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提供了一种以获得稳定的单井井口产油量为目标来有效控制自然递减率的途径和实现方法。以流体的连续流动过程为主线,提出三区两类六因素集分析方法。初步分析了每个流动区域的目标参数及其影响因素的构成。并推荐用灰度关联理论来分析各流动区域中的影响因素与区域目标的关联度。可以根据该关联度排序来选择治理与调整措施的优先顺序。  相似文献   

2.
油田自然递减率影响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3.
自然递减率简便求解推导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坤  张继谦 《河南石油》1997,11(2):24-25
从理论和同发,得出了在高含水期自然递减率主要受地下含水上升由来度或含水上升率的影响,并结合水驱规律,最终敢出了自然递减率的简便求解方程式,只要已知单元,区块或油田的含水率和采油速度,就可以快速求出自然递减率。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4.
目前,很多油田都已进入了特高含水期,此阶段的自然递减率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所以很难用传统的数学方法表达其变化规律,并对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在分析了遗传算法和基本反向传播算法各自的优势和原理的基础上,针对前向网络反向传播算法收敛速度缓慢和易陷入局部极值点的缺点,将有全局寻优特性的遗传算法与反向传播算法有效地结合,提出了一种快速、高效的前向网络学习算法,即GA-BP算法.此方法在特高含水期油田自然递减率预测中的应用结果表明,此方法比基本BP算法具有更好的适应性,预测精度较高,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递减率与其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关系,所以利用改进BP神经网络方法预测特高含水期自然递减率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资源接替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油田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2006年黄场、王场东部油区核实产油量呈现出持续递减状态,自然递减率高达38.76%,与2005年相比上升29.28%。在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只有加强油水井管理,控制自然递减率,才能实现持续稳产。  相似文献   

6.
从理论和现场实际出发,得出了在高含水期自然递减率主要受地下含水上升幅度或含水上升率的影响,并结合水驱规律,最终导出了自然递减率的简便求解方程式。只要已知单元、区块或油田的含水率和采油速度,就可以快速求出自然递减率。预测结果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7.
随着油田开发不断深入,资源接替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使油田稳产的难度越来越大,在严峻的生产任务下,通过对钟市油田生产形势的分析,找出稳产难点,确定控制自然递减率是保证油田稳产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石油化工应用》2017,(10):20-23
杏河区是安塞油田主力生产区块,杏河西位于杏河油藏西部,储层非均质性强,自然递减率逐年增大已成为影响该区块稳产的重要因素,如何控制以及降低自然递减率已经成为该区块面临的主要问题。影响自然递减率的因素主要有储层非均质性、含水上升率、采油井措施及油井产液量。分析研究表明,改善储层非均质性、控制含水上升率以及油井措施规模、提高单井产液量可以有效降低区块自然递减率。  相似文献   

9.
《石油化工应用》2019,(10):16-20
目前常用的计算产量递减率的方法中,Arps公式不能反映不同含水阶段油气藏递减规律,理论方法太理想化,考虑的影响因素太少。针对这些问题,通过数值模拟方法开展研究工作,对各因素进行敏感性和显著性分析,再结合数学方法,最终建立了渤海稠油油藏不同含水阶段自然递减率多因素递减模型。结果表明,运用此模型可以对不同含水阶段的自然递减率进行定量分析,计算结果基本符合油藏实际。所研究的成果丰富了目前递减规律理论研究方法,对今后的稠油油藏递减规律理论研究和油田实际生产均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确定检出限的几种常用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三种常用确定检出限的方法,并提出了在什么情况下所采用的分析方法和计算方法,还选用了一些计算结果作为该的检出限。  相似文献   

11.
从产量递减率定义出发,首先导出了综合递减率与开井数、含水、产液厚度、压力、相对产液指数、井网密度、表皮系数等多因素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结合一般油田的生产测试数据特点和自然递减率与综合递减率的关系,建立了自然递减率多因素分析模型。该模型可准确地分析各相关因素对递减率的影响程度,从而为制定控制油田自然递减率的调整对策提供了依据。经油田实际应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以裂缝流动为主的低渗、超低渗致密气井或页岩气井,传统的递减方法,如Arps产量递减及其变形,不再适用。这些井的大多数产量数据呈现出裂缝流动为主的流态,即使生产几年后也很难达到晚期流动状态。如果没有拟径向流和边界控制流动存在的话,不论是岩石基质渗透率或泄油面积都很难确定。这表明,与裂缝贡献相比,基质贡献微不足道,且预期最终采收率(EUR)不能建立在泄油面积的传统概念基础上。介绍了一种对低渗、超低渗气井或页岩气井适用的产量递减方式,用以估算以裂缝流动为主、基质贡献可忽略井的预期最终采收率,以低渗、超低渗致密气井的例子来验证这种新的递减模型。所有显示预测了直线的趋势,其斜率和截距与裂缝流态类型有关。证实此方法能得到可靠的预期最终采收率,用来代替非常规气藏传统的递减方法,分析资源远景带的产量预测和储量估计。  相似文献   

13.
产量递减类型综合判别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杨坤 《断块油气田》1998,5(2):32-34
建立综合判别数学统计模型,利用回归运算得出的残差平方和大小比较作为某个具体油田的递减类型判别标准,从而使递减类型的判别简单迅速,更加科学,更加切合实际。并得出结论:调和递减类型不多见,指数递减、双曲递减和直线递减计算结果与实际资料误差比较接近,可以应用计算方便的指数递减作为编制方案的产量预测模型。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油气藏产量递减的研究、线性最优化方法的分析研究及文献[1]提出的这种新型递减曲线的研究,提出了解这种方程的一个简单求法。通过现场的实例应用表明:提出的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方法可靠的优点。采用此方法时,产量不以年为单位而是以月为单位进行计算,这将使计算更准确、更合理。  相似文献   

15.
提出了我国油田可采储量测算中的3点改进建议:1.将现在的“技术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变为“最大可采储量─经济可采储量”评价系统;2.在测算可采储量的水驱特征曲线法中,将目前广泛应用的马克西莫夫─童宪章水驱特征曲线(简称M-T水驱曲线)变为应用张金庆水驱特征曲线(简称Z水驱曲线)和俞启泰水驱特征曲线(简称YI水驱曲线);3.应将增长曲线法也作为一种测算可采储量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ݼ����߷����������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J.J.Arps方程的推导,提出了油气藏产量递减曲线分析的最佳拟合法。用该法可直接求出递减指数N、初始递减率D1及油气递减前的稳定产量Qi,避免了使用试差法的大量运算过程,大大提高了油气藏工程中指标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广义反正切微分分布递减方程特征参数的分析,指出当 C=0 时,该递减方程可转化为 Arps 递减方程中的双曲递减方程; 当 C=0、m=-1 时,该递减方程可转化为 Arps 递减方程中的指数递减方程; 当 C=0、m→∞时,该递减方程一方面可直接转化为 Arps 递减方程中的调和递减方程,另一方面可近似转化为 Logistic 产量递减方程; 当 m=0 时,该方程即为反正切微分分布产量递减方程。在这些关系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广义反正切微分分布产量递减方程的求解方法。经实例应用,效果很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计算法获得天然气烃露点影响因素探讨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烃露点是天然气的一项重要气质指标,准确测定天然气的烃露点,可为管道的安全运行和有效利用天然气提供技术支持。由组成数据计算天然气烃露点是获得烃露点的一种重要方法,文章分析探讨了计算法获得烃露点的影响因素,包括取样代表性、色谱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及数据处理方式和计算软件的选择等。文章的结论对使用计算法获得准确可靠的烃露点提供了技术参考,对天然气管道的安全运行具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大型液化天然气储罐内罐寿命计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型液化天然气(LNG)全容罐是LNG接收站项目中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在LNG低液位与高液位循环操作期间(卸船周期内)、大修时空液阶段、水压试验与试验水排空等循环使用中,受低温收缩、液位变化等影响,内罐壁-底连接大角焊接接头、壁板、锚固带等危险部位会产生材料使用疲劳,若按LNG储罐50a设计寿命考虑,需对内罐易疲劳关键部位进行材料疲劳校核分析。以国内某已建LNG储罐为例,针对储罐在预冷、水压试验、低-高液位循环使用等工况,对内罐底部大角焊接接头、罐壁板、锚固带等部位材料进行了材料疲劳失效风险分析,对内罐50a设计寿命进行了校核分析。  相似文献   

20.
根据油田开发产量双曲递减方程的特点,基于Luther提出的线性最优化方法,提出了非线性双曲方程的线性化的简单求法。现场实例计算表明: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方法可靠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