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生成TiC/Cr19A13钢结硬质合金.并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 Fe-Cr固熔体,所生成的硬质相TiC颗粒细小,随烧结温度升高TiC颗粒略有长大.当加入一定的钼与硼后,钢结硬质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提高,TiC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2.
刘均波 《焊接学报》2008,29(2):65-68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Cr19Al3钢结硬质合金,并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和洛氏硬度计等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了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所反应合成的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固溶体,合成的硬质相TiC颗粒细小,随烧结温度升高TiC颗粒略有长大。当加入一定量的钼与硼后,钢结硬质合金致密度和硬度提高,TiC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3.
以钛铁粉、铬铁粉、铁粉、胶体石墨等为原料,原位反应生成TiC/Cr19A13钢结硬质合金,并对所制备的试样进行组织结构分析。结果表明:反应生成的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相组成为TiC+Fe-Cr固熔体.所生成的硬质相TiC颗粒细小,随烧结温度升高TiC颗粒略有长大。当加入一定的钼与硼后,钢结硬质合金的致密度和硬度提高,TiC颗粒尺寸减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4.
以铁粉、钛铁粉、铬铁粉、胶体石墨和镍粉等为原料,原位反应合成了TiC/ Cr18Ni8不锈钢钢结硬质合金,并用SEM、XRD、显微硬度计等对烧结试样进行显微组织和显微硬度分析.结果表明,钢结硬质合金主要组成相为TiC和Fe-Cr-Ni固溶体,硬质相TiC颗粒细小,形状规则,大部分在1 μm以下;随烧结温度的升高,钢结硬质合金的孔隙度减小,密度和硬度升高,但TiC颗粒略有长大.在相同烧结条件下,C/Ti成分克原子比为0.9的钢结硬质合金的密度和硬度比C/Ti成分克原子比为1.0的钢结硬质合金高,所合成的TiC颗粒更细小,分布更均匀.  相似文献   

5.
GJW35钢结硬质合金是一种新型硬质模具材料 ,可用于冷作模具 ,又可用于热作模具。论述了这种材料的组织、锻造工艺、热处理工艺及室温和高温下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6.
赵宇  陈莉 《硬质合金》2007,24(1):28-32
研究了模具用WC20CrMoWV钢结硬质合金热处理后组织与机械性能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在1100~1250℃淬火并于640~660℃回火后,硬度HRC64~65;抗弯强度2150MPa;冲击韧性8J/cm2;具有理想的综合机械性能,其耐磨性与同等硬度的W6Mo5Cr4V2高速钢相比,提高25%。  相似文献   

7.
以Fe-Mo、Fe-Mo-Cr预合金粉为粘结剂,加入WC以及Ni、Mn、C等合金元素,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C基高锰钢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WC对TiC基高锰钢钢结硬质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实验合金的组织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并对合金的物理力学性能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未加WC的合金中出现了黑芯-灰环和灰色粘结剂两种结构;添加WC的合金中观察到了黑芯-灰环、灰色粘结剂和其他多种复杂的结构。并且,随着WC含量的增加,合金组织的硬质相晶粒尺寸明显细化。结果还表明,随着WC含量的增加,合金的相对致密度、硬度一直增大,但抗弯强度和冲击韧性先增大后减小。当WC质量分数为15%时,合金的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12.2 J/cm2,相对致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达到98.5%、88.2 HRA、1 852 MPa。因此,这种合金(WC质量分数15%)可以用于代替硬质合金制造挖掘机装载机斗齿的镶嵌件以及采煤机截齿等在冲击条件下使用的耐磨零件。  相似文献   

8.
以铁粉为基体,TiC颗粒为增强相,通过球磨、压制成型,微波烧结制备出TiC钢结硬质合金。结果表明,在1400℃微波烧结时,TiC颗粒与Fe具有良好的润湿性和流动性。随TiC含量升高,合金的晶粒逐渐变得均匀细小,合金的相对密度、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均先升高后下降,相对密度和抗弯强度在TiC含量5%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94.61%和1327.20 MPa,显微硬度在TiC含量10%时达到最高值,为760 HV。随TiC含量增加,钢结硬质合金的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向脆性断裂过渡。  相似文献   

9.
<正> 理想的机械零件材料、工具材料要求机械加工性好,具有足够的耐磨性和强度,价格低廉。一般所使用工具钢的机械加工性和强度均好,价格低廉,但耐磨性差。以WC-Co为主的硬质合金的耐磨性高,机械加工性和强度差,而且价格高。因此,目前国内外重视发展以钢代钴(或部分代替)的所谓钢结硬质合金。 钢结硬质合金大体可分为TiC及WC钢  相似文献   

10.
《硬质合金》2019,(3):235-240
采用传统的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不同铬含量的碳化钛-高锰钢结硬质合金,铬含量分别为0.5%、1.0%、1.5%、2.0%、2.5%和0,研究了铬含量对合金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金的组织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合金中碳化钛颗粒的尺寸逐渐增大;当铬含量2.5%时,碳化钛颗粒尺寸显著增大。合金的硬度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当铬含量为2.0%时,合金硬度达到最大值HRC64.9,其后硬度稍微降低。随着铬含量的增加,合金的抗弯强度(TRS)和冲击韧性(IM)均先升高后降低。铬含量达到2.0%时,抗弯强度达到最大值2307MPa;铬含量为1.5%时,冲击韧性达到最大值12.89J/cm2。因此,适量的铬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采用水雾化法制备了Fe-xMo(x=1.5、3.0、4.5、6.0)预合金粉,以这种粉末为黏结剂,采用粉末冶金工艺制备了TiC高锰钢钢结硬质合金。研究了Fe-Mo粉的Mo含量对烧结合金组织演变和强韧性的影响。对球磨粉的粒度检验表明,由于Mo元素的合金化作用,提高了黏结相粉末的硬度,因此,可以将混合粉末破碎得更加细小,提高了粉末的活性,有助于合金的烧结和致密化。合金的组织观察表明,采用Fe-Mo预合金粉为黏结剂可以显著细化和球化TiC硬质相,组织均匀。当合金中Mo的质量分数为1.15%(即Fe-3.0Mo为黏结剂)时,合金的组织最好,强度和韧性达到最大值,分别为2 296 MPa和12.67 J/cm~2。之后,合金的晶粒尺寸随着Mo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强韧性逐渐降低。因此,采用成分合适的Fe-Mo预合金粉为黏结剂可以显著提高合金的强韧性。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碳化钛钢结合金的制备方法、界面结构以及性能、应用与展望论述了碳化钛系钢结合金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碳化钛和基体界面结构与润湿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原位自生TiC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涂层的组织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Ni60A、Ti粉和C粉为原料,采用高频感应熔覆技术。在16Mn钢表面原位合成了TiC颗粒增强镍基复合材料涂层。借助扫描电镜、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仪、显微硬度计对复合涂层的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熔覆层与基体呈冶金结合,无裂纹、气孔等缺陷;熔覆层组织由γ-Ni、M23C3、TiC组成,TiC大部分呈方块状,少部分呈花瓣状,颗粒尺寸为0.5-1.0μm,均弥散分布于熔覆层中,涂层的显微硬度可达980-1000HV0.2。  相似文献   

14.
借助金相分析、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硬度和性能测定研究了淬火后回火温度对电冶熔铸钢结硬质合金DGJW30显微组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200℃、450℃和650℃回火后,DGJW30钢结合金的显微组织分别为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回火托氏体和回火索氏体;随着回火温度的升高,DGJW30钢结合金的硬度下降,抗弯强度则先升高后下降。  相似文献   

15.
对电冶熔铸钢结硬质合金DGJW30进行了热处理。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研究了DGJW30合金的显微组织。分析了淬火温度对组织、硬度和抗弯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DGJW30合金淬火态的基体组织为隐晶马氏体,硬质相中既有未溶的碳化钨颗粒又有再结晶的碳化物。随着淬火温度升高至1050℃,DGJW30合金的硬度上升,但淬火温度再高(1100℃)时,将使合金的硬度显著下降,而抗弯强度随着淬火温度的升高而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16.
借助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及XRD衍射仪对重熔层的显微组织结构和相结构进行分析,用显微硬度计和MM-200型磨损试验机对激光处理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进行了测试。试验结果表明,电渣熔铸钢结硬质合金表面经过激光重熔处理后的组织比未经激光处理的明显细化,大颗粒WC部分溶解,小颗粒碳化物完全溶解;随着激光功率的加大,重熔层的熔深增大,枝晶尺寸随之增大,表面硬度和耐磨性也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17.
原位合成TiC/AZ91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修庆  李险峰  王浩伟 《铸造》2007,56(11):1178-1181
采用重熔稀释法原位制备了不同质量分数的TiC颗粒增强的镁基复合材料,并对复合材料进行了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原位合成的镁基复合材料的强度相比基体合金有了明显提高,塑性稍微降低。镁基复合材料强度的增加主要是因为位错强化、弥散强化和细晶强化协调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