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为达到客户对针织纱所含异纤质量要求,采用机采进口美棉、澳棉、巴西棉;针对进口棉使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保证了客户对针织用纱条干、毛羽、棉结、色泽、异性纤维等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
文章介绍了并条机牵伸工艺的合理配置方法,通过工艺优化试验和加强基础管理,改善了针织纱的条干,减少了纱疵及波动,提高了针织纱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高集聚纺针织纱的质量指标并节省设备投入,从配棉、分梳、工艺参数及新型器材应用四个方面分析了生产纯棉集聚纺针织纱应注意的环节及针织纱生产中的共性特点和突出的个性问题及控制方法。指出:合理配棉是稳定集聚纺针织纱质量的基础,加强分梳是纺好纱的关键,优化工艺参数是纺好纱的重要手段,应用新型器材是提高纱质量的主要途径;只要企业根据自身的原料、设备特点,及时调整上车工艺设置和器材配置,就一定会生产出令客户满意的优质原纱。  相似文献   

4.
紧密纺针织纱在条干、纱疵、强力、手感、表面光洁度等指标上比机织纱有更高的要求,下面介绍生产紧密纺针织纱的一些体会。1合理配棉是稳定紧密纺针织纱质量的基础原料是纺好纱的基础,要想提高针织纱的质量,首先要  相似文献   

5.
减少针织纱细节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了减少针织纱细节,提高成纱质量,运用系统棉纺工艺学的思想,针对针织纱生产过程中细节形成的原因进行了纺纱试验.针织纱细节与原料中的含短纤维量、牵伸工艺配置、机械设备、操作和清洁等因素有关.通过采取合理配棉、优选工艺参数和新型纺纱器材、加强挡车操作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措施,减少了针织纱细节,针织纱质量达到乌斯特2001公报5%~25%水平.  相似文献   

6.
采用转杯纺纱技术加工竹/Lyocell纤维针织纱,通过试纺对比,研究了转杯纺主要工艺参数与成纱质量的关系,为合理选择工艺参数,提高竹/Lyocell纤维针织纱的成纱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转杯纺产品的开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开发中细号转杯针织纱的技术要点。介绍了棉类和非棉类转杯纱及其制品的类别、原料、纱号、混纺比及其性能特点。指出:转杯纺从生产粗号纱向中细号高档用纱方向发展是当今转杯纺技术进步的重要标志。纺好中细号转杯针织纱是一个系统工程,应在充分了解针织品对转杯纱的要求的基础上,从纤维原料、前纺工艺、半制品质量和转杯纺设备与工艺等多方面入手采取有效措施,以使转杯纺针织纱质量达到要求。  相似文献   

8.
探讨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混纺针织纱的生产工艺。阐述了芦荟改性粘胶纤维的活性染料染色工艺和流程,对比发现染色后纤维主体长度和强力均有所下降。通过优化纺纱工艺配置和优选纺专器材,采用环锭纺和赛络纺分别开发了棉/黑色芦荟改性粘胶70/30 14.8tex针织纱,并对成纱质量指标作了测试对比。认为:生产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混纺针织纱,必须将精细化管理与工艺优化配置相结合,以保证半制品及成品的质量;赛络纺能有效提升棉与黑色芦荟改性粘胶针织纱的成纱品质。  相似文献   

9.
对半精纺圆机针织用纱的开发和质量控制做了分析和探讨。介绍了半精纺圆机针织面料的特点,提出了圆机针织用纱的质量特点与要求以及开发圆机针织纱的难点。结论为:应从把好原料关,合理优化工艺,半制品质量指标的控制、规范运转操作减少有害纱疵,加强设备管理提高成纱条干等5个方面来提高针织用纱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0.
最近我厂使用美棉、印度棉等进口棉较多,其主体长度为27.5 mm,短绒率18.3%,成熟度1.27,在FB518型细纱机上纺制针织纱,成纱质量方面还存在缺陷,主要是成纱条干均匀度较差,强力低且不匀率大,毛羽多,在后工序生产过程中断头多.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FB518型细纱机的牵伸区进行了改进,主要是进一步缩小浮游区长度,加强对纤维的控制,以适纺进口棉,提高成纱质量.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大容量纤维检测(HVI)指标在原棉品质评价中的合理应用,并为配棉提供参考,提出了一种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棉品质综合评价方法。首先选取不同产地、不同等级的284种原棉进行HVI检测,为消除指标间存在的冗余信息,选择了13项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然后,利用提取的6项主成分因子构建原棉可纺性指数指数(FSI),实现了原棉品质的定量化评价;最后,讨论了FSI与成纱强力之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FSI指数越高,成纱强力越高,对应原棉的可纺性能越好。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原棉评价方法能够定量地评价棉纤维的可纺性能,可为原棉品质管理及成纱质量预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棉麻混纺细号竹节纱的试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探讨棉麻细号竹节纱的生产工艺与质量.选择了苎麻和亚麻两种原料分别进行棉麻9.7tex混纺竹节纱的试纺.分析比较了棉亚麻和棉苎麻混纺细号竹节纱各个生产工序的工艺配置和质量情况.结果表明:在前纺工序,两者的质量差异不大,棉苎麻混纺制成率好于棉亚麻混纺.细纱工序棉苎麻混纺竹节纱断头较少、成纱条干较好,但生产中易产生长粗节问题,应对细纱竹节参数及络筒清纱参数进行适当调整.  相似文献   

13.
叶戬春  章友鹤 《纺织导报》2006,(1):27-28,30,31
我国棉本色纱线GB/T398-93国家标准和现行的棉纱线行业标准落后于当前棉纺企业生产的发展和市场贸易的需求,文章将国内棉纺企业的棉纱质量与瑞士Uster公司对世界环锭纺纯棉纱质量数据统计值进行了对比,提出了修订我国纯棉环锭纱质量标准的一些想法,供标准起草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4.
汪萍 《纺织器材》2014,41(6):47-49
为了提高成纱质量,介绍了电子清纱器的主要功能,并对其在纺制CJ 5.8tex-com纱线过程中N/S类纱疵的监控结果进行分析和技术攻关。结果表明,严控温湿度标准,提高压缩空气质量,优化配棉成分,可以提高CJ 5.8tex-com成纱质量;利用UQC电子清纱器的监测结果可以指导生产并进行针对性技术攻关,保证车间生活好做,纱线质量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15.
细纱上销性能关系到胶圈张力状态与运转性能,对细纱牵伸效果影响较大.分析了细纱牵伸过程中影响牵伸力的因素,上胶圈张力状态与成纱质量的关系.介绍了S-1型尼龙上销的特点,并将S-1型尼龙上销及其改进型S-1A型尼龙上销在纯棉精梳与普梳品种上进行了纺纱试验,结果表明,尼龙上销有利于改善成纱条干,减少成纱毛羽.  相似文献   

16.
分析认为棉纤维原料品质与成纱强力不匀所组成的系统为灰色系统,并对这一系统采用灰关联方法进行了分析,给出了分析过程和步骤.经分析计算发现,棉纤维含杂率是影响成纱强力不匀的主要因素,棉纤维品级和短绒率时成纱强力不匀亦有较大影响,纤维细度和强度对棉纤维成纱强力不匀的影响不明显,这一结论揭示了棉纤维品质与成纱质量的部分规律.  相似文献   

17.
超早熟短季棉纺制转杯纱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超早熟短季棉纺制转杯纱的生产工艺。在相同的纺纱工艺条件下,纺制超早熟短季棉与细绒棉低捻转杯纱,对比了两种纱线的成纱质量指标。对超早熟短季棉生产过程中遇到的落白、成纱重量不匀、粗节、断头、接头质量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指出:纺制超早熟短季棉转杯纱,应加强梳理、多除杂质以保证成纱质量;所纺转杯纱条干均匀度和强力较低,而加捻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8.
低配棉4.2 tex紧密纺精梳棉纱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纺制特细特棉纱所需的原棉品质要求高,且工艺难度大。文章以4.2tex紧密精梳棉纱为例,在自行改造的紧密纺机台上对低配棉特细特紧密精梳棉纱进行了试纺,介绍了试纺的工艺条件和成纱质量,证实利用紧密纺技术开发低配棉特细特精梳棉纱更加可行。  相似文献   

19.
长绒棉精梳纱生产中的有关技术问题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洁  方东 《棉纺织技术》2005,33(2):38-40
长绒棉精梳纱生产中,长绒棉与细绒棉的混和方式不同、长绒棉混用比例不同,其成纱质量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对不同长绒棉混用比例的纺纱过程及产品质量情况进行了分析,为了提高长绒棉精梳纱的质量,应根据长绒棉的混用比例和成纱质量要求选择适宜的混和方式,并确定适宜的落棉率.  相似文献   

20.
纯棉针织用纱与机织用纱的品质对比及生产实践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针对针织物和机织物组织结构、加工方式、成品特点,提出了针织用与机织用棉纱不同侧重点的品质要求,及针织物和机织物较为敏感的成纱质量指标,并重点讨论了针织用棉纱的质量特点和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