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大理卷烟厂引进的HAUNI制丝线由于烟丝调度的局限性,存在着烟丝供求关系不平衡问题,造成不必要的制丝线待柜停机或卷烟机待料停机,烟丝质量也易出现波动。将贮丝柜与风力送丝机重新编组,优化烟丝的送料方式,解决了上述问题。改造后烟丝调度的灵活性大大增加,贮丝时间比较稳定,实现了贮丝柜对卷烟机的烟丝灵活输送,提高了烟丝质量和卷烟质量,降低了原辅材料消耗。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不同卷烟机卷制对配方烟丝结构与卷制质量的影响,分别用PASSIM和PROTOS两种卷烟机对同一牌号配方烟丝进行卷制试验,并测定了贮丝、卷烟机烟枪处烟丝结构和对应的烟支卷制质量。结果表明:同一牌号的配方烟丝经过不同卷烟机卷制后烟丝结构分变化趋势相同,但经过PROTOS卷烟机卷制后3.35mm以下各区间烟丝比例相对较大,长丝与短丝比例均匀性较好;长丝与中短丝比例均匀性好烟丝结构,卷制后的卷烟物理质量稳定性好,单支质量标准偏差偏低19%以上,烟支吸阻、硬度也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3.
贮丝房中贮丝柜组与风力喂丝机之间"一对一"的刚性联接方式,不能实现贮丝柜与风力喂丝机之间的任意柔性联接,不能及时清空贮丝柜的尾料等,影响生产效率.为此,利用柔性供丝系统和尾料柜两种设备对贮丝房进行了柔性化改造.改造后供丝系统可以使任意品牌的烟丝快速切换到指定的风力喂丝机,增强了调度的灵活性,提高了贮丝柜的利用效率.并可以根据车间风力喂丝机数量和车间面积灵活设柔性供丝系统的具体布置,按生产需求确定尾料柜的数量,达到了快速按订单组织生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根据制丝工艺要求,分析贮丝柜堆积进料方式的缺点及平铺进料方式的合理性.通过在原有的双层贮丝柜上面加纵向行车,改堆积进料方式为平铺进料方式.保持了双层贮丝柜占地面积小、贮丝能力高的特点,提高了烟丝含水率和配方的均匀性、稳定性.  相似文献   

5.
风力送丝系统中的转盘振动喂丝机在运行过程中,转盘中的烟丝受振动易发生烟丝分层,导致卷烟机落料器吸入烟丝结构差别大、吸丝时间长、卷烟质量不稳定等问题,为此,对转盘振动喂丝机的吸丝口进行了改进.改进措施为:①采用浮动式吸丝口替换喂丝机的固定式吸丝口;②拆除振动系统的减速电机,取消转盘的振动功能.改进后有效解决了转盘振动喂丝机的烟丝分层问题,卷烟机落料器内烟丝碎丝率变异系数降低了0.23,吸丝时间减少了13 s;烟支端部落丝量降低2.41 mg/支,吸阻标准偏差降低51.2 Pa,烟支重量标准偏差降低5.5 mg/支.实际测试结果表明,风送到卷烟机落料器内的烟丝结构更加均匀,提高了烟支卷制质量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
广西富川烟厂3000kg/h制丝线在控制技术上采用了德国西门子公司的S5一115U可编程序控制器,使电控柜门数减少,接线大为简化,可靠性增强。然而对我国许多电气维修人员来说,采用PC还是一门新技术,特别是其控制过程没有传统的继电控制直观,在维修时往往感到比较棘手。本文以烟丝混合工艺线中贮丝柜装料过程为例,说明要正确理解设备的控制原理及其在实际线路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广西轻工业》2019,(12):113-114
为加强细支卷烟产品生产过程的精细化控制,确保成品烟丝和烟支含水率的稳定,研究贮丝、送丝及卷制过程中烟丝含水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细支烟丝表层含水率随贮丝时间的增加而降低;随着环境温湿度的提高,细支烟丝表层含水率和内部含水率的差值越来越大,贮存温湿度大于27℃,湿度大于65%时,细支烟丝开始吸潮;风力及卷包工序水散失0.09%。贮丝环节是细支烟丝含水率散失的重要环节,应针对细支卷烟的生产设置适宜的贮丝温湿度环境和贮丝时间。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贮丝柜烟丝布料均匀性,采用激光扫描表面重构技术建立了烟丝布料控制系统。利用激光扫描仪测量贮丝柜烟丝堆积表面高度,当波峰与波谷之间的高度差H>阈值H0且烟丝堆积截面的波谷面积M≥λS(λ为面积比例系数,S为铺料截面积增量)时,调整分配车的步进距离,通过降低高度差调控烟丝堆积表面状态。利用该系统对烟丝布料状态进行调控,结果表明:(1)调控后烟丝堆积高度差从139 mm降低到67 mm,标准偏差由79 mm降低到50 mm,变异系数降低5百分点;(2)调控后烟丝含水率、填充值、整丝率和碎丝率变化量分别为0.08百分点、0.1 cm3/g、2百分点和0.3百分点,均优于调控前水平;(3)烟丝含水率、整丝率、碎丝率标准偏差分别降低0.07、0.49、0.10百分点。该技术可为提高制丝过程稳定性和烟丝工艺质量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9.
在卷烟厂的设计和改造中经常遇到贮丝量的确定问题,目前多凭经验,由于没有一个合理的计算方法,因而准确度差,不仅影响生产流程和效益,也难以准确、深入地进行技术经济分析。本文提出一种理论贮丝量的计算方法,作为确定实际贮丝量和选用贮丝柜的基本依据。计算模型每条制丝线所生产的烟丝固定供给一个或多个卷接包生产单元,每个单元与固定的一组贮丝柜相连接,该单元在同一时间只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解决出柜烟丝整丝率下降、碎丝率升高及区域粉尘浓度过高的问题。方法:设计了一种贮丝柜柔性进出料系统,通过自动伸缩溜料板和滑动升降式耙料辊,有效降低烟丝造碎和区域粉尘浓度。结果:采用贮丝柜柔性进出料系统后,整丝率变化率升高1.1%,由80.2%升至81.1%,碎丝率降至2.2%;区域含尘浓度C-TWA降低至0.5 mg/m3结论:改进后的贮丝柜达到了清洁生产和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1.
为解决传统气力输送系统的烟丝分层、吸丝管堵丝和漏灰等问题,研究开发了水平侧吸式烟丝气力输送系统。结果表明:该系统可以明显改善配送烟丝结构,提升机台卷制质量,降低剔废率,提高烟支重量、总粒相物、焦油的控制精度,有效地保证了卷烟质量的稳定。  相似文献   

12.
卷烟卷制质量的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为评价在制品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稳定程度,提高卷烟卷制过程中的质量稳定性控制水平,以方差分析、统计假设检验等为手段,对卷烟的质量指标和过程参数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以显著性水平来量化卷烟卷制质量的稳定程度。结果表明,卷烟卷制质量的波动根源主要来自于来料烟丝结构的差异;烟丝结构的差异主要为批次间的波动和机台间的差异。减少机台间来料烟丝结构的差异和批次间烟丝结构的波动可稳定提高卷烟的卷制质量。  相似文献   

13.
为丰富烟草行业制丝加工方法,研究了低温真空干燥对烟草制品的水分影响规律,并与滚筒干燥方式加工的烟丝进行了物理质量、致香成分以及感官质量特点的分析检测。研究结果表明:①采用低温真空干燥加工后的烟丝致香成分相对含量为470.12μg/g,滚筒干燥后烟丝致香成分为395.16μg/g。②批内、批间水分稳定性更好,批内真空干燥无干头干尾,水分标偏为0.06;滚筒干燥水分标偏为0.23;③真空干燥后烟丝填充值为4.02 cm3/g、碎丝率为7.58%;滚筒干燥后烟丝填充值为4.57cm3/g、碎丝率为4.39%。相比于滚筒干燥,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在烟丝和卷烟品质方面具有一定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CO2膨胀烟丝在卷烟配方中的使用等级和掺兑比例,进行了CO2膨胀烟丝分类加工应用研究。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等级烟丝膨胀前后物理特性、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化分析,建立膨胀烟丝叶组配方模块,在此基础上,通过工序质量评价和单机联机试验,确定出各类膨胀烟丝的加工工艺参数。结果表明,对CO2膨胀烟丝进行分类加工,不仅可提高膨胀烟丝的耐加工性能和卷烟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降低烟叶消耗,具有较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确定卷烟机最佳回丝量,根据烟支卷制原理,结合烟支重量、规格、密度和平准盘凹槽规格、卷烟机吸丝道导轨规格等因素建立了卷烟机最佳回丝量计算模型。通过实例验证,该模型推算出的卷烟机回丝量是合适的,不仅能提供满足烟支质量要求的烟丝量,而且能最大程度减少因回丝量过大造成的烟丝造碎,降低烟支含末率,提升产品质量。该模型确定卷烟机最佳回丝量的方法实施方便,且不受卷烟机机型、烟支规格、原辅材料等因素限制,具有一般适用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统计3个卷烟牌号的卷制质量指标、烟丝质量指标和加工的消耗指标并作回归分析,发现卷烟吸阻、硬度、填充值和烟支密度的乘积互为正相关关系,卷烟空头率、端部落丝量和含末率互为正相关关系,影响单箱耗丝的因素包括烟丝碎丝率、填充值和含水率。提出了对烟丝质量、制丝线消耗和卷制消耗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7.
切丝机传动系统的改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切丝机切丝过程中产生“宽度不合格烟丝”的原因。改进后切丝机在减速机构和输送链机构之间设置了可实时控制的离合器,通过采用离合器及其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地消除“宽度不合格烟丝”,提高了烟丝质量。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烟丝输送的动态性和灵活性,解决EMS小车在柔性送丝系统中抓取料箱效率偏低、无优先级别等问题,通过分析柔性送丝系统的总体结构和EMS小车通信接口,对EMS小车的关键调度算法进行了改进。通过确定各站点的优先级,实现了优先权动态列表算法,较好地解决了卷烟机多的站点烟丝供应不足问题。改进前喂丝机同时供应5台卷烟机就有可能出现烟丝不足,改进后最多可以同时供应7台卷烟机,且全部烟丝供应均可使用EMS小车输送,有效提高了EMS小车的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其他制丝工序加工参数和卷制参数相同的条件下,分别按0.6,0.7,0.8,0.9,1.0 mm切丝宽度制丝并卷制细支烟,探索切丝宽度对细支烟烟丝结构、卷制质量、烟气成分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①切丝宽度为0.6~1.0 mm时,整丝率与切丝宽度显著正相关,碎丝率与切丝宽度显著负相关。②吸阻、总通风率、焦油量与切丝宽度间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切丝宽度为0.6~0.8 mm时,细支烟单支重、吸阻、硬度、总通风率及焦油量与设计值的相对残差较接近于0。③随切丝宽度降低,细支烟感官质量整体表现逐渐向好。综合不同切丝宽度细支烟卷制质量、烟气成分和感官质量,兼顾烟丝结构,细支烟适宜切丝宽度为0.7~0.8 mm。  相似文献   

20.
片烟成丝模式对烟丝结构与卷制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优化片烟成丝工艺,提升卷烟产品物理质量稳定性,对比了传统切丝与定长切丝不同片烟成丝模式对烟丝结构、产品卷制质量及原料消耗的影响。结果表明:①与传统切丝方式相比,采用40 mm定长切丝方式,烟丝结构中>3.35 mm长丝比例降低,3.35 mm以下各区间烟丝比例增加,长丝与中短丝比例均匀性得到改善;②定长切丝方式显著提升了卷烟物理质量稳定性,单支质量超标缺陷率由5.2%降低至2.2%,单支质量标准偏差降低12%以上,烟支吸阻、硬度标准偏差也有所降低;③与传统切丝方式相比,定长切丝方式下单箱耗丝量较低,而单箱耗叶量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