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会主义社会公德是社会主义道德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社会主义社会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是社会主义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最重要的着力点。建设社会主义社会公德必须建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主导价值观体系,减少反社会主义社会公德行为的发生,敢于并善于教育和引导健康的社会公德。  相似文献   

2.
个人品德是一定社会的道德原则、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和凝结,是在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系列行为中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特征和倾向。个人品德是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基础,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是个人品德的外在表现。坚持“四德并举”是推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发展,一方面我国的传统道德体系受到了冲击,另一方面新时期的社会公共道德领域面临着与时俱进的新问题。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期社会公德失范问题的现状与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社会公德作为对行为主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当如何的规定,其向法律的转化是实现自身功能价值的途径之一,这种转化有其内在的依据,就具体的向度而言,它既表现为通过法之创制使价值或精神形态的道德内蕴于法律之中,又表现为将规范形态的道德上升为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公德建设过程中,凸显建设手段的差异性原则,是提升公德建设实效性的重要路径.这是因为:就现实层面言,公德的实践水平存在明显差异;就理论层面言,公德要求本身亦存在着层次性.要在实践中坚持差异性原则,则需做到四点:在总体化和阶段性规划的前提下,确立公德建设的基本手段;因地建设;因人建设;因人际关系类型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根据党的十六大报告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深入阐述了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的重大意义,应当遵循的基本准则及如何加强教育。对进一步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并提出了便于操作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7.
当前,在一些大学生中存在社会公德素质下降的状况。本通过对一些大学生不明举止的现状分析,探求造成公德素质滑落的三个主要原因,提出解决问题应采取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村民间组织是在全球公民社会兴起的大背景下发展起来的,其组织本身所具有的伦理性以及当前农村的社会环境使其在农村道德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从宏观上看,主要有教育、规约、激励等功能;从微观上看,主要是推动家庭道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中国传统诚信观中的"诚信"与"诚信道德"基本内涵的基础上指出,中国传统诚信观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重视和要求实事求是的精神、重视诚对信的根本制约关系、重视和要求对善的不懈追求.它有利于现代社会伦理德性的体现,有利于推动社会道德的实践和道德人格因素的形成.诚实信用准则在现实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具有特殊的调节功能和当代价值,是构建新型的社会公德价值体系的重要柱石,诚信道德在中国社会主义道德体系中居于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不仅是清末民初著名的政治家和思想理论家,而且对西方近代科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了巨大贡献,被誉为中国近代科学的启蒙先驱。本文主要研究了梁启超科学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对中国传统“格致学”向近代“科学”的转变所起的作用,分析了梁启超“科学思想”内涵的变化历程,以及其科学史观与科学研究方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浅议康有为和梁启超的政党报刊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近现代新闻思想史上政党报刊思想占据重要地位.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政治家创办报刊宣传自己的政治思想和变法维新主张,他们将报刊作为政治宣传工具的认识和实践,对中国报刊业的发展和政党报刊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
时下对中国"80、90后"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多为负面的评价。剖析了社会生态环境的改变对我国"80、90后"青年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提出要正确认识我国"80、90后"青年的心理机制,防止青年一代损人利己,自我膨胀,不顾社会秩序、社会公德和他人利益等思想的极端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公序良俗的通说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简称,它是现代民法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原则,是指民事主体的行为应当遵守公共秩序,符合善良风俗,不得违反国家的公共秩序和社会的一般道德。学者普遍认为,我国现行法上所谓"社会公共利益"及"社会公德"在地位和作用上相当于公序良俗,"社会公共利益"对应"公共秩序","社会公德"则对应"善良风俗",  相似文献   

14.
"新民"、"豪杰"与"少年"是梁启超翻译、论述话语中非常重要的三个关键词。从《新民说》的发表到《十五小豪杰》的翻译,对国民危机意识的激发和冒险进取之豪杰精神的倡导是梁启超国家思想和"新民"观的重要主题。《十五小豪杰》中法国少年不畏艰险敢于吃苦、在危险面前沉着冷静、在危难中团结友爱的美好品质正是梁启超《新民说》所热切倡导的"新"国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少年与老年在性情、处世方面的生理性自然差别在翻译实践和理论阐述中被梁启超逐渐转换成社会、国家的"新"与"旧"、"传统"与"现代"的二元对立。这一思想理路揭示了梁启超甚至晚清中国"少年强则国强"等思想、话语形成的重要轨迹。  相似文献   

15.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整体上积极向上,政治立场坚定,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对社会主义制度和实现中国梦充满信心。但是在改革开放大的思潮影响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了互联网、社会公德不良等的负面影响的冲击。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等多方协同努力,通过网络新媒体的影响、典型的培育、丰富专题活动的开展、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等措施共同培养大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行为状态。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学者和报人。他把办报作为实现其政治理想的有力手段,他也成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新闻理论的集大成者,一位杰出的新闻理论家。梁启超的新闻思想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即报刊舆论观、报刊功能观;报刊自律观;报刊编辑观;报刊文体观。  相似文献   

17.
1919年写成的《欧游心影录》在梁启超的文化思想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它是梁启超晚年文化观改弦易辙的预告:一方面对西方物质和科技文明进行了前所未有的批判,与1919年以前梁启超对待西方文化的立场和态度有了一个很大的反差;另一方面时中国传统文化又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自信和推崇。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中国未来文化建设的基本主张:偏于“中学”的调和主义路线。这既体现了梁启超思想中理性的和辩证的一面,又不免具有幻想的色彩。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但也出现一些诸如过分追求个人理想、个人价值等不容忽视的问题。应该从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加强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社会公德教育、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方面加强培养,提高大学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责任感。  相似文献   

19.
梁启超是清末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他的思想对于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但目前研究者在评价梁启超政治思想中有关个人权利与集体利益的关系的观点时存在着很大的差致。如果能对这个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将有助于推进我们对于梁启超和清末历史发展的理解。  相似文献   

20.
19世纪中国经学的变革与外来议会思想的传入,既构成梁启超早期议会思想的来源,也形成了其比附中西、推本于古的解释模式。戊戌时期的梁启超对于西方宪政制度基本上没有真正的了解,而是在传统经学中寻找理论依据。《古议院考》、《论君政民政相嬗之理》是这一时期关于宪政制度的代表作。这种杂合了公羊三世说、儒家经世学、进化论和明清启蒙思想的解释模式基本上不能算作宪政理论,但已经包含了近代宪政尤其是议会制度的思想萌芽,并在梁启超后来的政治哲学理论中结出了丰硕的果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