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煤化工行业主要业务是生产煤化工产品。本文通过对煤化工废水来源及特点,废水处理技术及其应用作综述,促进煤化工企业能够运用废水处理技术在预处理、生化处理、回用水处理以及浓盐水处理之中实现"零排放"。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包头山晟新能源高盐水零排放的设计方法及工艺流程,设计出闭环式的以膜分离为主要工艺单元的零排放工艺系统,并对预处理系统、软化系统、膜分离系统、多效蒸发系统、产水输送系统、加药系统、压缩空气系统等七大子系统的相关设备和重要参数作了详细描述。调试运行结果表明,该系统总处理水量220 m~3/h,其中200 m~3/h产水作为厂区混床补充用水;18 m~3/h产水作为处理系统自身清洗用水;1 m~3/h的水作为煤矸石制砖厂补充用水;剩余1 m~3/h水结晶转化为含以钙镁离子为主的固态物质外运填埋,达到了高盐废水零排放的要求。  相似文献   

3.
针对煤化工浓盐水高CODCr、高氨氮、高TDS的特点,设计采用预处理+两级反渗透技术对原水进行处理,产水回用,浓水通过多效蒸发结晶浓缩成杂盐。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设计及主要构筑物设计参数,该工艺水资源回收率达到99%以上,最终达到废水零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HSRO?(高盐反渗透)的技术特点。内蒙古境内某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一期项目工程工艺流程膜浓缩工段成功设计并应用了HSRO装置,该装置运行稳定可靠,整体回收率高于90%,最终反渗透产水可作为生产用水直接回用。该技术不仅在脱硫废水领域成功得到了工程验证,也为高矿化度矿井水、煤化工浓盐水等浓盐水领域工艺选择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阐述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存在的问题及技术进展;介绍了浓盐水的来源、性质、特点及国内外处理技术进展,对比分析了各种浓盐水处理技术如膜浓缩、膜蒸馏、正渗透、蒸发及结晶等技术的优点和缺点;结合我国典型的煤化工"零排放"项目中浓盐水的处理工艺以及博天环境研发的浓盐水"零排放"组合处理工艺,阐明组合工艺处理及废水综合回用将是煤化工浓盐水"零排放"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6.
为实现煤制天然气项目的"废水零排放",论述了煤制天然气"废水零排放"主要工艺,如酚氨回收、有机废水处理、含盐废水处理、浓盐水处理、高浓盐水处理、结晶盐处理等,并分析了各工序处理技术的特点及存在问题,并对煤制天然气及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处理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未来应通过生产系统与水系统的优化,研究废水处理与利用的新途径,实现废水减量化;提高酚氨回收过程的回收效率及装置稳定性,降低运行成本;开发抗毒生化技术;研发高性能、抗污染膜材料,形成新工艺;开发经济、可靠的浓盐水脱除COD技术;开发高回收率、高纯度的分盐结晶工艺;形成煤化工废水结晶盐产品标准,促进废水结晶盐资源化利用。  相似文献   

7.
煤气化废水处理工程设计实例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针对煤化工废水水质复杂、难降解有机物浓度高、含有毒物质及水质、水量波动大等特点,设计采用匀质-隔油-厌氧-两级生化-絮凝沉淀-高级氧化-曝气生物滤池-V型滤池多级生化组合工艺对某项目煤化工废水进行单独处理,处理规模为360 m~3/h,介绍了该工艺处理流程及其设计特点,给出了主要构筑物的设计参数。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各项出水指标能够达到HG/T 3923—2007《循环冷却水用再生水水质标准》中再生水用作循环冷却水的水质要求(除TDS外)。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实施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以某年产200万t合成氨、350万t尿素项目为例,探讨了废水零排放工程的运行情况,以及结垢离子的脱除技术。介绍了回用水处理和浓盐水处理的工艺流程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运行调试中发现二价离子的去除在煤化工废水零排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针对运行中存在的问题采取了改进措施,主要包括蒸发系统连续出盐、离子交换器实时监测确保系统产水二价离子的精度、保证再生液系统的稳定运行,以及对操作人员的严格规范培训。改进后零排放系统的二价离子受到了控制,末端蒸发系统的结垢清洗频率大幅降低,从而大幅度提高了零排放系统运行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膜集成技术在山东某石化集团200 m~3/h含盐污水零排放资源化项目中的工程应用情况。该工程通过高低压反渗透、分盐纳滤、均相电驱动膜和离子选择性电驱动膜等膜分离及膜浓缩组合工艺,对高盐废水进行分盐、浓缩和结晶等处理,产淡水和工业盐。运行结果表明:整个工艺安全、可靠、稳定,产水水质良好,回用水TDS的质量浓度约300 mg/L,满足企业的用水要求;结晶盐品质较好,氯化钠和硫酸钠的质量分数分别达到97.5%和98.6%,均分别优于GB/T 5462-2003和GB/T 6009-2014的工业盐二级标准,且杂盐产率小于10%。整体工艺运行费用较低,结晶盐品质较好,实现了高盐废水的资源化回收利用,使石化行业高盐废水的资源化零排放达到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国内煤化工废水的处理现状,煤化工废水的处理工艺主要包括初级废水的处理、生化处理、深度处理、回用处理以及浓盐水处理。初级废水的处理是为生化处理作准备,而深度处理是对生化处理的继续和补充,回用处理是将废水处理至能满足企业生产需要的水质,浓盐水处理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的最终环节。认为煤化工废水生化处理的高效性和稳定性是保证煤化工废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的核心环节,同时,浓盐水处理过程中实现结晶盐的分质资源化是实现煤化工废水"零排放"后的发展方向和研究重点。煤化工废水以其高污染性成为是制约煤化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而煤炭资源与水资源的逆向分布又使得煤化工企业对水的重复利用水平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生活净水厂排放的反渗透浓水的特点及处理要求,选择海水淡化反渗透膜(SWRO)+蒸汽机械再压缩(MVR)工艺进行处理,处理规模为5 000 m~3/d。系统出水回用于园区杂用水和工业用水,浓水则最终转化为固体杂盐后再外运处置。实现了废水"零排放",工艺流程可以为其他类似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技术是协调生态环境与能源需求矛盾的关键。目前生化处理技术从重视单元技术发展为统筹考虑工艺衔接、处理系统容量和源头治理的关键技术集成。膜分离+分质分盐处理技术可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回收盐资源,因此是当下最可靠的煤化工浓盐水处理技术。分析了技术及应用现状,结合技术特点为现代煤化工废水近零排放处理难点解决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评述了煤化工浓盐水的特点,从工艺选择、主要污染因子控制、核心设计参数控制等方面分析浓盐水处理工艺设计难点;以宁东煤化工基地煤化工废水处理利用项目为例,说明浓盐水处理工艺构建、设计参数及运行成本,采用组合膜法浓缩工艺处理煤化工浓盐水,回收率达到95%以上,末端通过固化结晶实现分质结晶。  相似文献   

14.
<正>记者上周从上海东硕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了解到,由该公司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专利授权的煤化工废水零排放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已通过专家评审。这标志着煤化工排放的浓盐水将走上资源化利用道路,实现真正的零排放。上海东硕开发出的完整煤化工浓盐水资源化利用工艺包关键技术包括:以高效微生物为主线的强化双级A/O工艺、AOP高级催化氧化工艺、ED离子膜浓缩工艺、结晶盐资源化利用工艺等。其中,  相似文献   

15.
华南地区某大型火力发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理系统废水处理量68 t/h,系统采用软化预处理→管式微滤(TMF)→管网式和碟管式两级反渗透浓缩(ST-DT),生成的浓水用于煤场灰渣场冲洗水,淡水回用至脱硫工艺用水,系统废水整体回用率100%。系统各工艺段性能优异,单位水处理成本34.5元/m3。  相似文献   

16.
金云巧 《煤化工》2016,(4):18-21
煤化工废水难以处理,其末端的浓盐水处理问题尤为突出。介绍了煤化工浓盐水的处理工艺,主要有膜浓缩技术和蒸发技术,对比分析了不同浓盐水处理技术在国内外相关领域的应用,并结合应用案例,对其优劣性进行比较。就废水零排放问题,结合目前浓盐水处理工艺技术,对结晶盐的处置现状进行探讨,对煤化工废水及结晶盐处理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浓硝酸、硝盐生产中废水处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了硝法浓硝酸、硝酸铵、硝酸钠和亚硝酸钠工业生产废水的处理方法:①利用间硝法浓硝酸生产中排出的2.5%酸水代替浓度为30%的盐酸用于450 t/h一级除盐水装置;②采用膜分离法,将硝铵废水经膜分离处理,浓水回收返回生产系统,淡水作为锅炉用水或循环水的补充水。通过生产运行数据总结了废水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把废水处理与回收利用、产品回收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方法,可以达到节能和零排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煤化工浓盐水成分复杂、难处理,是废水零排放的瓶颈。以山西焦化污水深度处理反渗透装置产出的浓盐水为试验对象,通过电渗析和EDMB膜处理相结合的工艺装置进行中试,其出水盐含量降至5g/L以下,同时产出了满足膜工艺和树脂工艺再生用的酸和碱,实现了焦化废水节能减排及资源化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制碱废水水质复杂、含盐量高的特点,某制碱厂设计采用预处理-超滤-反渗透的回用处理工艺,对反渗透浓水采用管式超滤-反渗透的处理工艺,最后采用DTRO-蒸发工艺对二次浓水进行零排放处理。出水达到回用水质要求,回用作循环冷却水系统补充水。着重阐述了管式超滤系统、DTRO系统工艺流程、设计参数,为该工艺在浓盐水处理工程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贾健波 《山东化工》2023,(2):212-216
零排放是一种高效的废水回用技术,是解决水资源短缺和煤化工废水排放污染的关键。零排放的应用虽然可以增加回用水,减少水污染,但其成本和能耗都很高。煤制烯烃废水处理包括生化处理、膜处理和蒸发结晶工艺。对不同机组的环境影响进行了分析。使用五种环境影响和两种人类健康影响来评估零排放系统的环境性能。例如,零排放系统的全球变暖潜力为1 401.316 kg CO2-eq。此外,进一步的经济分析包括水的平均成本和生命周期成本。水的平均成本为2.65$/t,生命周期成本的外部成本为7.68%。研究的重点在于设计煤制烯烃废水的整个零排放工艺,这将显著提高零排放系统的经济和环境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