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及其国内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点出发,介绍了国内外正在开发和研究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针对国内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现状,提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及其特点,综述了国内外正在开发和研究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针对渗滤液处理技术的不同特点,提出了渗滤液处理技术的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3.
主要介绍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生物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及趋势,指出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现有技术的升级改造和新技术的研发,并指明产业化应用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研究重点,对现有处理技术进行整合是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本研究旨在为我国改造及新建垃圾渗滤液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垃圾渗滤液对水体、土壤、大气和生物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文章阐述了物化法、生物法、土地处理法及典型的组合技术等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提出了垃圾渗滤液处理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今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物理化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在阐述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及危害的基础上,介绍了吸附、混凝、化学沉淀、高级氧化及膜过滤等最具代表性的物化法处理技术的处理效果及其机制,同时总结了各处理技术的优缺点及目前研究的热点,提出多种技术协同处理及资源化利用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介绍垃圾渗滤液的来源、特性及危害。阐述了垃圾渗滤液的现有处理方法,以及膜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研究和应用。主要有超滤、纳滤、反渗透膜和膜组合工艺,并分析几种膜分离技术的特点和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提出膜法组合工艺分离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垃圾渗滤液污染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垃圾渗滤液污染治理技术的现状,总结了国内外各种渗滤液处理工艺的特点及处理效果.阐述了垃圾渗滤液处理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向将逐步由传统、宏观的对COD、BOD的处理转向渗滤液的介观性质的研究,以寻找出渗滤液污染的根本原因,从而彻底解决渗滤液的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8.
介绍了垃圾渗滤液的产生过程、污染指标、特点以及对人类产生的危害,归纳总结了国内外垃圾渗滤液研究现状以及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具体技术方法以及组合工艺,并分析了各个技术原理及特点,讨论了国内外研究重点及成果,指出了针对我国实际情况,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目前存在的技术问题以及未来研究方向重点,提出了组合工艺,即将物化法和生物法相结合是未来研究高浓度垃圾渗滤液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9.
丁曙东  钟宇  苗鑫 《广东化工》2023,(14):148-150+160
中国城镇化的加速亦造成人口的高度集中,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处理过程中带来垃圾渗滤液的快速增长及环境污染难题。本文对垃圾渗滤液的种类、特点及危害进行了归纳,对当前垃圾渗滤液的常用处理方法从生物处理法、物化处理法与膜处理方法三方面进行梳理与总结,并从可生化性差异角度总结了典型渗滤液处理工艺路线,指出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难点、重点以及应对的方法。未来应针对生物脱硝等生物强化技术、更低成本的化学方法、膜分离技术的创新融合以及新工艺路线的探索等角度进一步对渗滤液的处理工艺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0.
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针对垃圾渗滤液的来源和特点,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垃圾渗滤液处理方面的工程实际和实验研究,主要综述了几种常见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法:化学沉淀法、活性炭吸附法、吹脱法、膜分离技术、微电解法、催化氧化法和生物法等7种主要处理方法和技术,总结各种技术的优劣后,提出采用两级生物法和催化氧化法来处理垃圾渗滤液,即在两级生物法中加一级催化氧化,提高垃圾渗滤液的可生化性。  相似文献   

11.
单液滴撞击超疏水冷表面的反弹及破碎行为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李栋  王鑫  高尚文  谌通  赵孝保  陈振乾 《化工学报》2017,68(6):2473-2482
对直径2.8 mm的液滴撞击冷表面的动态行为进行快速可视化观测,对比研究单液滴撞击普通冷表面以及超疏水冷表面的动力学特性,同时对初始撞击速度以及冷表面温度对液滴动态演化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与液滴撞击普通冷表面(温度-25~-5℃)发生瞬时冻结沉积相比,液滴撞击超疏水冷表面时均未发生冻结,而且伴随铺展、回缩、反弹以及破碎行为;撞击速度越大,普通冷表面上液滴铺展因子越大,而且液滴越易冻结。液滴低速(We≤76)撞击超疏水冷表面会发生反弹现象,但速度对液滴最大铺展时间无影响;液滴高速(We≥115)撞击超疏水冷表面后会产生明显液指,而且破碎为多组卫星液滴。此外,冷表面温度仅影响液滴反弹高度,对液滴最大铺展因子以及液滴铺展时间影响较小。结果表明超疏水表面可显著抑制液滴撞击冷表面的瞬时冻结沉积。  相似文献   

12.
This study was designed to address whether applications of methyl jasmonate (MJ) or Benzothiadiazole (BTH) to cultivated tomato, Lycopersicon esculentum, induced elevated densities of defense-related glandular trichomes on new leaves. Four-leaf tomato plants were sprayed with MJ, BTH, or control solutions, and the density of type VI glandular trichomes on new leaves was subsequently determined at 3, 7, 14, 21, and 28 d. At 7, 14, and 21 d, the density of type VI glandular trichomes on new leaves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on MJ-treated plants than on BTH- or control-treated plants. At 7 and 14 d after treatment, the mean density of glandular trichomes on new leaves of MJ-treated plants was ninefold higher than on leaves of control-treated plants. We observed entrapment of immature western flower thrips in trichomes on MJ-treated plants at higher rates than on BTH or control plants. Studies to evaluate potential trade-offs between reductions in pest populations by increased trichome density and possible negative impacts of trichome induction on biological control agents are needed.  相似文献   

13.
纤维水膜极板表面颗粒沉积脱落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常景彩  王翔  王鹏  崔琳  李军  李宗强  马春元 《化工学报》2018,69(10):4302-4310
以极板表面荷电颗粒电子传递及离子定向迁移为基础,对纤维极板表面沉积颗粒粒径分布、粉尘层堆积形貌、颗粒沉积脱落过程及关键影响因素等进行了研究,并与金属极板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静电场同一位置处(取样点15),纤维极板表面沉积颗粒物的粒度(6.900 μm)小于金属极板(9.018 μm),纤维水膜极板对颗粒物的捕集效率更高;与金属极板不同,纤维水膜极板表面粉尘层堆积形貌与电晕电流密度分布无明显关联性。荷电颗粒是以纤维束凸出处为沉积中心,沉积并聚集成球或链珠状,粉尘层厚薄随机且分布松散;纤维极板液体表面浸润和内部扩散,减小了纤维极板表面与粉尘层间静电力,增大了粉尘层内颗粒间黏结力;流动曳力、液桥力、静电力、重力是纤维极板控制粉尘层脱落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研究了热镀锌板的镀层成分对其表面电泳漆膜抗石击腐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合金化退火得到的GA板镀层中含有一定量的Fe,镀层较未经合金化退火的GI板硬。GA板镀层表面疏松多孔,电泳漆膜能够充满其缝隙或凹陷之处,固化后在界面区产生了类似勾键作用的机械作用力。因此,GA板与电泳漆膜的附着力优于GI板,石击处的扩蚀速率小于GI板。  相似文献   

15.
水合氧化铝阻燃EPDM/PP的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氧指数测定和力学性能测定方法研究了水合氧化铝 ( ATH)的用量及粒径对共混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ATH对 EPDM/ PP有一定的阻燃作用和消烟作用 ,但使其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降低。随其用量增加和粒径变小 ,阻燃效果提高 ;粒径对阻燃性能的影响随用量增大影响也增大。少量使用 ATH时 ,粒径对拉伸强度影响不大 ,但对断裂伸长率影响明显 ;随用量增大 ,粒径对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影响也增大。  相似文献   

16.
张金亚  张家祥  沈宗沼  陈逸 《化工进展》2022,41(10):5175-5187
泵在流量调节、流体激振等工况下会发生大范围的压力波动,易导致机械密封“失稳”,影响泵体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建立螺旋槽型三维液膜模型,采用Mixture多相流模型及Zwart-Gerber-Belamri空化模型,探究边界压力波动对密封液膜端面空化及密封性能演变规律。结果表明,边界压力波动工况下,气相体积分数波动与压力波动之间存在相位差;相比于外径侧压力波动,内径侧压力波动对端面空化的影响较大;外径侧压力波动对密封性能的影响较小且跟随性较好,内径侧压力波动工况则相反;此外,内径侧压力波动工况下,临界压力使得气相体积分数为0且临界压力与波动周期有关,端面空化消失致使密封性能曲线急剧变化。基于边界压力波动对液膜密封的影响研究,泵用机械密封应采取旋转式密封形式(压力波动作用在外径侧),以减小泵内压力波动对机械密封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The coordination modes of ethylene, propene, 1- and 2-butenes, 2-methyl-2-butene, and styrene on a Pt(111) or a Pd(111) surface have been compared on the basis of extended Hückel calculations. The presence of methyl substituents induces a uniform decrease in the binding energies of the alkenes, both on Pt and on Pd. The phenyl group yields the same result on Pt but, on the contrary, gives a stronger adsorption mode on Pd.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se results is based on the balance between attractive and repulsive interactions, the role of the latter being predominant. This trend in binding energy is related to the decrease of the hydrogenation reactivity of olefins upon substitutionin the case of a competitive reaction.  相似文献   

18.
木质素与合成高分子共混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根据文献资料,对木质素与不同合成高分子共混体系的性能、相容性和共混物分子间的氢键作用以及对相容性的影响进行了综述。根据木质素本身的特点,分析了木质素/合成高分子共混体系中的结晶性能、热稳定和光稳定性能以及抗氧化性能的变化。通过对文献的理解和数据的比较,对不同官能团、不同化学环境对木质素/高分子共混体系相容性的影响以及木质素在其晶区所起的作用作了深入的分析,并且对相容性较差体系中木质素种类、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对相容性及其它性能的影响进行了评述。  相似文献   

19.
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解吸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静态吸附法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行为,考查了不同吸附时间对土壤吸附量的影响,得出了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的吸附等温线。并且研究了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解吸行为,探讨了振荡时间、液固质量比、温度、pH值对黑土中聚丙烯酰胺解吸的影响。结果表明,聚丙烯酰胺在黑土上的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 ir吸附模式,饱和吸附质量比为1.17 mg/g,聚丙烯酰胺在土壤上有很强的吸附亲合力,在实验条件下,最大解吸量仅为总量的25%。  相似文献   

20.
潘天波 《中国生漆》2011,30(4):35-38
我们对大漆的资源、环境与文化担当立场的考虑,实际上是基于对大漆在生态文化中的价值决断与优势肯定,也是在当代漆艺衰微背景下的审美反思。为此,我们必须转变思维,改革"漆艺生产"模式;培育漆艺消费市场,重塑漆艺消费格局;立足漆艺文化传统,转向漆艺生态研究。只要我们立足大漆之本,以整体"漆艺生态观"为推手,关注生活的、民用的、普及的、诗意的漆艺,东方漆艺一定重获新生,大放漆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