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1):66-71
研究鸡骨草多糖的微波预处理提取工艺及其对羟基自由基(·OH)的清除作用。以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微波预处理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研究鸡骨草多糖对·OH的清除率以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解析剂比7∶1(m L/g),微波功率560 W,微波时间90 s,液料比40∶1(m L/g),磁力搅拌速度1 950r/min,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40 min,该工艺条件下,鸡骨草多糖得率可达5.43%。与热水浸提法、超声波提取法等相比,微波预处理提取法可大大缩短提取时间,提高提取效率。清除·OH试验研究表明,鸡骨草多糖对·OH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当鸡骨草多糖的质量浓度为0.5 mg/m L时,鸡骨草多糖对·OH的清除率可达87.24%。微波预处理提取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特别适用于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香菇多糖的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以香菇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对解析剂比、微波时间、液料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选取主要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优选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所制备的香菇多糖进行分级醇沉,并以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羟基自由基(·OH)和1,1-二苯基-2-苯基自由基(DPPH·)清除能力评价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香菇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温度70℃,解析剂比6∶1,微波时间120 s,液料比35∶1,提取时间20 min,该工艺条件下香菇多糖得率达9.45%。香菇多糖具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当香菇多糖质量浓度为2.5 mg/m L时,香菇多糖对O2-·、·OH和DPPH·清除率分别为45.25%、61.01%和76.12%。对香菇多糖进行分级醇沉结果表明香菇多糖主要成分为大分子多糖;对不同分级的多糖进行抗氧化活性研究表明大分子多糖抗氧化活性较小分子多糖强,即香菇多糖的抗氧化活性主要由大分子多糖决定。微波预处理-超声波提取技术具有省时高效的特点,能较好地保护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特别适用于多糖类物质的提取。 相似文献
3.
用微波辅助萃取法提取桃仁油,并对提取时间、提取温度、料液比、微波功率等因素对提油率的影响进行了考察.通过正交实验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萃取桃仁油的工艺条件:提取时间8 min,提取温度50℃,每克桃仁用萃取溶剂7 mL,微波功率为700 W,提油率为51.20%. 相似文献
4.
以竹叶为原料,提取其中具有明显抑癌活性的竹叶多糖,整个工艺采用微波辅助技术提取。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竹叶多糖提取的最优条件。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竹叶多糖以水为提取剂,最佳提取条件是固液比为1∶30,微波作用时间为6min,微波功率为539W,提取4次。在此最佳提取条件下,竹叶粗多糖的得率为0.496%。 相似文献
5.
6.
微波辅助提取橘仁油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微波辅助法提取橘仁油,考察了溶剂类型、溶剂用量、提取温度、提取时间对提油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得出优化的微波辅助提取橘仁油的工艺条件: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7m in,料液比1∶6.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溶剂提取法相比,微波辅助法的提取时间明显缩短,提取温度和溶剂用量均有所降低,提油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微波协同法提取紫草多糖工艺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秀芳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2006,24(3):58-61
以水为介质进行了微波场协同提取紫草多糖的研究,得到了微波场协同提取紫草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m(水)/m(紫草)为15:1,时间8min,微波功率320W提取2次,合并滤液,浓缩,用无水乙醇沉淀,水洗滤饼干燥后即得粗产品,紫草多糖含量为6.46%。 相似文献
8.
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的研究——微波提取法与传统浸提法的比较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对栀子黄色素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改进了传统的浸提工艺,即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优化工艺条件;研究了用微波法提取栀子黄色素的工艺条件,采用提取功率210W、500g/L乙醇水溶液为提取剂、提取时间80s、提取级数2级、料液比1:12,色素提取率达98.4%,色价56.94,优于传统工艺。 相似文献
9.
姬铁强 《齐齐哈尔轻工业学院学报》2009,(4):94-94
金银花为忍冬科植物忍冬(Lonicera japonica Thunb)的干燥花蕾或待开的花,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之功效。目前做针剂使用的提取方法主要为水提法,含量测定主要控制金银花中绿原酸,但是金银花中还含有另一有效成分为木犀草苷。为了进一步研究其有效成分,探索金银花提取最适条件,确立较佳的提取工艺,以金银花木犀草苷含量为考察指标,采用正交实验等方法对金银花木犀草苷提取工艺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L9(34)正交设计优化实验, 以熊果酸为标示物, 高效液相法测定含量, 考察山茱萸总苷微波辅助法提取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 山茱萸的微波提取最佳工艺:液固比25 mL/g , 提取时间50 s , 微波光波时间比值为55 %, 乙醇体积分数为70 %, 最佳提取率为3 .02 mg/g .与传统的乙醇浸提法和超声波辅助法相比, 微波辅助法具有操作简便, 经济可靠, 重现性好等特点, 为山茱萸总皂苷的工业化生产和新药开发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
美伐他汀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从发酵液中提取美伐他汀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了从美伐他汀发酵液中提取美伐他汀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醋酸丁酯作为提取溶剂时,其最佳工艺条件如下:提取温度为50℃,物料比(醋酸丁酯体积(mL):菌丝质量(g))为8:1,提取时间为3h,闭环温度为70℃,闭环时间为6h。本工艺简便,收率高,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2.
探讨提取蚕蛹甲壳素活性成分的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溶液依次对蚕蛹粉进行加热处理后,用紫外吸收法和干法灰化法分别测定提取物中残余蛋白质及无机盐含量.实验结果表明:利用碱浸酸煮法提取甲壳素,氢氧化钠的浓度为9%、温度为85℃、时间为3 h,盐酸的浓度为3%、温度为60℃、时间3 h为最佳提取条件.甲壳素提取率27.1%. 相似文献
13.
采用稀碱预处理+二次碱煮法对罗布麻进行脱胶,对脱胶所得精干麻的残胶率、分裂度和黄酮含量进行测试,考察不同碱浓度、碱煮时间和温度对脱胶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碱浓度、碱煮时间和温度的升高,精干麻的残胶率和黄酮含量逐渐降低;经稀碱预处理后,二次碱煮脱胶最佳工艺条件为NaOH质量浓度20 g/L,处理时间1.5 h,温度70℃;与传统二次碱煮法相比,稀碱预处理+二次碱煮法对罗布麻的脱胶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4.
为提高微藻多糖的提取率,在碱醇提法的基础上,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分别对Na OH浓度、提取温度和提取时间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该斜生栅藻多糖提取的最佳条件为Na OH浓度0.2 mol/L,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80 min,在此条件下,斜生栅藻多糖的得率可达到13.94%.优化后斜生栅藻多糖的得率较水提醇沉法和碱醇提法分别提高了92.01%和9.76%. 相似文献
15.
百蕊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百蕊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以50g原药材的总黄酮提取量为评价指标,选择提取用水量(倍)、提取时间(h)、提取次数(次)、醇沉浓度(%)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法L9(3^4)确定百蕊草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采用分光光度法对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进行了测定,检测波长274nm.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提取所用水量为15倍,提取次数为2次,回流提取时间为1h,醇沉浓度为75%,芦丁在2.06—12.22μg/Ll浓度范围之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57%,RSD为0.83%.总黄酮正交提取工艺的研究,结果比较可靠,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百蕊草干浸膏中总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6.
索式提取法提取猪苓总多糖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选索氏提取法提取猪苓多糖.采用苯酚-硫酸法测定总多糖的含量,以浸膏得率及多糖质量分数为考察指标,对索式提取法提取猪苓多糖进行了优化研究.猪苓多糖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猪苓目数30目,加8倍量水,提取8 h,最高水提取率97.99%;醇沉生药:水提液体积比1∶3,加4倍量80%乙醇,最高醇沉率99.63%. 相似文献
17.
DDNP废水预处理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DDNP废水难于被微生物降解的特征,采用聚合氯化铝(PAC)对DDNP废水进行混凝预处理,考察了废水pH值、PAC投加量及混凝时间等因素对COD去除率、色度去除率的影响.通过正交实验对影响DDNP废水混凝效果的各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了优化的处理工艺,用单因素实验验证了最佳的工艺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常温下,pH值为6.0,PAC投加量为7.5 g/L,混凝时间为4 h时,对DDNP废水处理得到较为满意的效果,COD的去除率为50.96%,色度去除率为80%. 相似文献
18.
以绿竹片为原料,采用物理机械工艺处理竹片,主要探索了高温高压蒸煮时间对制取纤维质量的影响,确定最佳处理时间,对制取的纤维进行细度强度测试、表面形貌观察及抗菌性测试,并与化学法制取的竹原纤维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当蒸煮时间为14 h时,制取的竹原纤维品质最优;纤维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率、拉伸模量、断裂比功分别为297.20MPa、5.12%、10.44GPa、11.30 J.抗菌性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制取的竹原纤维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菌的抗菌性较好. 相似文献
19.
采用正交设计,以浸膏得率、总生物碱得率为指标,以提取溶剂浓度、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次数为实验因素,优化萝芙木中总生物碱的超声辅助提取工艺。结果表明,正交试验方案所得萝芙木总生物碱最佳提取工艺为:85%酸性乙醇,提取时间15min,料液比为1∶10,提取次数4次。该提取工艺稳定、可行,可为改进现有萝芙木总生物碱的提取工艺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研究了COD去除率与氧化反应4个主要影响因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了各影响因子的最优反应条件:H2O2与CODcr质量比为0.8,H2O2与Fe2+质量比为9:1,反应时间为120min,pH值为3.描述和解释了在各种反应条件下产生的反应结果.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反应条件下,COD去除率可以达到53%,可生化性(m(BOD5)/m(CODcr))从大约17%提高到了30%以上,而且可生化性的提高与COD去除率的提高基本是同步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