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很多美国朋友第一次来中国,都会有同一种感觉——怎么在中国吃的"中国菜"和在美国吃的"中国菜"完全不一样?同样是"宫保鸡丁",但是中国版的要比美国版的好吃太多。如果你说跨国比较太遥远,那你飞一次重庆吧,去过重庆的南山,你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从来没吃过火锅。去过成都,才发现,原来自己从来没吃过川菜。电影也是一样。如果你有幸在美国加州卢卡斯电影制片厂的天行  相似文献   

2.
正馄饨在各地叫法不一,"云吞"、"包袱"、"扁食"、"抄手"……在我眼里,包馄饨可是件颇繁琐的事情,比煮一顿米饭炒两三个菜麻烦多了。当然你也可以去店家吃,买速冻的馄饨自己下来吃,可怎么会有现剁、现包、现下的自家馄饨好吃啊!上海人做饺子爱白菜猪肉馅,做馄饨爱绿叶菜猪肉馅,荠菜、小青菜、鸡毛菜、矮脚大  相似文献   

3.
别样茶     
正有别于米汤、菜汤、面汤,用粗粮、杂粮、果蔬略添些水,煮出来的汤汁,在我的老家一律叫"茶"。更有意思的,清早起来吃的点心、干丝、粉丝小肉丸叫早茶,午后解馋的小馄饨、豆腐花或桂花糕,叫晚茶——汪曾祺写过:"我的家乡有‘吃晚茶’的习惯。下午四五点钟,要吃一点点心,一碗面,或两个烧饼或‘油端子’。"就是过大年时热气腾腾的年蒸也叫"做茶",问问乡亲们,振振有词地答:茶饭、茶食,茶就是饭,食就是茶啊。  相似文献   

4.
馄饨     
雪夜,骑车在下夜班回家的路上。今天刚发薪水,由我做东,停车欣悦地走进城关老胡同口一小小的、僻静而整洁的馄饨馆儿。不奢侈,3人要上3只卤兔子头、1盘红油耳丝、1盘水煮花生、1盘姜汁西芹,外带1瓶北京二锅头,再来2笼烫面饺,3碗鸡丝馄饨,小碟里放入醋和油辣子。3人花上近40元消夜一次,吃的也满惬意的。 馄饨——南食也。在南方,既算饭,也是小点。而在四川,却把馄饨叫做“抄手”。红油抄手、麻辣抄手,碗底略放些榨菜丁和葱花,冲入鸡汤或骨头汤,他们说:“这样吃起来,才安逸。”在山东龙口,我曾吃过一种用沙丁鱼肉做  相似文献   

5.
《中外食品工业》2010,(4):14-14
杨枝金露:去青岛旅游买了蛤蜊干,不过不知道怎么清洗才能完全去沙,而且除了做汤还有什么吃法呢,有没有人做过呢。 大豆:据说可以做馄饨、饺子的时候用来做馅。  相似文献   

6.
馄饨香     
萧萧 《饮食科学》2008,(2):56-56
馄饨,是天凉时节的暖胃之物。最大气的馄饨是我在北京吃的老字号“馄饨侯”,在鼓楼边上。服务生挺有“范儿”,京腔京韵地吼一声“鲜肉馄饨一碗,齐了,你慢用咧”.咚地一声,馄饨就上桌了。真是天子脚下吃碗馄饨.声响也非同寻常。  相似文献   

7.
正最早接触面团,是幼年在外婆家。记忆中的面团是奇妙的,在外婆手里会变出好吃的馄饨。一根粗粗长长的圆棍,在面团上滚来滚去,雪白的面粉还不时地洒落下来,慢慢地,软软的面团就变成一张八仙桌那么大的薄薄面皮了,然后又变成小小的方片,一摞一摞摆起来。外婆拿起小面皮,放进肉馅,眨眼的功夫就捏出一只小馄饨,神极了,桌上很快就堆起好多小馄饨。我第一次学会揉面,是读中学的时候。那时生活在北方,喜欢吃饺子,但家里没人会做。于是就跑去跟同学的妈妈学,  相似文献   

8.
正在南京南湖,有一家开了28年的鸭血馄饨店。随着外卖平台首次参加"双11"活动,这家店也摩拳擦掌,准备多卖1000碗。馄饨和鸭血混搭,初闻让人大吃一惊。不过这并不是鸭血馅的馄饨,而是鸭血与馄饨并存。今年72岁的汤老太是这家馄饨店的创始人。汤老太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南京人爱吃鸭血,最初老伴在不忙的时候喜欢下碗馄饨,再来一碗  相似文献   

9.
蜜调金橘     
第一次吃金橘是在江苏省的婆婆家.那个时候我才五六岁的样子.像男孩子一样到处和表哥淘气。放学了从湿漉漉的街上跑到商店去.表哥神秘地塞给售货员5分钱.让我张开嘴巴在柜台前面等。苦苦张大了嘴.口水流了一地.终于看见售货员阿姨用一支竹镊从玻璃瓶里夹出了一颗黄澄澄的金橘蜜饯来.咕咚一声.金橘掉进了嘴里.甜蜜的汁水顺着嘴角溢了出来。好甜.我这辈子从来没吃过这么甜美的东西.心想:这番苦等真没有白费……  相似文献   

10.
孙桂本 《中国食品》2002,(15):2fzgsp
近日,中华老字号北京馄饨侯中心厨房生产的馄饨、烧饼、蒸包、面条四大系列28种风味小吃获ISO90012000版国际质量体系和服务体系认证。从此,京城五家馄饨侯的馄饨都是一个味儿了。老北京怀念馄饨侯薄皮、馅大、汤浓、作料全的美味馄饨。说起薄皮,薄如蝉翼,放在报纸上能透出字迹来;馅大,10个馄饨皮50克,能包50克肉馅;汤浓,母鸡、猪骨文火熬24小时,汤色乳白,爽滑不腻;作料是冬菜、虾皮、鸡精、味精,味道十分鲜美。从单一品种到多样馅、多口味馄饨,是它一大革新。现有鸡肉、鲜虾和油菜与芥菜相合的菜肉馄饨,也有原汤、红油、…  相似文献   

11.
正无论去哪出差,只要看到"大馅水饺"四个字便再也迈不开腿,非要去大快朵颐一番。虽说一次又一次失望,可还是会不断地去尝试,像是对抗一个宿命的游戏,甘愿在循环往复的樊篱里痴迷。我狂热地热爱水饺,儿子曾经不止一次问我:"妈妈这么爱吃水饺,真的是因为过去只有过年才能吃到吗?"儿子的话总让我瞬间穿越回贫寒的年岁。  相似文献   

12.
烩面是我老家河南的一道特色美食。自嫁我后,妻子耳濡目染,也学会了做烩面的手艺,她做的烩面,被我和儿子誉为"妈妈"牌烩面。记得那还是儿子刚上幼儿园的时候,小家伙感冒发烧,什么也不想吃,妻子就劝慰他:"妈妈给你做烩面吃,吃不吃呀?"小家伙点了点头,随后妻子忙活开了。从菜场买来羊肉和香菜,妻子先将肉炖上,而后开始和面。烩面好  相似文献   

13.
正一毛二分钱,一两粮票。是我人生吃的第一碗馄饨的价钱。1980年深秋,我五岁,在乡下姥姥家长大的我被父母接回了城市。我对鲁中的这个城市很陌生。对五年来很少见到的父母和哥哥姐姐也很陌生。我的口音对于这个城市很陌生,我的孤单对于这个家庭也很陌生。我总是小心翼翼地,不敢太亲近他们。有一天,母亲带着我去育红班,经过小城那家国营的馄饨铺  相似文献   

14.
包子的气质     
正一家人在厨房里,热火朝天地包包子。为了让孩子们多吃菜,我总是可着劲儿地多塞馅,先生是个凡事宽松行事的人,加之他那棍子一样硬邦邦的手指,一点不灵巧,他的包子在我看来"大而无当",皮大馅少空空荡荡。他说,多了包裹不住,"露馅"跑味,影响口感,营养也流失了。  相似文献   

15.
夏红萍 《四川烹饪》2003,(12):24-24
现在很多厨师都在为出新菜开动脑筋,今天我就来把自己创制凉瓜汤圆的过程做一个介绍,也许对大家有启发。一次,老板吃了我们小吃部的汤圆,觉得太腻口,要我们改进后再创一种与众不同的新品种,这可把我急坏了。以前,我们在汤圆变化上已经花费了不少心思,并且还开发出了许多新馅心,而现在,好像已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要让我们再创一道新口味汤圆出来,似乎已不可能。不过,我还是把能和汤圆沾上边的米食品种全在脑子里过了一下,目的当然是看能不能从中找到一些灵感———有的是在汤圆馅心上创新,不光有各种口味的甜馅,还有荤素原料做成的咸馅。有的…  相似文献   

16.
正妈妈常说:"秋天来了,少吃辛辣多吃酸。"后来我知道,秋天多吃酸可以补肝,这是我国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妈妈泡的酸菜特别香脆、微辣、爽口。有人夸她的手艺是"酸菜文化"的经典。其实,妈妈大字不识,一辈子是家庭主妇。妈妈有一个大酸菜坛,坛子里酸水有五年以上了。每到秋天,妈妈要泡很多种酸菜,邻居们常拿着空碗来"讨",特别是孕妇和病后胃口  相似文献   

17.
我吃过多种方法烹制的虾:软炸虾、油焖虾、番茄虾仁、清炒虾仁、盐水虾、虾仁馄饨、虾仁蒸  相似文献   

18.
长期住在香港的如君不久前回家过节, 总觉得妈妈烧的菜不再像以前那样清淡,每次都咸得她猛喝水,但妈妈却吃得津津有味。当她告诉妈妈菜做的太咸时,妈妈却回答: “没有啊,我吃着刚刚好,再淡的话就没有味道了。”妈妈的身体一向很好,前段时间刚做过体检,基本都“合格”,而前几年妈妈还不喜欢咸食呢。如君奇怪,莫非人越老口味越重了? 味觉退化自然而然如君的妈妈并不  相似文献   

19.
北方人爱吃饺子,南方人喜吃馄饨.要想做一顿可口的饺子或馄饨,除了要做好皮子,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秋天,我试味刚学会的重阳糕,感到口感如儿时吃过的糕,也像每年春节我姐姐当宝贝一样送给我的崇明农家糯米糕。我拿做好的糕给我姐姐吃,她说:"味道对了。"做过几次后,将重阳糕方子衍生,派生出红豆糕和苹果酱糕,并用微波炉替代了明火蒸,然后找出做蛋糕的硅胶模型,将此做成玫瑰花型。成型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