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与传统的除尘、脱硫工艺相比,具有良好的节能环保性能。从热力学性能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分析比较了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系统中两种烟气余热利用的方案,并以国产600 MW空冷机组为例,进行了定量分析比较。定量计算结果得出的结论对低低温烟气处理系统在中国火电厂推广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为实现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对某电厂1 000 MW燃煤机组实施烟气超低排放的技术改造:脱硝采用低氮燃烧器调整技术和SCR反应器内加装催化剂技术,除尘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和湿式电除尘器,脱硫采用交互式喷淋技术。改造后机组烟气排放按下述流程:低氮燃烧器的锅炉出口烟气依次流经省煤器、SCR、空预器、管式换热器降温段、低低温电除尘器后进入吸收塔,然后经过湿式静电除尘器和管式换热器升温段进入烟囱。改造后烟囱入口的主要烟气污染物NO_x、烟尘、SO_2排放浓度分别达到25.83、1.61和22.08mg/Nm~3,污染物排放浓度数值上低于天然气燃气轮机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以高密市某电厂燃煤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为实例,介绍分析24MW小型发电机组通过采取增加脱硫塔气液比、改善烟气分布、实施低氮燃烧、加装新型旋流板除尘除雾器等措施,实现烟气中主要污染物超低排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在锅炉尾部烟道采用低低温电除尘器及低温省煤器实现节能减排的同时,如何评估低温腐蚀风险的大小,是目前存在有争议的一个问题。根据试验资料和理论分析,提出在燃煤锅炉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SO3浓度浓淡分离的理念,并建立了物理模型,据此论证了燃煤锅炉烟气降温除尘过程中烟温与壁面酸露点温度同步下降、在降低到一定烟温水平条件下低温腐蚀风险并不增大这一论点的合理性;并指出现行文献中关于在电除尘器下游因飞灰浓度大幅减低必将带来极大低温腐蚀风险的结论需要结合降温条件进一步商榷和澄清。  相似文献   

5.
转炉一次烟气在冶炼周期中因温度、烟气成分、粉尘浓度变化大,且需考虑煤气回收,除尘工艺复杂。描述现有转炉一次烟气除尘工艺现状、排放标准限值,针对OG系统、LT系统分别给出了相应的改造方案、技术特点及改造要求,阐述了上述系统改造的关键及技术难点,提出了技术改造方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取。针对国家提出的“双碳”政策,文末展望了中温段余热回收+电(布袋)除尘的工艺组合,减碳的同时保证烟气超低排放。  相似文献   

6.
针对华能国际电力股份有限公司上安电厂6号600MW超临界机组电除尘器除尘效率低、排放超标进行设备改造,采用综合的“低低温+高频电源控制技术+末电场复合双区技术扩容”除尘器提效改造新技术,连同脱硫系统的除尘作用,达到了烟囱排放小于20 mg/Nm3的目标,可在大型机组除尘器提效改造工程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简要说明锅炉烟气净化装置改造的必要性,并对当前可用的超低排放技术方案进行对比分析。详细介绍烟气循环流化床半干法同时脱硫脱硝和除尘超低排放技术。项目改造后,实现了排放烟气中SO2、NOx及烟尘的浓度远低于国家要求的超低排放值。所采用的DSC-M干式超净+同时脱硫脱硝除尘装置具有较优的技术和经济优势。  相似文献   

8.
转炉一次烟气应用干法除尘技术节能降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转炉一次烟气实施干法除尘技术改造情况进行了总结,对改造后的节能降耗效果进行了分析,转炉烟气干法除尘技术较湿法除尘技术在除尘效率、煤气回收率、节电降耗等方面优势明显,是技术成熟先进的清洁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9.
高海 《工业加热》2015,44(1):14-17
转炉提钒应用干法除尘技术是在提钒转炉的除尘系统设计中采用国内先进的干法除尘工艺,采用汽化冷却烟道、LT干法转炉烟气净化技术。针对转炉提钒烟气CO含量较低、没有回收价值的情况采用燃烧法充分利用热量,蒸汽回收量增加明显。吹炼过程采用炉气中CO含量控制技术,解决了因炉气中O2含量难于控制造成爆炸的难题,形成了一套成熟可靠的防爆操作工艺方法。烟气通过净化后使烟气含尘量达到16.1 mg/m3。此外,提钒转炉干法除尘灰全部用于提钒自循环,提高了钒的回收率。投产以来,除尘效果良好,未发生大、中型爆炸,真正实现了低能耗、低排放、低故障运行,对于迅速发展的铁水预处理转炉、AOD炉等小烟气量、低CO含量的除尘具有示范推广作用。  相似文献   

10.
某燃煤热电厂采用低氮燃烧+SNCR脱硝+布袋除尘+湿法石灰石-石膏烟气脱硫+湿式静电的工艺对原有烟气净化设施进行改造,以实现烟气超低排放。工程实践表明:改造后脱硫塔出口SO_2排放浓度较低,30 d内仅有三个时段超标,平均的SO_2排放浓度仅有2.54 mg/m~3。在低氮燃烧和SNCR脱硝后,30 mg/m~3保证率为57.7%,整体NO_x排放浓度偏高。但湿法脱硫塔后NO_x浓度显著下降,这可能与燃烧过程掺加污泥有关。除尘效果较为理想,湿电出口所有时段的粉尘浓度都小于3 mg/m~3。但实际运行中二次电压控制在35 kV左右,此二次电压下湿电的除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某火力发电厂计划时2~#锅炉进行低温省煤器改造,为了了解改造前空气预热器出口至除尘器入口烟道内烟气流量分布及温度分布规律,为低温省煤器改造提供设计参考,对2~#锅炉烟气流量进行测试。主要介绍了在2~#锅炉测试过程中烟气参数测量的测点布置、测量方法、试验数据分析及试验结论,为锅炉的低温省煤器改造提供设计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保护部、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的《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71-2014,意味着燃煤锅炉烟气治理工作进入了提标改造的新时代。本文主要针对华亭煤矿锅炉用煤特点,在原有除尘基础上,对锅炉脱硫、除尘技术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烟气排放主要污染物达到排放标准,同时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正>电站锅炉的除尘方式通常采用电除尘或袋式除尘,无论是袋式除尘器还是电除尘器,在除尘器开始投入运行期间都很容易发生内部结露现象。除尘器内部结露的原因主要是由于在启动初期除尘器内部结构件的温度低于烟气的露点,当烟气接触这些低温表面时,烟气中的水蒸气就会在低温表面凝结形成水滴,产生结露现象。结露现象发生  相似文献   

14.
毛智强  王育文 《节能》2020,39(7):96-98
SSD-G型干法式烟气净化处理系统适应国内绝大多数火化工况,在多家殡仪馆应用,取得良好效果。介绍了由"烟气急冷+旋风除尘+火星捕集+布袋除尘+低温催化+变频引风"组成的烟气净化技术的工作原理及运行效果和影响参数,为火化烟气净化技术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分析旋风炉烟气粉尘特点和在旋风炉烟气除尘中常规高压静电除尘器效果下降原因。通过使用高频高压电源对现有旋风炉电除尘器改造,解决了生产区飘灰现象,实现了旋风炉烟气粉尘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低温省煤器改造前后运行情况和节能环保效果,并解决运行中存在的退出运行等问题,对已投运低温省煤器的14台机组的省煤器进出口烟气温度、运行率、经济性以及对除尘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低温省煤器进口烟温较低、各烟道烟温偏差和变负荷导致的烟温波动易导致低温腐蚀和硫酸氢铵析出,是导致退出运行的主要原因;投运低温省煤器可节煤0.34~1.71 g/(kW·h),降低电除尘出口粉尘浓度19%~48%,节能和环保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在回热系统中布置低温烟气换热器(GCH)是降低排烟温度和回收热量的有效方式,将烟气换热器分别布置在1 000 MW机组的电气除尘器前和脱硫吸收塔前,研究了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机组的性能.结果表明: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投运后,汽轮机热耗降低了0.56%,供电煤耗降低了1.59 g/(kW·h),同时保证了烟气温度高于其酸露点温度,降低了相关设备的腐蚀风险;在保证脱硫效率的前提下,脱硫系统水耗降低了39.75 t/h;电气除尘器的除尘效率有所提高,出口粉尘平均排放质量浓度降低到14.05 mg/m3,能够满足新的国家排放标准要求;两级式低温烟气换热器有效地实现了机组节能、脱硫系统节水和电气除尘器除尘效率提高的目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用DTTW型双循环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取代多管干式除尘器,有效地提高了脱硫除尘效果,使供暖锅炉烟气排放达标,并在实际应用中对DTTW型双循环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进行改造,很好地解决了DTTW型双循环脱硫除尘一体化装置出现的灰堵现象。  相似文献   

19.
《动力工程》2012,32(2)
针对近年来火电机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的发展,以日本为例,介绍了其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发展、工艺原理、技术特点和应用,并将其与中国传统的电除尘器和湿法烟气脱硫工艺技术进行了应用可行性论证和比较.结果表明:日本的低低温高效烟气处理技术对燃烧中、低灰分煤种的大型火电机组具有投资费用低、运行经济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蔡勇  任豪 《工业锅炉》2012,(4):35-37
通过对在用燃煤锅炉脱硫除尘设备工艺流程分析,研究其脱硫除尘工艺的关联性,提出新的脱硫、除尘数学模型,并结合捕尘网理论进行脱硫除尘设备一体化集成设计和改造,使锅炉烟气污染物排放达到国家及地方标准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