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火驱开采法是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方法之一,也是油田开采中、后期转换的重要开发方式。室内实验已经证明,已燃烧区的残余油饱和度几乎为零,采收率可达85%~90%. 在已实施的矿场火烧油层方案中,采收率亦可达到50%~80%.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油藏的地质特征及开发现状,探讨了该技术在红山嘴油田红浅一井区稠油油藏的试验效果。综合评价认为,该技术适合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的稠油开发。  相似文献   

2.
江厚顺  叶翠  才程 《特种油气藏》2012,19(3):132-135,158
新疆油田六中东区砾岩油藏非均质性极强,部分层系存在明显水流优势通道,严重影响注水开发效果。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利用生产动态数据识别了水流优势通道,结合剩余油分布研究,优选了18注28采s37层系开展深部调驱先导试验,设计了高强度缓膨颗粒、常规体膨颗粒、凝胶等段塞式组合,优化了配方,现场应用增油效果明显,达到了调驱目的,对同类油藏的开发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火烧油层过程中,各区带流体及储层高温变化特征对矿场生产控制有重要影响。基于火驱区带划分理论,利用现场取心与室内实验结合的方法,对取心井储层进行了火烧区带划分,并对燃烧各区带储层进行压汞、族组分、热解以及岩矿转化分析,形成了系统的燃烧区带储层变化分析方法,认识了火驱区带内原油和岩矿转化规律,得到了基于热物性和热化学性质变化的燃烧区带划分结果。实验表明:在燃烧界面以下的结焦区并非完全结焦,处于油与焦炭共存状态,焦炭沉积有效减小了该区储层孔隙度和渗透率,稳定了燃烧前缘,阻挡了气窜;燃烧界面以上的已燃区在高温煅烧下高岭石向蒙脱石和伊利石转化,产生大量微裂缝,有利于空气快速导流。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石油2009年重大开发试验新疆油田火驱项目在克拉玛依红浅1井区投产,标志着迄今为止能耗最小、温室气体排放最少、开发效果最好的一项稠油开采工艺在准噶尔盆地投产成功。火驱采油技术是目前热效率最高、最能体现节能减排的一项采油技术,有利于提高原油采收率和原油商品率,具有广阔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余杰  潘竟军  蔡罡  陈龙  陈丽娟  彭辉 《石油机械》2011,(7):19-21,5,6
稠油火驱开发成功的关键是油层点火。为了提高点火成功率,从安全、实用角度出发,研制了井下电加热器及其点火工艺管柱、点火过程监测系统等。电加热器安装有多个测温传感器,可实现对点火过程中注入气体在油层的分布和温度变化离线模拟监测和在线监测,提高了油层点燃的成功率。采用智能可控硅温度控制柜,可以自动或手动调节点火器的功率和注气速度,调节速度快,易于控制。在新疆红浅火驱先导试验区hH008、hH010、hH012井上采用电点火工艺技术实施点火作业,通电点火均1次成功,点火温度420℃左右,3口井均在5~10 d点燃油层,油层燃烧良好。  相似文献   

6.
安塞油田高52井区长10油藏原油粘度低、溶解气油比高,采用注水开发方式易见水、自然递减大,为此开展了伴生气驱可行性研究,并结合研究成果开展伴生气驱先导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伴生气驱开发技术可使安塞油田高52井区开发效果得到改善,并初步确定了长10油藏提高采收率的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介绍了俄罗斯塔塔尔斯坦共和国境内重油油藏和沥青油藏的有关资料以及进行地面磁法监测和电法监测的方法和获得的结果,其目的是确定地层的为燃烧带,加热带以及燃烧前缘的移动状态,获得的结果说明所提出的方法有助于提高火驱过程中的扫油效率。  相似文献   

8.
新疆油田H1火驱先导试验区属稠油区块,原开采方式为注蒸汽开采,后期采收率降低,经济效益下降,需要新的接替技术提高开发效益和采收率。针对上述问题,新疆油田公司开展了火驱配套技术的研究。经过近几年矿场试验,截止2013年,火驱试验计划点火井组13口,成功点火13口。点火试验取得了成功,试验过程中,获得了一些重要的经验,相关配套技术得到进一步完善,为今后火烧油层法开采难动用储量提供了技术储备。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微生物驱油技术在聚合物驱后油藏的适应性和驱油效果,在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区块开展了先导试验。在室内筛选了激活剂配方,有效激活了试验区块的内源微生物群落;同时筛选了4株在油藏环境下能大量生长繁殖的外源高效驱油菌种,对试验区原油具有良好的乳化作用。室内物理模拟驱油实验结果表明,聚合物驱后微生物驱可提高驱油效率7.8%~8.3%。在室内实验基础上开展了现场试验,油井产出液跟踪检测结果表明,油藏微生物得到了有效激活,且具有良好的代谢活性,代谢产物乙酸根质量浓度最高可达105 mg/L;生产动态分析表明,试验后油藏的生产动态得到了显著改善,提高采收率为1.27%,试验期间试验区采出程度提高了4.7%,达57.8%。  相似文献   

10.
新型调驱剂是在原预交联凝胶颗粒生产工艺的基础上 ,通过调整调驱剂的生产工艺及配方 ,使其具备原颗粒耐温、耐盐等特点的同时 ,颗粒膨胀后的强度大大提高 ,并且通过配方的调整可调节颗粒的膨胀速度 ,可控制颗粒在进入地层之后膨胀 ,实现调驱剂深入地层有效封堵注水水窜通道、后续注水液流转向的目的 ,提高该类调驱剂在油田各类油藏的适应能力。1 新型调驱剂研究及评价试验(1)新型调驱剂配方研究。新型调驱剂的研究与开发主要是针对原预交联凝胶颗粒膨胀速度快的缺点 ,通过调整配方使其具有强度高、适应温度和矿化度范围宽、膨胀速度可调及…  相似文献   

11.
火驱燃烧前缘的位置是火驱研究中的关注点,是正确认识火驱波及状态的保证。克拉玛依油田红浅火驱试验区采用测温井法、电磁法和数值模拟法监测燃烧前缘的位置,仍不能完全满足油田现场对于燃烧前缘快速确定的要求。通过对干式火驱室内实验和现场试验研究,建立原油酸值与燃烧前缘推进距离之间的线性关系式,利用此关系式计算燃烧前缘位置;火驱现场相邻2口注气井压力同步变化,反映了燃烧腔相互连通,基于原油酸值和注气井压力变化特征,建立确定燃烧前缘的原油酸值—压力法。2016年底,上倾方向的燃烧前缘到达一线生产井,下倾方向燃烧前缘越过一线生产井,燃烧腔大部分连通。最后通过电磁法和测温井法对燃烧前缘描述结果进行了验证,认为利用原油酸值—压力法计算的燃烧前缘位置结论可靠,能够准确反映油藏燃烧前缘推进情况。  相似文献   

12.
新疆油田复合驱地面配注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油田从“九五”开始进行三元复合驱科技攻关,先后开展了聚合物驱、弱碱三元复合驱等多种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现场试验。为了解决砾岩油藏地面系统注入体系调控难度大、碱路调配系统结垢严重、浓度误差大等难题,对地面工艺进行系列技术研究与攻关,形成了适合新疆油田砾岩油藏复合驱现场试验和工业化推广应用的“双向错流、辐射回流、多元可调”配注工艺技术,目前该技术已成功应用于现场并取得了较好效果。曝气后Fe2+、S2-均检不出,单泵单井系统目的液黏损约10%,单泵多井系统目的液黏损约12%,保证了砾岩油藏复合驱体系驱油效果,为国内外其他砾岩油藏复合驱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撑,为新疆克拉玛依油田稳产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孤岛油田中一区馆3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区是胜利油区最早开展聚合物驱油试验的单元。通过矿场试验,认清了聚合物驱油的开采特征,即聚合物驱在注入一定量的聚合物溶液段塞后,需要转入后续注水开发,而且聚合物驱油的大部分油量要在后续水驱阶段采出。因此,分析试验区转水驱后开发动态的变化特征、及时掌握油水井变化规律及控制因素,为有效指导下步油田开发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于1992年开始进行聚合物驱先导试验,在先导试验取得明显效果的基础上进行了注聚设备国产化,1997年和1998年进行了工业化推广。胜利油田建立了适合不同化学驱、不同聚合物形态的地面工艺流程。在推广应用过程中,不断进行改进、完善、提高,形成了一套具有胜利油田特色的化学驱地面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5.
海上CB1F平台二元复合驱先导试验工艺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埕岛油田自2000年7月开始注水开发,目前海上采取的是单干管串联的集中注水流程.在埕岛油田埕北1井区选择了4口注入井(均属于CB1F平台管辖)进行二元复合驱,CB1F平台于2008投产,投产后为了进行二元复合驱又进行了平台的扩建.由于受已建平台的制约,平台进行扩建的面积和空间受到限制;扩建部分承重也受到限制;再加上受平台吊车的限制;干粉的储存受海上潮湿空气的影响,因此海上CB1F平台要实施二元复合驱,必须对其工艺流程进行简化,对所用的设备及模块进行橇装化及小型化的研制.  相似文献   

16.
Over 40 oil and aqueous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oil production wells of Shuguang and Jingzhou Zones in Liaohe Oilfield. Three groups of bacteria, Bacillus sp. (LWH 1), Bacillus sp. (LWH 2), and Pseudomonas sp. (LWH 3) were isolated. These bacteria grew well when combined with solid wax as the sole carbon source at 50°C. From 04 to 08 of 1995, these bacteria were used for paraffin-removal on four wells: Wells Nos. 2097, 296, 20117, and 38006 in Shuguang Zon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ested wells obtained good effects after mixed bacteria treatment; oil production increased by 561 tonnes. In addition, 16 cycles of thermal-washing treatment and 44 cycles of additives were eliminated from the four wells during four months of testing. Considerable economic profit was achieved.  相似文献   

17.
通过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总结出“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技术特点和增油机理,即利用水平裂缝控制蒸汽超覆速度、推迟蒸汽突破时间,有效提高了纵向波及系数.针对油藏特点,优化注汽参数,采用双裂缝、密集射孔、蒸汽压裂等技术,确保矿场试验在关键技术上获得了成功,使浅薄层超稠油蒸汽驱采油速度、累计油汽比和最终采收率分别达到了17.4%、0.21和37.7%.  相似文献   

18.
针对杏十三聚合物工业性试验区注采井距过大、葡Ⅰ组油层作为一套层系开采聚驱控制程度低、聚驱效果差的实际情况,在杏十三区东部开展了缩小井距试验,注采井距由212m缩小到150m,并把葡I3单独作为一套层系开采,井网加密后,聚驱控制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由52.8%提高到64.3%。为优选出与油层具有较好配伍性的聚合物,开展了新型抗盐聚合物的室内驱油实验和现场试注试验,优选出“大庆再创”中分抗盐聚合物。用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井网加密前后采收率的变化情况,井网加密前后对比,可提高采收率2.7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9.
为获得适合渤海油田聚合物驱稠油采出液的破乳剂,将多乙烯多胺聚醚、壬基酚聚醚及二乙醇胺聚醚的丙烯酰氯酯化物与甲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在水体系中聚合,制备了具有线型多分支结构的高分子破乳剂DW03。通过瓶试法研究了室内合成的DW03 的破乳效果,在渤海油田开展了DW03 工业品的矿场瓶试和矿场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室内合成的DW03 对原油乳状液破乳60 min 的脱水率大于80%。矿场瓶试试验中,与现场在用破乳剂XC33相比,采出液经DW03工业品破乳后的原油平均含水率低5.5%,污水平均含油量低995 mg/L。矿场应用试验中,DW03 适宜的使用浓度范围为90~120 mg/L,最佳加量为100 mg/L;与使用XC33 的结果相比,DW03 使用浓度降幅为23%,热处理器出口原油含水率降幅为26%,脱出污水含油量降幅为66%。DW03 具有用量低、脱水率高、脱出水清的优点,破乳效果好于XC33。图5 表2 参12  相似文献   

20.
针对新疆油田Y油藏的强非均质性特征以及开发剖面动用程度低、含水高的特点,筛选适合注入水配液的氮气泡沫体系配方,评价泡沫体系的油藏适应性、油藏温度压力条件下的性能和细菌对泡沫性能的影响,研究泡沫的流变性,开展物理模拟分析在不同渗透率级差下的驱油效果。结果表明,在油藏条件下,所筛选的氮气泡沫体系的起泡体积为530 mL,泡沫半衰期为167 min,综合指数为66 382 mL·min,具有良好的油藏适应性;优选出的氮气泡沫体系表现出典型的剪切稀释性,并且稳泡剂的加入对泡沫体系的黏度有较为明显的提升,但不会对其在地层中的流动产生影响。在0.1~10 Hz的频率范围内,氮气泡沫的黏性模量均高于弹性模量(G’’/G’>1),泡沫表现出较好的黏性行为,并具有一定的弹性行为。通过岩心流动实验看出,在水驱阶段,高渗透岩心的分流率随着级差的增大而增大,当渗透率级差为11.53时,低渗透岩心不能有效启动;在泡沫驱和后续水驱阶段,低渗透岩心的驱油效率随着渗透率级差的增大先增加后减小,在渗透率级差为8.67时,低渗岩心提高驱油效率达到最大,为44.9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