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中心接地的短路圆环形微带贴片天线,探讨了其在腔体模型下的解.并就短路环对谐振频率的影响进行了讨论,提出了较为精确的k值近似计算公式.通过几个设计实例,给出了环形微带贴片天线主模工作时的仿真结果,采用k值近似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数据与仿真结果吻合良好.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该k值近似计算公式是正确的,并且该方法简化了双层或多层微带天线的馈电设计过程.  相似文献   

2.
王中原  常思江 《兵工学报》2014,35(6):940-944
针对阻力环叠加减旋翼片的二维弹道修正技术方案,基于外弹道理论,建立其二维修正的飞行弹道模型,推导了横向弹道修正过程对应的近似偏流公式和修正量计算方法。进行横向弹道修正能力及飞行稳定性分析,并通过炮射试验验证该计算方法的准确性和有效性,计算结果与6自由 度弹道模型计算结果及炮射试验结果基本一致,最大误差不超过40 m. 研究结果对二维弹道修正技术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针对目前弹载相控阵天线互耦补偿时估计互耦系数的速度慢,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一种精确计算弹载相控阵天线单元互耦系数的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该方法基于信号子空间理论,采用双辅助信号源估计雷达天线阵互耦系数。两次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130 s和190 s左右收敛,而模拟退火算法在170 s和220 s左右收敛;同时,改进人工鱼群算法计算的互耦系数幅值和相位精度较高,空间波谱估计的效果前者也好于后者。暗室实验也表明了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空间波谱估计效果上好于模拟退火算法,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抑制超宽带天线频率范围内WLAN系统的工作频率5.15GHz~5.825GHz和卫星通信系统中X波段的下行频率5.15GHz~5.825GHz,提出了一种小型双陷波超宽带印刷单极子天线。该天线采用微带线馈电,在辐射贴片上开三个半圆环槽,使得天线在上述两个频段处回波损耗大于-10dB,从而避免了与超宽带通信系统的相互干扰。  相似文献   

5.
基于在复空间内将馈源辐射场分解为多个复馈源波束(CSB),提出了应用复源波束快速计算反射面天线辐射场的方法。每个CSB在反射面上的复反射点和复散射点可由复空间内的几何光学理论与几何绕射理论计算得到。计算机仿真结果表明,与物理光学法(PO)相比较,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精度较高,且计算速度与频率无关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防止复杂系统中发射天线的大功率辐射影响附近无线电接收机的工作,需要分析接收机附近的电磁环境。在总体设计过程中,往往只具备天线的方向图信息而缺失内部结构信息,所以需要能够满足上述要求的快速分析方法。基于一致绕射理论(Uniform theory of diffraction,UTD)方法,建模近圆柱体表面的天线辐射特性,并将其结果与矩量法和实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基于UTD方法的计算结果对于总体设计中天线的布局和辐射敏感度指标的制订具有较强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中提出了一种分析亚音速下弹翼颤振临界速度的工程计算方法,其中弹翼的固有振动特性用有限元方法计算,利用片条理论计算弹翼变形诱导的广义非定常气动力矩阵,从而得到单独翼的颤振模型方程.据此方法编制了相应的计算程序,以固支条件下某典型翼面为例,利用所编程序计算得到了弹翼在海平面飞行条件下的V∞-g图,给出了弹翼的颤振临界速度,对颤振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本文提出一种新的测试方案:将一个透镜或偏置反射面放在被测反射面天线的前面,测得透镜或偏置反射面焦平面上的电场分布图,重新标度,便成为被测天线的方向图。这种方向图测试方法的主要优点足只需近场振幅数据,而不需要相位数据,比其他测试方案简单、精确。  相似文献   

9.
在微波接力通讯设备、卫星通讯设备、雷达及飞行器上,反射面天线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了在一定的口面尺寸上获得最佳增益,国内外的天线工作者做了大量的理论与实践工作。其一是研制高效率馈源,如:变张角多模圆锥喇叭、波纹喇叭等。其二是修整反射面。其三是加介质导结构。采用这些技术只为达到一个目的,即是使反射面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函数最大限度地接近预先选定的理想的口面场分布函数。本文简单评述了这些方法的特点,在设计计算中存在的问题和值得进一步探讨的课题。对于飞行器上制导用的小型反射面天线,上述技术不一定完全适用。本文提出:用在馈源内加介质负载的方法,使反射面天线的口面场分布函数最大限度地逼近理想的口面场分布函数,是提高小型反射面天线效率的简便易行,切实有效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在馈源内适当位置加一定形状的低耗介质负载,可以改变馈源口面场分布函数,使其初级方向图接近理想方向图,进而改善了对反射面的照射,使反射面口面场分布函数更接近所期望的口面场分布函数。这与采用其他复杂技术所达到的目的是一样的,但对小型反射面天线有效增益系数的提高优于其他技术,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在其他指标上也带来了优点。本文除了一般论述外,举了一个弹上制导用的“介质加载馈源,高效率,小型反射面单脉冲天线”实例,论述了其设计方法和遵循的原则,给出了实测结果。为了证实本文提出的方法所能达到的实际效益,又与“波纹喇叭多模馈源,整型付反射面加介质导小型反射面单脉冲天线”,在设计方法的准确程度,交叉极化特性,对抗多路径效应的干扰能力,和差支路的相位差随频率的变化,天线相位方向图等方面作了比较,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0.
林岩 《兵工学报》2008,29(2):139-142
首先提出了一种由喇叭作为馈源的单反射面天线的设计方法,该方法不需求出馈源喇叭的相位中心位置却可确定出馈源最佳位置;通过数值计算发现:馈源相同、反射面口径大小相同的最大增益值时的赋形球形反射面天线比最大增益值时的球形反射面天线有较优良的电性能,可在垂直面进行宽角搜索;最后给出了计算结果及其分析。  相似文献   

11.
参照国外产品设计了一种特形微带天线,通过仿真计算优化了结构参数,该微带天线做在梯形电路板上,尺寸小,适于在引信锥形风帽中竖立安装,与激励源匹配良好,方向图为前倾半球形.实测结果与仿真吻合,增益符合使用要求,经射击试验证实可行.  相似文献   

12.
相控阵天线使用前需要对工作频带内每一个频点进行幅相校准以确保天线阵面各阵元相位一致,校准所需的相位值本文称初相。当工作带宽较大时,需要校准的频点数很多,幅相校准会耗费大量时间。提出了一种基于线性相位的计算方法来获取天线相位校准的配相值,只需获取频带内两个频点的配相值即可通过计算得到其他频点的配相值,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试验测试结果表明,采用本方法计算得到的配相值与常规方法得到的值相比差别不大,测得的天线方向图各项指标相近,能够满足使用需求。  相似文献   

13.
提出了一种串馈微带天线设计方法,给出了设计原理和设计步骤。采用贴片加权方式,根据副瓣电平设计每个微带贴片的阻抗值,再由阻抗值确定贴片尺寸。各个微带贴片通过主馈线级联形成阵列。贴片与馈线之间通过三角形过渡调节为实阻抗,在阵列出口调节驻波。给出了天线的仿真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4.
一种基于曲线拟合的相控阵天线相位校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相控阵天线中相位误差来源;以线阵为例。详细讨论了网络相差对天线波束指向和副瓣电平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曲线拟合的相位校准方法。通过仿真证明该方法能够克服网络相差的影响,提高天线波束指向精度,抑制寄生副瓣。  相似文献   

15.
摘要:为提高总装装配效率,基于CREO Parametric 3 维建模软件,开发一种快速轻量总装装配系统。提取部件 模型的表面生成轻量化模型,通过模型参数建立轻量化模型与部件模型顶点、边、面的一一对应关系,使用轻量化 模型替换部件模型进行装配,从空间位置的映射和装配约束关系的映射2 方面对实体模型的自动映射进行阐述。分 析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满足快速轻量总装装配的需要,自动将轻量化整机模型下的轻量化模型映射为实体部件模型。  相似文献   

16.
测试点设计的一种快速优化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露  沈怀荣 《兵工学报》2007,28(3):349-352
测试点设计是故障诊断的前提。文中将拓扑图论应用于被测系统测试点设计,提出了拓扑相关性诊断方法。与常用的相关性诊断方法相比,实现了系统建模和测试点设计过程的快速化,提出了测试点快速设计算法,适用于复杂系统的测试点快速设计。  相似文献   

17.
快速确定火炮射角的一种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了利用计算机确定火炮射击装定诸元素的数学模型和有关参量处理过程,建立了一种简单快速精确确定射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为实现弹头壳内药剂药量的在线快速检测,粟用反射型光。纤传感器来检测弹头壳内药剂的药面高度,根据药面高度与药量具有的比例关系,间接地检测出药量的大小。根据这一原理,设计了一套检测系统,并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成功实现了弹头壳内药量的在线快速检测,测量精度达到0.1g。  相似文献   

19.
20.
针对战场电磁环境的可视化,提出了一种计算战场电磁环境的方法。运用时域有限差分法对电磁环境建模,并构造出边界吸收条件,对于近场直接利用时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FDTD)求解近场电磁数据,对于远场则要通过近远场变换求取电磁数据。该方法为战场电磁环境可视化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