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上海流动人口聚居区类型及其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聚居区形成机制为切入点,将流动人口聚居区划分为自发聚居、简易安置、集中安置3个类型。通过现场察看以及对典型的流动人口聚居区调查数据的分析发现,流动人口自发聚居区居住环境恶劣、公共服务缺乏,聚居者之间沟通较少,社会矛盾突出;简易安置的流动人口聚居区,尽管物质条件简陋,但管理规范、配套有基本生活服务设施,居住群体之间有较强的认同感,聚居区治安状况、邻里融洽度均较好;而集中安置的聚居区居住环境较好,服务设施完善,且聚居人员文化背景趋同,较易形成认同感,该类聚居区已成为未来改善流动人口在城市居住状况的重要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大都市郊区,随着城市郊区化和农村城市化的推进,市区居民和郊区农民两股人流都涌向郊区,在郊区的城镇形成混居。由于这些混居住户在文化背景、收入水平、生活习惯等方面差异较大,常常造成居住空间分异,甚至在一个住区内,出现富人区和穷人区明显隔离的现象。这种居住空间分异现象在西方国家表现得比较明显,尤以美国为突出。美国的居住空间分异,主要是由于种族差异、收入差异和社会地位差异等诸多因素综合作用形成的。与美国相比,上海郊区住区的居住隔离虽然还不太明显,但在近郊一些城镇,也已开始出现。目前主要表现为两类人群的…  相似文献   

3.
刘翠  孙晓峰 《华中建筑》2007,25(10):38-40
城市化的发展,低收入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已经成为当前中国加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聚焦于物质形态空间,在对低收入流动人口这一弱势群体的居住类型、聚居形态、居住品质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国外解决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相关经验,从建筑、社区、城市三个层面探讨适合低收入流动人口居住的相关策略,从而使社会问题空间化,探寻解决这一社会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我国城市封闭住区的历史发展历程,分析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城市封闭住区的形态特征与西方城市门禁社区的不同。并以杭州城西片区为例,描述了以封闭居住小区为单元的城市居住空间小聚居,大混居的环境形态。  相似文献   

5.
千庆兰  陈颖彪 《城市规划》2003,27(11):60-64
1990年代以来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流动人口聚居区已经成为我国大城市边缘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空间现象。文章从比较视角出发 ,以北京“浙江村”和广州石牌地区为例 ,对我国大城市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类型特点、区位选择、形成机制、发展阶段进行分析 ,以期为城市流动人口政策制定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边缘社区”探察——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特征透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吴晓 《城市规划》2003,27(7):40-45
首先指出 ,所谓流动人口聚居区 ,即是以自发在社会经济部门从事经济和业务活动的城市暂住人口为居民主体、以房屋租赁为主导建构方式、以城乡结合部为区位选择的自发型集中居住区。在对京、宁、深三市典型的边缘性聚居区进行调研的基础上 ,着重从区位分布、居民构成、土地使用、空间布局、居住环境等方面入手 ,分析和归纳了各类聚居区不同的类型差别和特征分异 ,从而为其进一步的整合提供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国内外流动人口聚居区之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晓  吴明伟 《规划师》2003,19(12):96-101
我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形成是以城乡二元结构及“民工潮”为背景的。从内在机制上看,我国缘聚型聚居区的形成主要源于传统乡土观念在现代城市条件下的延伸,混居型聚居区的形成则主要源于进城农民为谋生营利而被动的作出共同的区位选择的被动性结果,这与城市房源的供应状况、“连锁流迁”的多源性、流入地的社会结构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人口流动相对自由、种族矛盾、“矿产开采”经济活动使得西方国家流动人口聚居区基本上都是缘聚型聚居区。建构国内流动人口聚居区整合的系统,可以为社区的综合性整合提供了一个大体的研究框架。  相似文献   

8.
城市居住分异是城市社会学、地理学经久不衰的研究课题,而聚居纽带是解读城市社会群体“类聚群分”特征与机理的关键。以聚居纽带为切入点,通过分析黏合城市社会群体聚居于特定空间的社会关联及变化规律发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城市居民的聚居纽带主要有业缘、地缘、族缘、产缘、趣缘等形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发挥主导作用的聚居纽带有所不同。计划经济时期以“单位大院”“工人新村”为典型代表的业缘型聚居为主,改革开放初期以同乡、同族外来人口聚居区为代表的地缘型和族缘型聚居为主,市场经济时期以具有相似经济社会地位、家庭属性、生活需求和居住偏好等特征的群体,通过自由择居而形成的产缘型和趣缘型聚居为主。城市居住分异的聚居纽带发生了由被动到主动、由强纽带到弱联系、由社会资本主导到经济资本和文化资本主导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当前我国关于流动人口居住问题的研究大多是将城乡二元结构的分析框架运用于流动人口聚居区的分层研究。而本文则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分析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具体包括对城中村是西安市流动人口的主要聚居场所、西安市现行的城中村改造方式对流动人口居住的影响及从城中村改造视角下解决西安市流动人口的居住问题三部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0.
上海市郊区县外来人口社会空间结构及其演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经济建设的步伐加快,人口流动步伐也日益加快,来自外地的大量人口为了寻找工作而涌入上海,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和建成环境带来巨大的影响.本文以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作为研究对象,利用2000年外来流动人口"五普"数据,通过因子生态分析和社会区分析的方法,对2000年外来人13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了研究,另外还对1990年以来外来人口的变化进行一些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2000年横断面上外来早期非经济迁入群体聚居区、蓝领人口聚集区、白领人口聚居区及外来人口少的边缘化聚居区成为了上海市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结构的主要聚集类型;在时间演变的纵断面上,郊区外来人口的社会空间演化表现为圈层化、近域化和扩散化、边缘化特征.  相似文献   

11.
王涛  鲁晓均 《山西建筑》2010,36(29):10-12
针对目前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从流动人口的存在形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条件三个主要方面探讨流动入口对居住的户型、外部空间以及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力求探索出真正能满足流动人口需要的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2.
史冬妮  汪洋  王海霞 《山西建筑》2009,35(33):50-51
阐述了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模式对于城市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从流动人口的存在形式、生活方式以及经济条件三个主要方面探讨了流动人口对居住的户型、外部空间以及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力求探索出真正能满足流动人口需要的住宅设计。  相似文献   

13.
马航 《南方建筑》2013,(2):67-71
深圳30年的快速发展至今,面临着城市转型的严峻挑战,其中居民住房和城中村问题是城市转型中需要解决的重要议题,因此通过对深圳非正规住房市场这个特殊的视角来研究深圳城中村居住形态特征和演化机制,认识深圳外来流动人口的居住形态和住房市场的相互关系,进而作为深圳城市转型、制定方针战略的重要参考。本文首先从深圳的历史发展来划分深圳非正规住房市场在发展中的几个阶段;对非正规住房市场下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特征进行总结和归纳,通过研究非正规住房市场下城中村居住形态的特征以及演变过程,为深圳以及我国其他城市地区的城中村改造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关于山地人居环境研究的理论思考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赵万民 《规划师》2003,19(6):60-62
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地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3,居于山地的人口约占全国总人口的1/2。我国山地的大部分位于西部地区。面对目前西部经济发展的骤然性和推进城市化发展的跨越性,必需的理论研究跟进和实践探索引导迫在眉睫。建议:建构山地人居环境学的理论框架,加强基础性工作的实践,加强研究性人才队伍的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于凯 《山西建筑》2010,36(16):137-138
针对住宅小区作为人防工程及地下车库用的单层地下室上浮事故,结合具体工程实例,提出了事故处理方案,具体阐述了地下车库纠偏方案,抗浮加固方案及顶板局部裂缝处理,并提出了信息化施工进行动态控制的措施,为类似工程积累了施工经验。  相似文献   

16.
朱建达 《新建筑》2000,(2):42-44
分析了当前房地产开发中在住宅建筑面积标准问题上的误区,通过对我国城市住宅建设的现状背景、住宅开发的市场与计划、土地资源条件、普通百姓状况的调查分析 ,提出必须控制城市住宅建筑面积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南京市流动人口研究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28  
在尚无专门的流动人口普查工作的前提下 ,对南京市流动人口的数量进行了估算 ,分析了流动人口的特征 ,对其地域分布特点进行了探讨 ,揭示了流动人口与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关系。认为应根据停留时间将流动人口折算成标准人口 ,从而将流动人口纳入城市规划与管理的轨道 ,并融入主流社会 ,积极鼓励基层社区创造多种管理模式 ,实现流动人口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18.
陈子光  张宇 《建筑节能》2016,(6):125-128
在严酷的气候背景及社会发展背景下,东北寒地城市具有大量既有住宅亟待改造,全面的改造不仅仅是建筑节能性能的提高,也包含居住模式变化对建筑空间环境产生的改造要求。近年来,我国应对老龄化趋势在人口政策方面做出了大幅度调整,通过解析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的本质特征及适老化需求特点,分析其改造关键问题,以积极老龄化理念为指引,发掘"代际互助模式"在该地区住宅改造中应用的可行性,建构基于此模式的东北寒地城市既有住宅改造研究平台。  相似文献   

19.
骆涛 《住宅科技》2006,(3):52-54
通过对住宅浮筑楼板隔声技术多种方案的比较分析,介绍了住宅楼板隔声材料、技术和工艺。  相似文献   

20.
重庆市潼南县双江镇的田坝大院是巴渝地区规模较大,型制等级较高,保存较为完整的清代宫室式宅院建筑。本文对其历史沿革,选址,平面布局,空间特色,建筑装饰和技术等特点进行了阐述,补充和完善了巴渝地区传统民居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