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5G是最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的发展速度非常迅猛,具备超高传输速率、超大带宽、超高可靠性与低延时、海量物联等显著特点,包括三类典型应用场景,分别是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uRLLC超高可靠与低时延通信、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本文通过分析5G的现状、技术特性、组网要求、重点领域,探索广电行业结合5G技术特性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2.
前言第五代(5G)无线基础设施不仅为新应用开辟了道路,还极大地改善了4G及前几代无线应用。随着5G网络性能的提高,通信速度将更快,延迟更低,交互性也更佳。这对消费者体验和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来说都是好消息。5G将通过单一移动网络提供以下三种服务:一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满足以人为中心的内容和服务接入用例需求;二是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在要求不高的低功耗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三是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RLLC),在要求非常严格的设备之间进行数据交换。本文将探讨5G增强技术如何改进现有应用,并为更具创新性的应用创建平台。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机器视觉和人工智能发展进程的回顾,分析人工智能技术对机器视觉的促进作用,探索了机器视觉的应用领域,研究了5G通信技术对机器视觉应用推广的促进作用,展望了5G和人工智能机器视觉技术结合发展的方向和应用领域.  相似文献   

4.
在IMT-2020(5G)推进组带领下,产业链已经对eMBB(增强的移动宽带)、mMTC(超大规模机器类通信)、UR LLC(低时延与高可靠)等场景进行了深入研究. 6月12日,在备受瞩目的“2017年IMT-2020(5G)峰会”上,中兴通讯无线经营部总工程师朱伏生强调,通信设备商与运营商的合作方向,早已不再是单纯做管道.面向5G时代,要把先进技术与应用、商业等联合起来,尽快为5G融合应用创造商业环境.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针对移动通信的需求也日益增加,业务的差异化带来了各种完全不同的需求。5G技术提出至今,一直是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目前,中国各大运营商都在加速5G商用步伐,预计2020年进行正式商用。国际电信联盟(ITU)定义的5G的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增强型移动宽带(e MBB)、大规模机器类通信(mMTC)、超可靠低时延  相似文献   

6.
<正>内容导读全球5G进入商用部署的关键阶段。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7月,全球共有19个国家/地区的31家运营商开始商用5G。5G旨在更高效地统一支持增强移动宽带、海量机器类通信、高可靠低时延通信3大类的移动业务,涉及到不同行业和领域。本专题共由8篇文章组成。《5G商用起步,融合应用蓬勃兴起》是一篇综述文章,该文指出5G应用包括智慧化生活、数字化治理、产业数字化3大方向,4K/8K高清视频、无人机/车/船、机器人是其4大基础应用。5G发展初期以4G增强型  相似文献   

7.
移动/多接入边缘计算( MEC)技术通过将计算存储能力与业务服务能力向网络边缘迁移,使应用、服务和内容可以实现本地化、近距离、分布式部署,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 5G 增强移动宽带、低时延高可靠以及大规模机器通信类终端连接等场景的业务需求。本文在分析 MEC 技术在LTE网络中的应用方案以及对于 5G 网络的价值与意义的基础上,给出了 5G MEC 部署方案以及MEC关键技术的方案。  相似文献   

8.
《中兴通讯技术》2020,(3):56-60
5G R16标准已经发布,使得5G预期解决增强移动宽带(eMBB)、超可靠低时延通信(URLLC)、海量机器类通信(mMTC)的标准初步完备。以网络融合为主线,从固定移动融合、空天地一体化融合、通信技术(CT)/运营技术(OT)融合这3个角度,分析5G架构在网络融合的深度及广度上的发展趋势,同时指出了5G面向R17的关键演进方向。认为网络融合技术的复杂性和融合的深度有关,不能因为网络融合复杂而放弃技术和应用的融会贯通。  相似文献   

9.
3GPP定义了5G应用场景的三大方向: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场景)、uRLLC(超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场景)、mMTC(大规模机器类通信场景).其中,mMTC是物联网的解决方案,旨在突破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连接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万物永久互联的超强连接能力.在此基础上,5G借助mMTC,打破时空界限,将创造智能转化为核心的新业态、新模式.文章分析与解读了mMTC的应用场景,指出了如何对mMTC场景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0.
2015年9月,ITU(国际电信联盟)正式定义了 5G 的3类典型应用场景,包括 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 mMTC(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uRLLC(超可靠低时延通信)。5G可以解决多样化应用场景下的差异化性能指标带来的挑战(不同应用场景面临的性能挑战也有所不同)。文中分析、研究了eMBB场景中的热点高容量场景的外场测试规范。  相似文献   

11.
Wireless Networks - 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 (mMTC) face spectrum scarcity problems at 5G mid-bands (i.e., sub 6 GHz) due to tens of billions of machine-type devices connected in a...  相似文献   

12.
5G系统将移动通信服务从移动电话、移动宽带和大规模机器通信扩展到新的应用领域,即所谓对通信服务有特殊要求的垂直领域。对使能未来工厂的5G能力进行了全面的分析总结,包括弹性网络架构、灵活频谱、超可靠低时延通信、时间敏感网络、安全和定位,而弹性网络架构又包括对网络切片、非公共网络、5G局域网和边缘计算的支持。希望从广度到深度,对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做透彻、全面的梳理,对其挑战做清晰的总结,从而为相关研究和工程技术人员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5G作为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具有大带宽、低时延和海量连接等特点。5G可为用户带来革命性的业务体验,也能开发新型商业模式,为通信运营商提供持续增长的新动力。为满足5G技术的三大业务场景的需求,需要前传技术综合考虑网络资源、成本和技术成熟度等各方面因素,满足低时延、高可靠性的要求。并本文通过对现有前传技术的分析,明确原有技术的优缺点,提出了半有源波分复用方案。该方案采用非对称的设备形态,适应C-RAN组网,利用现有成熟技术,在提供网管和保护恢复功能的基础上,保证技术简洁,降低设备成本。该方案与现有前传方案相比,具有明显的综合优势。  相似文献   

14.
5G无线通信网络物理层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倪善金  赵军辉 《电信科学》2015,31(12):40-45
信息社会日益增长的需求,促使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计划于2020年进入商业运营的5G无线通信技术,尚在探索和研究阶段。从无线通信的发展历程出发,介绍了当前国内外的无线通信发展的最新趋势,然后从频谱资源紧缺、系统容量亟需提高的角度,着重介绍了两个关键的物理层技术——毫米波通信技术和大规模MIMO技术,以应对未来无线通信的发展要求。此外,还概括性地介绍了5G无线通信系统的应用场景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前2G通信技术基本已经停用,3G通信技术得到普遍应用,4G通信技术也已经得到广泛推广和使用,通信行业的研究焦点从4G通信技术迅速转移到5G通信技术.本文结合5G通信技术的未来展望,分析了具有发展前景的大规模MIMO技术、毫米波频段移动通信技术、同频全双工技术三项面向5G通信的射频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Wireless Personal Communications - Some channel coding schemes for 5G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is facing difficulty in satisfying the user requirements in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 This paper...  相似文献   

17.
通信技术在现代社会不可替代,而5G技术是目前无线通信领域的核心技术,其发展和应用得到了广泛重视。因此,以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作为切入点,分析国内外5G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动态、新时期5G无线通信技术发展与应用趋势等,以更好地发挥5G无线通信技术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5G标准规范目前的版本以满足IMT-2020对数据速率、时延、可靠性等需求为目标,支持增强型移动宽带、超可靠低延时通信、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三种应用。为满足5G演进系统中混合部署更多业务类型,服务更加多样化设备的需求,本文研究自适应调度和复用增强的策略,确定通过提高调度准确性、增强基于配置的调度流程、自适应工作带宽调整、改进终端设备内部混合多业务处理流程、增强多业务的复用方式、优化干扰管理和控制、支持同频复用不同空口参数集合方面的技术演进可适配不同等级的设备,满足混合业务各自在可靠性、可获得性、可维护性、安全性和完整性方面的需求。  相似文献   

19.
郭涔峰  陈晓明 《信号处理》2022,38(8):1568-1578
如今,物联网已经应用在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但是由于空间、环境等限制,地面物联网在一些应用场景中表现出了服务能力严重不足的问题。针对这个问题,第六代移动通信技术(6th generation mobile networks,6G),提出将卫星通信与地面通信融合,从而实现全球无缝覆盖。对于卫星通信,卫星通常由太阳能供电,导致能量有限,因此想要实现大规模设备高质量的通信,卫星的能量效率设计非常必要。本文为6G低轨(low earth orbit,LEO)卫星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设计了一个能量有效的非正交多址接入(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框架,以支持广域分布设备的大规模机器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s,mMTC)。考虑到LEO卫星的能量有限性和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不准确,本文建立了一个在功率和信干噪比(signal-tointerference-plus-noise ratio,SINR)约束下最大化能效的优化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集群通信系统沿专网与公网方向发展演进的技术趋势,结合公安调度需求研究了基于5G切片的警务集群系统体系结构,包括应用层、服务层、传输层、终端层、标准及管理体系和安全保障体系。在网络组网架构方面,通过超高可靠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uRLLC)切片传输控制信号,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 Mobile Broadband,eMBB)切片传输业务内容,并提出集群业务软件中通信调度业务逻辑、综合业务适配和维护管理软件的模块组成,对其应用的协同算法、时延保证、安全可靠性和可扩展性等关键技术问题给出建议。基于多智能体控制模型提出多接入边缘计算(Multiple Access Edge Computing,MEC)服务器之间状态同步协调算法,为警务集群系统在5G技术体制下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