清淤车完全能够胜任衬砌渠道的清淤任务。  相似文献   

4.
SGY—2.5型水中割草机的设计和研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SGY-2.5型水中割草机为了清除小型河道或沟渠中的各种水草而研制的一种专用机械设备,本文对该机的主要性能及其采用的新颖的液压系统U型切割器和驱动系统的设计作了较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阐述了SGl90水下割草机的设计思想以及工作装置的设计原则,介绍了该机的研制过程和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6.
正自2010年以来,安徽省淠史杭灌区淠河总干渠渠道水草生长较快,新发现水草品种增加,水草种类和数量增多,缩窄了渠道有效输水断面,导致渠道输水阻力加大,输水能力下降,渠道不能按设计流量进行灌溉输水,对输水安全、防汛安全以及灌溉效益的发挥产生了一定影响。为消除水草带来的危害,管理单位对渠道水草进行调查研究,尝试找出生长旺盛的原因,并对水草治理采取了有效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相似文献   

7.
堤坡平地两用型手扶式割草机是为适应黄河水利工程草皮养护特点而研制的,其采用手扶拖拉机作为行走装置,拖拉机后悬挂安装圆盘割草机.在堤坡上采用不同直径的轮胎,并设计平坡切换变速箱,实现了堤坡等斜面割草作业;设计的割刀调整装置实现了割刀高度调整及割刀作业面与地面始终处于水平工作状态.实践表明,该割草机连续作业性强、工作效率高、割茬高度可调、作业面整齐美观,适合水利工程维修养护中堤坡和坝顶埽面大规模割草作业.  相似文献   

8.
国家重点水利工程南水北调工程、东调南下工程、引黄济青续建工程等建成后,部分干线渠道除调水外还要承担排涝泄洪的任务,泥沙淤积在所难免。根据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混凝土衬砌输水渠道清淤,研制了一种通过吸泥系统、泥浆输送系统完成清淤疏浚任务的高度自动化的潜水疏浚机,可以接收岸上人员的指令或者自主判断水下淤泥的分布情形,并以此决定在水下的行走方式,实现转弯、避碍,控制自身在水中的方位。这种小型清淤设备可以应用于渠道、湖泊、航道的环保清淤、水库清淤、沉砂池清淤、河道治理等。同时这种清淤设备还能做到在水下清淤疏浚过程中不引起环境的二次污染,不造成断流,具有高效、节能、方便操作、劳动强度小,适应作业范围宽及低成本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渠道经过多年运行后,泥沙淤积在所难免。根据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混凝土衬砌输水渠道清淤施工特点,提出了一种采用履带行走、搭载多种传感器与探测仪器的绞吸式清淤机器人。以水下机器人潜水作业方式对南水北调工程渠道及倒虹吸等建筑物进行清淤,配备岸基移动式泥水分离设备现场脱水的清淤成套装备,可以解决南水北调工程不间断供水条件下清淤难题。清淤机器人清淤疏浚过程中不影响渠道正常通水,不会引起水质的二次污染。该水下机器人首次配备了泵前拦截并搜集垃圾的拦污栅和气囊救援装置,提高了水下清淤效率和应急处理能力。该套装备具有高效、节能、方便操作、劳动强度小、适应作业范围宽等优点,可为类似输水渠道清淤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介绍ROV水下机器人原理及在阿海水电站1号机进水口检修闸门的应用情况。随着水电工程高坝方案实施、项目快速推进,ROV作为一种新型实用的水下作业工具,在进行大坝水下检查、闸门槽检查、流道检查等方面,应用越发广泛。  相似文献   

11.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罗斯托克市渔业研究所研制了一种新型水下黑白电视系统。该系统可用来目测拖网及水下管路,并可应用于海洋生物学研究、水下建筑物施工,及造船和修船等部门。水下电视系统由设有遥控装置的小型便携式监测器、水下电视摄象机及联接电缆等组成。其电源为12V的蓄电池组。为使电视摄象机能在水下运转,研制了一系列专用设备。最大长度为8m,可用手调整其长度的伸缩杆即是这种专用设备之一。必要时,摄象  相似文献   

12.
水生植物及人工净水草处理污水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具有成本低、能耗小、治理效果较好、经济效益较好和有利于整体生态环境改善等优点,是水环境修复的一个良好方法。一种新型的去污材料——人工净水草,由于生物膜生成、固着性能良好,废水与生物膜接触效率高,不造成二次污染,可快速脱氮、抑制藻类生长、提高水体透明度,因此可在低温季节与水生植物组合,以达到较好的污水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3种不同类型的割草机进行技术对比,结合安徽省淮河河道管理局管理堤防的现状和实际需要,选定2种类型割草机在淮北大堤进行割草试验.结果表明,两种割草机在淮北大堤堤坡割草效率比人工割草显著提高,控高后草皮整齐、美观,养护成本相比人工割草更低.机械化割草作业和人工割草作业相比在工作效率和经济方面优势明显,具有较好的推广应...  相似文献   

14.
为了选取占地、建设难度与投资相对经济、合理、适应性高的渠道作为设计方案,以林甸灌区灌排渠道工程方案布置为例,介绍3种不同的渠道设计方案的特点,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的指标,然后利用基于加速遗传算法的投影寻踪模型评价这三种方案的优缺点,从而评价出最优的方案。通过这些方法,表明该灌区灌排结合方式设计的渠道方式比灌排分开布置的方式更经济、合理、实用性更强,同时也表明该评价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石泰 《河北水利》2022,(4):34-35
以更换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衬砌板为例,介绍透水钢围堰在输水渠道中的应用,使水下施工达到相对静水作业条件,透水钢围堰由可拼装的钢骨架和内置的钢筋网片构成,具有安装便捷、可重复使用等优点,为输水渠道水下作业提供便利。  相似文献   

16.
灌区灌排合一渠道虽没有规范和标准,兴凯湖灌区在灌排合一渠道建设和使用上,通过8 a的实践和观察,总结分析了灌区灌排合一渠道的优缺点,提出了在有条件的灌区,大力推广灌排合一渠道建设方案,特别是渠道自流输水,提水灌地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详细介绍了牡丹江示范区灌溉排水工程现状及灌排合一渠道建设方案选定,通过实践,总结分析了灌排合一渠道的特点,提出了在有条件的地区应大力推广灌排合一渠道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大型输水渠道衬砌在冻融循环等作用下易产生剥蚀破坏等缺陷,同时渠底反滤排水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会失效,需要进行检修和维修。大型输水工程一般不具有停水或者降低水位运行条件,因此在不停水条件下渠道衬砌面板缺陷与破坏修复技术是大型调水输水工程检修、维护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之一。以南水北调中线干渠衬砌修复现场试验为依托,进行了一种水下3.0~3.5m钢围堰的结构设计,深入研究了挡水面板、支撑传力系统并进行了有限元受力分析,研究了不同部位结构新型止水型式,提出了便于安装且止水效果好的自平衡组合式围堰成套技术,以及钢围堰水面装配、入水就位及拆卸转场施工技术,并结合现场试验成果进行不断优化,可以为大型输水工程衬砌水下修复干地作业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尤其是适用于水下施工和水下修补工程,这种混凝土在复合絮凝剂条件下,能够在水中抗离析、不分散、自流平、并且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满足日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质量标准,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特点,此外,不略排水作业,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十分优越,在人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尔王庄水库每年进入5月份是水草大量繁殖快速生长的季节,成熟老化后,根部腐烂漂浮于水体表面的水草对水质安全及输水设备安全运行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保障水质安全及输水设备的安全运行。经过几年时间的不断摸索实践,提出了人工打捞与生物治理相结合办法等应对措施,科学、合理、有效地治理水草,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