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介绍了胜利炼厂石脑油加氢催化剂481-3、LH-01失活的现象,查找失活原因及所采取的措施,并通过取样分析找出了催化剂失活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采用中型固定床加氢装置考察了含氮化合物对柴油超深度加氢脱硫Ni-Mo-W型催化剂运行稳定性的影响。通过元素分析、N2吸附-脱附、热重 质谱(TG-MS)联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高分辨透射电镜(TEM)等表征手段研究了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实验结果表明:原料添加含氮化合物后,主要影响了催化剂的初活性,运转初期反应温度提高了7~10℃,但对催化剂的稳定性影响不大。根据催化剂失活原因的分析发现,原料添加含氮化合物前后,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均与其表面积炭的形成、孔体积的损失和边缘W比例的下降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渣油加氢转化过程结焦催化剂的表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热重(TG),差热分析(DTA),扫描电镜-能谱仪(SEM-EDS),低温氮吸附,元素分析等技术对渣油加氢过程中的结焦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焦炭的元素组成随反应条件呈现动态变化,结焦催化剂表面焦炭沉积和孔道堵塞现象严重,比表面大量损失,孔分布向小孔范围迁移,稀释剂的加入可显著影响焦炭沉积状态和沿催化剂颗粒的径向分布,催化剂上沉积的焦炭可分为低温型和高温型两种,前者燃烧放热集中在350℃左右,后者集中在480℃左右。  相似文献   

4.
对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发现催化剂活性的损失主要是由于在加氢时,催化剂颗粒相互磨擦,使活性元素流失,导致催化剂的孔结构破坏。  相似文献   

5.
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加氢催化剂失活的原因和机理,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的机理和分类,国内外新型加氢催化剂再生技术,加氢催化剂再生过程中影响再生效果的因素,以及工业装置催化剂再生时的防腐蚀措施.  相似文献   

6.
渣油加氢工业废催化剂的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工业运转后的各种渣油加氢催化剂进行物理性质的剖析,结果表明:(1)为了更真实地反映不同状态下催化剂孔体积和比表面积的变化情况,孔体积和比表面积应以单位装填体积催化剂的孔体积和单位装填体积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表示,即分别以"ml/ml"和"m2/ml"为单位;(2)所用渣油加氢脱氮催化剂在运转中比表面积损失较大,表明其孔径较小,易被固体沉积物堵塞;(3)现有的渣油加氢催化剂在运转中焦炭沉积量较高,故提高此类催化剂的抗结焦性能是开发催化剂必须考虑的关键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加氢脱烷基催化剂积炭原因的分析,研究探讨了加氢脱烷基催化剂失活的原因;采用苯精制的催化剂再生原理与方法,对操作过程进行了优化。  相似文献   

8.
对沸腾床渣油加氢技术特有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分析,指出沸腾床反应器中催化剂藏量是一个动态值,可以根据原料性质和要求的转化深度,通过调整催化剂在线加排量对该值进行调整;分析了沸腾床加氢过程中沉淀物形成的原因及其对反应器、催化剂及下游装置的影响;论述了催化剂磨损产生的细粉对反应稳定性和工艺性能的影响。通过研究沸腾床失活催化剂外层对传质和反应性能的影响,指出焦炭及金属在催化剂外层的积累削弱了催化剂外层的渗透性,致使液体的扩散能力及催化剂的活性和选择性都呈下降趋势;通过对失活程度不同的待生催化剂的分析,指出失活程度不同催化剂沉积的金属数量有明显区别,物理性质变化显著,但二者的碳含量没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渣油加氢脱金属催化剂初期失活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以孤岛常压渣油和伊朗常压渣油为原料,在固定床试验装置上研究了两种加氢脱金属催化剂的初期失活,测定了不同运转时间催化剂上的积炭量。得到了催化剂加氢脱金属反应活性系数与运转时间的关联式。发现运转过程的前200h为初期失活阶段,此后进入稳定失活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以正庚烷为溶剂,采用索氏抽提法对渣油加氢工业失活催化剂进行预处理,以脱除表面吸附的烃类组分;采用碳硫元素分析仪、扫描电子显微镜 能谱分析仪(SEM EDS)分别测定了失活催化剂的碳、硫含量及碳含量沿颗粒的径向分布,并采用热重 质谱联用分析仪(TG MS)和BET低温物理吸附仪研究了失活催化剂的热解行为及其孔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沿着反应器物流方向,失活剂的积炭量呈上升趋势,硫含量呈下降趋势;脱金属失活剂的积炭沿颗粒径向分布比较均匀,而脱硫、脱残炭失活剂颗粒的碳含量呈现边缘部位较内部含量偏高;沿物流方向,积炭氧化温度逐渐升高;积炭影响催化剂的孔结构特性,对脱金属剂的孔结构影响相对较小,而对脱硫剂、脱残炭剂的孔结构影响比较大;脱硫、脱残炭失活剂高温脱炭后,比表面积和孔容可恢复率高,尤其是脱残炭剂。  相似文献   

11.
甲基叔戊基醚(TAME)生产中,用于醚化反应的原料中含有双烯烃,在醚化前需通过加氢处理将其脱除。而原料中所含胺类、游离水和硫对催化剂的活性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受其污染的催化剂经热氢气处理后可以恢复活性。试验证实,游离水和硫为暂时毒物,胺类为活性抑制剂。  相似文献   

12.
在试验室制备、评价所研制的醛加氢催化剂的基础上,进行了催化剂的工业放大生产和在化工二厂丁辛醇装置上的单管侧线放大试验,结果重复了实验室的小试水平,醛加氢催化剂各项性能优于进口的醛加氢催化剂 G-66B-1,所研制的催化剂具有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具备了催化剂的国产化和工业应用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3-羟基丙醛加氢制1,3-丙二醇催化剂的失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固定床连续流动反应器考察了Nj-M/HM催化剂在3-羟基丙醛两段加氢制1,3-丙二醇的一段加氢反应中的稳定性,利用X射线衍射、BET、热重-差热分析、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X射线荧光光谱和元素分析等方法对该催化剂的失活原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压力5.0 MPa、3-羟基丙醛液态空速2.0 h~(-1)、氢气与3-羟基丙醛摩尔比为8.0、反应温度50.0~72.0℃的条件下,催化剂连续运行3 300 h后失活。表征结果显示,催化剂失活后,分子筛骨架结构没有明显变化,比表面积和孔体积变化,表面有积碳且表面Nj物种有少量流失;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是低聚物的沉积,次要原因是表面活性组分Ni的流失。再生后催化剂的活性中心基本恢复到新鲜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4.
碳二前加氢催化剂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采用前加氢技术的分离流程的乙烯装置具有流程简单,设备投资少,操作费用低的优点。研究制备一种适合前加氢流程的催化剂,并研究了反应温度、压力、空速以及CO浓度对催化剂性能的影响,250h连续试验表明该催化剂具备良好的活性、选择性和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利用Ziegler -Natta型均相催化剂 ,对双环戊二烯进行加氢过程研究。结果表明 ,均相催化剂不仅具有良好的活性与选择性 ,而且催化剂用量如果以Ni计算 ,仅是多相加氢催化剂的 1 % ,且使用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介绍由北京石油化工研究院研制、开发、用于渣油加氢装置固定床反应器的RHT系列催化剂在胜利炼油厂VRDS装置的首次工业应用情况。该催化剂采用自行开发的级配路线,较好地结合了脱金属剂、脱硫剂、脱氮剂的性能特点,使整个运行周期的催化剂活性和稳定性达到较好地匹配,已达到同类进口催化剂的水平。  相似文献   

17.
在高压微反装置上,以苯乙烯为反应模型化合物,建立了气相色谱内标法定量分析裂解汽油-段加氢催化剂活性的方法,研究了RY-1催化剂对苯乙烯的加氢活性和对含硫、氮原料的加氢活性。结果表明:RY-1催化剂加氢效果好于进口催化剂L,但在纯烃加氢反应中单独抗硫和同时抗硫、氮中毒性能较差,单独抗氮性能较好;钙使催化剂的纯苯乙烯的加氢活性降低.而Y的加入提高了催化剂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18.
钒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及对重油加氢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钒在石油中的存在形态及在胜利炼油厂所加工主要原油中不同馏分中的分布。分析了钒对重油加氢催化剂的毒害机理 ,提出了选择重油加氢脱钒催化剂的条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固相反应法制备了Ni-Zr非负载型催化剂,通过BET、XRD、H2-TPR和H2-TPD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评价了该系列催化剂的乙苯加氢活性。结果表明,相对纯Ni催化剂,Ni-Zr非负载型催化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提高了活性组分的利用率。同时由于Ni、Zr两组分的相互作用,使Ni组分以游离NiO和难还原NiO 两种相态存在;当二者比例适当时,Ni-Zr催化剂具有较强的吸附H2能力和较高的加氢活性。  相似文献   

20.
3-羟基丙醛加氢催化剂的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将M oO3引入N i/A l2O3-S iO2催化剂并经高温焙烧制备出N i-M oO3/A l2O3-S iO2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程序升温还原和孔结构分析表征了改性前后催化剂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并且考察了催化剂在3-羟基丙醛(HPA)加氢反应中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用M oO3改性的催化剂孔道直径增大,起始还原温度降低,终点温度升高,还原区域扩大,耗氢量较未改性的催化剂明显增加。使用该催化剂,在V(H2)∶V(HPA)=2、HPA质量分数10.35%、氢气分压6.0M Pa、空速0.84h-1的条件下,使HPA加氢转化率达到75%所需的物料进口温度由改性前的55℃降至48℃;在将物料进口温度调整为55℃、其余条件不变时,进料空速可以由0.84h-1提高至1.30h-1。催化剂的活性评价结果表明,改性后催化剂的活性较改性前催化剂的活性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