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多门特金矿区位于阿比特比地区太古工火山岩带的北部。含金透镜体呈东西走向,陡南倾;单斜的火山-沉积岩层和侵入的长英质杂岩也呈南倾(英安质侵入岩和FP与QFP岩墙群)。所有这些岩石单元和含金透镜都被富角闪岩质的镁铁质岩墙所穿切。韧性变形总体很弱,不均匀,以陡倾斜延长为主,以分布于各种岩石类型含有陡倾斜矿物延伸线理的面状组构为特征。金成矿作用出现于富含贱金属硫化物的4种同生的岩石类型中:(1)经济意义  相似文献   

2.
金多门特金矿区位于阿比特比地区太古代火山岩带的北部。含金透镜体呈东西走向,陡南倾;单斜的火山-沉积岩层和侵入的长英质杂岩也呈南倾(英安质侵入岩和FP与QFP岩墙群) 。所有这些岩石单元和含金透镜体都被富角闪岩质的镁铁质岩墙所穿切。韧性变形总体很弱,不均匀,以陡倾斜延长为主,以分布于各种岩石类型含有陡倾斜矿物延伸线理的面状组构为特征。金成矿作用出现于富含贱金属硫化物的4 种同生的岩石类型中:(1)经济意义最大的细石英脉;(2)沉积岩层中的层控矿体;(3)QFP岩墙内的石英脉;(4)石英细脉群。对应于原始渗透特征的控矿构造有:(1)地层接触带;(2)特殊的岩石单元;(3)同火山断层;(4)原有节理。矿体的几何形态显示出朝南的复杂性,如古风化面方向。  相似文献   

3.
加拿大花岗—绿岩带中的金矿大体可分为四种类型:产于基性熔岩中的含金石英脉;产于斑岩体中的含金石英脉;产于铁质建造中的金矿:产于长英质火山—沉积岩中黄铁矿化层控浸染型金矿。从分析1981年发现的著名的赫姆洛金矿的成矿作用、岩性与矿化的关系、构造与矿化的关系、蚀变与岩性及矿化的关系、长英质侵入岩与成矿的  相似文献   

4.
陕西凤县马蹄沟—庙沟金矿处于华北板块与华南板块之间的唐藏—商丹构造混杂带内。矿区赋矿地层下古生界罗汉寺岩群为一套浅变质、强变形的火山—沉积岩系,经历了多期构造变形、变质作用,使得矿体形态变得更加复杂。采用矿区构造剖面与岩(矿)石切片研究方法,通过野外实地调研及构造分级分类专题研究,对区内多种类型的控矿构造样式及性质等进行了详细研究,结合岩石光薄片观察、岩石化学分析、探矿工程深部揭露和区域构造演化历史分析等方法,划分出四级控矿构造。研究表明:区内存在成矿期前剥离断层,主体控矿构造为近EW向展布的罗汉寺—瓦窑上脆—韧性断层(F9)及其NWW向派生韧—脆性剪切带和断裂破碎带;主控矿构造方向为近EW向和NWW向;矿体向北缓倾,在空间上呈复式褶皱或褶叠层样式,局部受北倾直立片理化带控制,产状较陡;与金矿体关系密切的岩脉为晚三叠世花岗斑岩脉。金成矿主体经受晚印支期脆—韧性剪切变形期热液蚀变富集,并在脆性阶段叠加有剪切带引张破裂及含金石英细脉加富。该矿床成矿类型为晚三叠世脆—韧性剪切带叠加引张破裂热液型金矿。  相似文献   

5.
马来西亚吉兰丹州Ulu Sokor金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Ulu Sokor金矿床产于二叠—三叠纪火山沉积岩中,含矿岩石主要为千枚岩和石英斑岩,矿石矿物以黄铁矿为主,矿体产状与地层产状基本一致,金矿化类型主要有含金块状硫化物型、含金细脉浸染型、含金石英脉型和褐铁矿型4种,矿石品位变化较大。矿床地质特征、矿体产状及矿化蚀变信息表明成矿与热液活动紧密相关,应属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物化探工作显示,New Found、Sg.Ketubang及矿区中北部是下一步找矿的重要靶区。  相似文献   

6.
范传璧 《黄金》1996,17(3):3-10
临川茅排金矿床产于震旦系下统周潭群下段中部混合岩化带,受荷田一徐坊断裂破碎带控制.含金地质体为石英脉、长英质脉及其两侧混合岩片理化带.矿体呈脉状、透镜状.矿石金品位较富.矿物成分主要有自然金,粒度较粗.嵌布状态为粒间金、包裹金.金属矿物微量,仅占矿物总量的0.75%.非金属石英含量较高(51.5%).矿石石英流体包裹体δ34S为3.8‰~4.3‰.成矿溶液可能主要来自变质水与岩浆水,成矿温度为260~370℃.属变质-岩浆中温热液型含金石英脉矿床.  相似文献   

7.
梅子铺金矿为一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含矿热液沿区域性北西向断裂运移,就位于其旁侧规模较小的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中。金矿体产状、形态、规模严格受断裂构造带控制,矿体呈含金石英脉产出。北西向断裂为导矿构造,北北东向次级断裂为容矿构造。含矿石英脉整体向南东陡倾,断裂构造扩容部位矿体厚度增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大矿体。  相似文献   

8.
金青顶金矿床深部成矿规律及找矿前景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青顶金矿位于胶东隆起东部、牟平-乳山金矿成矿带中部,矿石类型以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为主,矿体以陡倾状产出,矿石垂直分带特征明显,延深大于延长。矿床开采已有近40年的历史,现已进入严重资源危机状态。通过对控矿条件和矿床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认为,属于与花岗岩在成因和时、空分布上有关的中低温热液石英脉充填型金矿床。矿体成矿规律分析表明,金青顶金矿深部找矿潜力较大。  相似文献   

9.
钢木结构人工假顶试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玉堂  杨锡祥 《黄金》1996,17(4):24-26
钢木结构人工假顶试验应用李玉堂,杨锡祥,孙杰,赵学尧,孙彦平(招远市金翅岭金矿)1简介金翅岭金矿原疃矿区开采的为急倾斜含金石英脉与含金蚀变岩型矿床。矿脉平均厚度0.35~0.7m,倾角68°~76°。矿体围岩主要为混合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等。矿区以断...  相似文献   

10.
金矿床成矿要素繁多而复杂,最主要的是矿源层(体),控矿的构造演化和热作用三大要素。本文着重讨论矿源层(体),尤其是作为矿源层的沉积岩与金成矿关系, 一、沉积作用中金的地球化学 1.岩石中金的背景值从各类岩石的金背景值来看(表1),以沉积岩含金值最高,有时较火成岩和变质岩高出一个数量级:但其含量变化较大,其中又以碳质页岩、粘土岩、泥质灰岩、凝灰岩含量量高。如果沉积岩和变质沉积岩作为容矿岩石,在相同的条件下,含金背景值高  相似文献   

11.
张涧金矿为商州金矿带上典型的含金石英脉型矿床,产于北西西向韧性剪切带中,受左行剪切作用的控制,金矿体呈雁列状排列的构造透镜体。北西西向大断裂是区域上金矿的导矿构造,韧性剪切带是配矿构造,含金石英脉为容矿构造。导矿、配矿、容矿构造配置协调生成金矿;后期多次含矿热液的叠加、改造导致金矿化富集。同一韧性剪切带中发育北倾、南倾不同产状的含金石英脉,其交汇部位矿体变厚大,品位明显增高,易于形成富矿体。  相似文献   

12.
康县金洞子金矿位于甘肃省康县三河坝乡。矿床成因属接触交代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其工业类型为含金石英脉型金矿床。矿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简单。矿石类型自然类型以原生矿为主,工业类型为石英脉型。金洞子金矿发现了一条金矿体为金盲矿体。围岩主要为灰-灰黑色砂质板岩,容矿岩石为细脉状、网脉状、树枝状、浸染状石英脉。矿体发育在近东西向层间挤压破碎带中。总体走向75°,倾向东南,倾角60°~74°。矿体与围岩接触界线明显。  相似文献   

13.
瓦窑前矿区的赋矿层位为新元古界的张村群浅变质火山沉积岩,矿(化)体受新村-平家坂韧性剪切带控制,剪切带以北东-北东东走向为主,剪切带脆性变形、蚀变强部位往往有工业矿体产出,金矿化带由石英透镜体-千糜岩化岩石组成,多产于剪切带中心部位,呈透镜状沿主剪切面分布。金矿体赋存于矿化带膨大部位,矿体由蚀变破碎石英透镜体、千糜岩组成。矿体顶板往往出现煌斑岩脉。瓦窑前金矿是受韧性剪切带控制的动力变质热液-岩浆期后热液叠加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14.
着重从含金矿化类型,含金矿脉(矿体)规模、产状,矿石物质组成,矿物组合、生成顺序及成矿期次和金的品位变化规律等,对烧锅营子金矿区矿床矿化地质特征,作了较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含金矿脉可划分为石英脉型、蚀变岩型、复合脉型和复脉带型等四种矿化类型;并通过对矿区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总结出金矿带由矿区→矿床→含金矿脉→矿体→矿化富集地段的埃次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15.
李青锋  高卫宏  王建涛 《黄金》2013,(12):15-18
温江寺金矿床赋存于三叠系断陷盆地深水-半深水复理石建造中,该套沉积岩系是矿床形成的物质基础,金矿(化)体严格受具韧-脆性的近东西向(北西西向)断裂构造带和北东向断层破碎带控制,二者交汇部位往往是矿体产出部位,岩脉的侵入主要起着改变岩石力学结构以便含矿热液渗入和萃取金矿化物质的作用。矿区已发现4条矿带,容矿岩石主要为钙质板岩,矿石类型主要为(碳酸盐化)石英脉型。综合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条件、成矿作用等认识,认为矿区深部及外围化探异常较好,构造发育部位是下一步扩大矿体规模有利地段。  相似文献   

16.
豫西地区嵩县纸房拆离断层充填石英脉型钼矿床位于秦岭山脉三大支脉的外方山脉北麓;矿床地质特征及其矿化富集规律:(1)矿床的主要工业矿体产于中元古界熊耳群酸性火山熔岩—流纹岩的层间拆离断层带内充填的石英脉中;(2)矿体倾斜但平缓,倾角8°~35°,超薄脉状,厚度0.5~2.5m,平均2.14m,矿体空间展布状态与熊耳群流纹岩岩层、拆离断层和石英脉一致;(3)矿化不均匀,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上部内边缘时,脉体完整矿化较弱;(4)矿体赋存于石英脉下部内边缘时因脉体与拆离断层接触带岩石破碎程度高,钼矿化富集较强;(5)层间裂隙与矿化关系密切,石英脉下盘因围岩发生层间滑动幅度大,产生大量的层间裂隙,常形成条带状构造的富矿层;(6)钼矿化与拆离断层带围岩蚀变的强弱正相关,特别是钾化、硅化蚀变厚度越大,强度越高矿石越富;(7)矿石呈条带状,星点浸染状和复脉状矿石者,矿石较富;(8)矿体倾角由陡变缓、由缓变陡部位,走向转弯部位,矿化富集较强。  相似文献   

17.
山西五台七图式沉积变质-热液叠加改造型砾岩金矿床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杨言辰  王建  马志红 《黄金》2001,22(7):6-9
七图式金矿床产出于山西五台地区古元古代滹沱沉积盆地中,容矿岩石为低绿片岩相变质的滹沱群四集庄组砾岩、含砾砂岩、金矿化以含金(硫化物)石英脉型为主,伴生含金石英细网脉-蚀变岩型,矿体赋存于背斜褶皱的核部,特别是与背斜相关的韧性剪切带内,矿床地质特征及硫、氧和铅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其金矿化不仅与下伏五台群绿岩地体有关,同时受吕梁期区域变质变形作用及其热液作用控制,从而确定该类型金矿为沉积变质-热液迭加型砾岩金矿床。  相似文献   

18.
红花沟金矿田位于华北地台北缘内蒙地轴东段云雾山隆起带上。区内出露地层太古宙火山-沉积变质岩系(鞍山群)。下部为片麻岩组(A_hZ_2),上部大理岩组(A_hZ_1)。组成地层的岩石类型主要以斜长角闪片麻岩、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为主,夹有大理岩、石英变粒岩和黑云变粒岩。本区含金石英脉主要产于斜长角闪岩和角闪质片麻岩中,少量产于钾长花岗岩。上部岩组以白云质大理岩组为主。中生界地层主要为侏罗系上统中基-中酸性火山岩及陆相碎屑沉积岩夹煤层。本区岩浆岩出露广泛其中以中酸性-酸性岩浆岩最为发育,主要岩石类型有  相似文献   

19.
东峒岭金矿床位于胶东重要的牟—乳金矿成矿带内,受峒岭—小陶家断裂带及其次级的压扭性断裂控制,矿体围岩主要为黄铁绢英岩化二长花岗岩,矿床成因属中温热液充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在对矿体特征、矿石类型、围岩蚀变、控矿因素的总结后,认为,本矿床属中温热液充填含金黄铁矿石英脉型金矿床,可对本区金矿的勘查提供一定的指导。  相似文献   

20.
梅岭铜矿地处吐哈盆地的南缘古生代隆起带中,产出于中奥陶统荒草坡群大柳沟组第二-三岩性段中酸性的火山岩系内,由断裂构造与火山通道构造共同控制。矿体存在穿层性特征,主要包括两类,分别为似层状近水平的同框体与斜脉状陡倾的薄矿体。铜矿石主要为块状矿石与细脉浸染状矿石。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属于中低温火山热液型的铜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