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我矿暗斜井是双钩串车提升,曾发生过多次同边提升事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为制止这类事故,研制出暗斜井双钩防同边提升装置,其控制回路,并入提升机电气控制线路中,参与提升机的安全制动。一、原理图该装置控制回路,已加入我矿300m暗斜井2.sin提升机电气控制线路,如图所示。附图陆同边低并事故装置电气原理国ZJz和FJzkg套摆动式构件,称它为防同边提升信号装置,分别装设在斜井东西边离井底15至30m的轨道上方,沿斜井上行方向摆动就团合,反之则断开。FC和ZC是换租接触器常团副触点。4XKI和4XK2是单轮自动复位的行程开关,分… 相似文献
3.
4.
双滚筒串车提升井筒中,在下部车场起坡点以上15m左右处,由单道变为双道的道岔,如果采用人工搬道,由于在该处每时每刻只能看见一条提升钢丝绳,而提升钢丝绳外观形状都一样,搬道工看不到钩头(钩头还在车场处),只能凭记忆搬道,搬道动作简单、枯燥,当搬道工疲劳或精神不集中时,就会搬错道岔。多年来,丰海矿斑二主斜井就发生多起同道相撞事故,造成极其重大的经济损失,同时,也严重威胁下部车场搬道工、打点挂钩工的人身安全。针对这一安全隐患,我们进行技术攻关,研制出自动搬道装置,该装置经应用证明,具有设计简单、性能可靠、搬道自动、准确、安… 相似文献
5.
MXZH—1型煤矿斜井串车自动摘钩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松藻矿务局打通二煤矿阳地湾副斜井(斜长375m,倾角25°)为绞车串车提升,矿车摘钩方式为摘跑钩。1971~1996年摘跑钩引起的伤亡事故达40多起,其中死亡1人,重伤5人,轻伤30多人。为此松藻矿务局经多次试验,研制成功MXZH一1型斜井串车自动摘钩装置,解决了这一难题,并已在重庆各矿务局推广应用。1技术特征和结构中钩圈内圈垂高200mm中钩圈弹簧85×920×3mm中钩圈链条长度长链条1209mm,短链条1015mm矿车插销40×300mm矿车型号MGC1.1-6滑向钢丝绳与水平面夹角14~15°滑向钢丝绳与轨道中心垂面夹角8~9°滑向钢丝绳规格6×19×.12… 相似文献
6.
7.
8.
本文对斜井双钩提升上部车场提供一个全新的运行方式,采用该方式能杜绝在上部车场自动摘钩处掉道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正> 晋城矿务局王台铺矿西副井,为斜井双钩提升系统,井口是个平车场,其轨道布置如图1,道岔Ⅰ位于井底斜井半坡上,为双开道岔,道岔Ⅱ位于井底车场内,为单开道岔。在整个提升过程中,调度车辆采用人工挂摘钩,劳动强度较大,在忙乱操作中易出差错。该井曾多次发生过由于道岔操作失误,造成撞车、掉道、断绳以及跑车等事故,危及矿井设施及人身安全。为了减轻操作工人 相似文献
10.
斜井串车提升系统自动摘钩装置主要参数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斜井串车提升钢丝绳自动摘钩装置的主要参数上倾角α,侧倾角β的取值进行了分析,特别对钢丝绳滑道的长度进行了推导计算,最后通过试验,证实所推算的公式符合试验情况,因此文中公式可作为斜井串车提升自动摘钩装置的设计依据。 相似文献
11.
<正> 在我国煤矿采用双钩提升的斜井井筒中,井底上,下道岔大多数均设计在斜井距井底15至35m 处。当井底上提的容器通过道岔时,经常发生弹簧道岔的岔尖被煤块或矸石卡住,如果继续提升,上提容器就会错道运行,这时若不能及时使绞 相似文献
12.
矿井斜巷跑车事故占运输事故的首位,而困提升连接销自行脱落所造成的跑车事故占整个跑车事故的80%,因此连接装置的防脱设施是保证安全提升最重要的一关。良庄矿利用原拔滑销进行改造,在原拔滑销上加设防脱机构,斜井正常提升时,自动摘钩销闭锁装置发挥作用,确保摘钩销无法脱落, 相似文献
13.
14.
淮南矿务局李—矿四号斜井为双钩提升,过去曾发生过多起同钩事故而影响安全生产。为解决同钩问题,该矿制成了轮压式防同钩自动转辙器,从1987年3月安装使用至今,该井未再发生同钩事故。此种轮压式自动转辙器为连杆联动机构,靠行驶中的提运车辆的车轮挤压实现矿车转辙。当甲钩运行至上口而乙钩下放到道岔位置时,乙钩提运车辆的车轮必将挤压尖轨,使其动作,轨道通向乙钩方向。由于尖轨的动作,尖轨拉杆也随之向左移动80~110mm,并带动另一连杆克服定位弹簧的弹力使道岔尖轨紧紧贴合在甲钩的基本轨上,直到乙钩串车上提,甲钩串车下放到道岔时,转辙器再实现第二次动作。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小型煤矿,特别是乡镇煤矿斜巷提升使用的都是老式1.6~2m绞车,该绞车的电控设备大部分是50~60年代普通级磁力控制站,为解决倾斜井巷下放人车及重物时绞车不超速和能均匀控制下放速度,最理想、最简单的有效方法是加装“动力制动装置”,但是现有的老式电控设备不能和国产定型的“动力制动”装置配套。 相似文献
16.
以芦村二号煤矿副斜井井筒双钩提升为例,依据相关规定,在考虑各种管路、电缆及风速要求后,通过比较井筒双轨均提升最大件和仅单轨提升最大件的技术经济效果,最终确定了最优的井筒断面,为双钩提升副斜井井筒断面优化设计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18.
制作了一种斜井串车提升系统自动摘钩装置,在某矿实际应用了近两年时间。应用结果表明,该矿自从使用该装置,至今没有发生一起因摘钩而导致的工伤事故,而且大大减轻了把钩工的劳动强度,同时提高了运输效率。此装置工艺简单、制作容易,主要适用于斜井与盲斜井串车提升系统,易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目前斜井人车缓冲装置的缓冲原理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缓冲可靠、造价低廉、调力方便的摩擦片式缓冲装置,并利用优化设计的方法进行了机构的设计。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