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9 毫秒
1.
本文主要介绍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中利用补燃,提高燃机排气温度,提高余热锅炉的参数,从而提高蒸汽机组的热效率等方面作了全面的阐述和经济分析。  相似文献   

2.
在考虑实际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推导出燃气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以三压有再热余热锅炉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为例,推导出非补式余热锅炉型蒸汽轮机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效率关于耦合参数的关系式。为研究燃气-蒸汽关于耦合参数的优化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余热锅炉补燃装置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燃-蒸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补燃装置的分类及布置形式。分析了燃用气体燃料的内置式补燃装置的设计及结构特点,给出了补燃装置重要参数的计算方法及补燃系统的构成。提出了理论氧气消耗量的计算修正公式,指出了影响最大补燃量的主要因素,给出了最大补燃燃料量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对余热锅炉补燃装置设计、选型及余热锅炉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天然气联合循环机组因启停快、运行灵活性好、热效率高、排放清洁、建造周期短而倍受中国市场青睐.围绕如何通过燃气轮机进气系统、主机参数匹配、汽轮机冷端等参数优化来提高联合循环热效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配有目前市场上最高性能等级燃气轮机的联合循环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以提高联合循环热效率为目标的热力计算和分析模型,提出了各段蒸汽压力及温度参数优化匹配方法,并进一步分析、讨论了燃料预热对联合循环热效率的影响.在综合考虑余热锅炉换热温差、汽轮机结构设计等制约因素下得到了一组蒸汽循环的优化参数配置.计算结果表明,相比直接沿用上一代蒸汽循环参数,使用该优化参数配置可大幅度提高联合循环效率,并且使用燃料预热可使循环性能得到进一步改善.  相似文献   

5.
带补燃余热锅炉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燃-蒸联合循环余热锅炉补燃装置的分类及布置形式,重点介绍了带内补燃装置的余热锅炉的设计特点,对余热锅炉设计及选型具有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如何提高余热锅炉型三压再热联合循环系统的效率,应用分析的方法建立了系统效率数学模型,以联合循环系统效率最高作为系统性能的评判标准。在亚临界范围内,对余热锅炉的蒸汽参数进行了优化;针对余热锅炉进气温度对余热锅炉性能的影响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燃气轮机排气部分回热利用,并研究了回热利用对联合循环效率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经余热锅炉优化和排气部分回热利用,在基本负荷下,PG9351FA机组的联合循环热效率可提高1.33%;在75%和50%的负荷下,效率分别提高2.11%和4.17%;而具有再热的GT26机组热效率高达60.73%。  相似文献   

7.
随着新能源装机容量的增长,由于海南电网的特殊性,对于分布式能源供热机组,还需承担调峰任 务。为了掌握调峰模式下供热机组运行特点及其协同关系,实现热电解耦,对补燃余热锅炉联合循环方案进 行了研究。根据机组特性,给出无补燃方案的热电耦合关系以及机组负荷调节范围。通过分析余热锅炉补 燃的基本原理及特点,给出补燃量与机组负荷率及供热负荷之间的关系和基于补燃的机组负荷调节范围,对 比补燃对机组效率及排放的影响,分析余热锅炉补燃在调峰模式下的供热协同和运行控制策略,优化机组设 计方案。最后通过对两种方案经济性对比和敏感性分析,确定基于补燃的机组设计方案的合理性,提升项目 经济效益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某电厂燃机运行数据,分析了环境温度在不同运行负荷工况下,对燃-蒸联合循环三大主机的热力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环境温度对燃机的热效率、排气流量和排气温度的影响;通过计算结果分析对余热锅炉的高、低压蒸气流量、排烟温度和热效率的影响;对汽轮机的输出功率、热效率和排气湿度的影响;最后总结了对燃-蒸联合循环的热效率和相对输出功率的影响,得出该级燃机在15℃时联合循环热效率最高。  相似文献   

9.
据《Энергетика》2013年11-12月刊报道,白俄罗斯国立技术大学的专家分析了具有燃料补燃的ПГУ(蒸燃联合装置)-КЭС(凝汽式汽轮发电厂)热力系统参数对装置热效率的影响。燃料在余热锅炉中补燃的问题是白俄罗斯动力工程有待解决的一个问题,在对现有电站进行改造并增加其电功率时更是如此。对于基于燃气轮机装置相应达到蒸汽高温度(>450℃)的蒸燃联合装置,在蒸汽初压约为8.5 MPa,观察到补燃后热效率增加△ηПГУ约为0.1%-0.8%。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常规的余热锅炉型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中几个在热力设计中的问题,如补燃条件、补燃比、燃气与蒸汽轮机功率区配等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对补燃条件和最大补燃比推导出了简洁而直观的表达式,供拟定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方案参考.  相似文献   

11.
配PG9171E燃机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的优化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联合循环系统中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的确定 ,直接影响到蒸汽循环系统的性能和整个联合循环装置的效率。以某电厂烧重油PG91 71E燃机联合循环蒸汽循环系统为对象 ,建立了余热锅炉主蒸汽参数优化的热工模型。同时结合余热锅炉的设计 ,分别对主蒸汽压力、温度进行了优化计算。计算结果与国外公司的推荐数据完全一致 ,表明建立的模型正确 ,选定的优化约束条件合理 ,可供联合循环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2.
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机组因其可以实现煤的清洁高效利用而备受关注,围绕如何通过燃气轮机与空分系统整体化率、主机参数匹配、底循环参数优化等来提高IGCC机组热效率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以典型的F级IGCC机组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系统的热力计算和分析模型,从汽水系统流程、燃料预热和汽水系统蒸汽参数多个方面对系统进行了优化研究,揭示了IGCC系统性能的变化规律,并在综合考虑余热锅炉换热温差、汽轮机结构设计等制约因素下得到了大幅提高该IGCC机组效率的优化参数配置。  相似文献   

13.
《余热锅炉》2007,(1):24-27
概述 在当今发电行业中联合循环电站最具灵话性,在具有补燃的余热锅炉型联合循环系统中,管道燃烧器用于补燃,以增加燃机排气所含的热能,提高下游设备HRSG的出力。其补燃设备一管道燃烧器系统的正确设计可以提高联合循环电站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一种新型水泥工业余热与生物质能互补发电系统,该系统采用水泥窑低温余热和生物质补燃有机结合的方式大幅提高水泥窑余热发电蒸汽参数与系统效率。来自水泥生产线窑头和窑尾的低温余热烟气全部用来加热工质水产生饱和蒸汽,饱和蒸汽进入生物质补燃系统中进行过热后送入汽轮发电机组中做功发电,补燃燃料为生物质气化燃气。本研究建立了单压和双压2种互补发电系统,分析了其热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单压互补发电系统与传统单压纯低温发电系统相比,系统循环热效率和系统发电效率分别提高了1.63和1.92个百分点。双压互补发电系统与传统双压纯低温发电系统相比,系统循环热效率和系统发电效率分别提高了1.05和1.5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联合循环系统长期运行后循环效率最优的热力参数匹配,提出了一种改进优化算法,该算法融合了非线性优化思想,并利用DE(differential evolution algorithm)算法思想改善种群初始分布,同时改进快速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non-dominated sorting genetic algorithm)交叉算子。以底循环效率最大为目标函数结合约束条件,对系统的热力参数匹配进行多目标优化。仿真结果表明:所提的DE-INSGA-Ⅱ算法具有良好分布性和收敛性,搜索能力更强。在底循环效率优化问题上,较传统NSGA-Ⅱ算法提高0.44%,余热锅炉效率提高了0.86%,汽轮机效率提升了0.15%。该研究为联合循环机组运行的热力参数匹配提供了新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燃气轮机余热锅炉在原理上很简单,但它的设计必须满足整个发电系统的要求,因为余热锅炉的热效率直接影响联合循环的效率。因此,在余热锅炉的实际设计中,要具有特创性。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在水泥厂带补燃的余热电站设计中普遍地采用了循环流化床锅炉做为补燃锅炉。CPC循环流化床锅炉是其中应用较多的一种。针对这种锅炉在某水泥厂余热电站的实际运行中出现的结渣现象。文章分析了其结渣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对余热电站的设计及循环流化床锅炉的运行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8.
推导了双压再热式余热锅炉的排气温度tA2的计算关系式,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tA2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余热锅炉的当量效率ηh与汽轮机循环有效效率ηst之间的优化匹配关系。由此可以来优化选择汽轮机的主蒸汽、再热蒸汽和二次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19.
水泥行业余热及补燃锅炉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泥窑SP余热锅炉、窑头AQC余热锅炉和循环流化床补燃锅炉三者之间的关系及设计中就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20.
焦树建 《燃气轮机技术》2001,14(3):10-16,63
推导了三压无再热的余热锅炉排气温度tA2的计算关系式,并探讨了各种因素对tA2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余热锅炉的当量效率ηh与汽轮机循环有效效率ηst之间的优化匹配关系。由此可以来优化选择汽轮机的主蒸汽、中压蒸汽与低压蒸汽的压力和温度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