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盐井河是四川自贡盐场井盐外运的唯一航道,河道虽短,但其井盐运输枢纽的地位、作用和战略意义却极大。晚清至抗战爆发前,此河的显著特征是航道狭窄、滩险林立,其时主要是新增或培修传统的石堰、木板堰,逐段储水行船。全面抗战爆发后,海盐生产和运输严重受阻,原食淮盐的湘鄂各省严重缺盐,自贡井盐"增产赶运",运销湖北、湖南、贵州、云南、四川等地,成为战时的重要战略物资。因未彻底整治前的盐井河航道运效极低,为促进自贡井盐外运,1938年起川康盐务管理局对该航道进行调查勘测,后通过分段修筑新式堰闸,使其水位提升、滩险消除,运效大增。盐井河的盐运水利建设为川盐在战时的"赶运"和自贡井盐工业区的物资流通提供了重要的运输保障,并有力支援了全面抗战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的四川盐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时期,沿海海盐产区相继沦陷,四川成为全国盐产中心,井盐生产快速发展。保证了大后方鄂、湘、黔、滇、陕、甘、西康和四川八省的军需民食,大大充裕了抗战财政,为抗战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川盐生产发展,市场扩大,资本大量向自贡盐场集中,推动了井盐制作技术工艺的革新、现代机械设备的推广,为四川盐业现代化生产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3.
侯虹  缪自平 《盐业史研究》2004,(3):F002-F002
自贡市井盐史研究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于2004年7月15日在自贡市沙湾饭店报告厅召开,会期一天。参加这次会议的主要成员有市委副书记顾伟、市政府副秘书长漆成康、市社会科学联合会主席刘树宏、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席罗川、市文化局副局长蒋一兵。四川久大制  相似文献   

4.
川盐运鄂即史称之"川盐济楚",在清代至民国时期的川鄂盐运史上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功能。过去对川鄂盐运的研究偏重于盐运路线的考证、辨析与梳理,以及盐运古道沿线的聚落与建筑等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对川鄂盐运中的践行者即背夫,川盐的盐别,甚至盐业贸易等问题缺乏深入探讨,进而使得川鄂盐运的研究滞后于盐业生产与专卖等问题,因此有必要将上述之命题加以拓展研究。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两千年井盐生产、运销的历史进程中,自贡地区形成了呈线状分布的由水道和陆路混合类型组成的古盐道及盐运文化遗产。在长期以自贡井盐为主的川盐运黔过程中,又逐渐形成了以自流井、贡井为主要起点的通达黔境腹地的川黔古盐道。为摸清自贡盐运陆路暨川黔古盐道的线路、历史作用、当代价值及文化遗产体系构成,自贡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自贡市盐业历史博物馆联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邀请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四川理  相似文献   

6.
川中、川北井盐生产始自唐代,但形成规模生产是解放以后,特别是70年代至80年代发展最为迅速。由于受盐业体制等因素制约,目前仍处于自生自灭,各自为阵的状况,很不适应全行业的发展。川中、川北盐业为了得到更快的发展,必须走集团化的道路,目前条件已经具备,本文就此进行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本文拟考查明清两朝对云南食盐产、运、销诸环节的管理,以及在云南征收盐课的情况,突出井盐生产的发展与云南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8.
笔者在《古代四川井盐生产中的化学成就》和《古代四川井盐生产中的物理学成就》两文中,从化学和物理学的角度,对四川古代井盐生产中卓越科技成就作了初步探索。笔者在这篇文章中,将从盐矿地质学的角度,对四川古代盐业科技成就作进一步的探索。 由于井盐生产的特殊性,开发井盐的先辈一直处在对与盐矿储存状态有关的地形、地貌、岩层、岩性、盐矿共性状况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川滇两省盐业生产盈缩、运销市场兴衰的角度,对──19世纪南方丝绸之路上的食盐贸易进行深入探索,寻求食盐贸易畅滞、古道变化的原因,对导致17─19世纪川滇古道出现前所未有的食盐贸易的原因──川滇井盐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重点考察。  相似文献   

10.
高建宗  陈萍 《盐业史研究》2006,(1):62-64,F0003
一、生死抉择千年盐都,闻名遐迩。悠久的盐业历史,精湛的井盐技术,灿烂的井盐文化,令人歌赞。自贡井盐——华夏之最!自贡因盐设市、因盐而被誉为“富庶甲于蜀中”、“川省精华之地”,为自贡、全川乃至全国经济作出了显著贡献。  相似文献   

11.
在唐代的盐业生产中,井盐生产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沿海各州有海盐,西北地区有池盐,西南地区有井盐。在金沙江以东、巫峡以西的长江流域及其附近,广泛地进行着井盐生产,本文试对当时的井盐生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2.
井矿盐地质起源很早,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世纪。井盐地质伴随井盐生产而诞生.也伴随着井盐生产发展而发展。在井盐生产中.地质起着先导和领头的作用。在井盐史上.由于各个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同.因而.涉猎地质的广度和深度亦不同。从战国末至明末清初,主要特点:生产力水平较低.凿井较浅,地质构造简单。在这个漫长的岁月里,属于地质知识积累和丰富阶段。到了清代,主要是在清中后期,由于生产力水平的大提高.卤盐及天然气大规模的开发.井盐生产空前的繁荣.于是,深井地质大量的被揭露,井盐地质亦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从布井位、地层分层、地质构造的认识、卤盐及天然气的分布规律到钻井泥(岩屑录井)等.已开始产生了一门独立的学科,这就是:井矿盐地质科学初步的形成。  相似文献   

13.
正川中名肴水煮牛肉,原是四川自贡地区著名的地方风味,以黄牛肉在卤汤中煮制而成。其麻辣烫嫩、鲜香适口的滋味,深受饕客欢迎,享誉大江南北。这款牛肉菜之所以出现,实与井盐的生产有着密切的关联。早在战国  相似文献   

14.
竹在井盐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的品种繁多,有楠竹、斑竹、刺竹、寿竹、黄竹,在井盐的生产过程中,不论是凿井、汲卤、煎盐、处理坠井事故等它们都显示出其独特作用。笔者根据自己三十多年的井盐生产实践,及五十年代曾在原始森林伐竹二年多,耳闻目睹,深感竹在井盐生产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5.
井盐生产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但至今未见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对从汲取卤水后到最终成盐这一制盐过程进行研究的报道。位于今甘肃礼县的盐官镇尚保留有古代井盐生产的传统工艺,本文以井盐生产遗址所取样品为研究对象,分析制盐时食盐浓度及其元素的变化,并在实验室进行模拟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古代先民具有先进的井盐生产经验和科学意识,井盐生产过程中包含丰富的科技内涵。  相似文献   

16.
宋代的买扑盐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代的盐业政策从大的方面来说包括两种,一是专卖制,二为买扑制。买扑盐业在宋代的川陕路、两浙路和江西路存在。其中川陕路为井盐,该地区的盐业买扑囊括了产、运、销三个环节,同时持续时间最长,贯穿于宋代。两浙路和江西路为海盐,其盐业买扑仅存在于神宗熙丰年间,且只涉及销售。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及由此导致社会经济中市场化趋势的增强是买扑盐业出现的前提条件。宋代政府对经济运行的适当干预是宋代买扑盐业的必要条件。同时,在宋代思想文化中占据主流的儒家"经世济用"学风对宋代盐业买扑的广泛实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宋代买扑盐业的历史作用主要体现在它向社会提供了巨大数量的商品——食盐。  相似文献   

17.
自贡市井盐史研究会成立暨首届学术讨论会于82年10月19日至22日举行。以自贡地区为代表的四川井盐生产,历史悠久,闻名中外。在井盐漫长的发展演进过程中,古代劳动人民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发明了一整套巧夺天工、无与伦比的生产技术和工艺,不论在深井钴凿方面,还是天然气开发方面,或者在采卤、输卤、煎盐等方面,都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至今仍闪耀着夺目的光彩,令人叹服。为了挖掘和考证自贡及四川的井盐史,进一步开  相似文献   

18.
明末清初,四川遭受长达数十年的战乱破坏,人丁稀少,田园荒废,经济衰败,兴盛的四川井盐业,亦经战乱的浩劫,盐政“荒废已极”,“从前盐灶,夷塞无余”。平定后,清政府多次调查四川井盐状况,为恢复和发展井盐生产,采取了一系列鼓励移民入川、允许自由开凿自由生产和自由贩运、减轻税课等较积极较松宽的政策。于是“蜀业如蹶而复振”。随着井盐生产的迅速恢复和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9.
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贡的井盐文化历史悠久,由此而形成的相关人文资源是自贡的城市名片和文化标志。在"一带一路"背景下,井盐文化及其人文资源应通过外语人才进行对外宣传,抓住机遇"走出去",让世界对盐都自贡有更多的了解,实现井盐文化对外传播,以促进地方经济和文旅发展,推动自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和人文交流。通过对外语人才的培养和发挥外语人才的作用,可促进自贡井盐文化的对外传播,更好地向世界讲好中国井盐故事,进而发挥井盐文化在建立文化包容共同体进程中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20.
四川地区从事井盐生产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形成了独具风格的盐文化。民国时期是四川井盐发展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代,也是井盐生产方式由传统手工生产向近代化机器大生产转变的关键时期,井盐的迅速发展给民国时期的四川文化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