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叙述了多产液化气和汽油的催化裂化(ARGG)装置改造后,降低装置能耗的三大途径,着重分析了装置热源,热阱匹配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了上海炼油厂2号催化裂化改为ARGG后近期能量系统优化改造方案。  相似文献   

2.
炼厂低温热利用的实践和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多层次探讨了炼厂低温热利用方案。首先从区域优化角度提供以催化裂化顶循环油和轻柴油作为接力热源,建立催化裂化和气体分馏MTBE装置上下游多热源、多热阱大系统的能量利用方案,能节省10t/h的1.0MPa蒸汽。其次从炼油厂系统整合优化角度探讨除盐水在除氧环节以及除氧水在升温环节低温热利用的途径,通过技术改进和系统低温热利用相结合,探讨芳烃精馏塔实现回收低温热和消除装置瓶颈的可行性,提出利用区域除盐水集中升温除氧以及区域除氧水先集中升温再进汽包产汽的芳烃脱庚烷塔低温热利用方案,不仅能回收67%的低温热,产生的1.4MPa低压蒸汽(10t/h)还可代替连续重整装置脱已烷塔重沸器的中压蒸汽。通过深入分析后提出了对歧化、异构化和连续重整等芳烃装置进行类热高分改造方案,并对回收低温热的潜力进行科学评估。对目前对二甲苯(PX)装置低温热回收中最难环节-抽出液和抽余液塔塔顶油气低温热利用的可能性进行分析与评估,提出了建设性的方案。  相似文献   

3.
《石油化工应用》2017,(7):127-129
分析了催化裂化装置顶循油用于气分装置脱丙烷塔热源可行性,介绍了气分装置脱丙烷塔新加再沸器流程改造情况,总结了技术改造应用效果。标定结果表明,催化裂化装置顶循油做气体装置脱丙烷塔的重沸器热源,替代原来重沸器加热蒸汽,合理利用了催化裂化装置的低温热,减少了催化裂化装置的循环冷却水用量,又大幅降低了气体分离装置加热蒸汽量,取得了显著的节能效果及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与2号气体分离低温热利用系统、焦化装置低温热利用系统、一联合装置与原油罐区低温热利用系统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根据炼油装置低温余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提出了优化完善措施;分析了装置内尚未回收利用的低温热热源及热阱的情况、节能潜力及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5.
炼油装置低温余热利用措施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现有的催化裂化装置与2号气体分离低温热利用系统、焦化装置低温热利用系统、一联合装置与原油罐区低温热利用系统的实施效果及存在问题,根据炼油装置低温余热"温度对口,梯级利用"的原则,提出了优化完善措施;分析了装置内尚未回收利用的低温热热源及热阱的情况、节能潜力及利用措施。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乙烯装置扩能后,热负荷需求升高的问题,对其丙烯系统中丙烯塔及碳三汽提塔的热负荷需求及供给能力进行了核算,并利用Aspen HYSYS软件对丙烯系统配套热源的3种扩能方案进行模拟计算及优化。结果表明:乙烯装置扩能后,需新增1套丙烯系统,与原丙烯系统并联运行,还需要补充热源以满足新增热负荷需求;采用新增丙烯系统中设置蒸汽再沸器、底部再沸器,不设中间再沸器,再沸器急冷水出口温度设为62℃的方案,能耗最低,可操作性最优。  相似文献   

7.
为了实现聚丙烯装置凝液余热的利用,对其回收利用进行了分析,并对装置进行了工艺优化和改造。结果表明:通过采取将聚丙烯装置丙烯轻组分汽提塔再沸器凝液全部回收,并将凝液余热作为高压丙烯洗涤塔再沸器热源、催化剂或给电子体等介质的加热或伴热热源的措施后,蒸汽用量降低了5.5%,凝液回收量增加了40%,外送凝液温度由95 ℃降低至50~55 ℃,高压丙烯洗涤塔再沸器运行周期延长至3 a。  相似文献   

8.
炼油过程能量优化和低温余热回收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炼油过程能量传递和低温余热热源及热阱特征,运用热力学试探法和数学规划法建立了炼油过程系统能量优化方法和低温余热大系统优化回收利用方法。系统能量优化涵盖炼油过程总能规划、直接热联合和热供料、装置内部能量优化、低温余热利用等方面;低温余热利用包括热源热阱分类评价、热水子网络建立、大系统柔性分析。在中国石化洛阳分公司的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炼油厂节能改造和运行优化,实施后全厂能耗降低97.8 MJ/t,年节能效益为4 111.62万元。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硫酸法烷基化装置制冷压缩机驱动方案和再沸器热源方案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再沸器采用导热油作为热源,夏季工况时全厂低压蒸汽过剩,充分利用过剩的1.0 MPa蒸汽作为再沸器热源,不足热源由导热油系统提供;冬季全厂低压蒸汽紧张,装置再沸器热源全部采用导热油;制冷压缩机采用电机驱动(配齿轮箱),该设计方案能够降低烷基化装置能耗,优化全厂蒸汽管网系统和电力平衡。  相似文献   

10.
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回收炼厂低温余热实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采用两级第二类吸收式热泵代替原有锅炉,利用常减压、催化裂化和延迟焦化装置的低温余热产生0.35 MPa蒸汽作为气分装置脱乙烷塔再沸器热源的节能方案。设计了1台热负荷为5 000 kW的热泵,其性能指数为0.321 2。该热泵系统投用后每年可节约渣油4 013 t,同时减少CO2排放量6 947.50 t,投资回收期为0.848 a。  相似文献   

11.
催化裂化装置实际能耗的计算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大庆石化分公司 1.4 0Mt/a重油催化裂化装置标定数据为基础 ,围绕影响装置能耗的两大主线 :热量和功 ,从催化裂化工艺本身出发 ,不考虑能量形式的转化和以物耗来反应能耗的体现方式 ,提出了一种催化裂化装置实际能耗计算方法 ,装置的能耗包括反应热、进出物流的有效热、机组及机泵的功耗、低温位油品的冷却、气体压力能损失和散热损失。因出发点不同 ,实际能耗计算方法与按照能耗计算标准计算的结果存在一定的差距。装置的实际能耗在较大程度上决定于装置的设计 ,物耗和产品收率决定装置的经济效益 ,因此 ,对催化裂化装置的评价应以能耗和效益两个指标为标准。  相似文献   

12.
催化裂化装置能耗及用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从能量平衡入手,分析了国内催化裂化装置的用能情况,并对重油催化裂化装置与蜡油催化裂化装置用能的差别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烟气轮机的长周期运行。高温余热产汽、合理利用蒸汽以及低温热利用是节能工作的重要措施。在目前条件下利用一部分低温热可以使蜡油及重油催化裂化装置的能耗分别降到1.9 GJ/t和2.7 MJ/t的水平。  相似文献   

13.
某石化企业年处理量为1.40 Mt的催化裂化装置存在较大的节能潜力,应用夹点技术对其能量利用进行分析与优化。研究结果表明:通过优化并改造换热网络,可使催化裂化装置节省1.0 MPa蒸汽7.88 t/h,节省循环水3.77 t/h,电耗节省16 kW;改造后催化裂化装置年平均节能约109.19 MJ/t,年经济效益增加1 221.3万元。  相似文献   

14.
我国炼油企业节能潜力分析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我国炼油企业能耗的现状;分析了炼油企业能耗高的原因;指出了我国炼油企业应采取的重点节能技术及措施,如催化裂化装置降低生焦能耗和能量回收技术、加热炉提高热效率技术、装置间热联合和低温热利用技术、蒸汽动力系统优化及凝结水回收技术、炼厂气燃气发电机组节能技术及热电联产技术、夹点技术优化换热网络及减少用水量等.  相似文献   

15.
 一定生产条件下,解吸塔解吸率是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的关键操作变量,对本系统及下游气分装置的能耗和丙烯收率有决定性影响,因此选择优化的解吸率并以此指导生产,是实现吸收稳定系统和气分联合装置运行优化的关键。以流程模拟、过程能量综合和数值回归技术为手段,分别研究了解吸率对丙烯收率、能耗和效益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求解最优解吸率的方法。对1套0.6 Mt/a 催化裂化装置吸收稳定系统及配套气分装置的应用表明,笔者建立的方法可行且有效,按其求解的最优解吸率操作,可提高联合装置综合效益274.7×104 RMBYuan/a。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茂名分公司第三套催化裂化装置的低温热回收利用,在原有主要换热流程不改变的情况下,进行了换热流程改造,将原在装置分馏塔顶进行取热并外输热的热水循环系统和装置锅炉给水系统加以合并,在保证换热效果的同时,将装置的低温热直接用于加热锅炉给水,提高了进入外取热器、锅炉等除氧水的温度,增加了锅炉...  相似文献   

17.
催化裂化装置系统压力提高受设备制造、装置规模及再生形式等影响,同时又会影响产物分布、能耗及机械设备运行等。因此,大型催化裂化装置系统压力设计需综合考虑加工规模、能耗、投资、设备制造、产物分布等多方面因素,进行经济核算和评估,得出最佳设计方案。经分析,在选择高效顺流快速床富氧两段再生形式的情况下,大、中型装置不受设备制造能力的限制,再生压力可设计为0.42~0.56 MPa;特大型装置再生压力可调整为0.28~0.42 MPa,以适应设备制造限制。  相似文献   

18.
介绍MIP工艺专用催化剂LHO-1在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榆林炼油厂600 kt/a催化裂化装置上的工业应用情况。结果表明,在原料油性质基本不变的情况下,使用LHO-1专用催化剂后,汽油中烯烃体积分数由37.3%降至28.1%,达到国Ⅲ标准要求,同时柴油收率略有提高,产品的分布和质量得到了一定改善,催化剂单耗减少,装置总能耗有所降低, 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对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锦西石化分公司1987年投产的0.8 Mt/a馏分油催化裂化装置,采用两段提升管催化裂化工艺技术及扩能改造的情况,以及改造后的标定结果.通过对反应再生、分馏、吸收稳定、主风机-烟气轮机机组、脱硫、余热锅炉等部分的改造,装置在掺炼20%渣油又将加工能力由0.8 Mt/a提高到1.0 Mt/a的情况下,轻质油收率基本上达到改造前的水平,干气产率比改造前明显降低,柴油产率比改造前有大幅度提高.由于换热流程的优化以及与0.3 Mt/a气体分馏装置实现了热联合,装置的能耗大为降低.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长岭分公司I套催化裂化装置的节能降耗改造措施,主要包括:催化裂化装置注氨水系统流程改造、汽油提升管进料增设预热措施、主风机和烟气轮机机组检修改造、部分机泵电机增加变频和叶轮切削以及主副—中和轻重汽油分离系统换热流程优化改造等等,这些节能降耗改造项目在装置日常生产中初步发挥了节能降耗的作用,在节水减排、减少电耗、降低蒸汽消耗和提高低温热的利用率等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