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岭南地域的城市、县、镇老区街道,有其独特的充满情趣的建筑风貌,那就是一街、两面、底层架空在人行道上的艺术长廊—骑楼。 建筑作为人为的产品,是人为了自己生存而创造的环境。它的形式必然渗透着当时、当地的时代特征。骑楼是岭南近代建筑,是在特定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一支奇葩,鸦片战争失败后,随着外国列强的经济侵略和资本主义文化侵略,西洋建筑文化亦进入中国。广州、厦门、汕头、北海等岭南沿海口岸的开放,为当地城市注入了新的生机,商贸活动空前活跃。传统的店铺形式不再适应不断扩大的商贸活动规模的需要,极需适应当代商业活动的新式店铺形式。西洋建筑文化的输入,为新的店铺形式的出现奠定了中西对比、选择、吸收的可能性。根据岭南日照时间长、湿热而多风雨的气候特点,中国工匠们在传统  相似文献   

2.
3.
骑楼空间是近现代中西建筑文化交流的产物,主要出现在广州等岭南地区的沿街建筑的空间处理上。在狭窄的城市街道两旁,建筑临街面的底层用柱子架空,底层的墙面部分往里掏空两米左右。这样,便在街左右两旁各形成一条宽敞的人行走廊,这条走廊,长可达数百米甚至上千米。如今骑楼已成为岭南建筑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4.
解读骑楼建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彝馨 《华中建筑》2006,24(8):163-165
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设计元素,骑楼空间的实质是私有空间的公共化和市民化;另一方面,作为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和地域建筑文化的鲜明符号,骑楼又是一种充满人本精神的文化载体。事实上,在现代城市中不可能全盘照搬传统的骑楼建筑形式。我们应探究骑楼的内涵,发扬其核心精神,从而创造出新的建筑形式,实现骑楼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黄幸 《城市建筑》2013,(16):192-192
骑楼建筑的发展是跟着城市建设的演变而发展起来的,对于骑楼建筑的发展应用,在近代范畴内已有十分充足的研究和解决方案,但是在现代社会却停滞不前。本文通过对近现代骑楼建筑案例的研究和分析,进行对比和分类,探讨在当代骑楼建筑的应用和创新以实现骑楼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国内目前与骑楼相关的设计规范中考虑到了骑楼建筑人行道的通行效率,但较少提及自然环境对于骑楼建筑人行道尺度的影响。本文以海口骑楼为例,采用典型气象条件下太阳高度角、飘雨角等研究方法,分析不同朝向条件下单侧骑楼建筑人行道的合理尺度及考虑街道的可穿越性对骑楼人行道尺度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设计尺度及改进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志宏 《华中建筑》2006,24(11):189-192
通过对近代骑楼源起不同观点的多角度剖析,从骑楼单体与骑楼街道两个层面.研究闽南传木椅楼与近代骑楼在建筑类型上的差异及其演变特征.论证骑楼是沿街建筑的一种特殊组织形式.在近代,骑楼主要是作为城镇街屋改造的一种方式.并探讨近代骑楼的规划建造方式与骑楼制度形成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厦门作为闽南中心城镇的历史并不长,但是仍然拥有为数不少的近代历史建筑,吸引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厦门最著名的是号称“万国建筑博物馆”的海上花园—鼓浪屿,而每当游客经过前往鼓浪屿的必经之路—中山路时,就会被街道两旁风格独特的骑楼所吸引,那些起伏的骑楼轮廓线、形态各异的山花、极富韵律的连排窗、精致的花饰细部以及典雅的色彩……构成了人们强烈的城市形态意向(见图1、2)。厦门近代骑楼街区作为当地的历史风貌地段,一直受到各界人士的喜爱和关注。许多市民对这些充满南洋风情的历史长街有着一种格外的亲切感和归属感。研究厦门…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骑楼文化的形成、发展、衰败和复兴过程并分析了其原因,论述了保护传统骑楼文化的可行性,结合实际展望骑楼文化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建筑设计应尊重城市环境中富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景观,并赋予其新的情调.作为城市建筑主体的住宅,尤其是高层住宅建筑对于构建城市空间环境所肩负的作用就更加突出.本文透过温州新国光商住广场设计对策与设计实践的回顾和思考,揭示了高层商住建筑在正确处理建筑造型与功能定位的同时,必须解决特定时空中城市发展的具体问题,为城市增添富有内涵的建筑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11.
广州和厦门位于我国南方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二者分别为岭南地区和闽南地区的代表城市,在近代殖民历史、商贸传统、地方文化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两地的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在产生时间和表现形式上有诸多共同点,却有着更多差异之处。文章通过广州及厦门两地近代骑楼街道及骑楼建筑的比较研究,并对相似性及差异性存在的内在原因的探究分析,对于理解近代中国城市建筑的嬗变,把握两地城市典型街道建筑——骑楼建筑与骑楼建筑的形成、发展、特征及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以广州的骑楼建筑为例,首先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及其组成部分,接着分析其优、缺点,最后详细讨论有关骑楼保护的规划和建设措施,探索骑楼街的发展启示,人文意义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3.
以广州的骑楼建筑为例,首先介绍其产生的背景及其组成部分,接着分析其优、缺点,最后详细讨论有关骑楼保护的规划和建设措施,探索骑楼街的发展启示,人文意义和旅游价值。  相似文献   

14.
徐艳文 《建筑》2021,(20):47-48
<正>凡到福建永定观光的人,都说湖坑镇是一个没有大门的客家土楼博物馆,而其中造形、结构别具一格的振成楼,堪称民居建筑的一朵奇葩。振成楼位于湖坑镇洪坑村,始建于1912年。楼的左右两侧是连绵起伏的群山,楼前地势开阔平坦。楼的右边有条小溪,门前建一池塘,聚水于宅前。振成楼是一座双环同心状土楼,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当年由清末秀才林鸿超设计,并邀集叔伯兄弟数人合资,用时5年,花费光洋8万元建成。外环楼高19米,呈悬顶、抬梁式土木结构,两面坡瓦屋顶。墙取当地生土夯筑,其内每隔10公分以竹板木条作筋。内环楼为砖木结构。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种建筑类型,骑楼起源于东南亚,其最初形成受到欧洲建筑风格的影响,以后传播至中国南部的广泛地区。在融入了当地的人文风俗、地理特点后,逐渐演变成为多种样式的、带有明显地域特色的建筑体系。本文深入探讨了骑楼建筑的艺术特色,以期为保护骑楼建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骑楼是20世纪20~30年代在珠江三角洲地区有着重要影响力的建筑。佛山作为传统商业经济发达的城市,有着四大名镇的美誉。在周边各市掀起修筑骑楼热潮的时期,佛山并没有趁这一风气大量修筑被当时认为新颖时尚的骑楼建筑,文章对其中的原因进行尝试性的探讨,希望能揭开当时历史的面貌。  相似文献   

17.
对骑楼街角建筑的形态进行研究,并分析各个类型的特征,归纳出骑楼建筑的一些形态特点,为日后骑楼城的有机更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海南古骑楼建筑特色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骑楼建筑是一种商住建筑,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建筑的一层以上出挑至道路而形成内部人行道。骑楼建筑在中国东南沿海多地均有分布,而海南骑楼作为诸多骑楼建筑中别具风格的一支派系,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本文将通过对海南骑楼建筑构造进行分析,从而研究探讨海南古骑楼的建筑特色。  相似文献   

20.
林琳 《建筑科学》2006,22(6):87-90
在对骑楼的由来、形态、功能、结构及文化风格的调查分析基础上,对骑楼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广东骑楼建筑是基于印度“外廊式”殖民建筑、地中海“柱廊”宗教建筑、欧洲“敞廊式”市场建筑、中国“檐廊式”店铺建筑、中国“干阑式”居住建筑等不同形式发展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