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针对Cuk变换器在硬开关工作模式下开关损耗大、传输效率低、di/dt和du/dt较大以及电磁干扰严重等不足,研究了一种基于零电压转换(ZVT)软开关技术的隔离式Cuk变换器系统。详细分析了隔离式Cuk变换器的软开关工作过程,计算了变换器和ZVT软开关电路的参数,研制了一台额定输出功率为500W的带ZVT软开关的新型单相单级隔离式Cuk高频开关电源样机。实验结果表明:变换器中的开关管均工作于软开关模式,与硬开关工作模式相比,有效减少了开关损耗,减小了di/dt和du/dt,降低了电磁干扰,提高了开关变换器的效率,从而验证了本文提出的方法和参数设计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2.
沈燕群  姚刚  何湘宁 《电源学报》2004,2(3):199-203
交错并联双管正激组合变换器既保留了单个双管正激变换器开关电压应力低和可靠性高的优点,又可提高变换器的等效频率,减小输出电流脉动。在组合变换器中引入耦合电感,利用其耦合两电感之间的电流转移,使组合变换器工作在单个电感电流断续而总的输出电流连续的模式下,彻底地解决了副边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问题,又能使开关管工作于零电流开通状态。  相似文献   

3.
一种三电平双管正激软开关变换器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了一种三电平双管正激软开关变换器(Three-levelDoubleForwardsoft-switchingConverter,TDFC)拓扑结构,在该拓扑结构中,变压器初级采用了两组双管正激电路串联,变压器次级电路并联,从而使变换器同时具有三电平电路和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优点。软开关技术的应用减少了电磁干扰和功率损耗,提高了变换器的功率密度和转换效率。通过Matlab/Simulink软件对电路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证实该电路比双管正激软开关电路优越。最后利用三电平双管正激软开关技术成功研制了120A/28V的开关电源。  相似文献   

4.
提出一种应用于电能存储装置测试系统中的新型交错并联Boost软开关变换器。该变换器采用一组部分复用的辅助网络,令主开关管实现了零电压(zero-voltage-transition,ZVT)开通与关断,辅助开关管实现了零电流(zero-current-transition,ZCT)开通与部分零电压关断,降低了开关损耗,提升了电路效率。开关过程中的dv/dt、di/dt得以降低,从噪声源上改善了变换器电磁兼容(electromagnetic compatibility,EMC)性能,对高频段噪声抑制效果明显。对拓扑结构、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对宽范围工作的有效性与EMC性能的改善进行了论证,并搭建了1.5 k W原理样机进行试验研究,试验结果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单元DC/DC变换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分析现有双单元DC/DC 变换器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软开关双单元DC/DC 变换器,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主要特点,给出了用于功率因数校正电路的实验结果。该变换器实现了主开关的零电压、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辅助开关的零电流开通和零电压关断,以及输出整流二极管的零电流关断。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一种双管正激式零电压转换-脉宽调制高频软开关功率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变换器的工作过程,给出了一个开关周期中的等效电路和主要的开关波形。提出了软开关实现办法,讨论了这种软开关变换器的不足,提出了改进方法。利用这种软开关技术研制了一台航空蓄电池充电器,给出了充电器的控制系统框图,介绍了充电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给出了运行波形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FLYBACK变换器ZVS软开关实现方案。一个较小的辅助变压器与主变压器串联,通过使辅助变压器原边激磁电感电流双向来达到主开关管的ZVS软开关条件。该方案实现了主辅开关管的ZVS软开关,限制了输出整流二极管关断时的dl/dt,并且使变换器在任何负载情况下,都能在宽输入范围内实现软开关。  相似文献   

8.
谐振变换器由于可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关而十分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由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新能源并网应用场合的谐振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LC并联谐振网络可实现很高的电压增益,同时具有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和近似零电压关断以及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的优点。此外,相比于传统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小。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讨论了谐振网络参数的选择,给出了具体的控制电路,并通过一台100V/1k V、1k W的原理样机验证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最后给出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谐振变换器由于可实现开关器件的软开关而十分适用于高压大功率场合。文中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海上风电直流并网技术的谐振升压变换器,该变换器利用LC并联谐振网络可实现很高的电压增益,同时不仅具有开关管零电压开通和近似零电压关断以及整流二极管零电流关断的优点,而且具有开关管和谐振网络的电压应力不超过输出电压一半的特点。此外,相比于传统谐振变换器,该变换器在整个负载范围内开关频率变化范围小。阐述了该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特性,讨论了谐振网络参数的选择,仿真和实验结果验证了工作原理和谐振网络参数选择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有的零电压软开关DC/DC变换器存在环流损耗大、占空比丢失严重、软开关范围窄和高频二极管寄生振荡严重等问题。设计了一种采用有限双极性PWM控制的零电压零电流软开关变换器,可在宽输入和宽负载范围内实现超前管零电流开通、零电压关断,滞后管零电流开关。采用RCD缓冲电路,有效抑制了高频整流二极管寄生振荡。相对于传统的零电压软开关变换器,具有环流损耗低、占空比丢失少和软开关范围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直流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直流开关电源的软开关技术及其新发展 ,提出了由无损耗缓冲技术和谐振技术组合而成的新型软开关技术将成为新的发展趋势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双管正激变换器的开关电压应力低,且具有内在抗桥臂直通的能力,可靠性高,因而得到了广泛应用。交错并联双管正激组合变换器既保留了单个双管正激变换器的上述优点,又能提高变换器的等效频率,减小输出电流脉动,增加变换器容量,因而已成为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并- 并型交错并联方式,在组合变换器中引入耦合电感,利用两个耦合电感之间的电流转移改善了它的工作环境。文中详细介绍了该组合变换器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并对其进行了仿真研究,最后设计出一台样机进行了实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由于利用了两耦合电感之间的电流转移,使得变换器能工作在单个电感电流断续而总输出电流连续的模式下,因而能自然均流,既消除了次级续流二极管的反向恢复,又能使开关管工作在零电流开通状态。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光伏电池阵列的宽输出电压范围特性,为了实现变换器的宽电压输入和输出范围特性,采用滞后臂串阻塞二极管的FB-ZVZCS-PWM变换器拓扑对光伏并网系统中的DC/DC环节进行了设计分析.该电路拓扑通过超前桥臂开并管上并联电容实现ZVS,利用滞后臂串二极管阻止零状态下反向环流的产生从而实现ZCS.论文分析了该变换器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PWM控制的ZVS Boost变换器,采用开关管的寄生电容作为谐振电容,通过多谐振在开关管开通前将其寄生电容放电,避免了开通时电容放电造成的开通损耗。谐振前对谐振电感放电以避免谐振电流尖峰,并采用无源箝位技术限制谐振电压,使得该变换器具有与传统PWM硬开关变换器相同的电压、电流应力。  相似文献   

15.
王镇道  张一鸣  李炳璋  吴旭 《电源技术》2017,(11):1633-1636
现代DC/DC变换器的发展趋势是高频率、高效率和高功率密度.基于电路拓扑结构,提出了全桥LLC谐振变换器的数学模型,推导了电压增益与负载的关系.基于最优转换效率和宽负载变化范围的转换关系,确定了谐振电路参数,并设计了一款全桥软开关LLC谐振变换器.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从轻载到满载范围内效率均达到94%以上,开关频率提高到了兆赫兹级,功率密度达到2.4×107 W/m3,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An interleaved pulse‐width modulation (PWM) converter with less power switches is presented in this paper. The buck type of active clamp circuit is used to recycle the energy stored in the leakage inductor of a transformer. The zero voltage switching (ZVS) turn‐on of power switches is realized by the resonance during the transition interval of power switches. At the secondary side of transformers, two full‐wave rectifiers with dual‐output configuration are connected in parallel to reduce the current stresses of the secondary windings of transformers. In the proposed converter, power switches can accomplish two functions of the interleaved PWM modulation and active clamp feature at the same time. Therefore, the circuit components in the proposed converter are less than that of the conventional interleaved ZVS forward converter. The operation principle and system analysis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are provided in detail. Experimental results for a 280 W prototype operated at 100 kHz are provided to demonstr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converter. Copyright © 2008 John Wiley & Sons, Ltd.  相似文献   

17.
LLC谐振网络变换器是一种软开关变换器,能够降低损耗、实现高频化、提高效率,在通信电源、电池充电器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LLC变换器为隔离型的谐振变换器,其中包含一个高频隔离变压器。在功率较大的场合中,隔离变压器设计困难,且漏感较大,导致损耗高,影响变换器性能;另一方面,隔离变压器由两个绕组组成,导致谐振变换器的体积较大,从而影响变换器的功率密度,若直接将其用于高频、高效的非隔离应用场合,不利于其效率和成本优势的发挥。提出一种具有输入输出共地结构的非隔离型LLC谐振变换器,适用于光伏逆变器、LED恒流驱动等非隔离场合。最后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验证了理论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8.
在半桥变换器中引入一对辅助开关管。它们和原来的功率管共用一个控制时序 ,实现了软开关 ,提高了效率。  相似文献   

19.
LLC变换器以其卓越的性能迅速成为DC/DC变换器的首选拓扑,而目前该拓扑大多应用在小功率半桥变换器,而在大功率全桥变换器中的应用还较少。在此提出了一种基于高性能谐振控制器MC33067的LLC谐振全桥变换器设计方案,该拓扑采用了固定死区的互补调频控制方式,巧妙利用了变压器的励磁电感和外置谐振电感与谐振电容发生谐振,实现了初级零电压(ZVS)开通以及次级零电流(ZCS)关断,并给出了输出直流电压48 V,满载功率2 kW的试验结果。试验结果表明,LLC谐振全桥变换器具有高频、高效率等优点,符合电源高功率密度、高效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20.
张之梁  阮新波 《电源世界》2007,(10):24-28,76
本文对全桥三电平变换器提出了一种新的脉宽调制控制策略——双移相(Double Phase-Shift,DPS)控制。对比斩波加移相(Chopping plus Phase-Shift,CPS)控制,该控制策略大大减小了开关管体二极管的损耗,从而提高了变换器的效率,同时保持了变换器原有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