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采用植物乳杆菌与肠膜明串珠菌为目的菌株,以活菌数为指标,通过选用不同的碳源、氮源、生长因子进行单因素实验得出最优项,再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出最优的组合。结果表明,由方程可以得出蔗糖取1.04g/100mL,酵母粉含量取0.41g/100mL,麦芽汁添加量为4.58mL/100mL时,肠膜明串珠菌活菌数可达到10.04×109cfu/mL;麦芽浸粉含量为1.61g/100mL,水解大豆蛋白胨1.47g/100mL,番茄汁7.36mL/100mL时,植物乳杆菌活菌数可达到最大值30.13×109cfu/mL。   相似文献   

2.
泡菜用乳酸菌富集培养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珠菌为试验菌株,选用麦芽汁和水解植物蛋白粉作为富集培养基质,在5L发酵罐采用正交试验分别对植物乳杆菌和肠膜明串殊菌进行富集培养工艺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最佳培养条件为总糖度7%的麦芽汁、2.5%水解植物蛋白粉、接种量5%、35℃培养,以30%氨水控制培养液pH值为6.0左右,培养20 h,富集活菌浓度为1.60×10~(10)cfu/mL;肠膜明串珠菌最佳培养条件为总糖度7%的麦芽汁、2.0%水解植物蛋白粉、接种量为5%、30℃培养,以30%氨水控制培养液pH值为6.0左右,培养15 h,富集活菌浓度为1.01×10~(10)cfu/mL。  相似文献   

3.
为提高右旋糖酐的产率,对肠膜明串珠菌CICC-21725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根据中心设计原理,采用响应面法确定培养基成分间交互作用及最优组成。结果表明:优化后各培养基成分为蔗糖80.0 g/L,蛋白质7.0 g/L,磷酸氢二钠1.5 g/L,磷酸二氢钾0.3 g/L,在p H7.1、25℃、150 r/min时发酵21 h,右旋糖酐产率可达92.79%,与单因素优化后的右旋糖酐产率相比,提高了7.2%。红外光谱及核磁共振分析表明,发酵产物为右旋糖酐。  相似文献   

4.
林巧 《中国酿造》2012,31(7):52-57
采用响应面法对植物乳杆菌JCBY-1增菌液的4个组分因素进行优化研究,使植物短乳杆菌增菌效果最佳.先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各组分的最佳因素水平,然后利用有交互作用的Box-Ben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试验确定主要影响因素和最佳组合浓度,再利用Design Expeart软件进行分析数据.结果表明,各因素的最佳因素水平为蛋白胨1.01mg/mL、酵母膏0.73mg/mL、葡萄糖1.99mg/mL、乙酸钠0.51mg/mL时,其增菌效果最佳,菌液光密度(OD600)最大为0.273.  相似文献   

5.
采用Box–Behnken设计对添加黄秋葵汁的植物乳杆菌培养基成分进行响应面优化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并结合SPSS软件分析筛选出影响植物乳杆菌还原糖利用率的显著性影响因子为菌种接种量、p H、柠檬酸三铵和葡萄糖。经过响应面优化后葡萄糖含量为1.02%,柠檬酸三铵含量为0.64%,p H为6.74,接种量为3.98%。优化后菌体的生长情况明显高于优化前的秋葵汁培养基中的生长,接近MRS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  相似文献   

6.
旨在提高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 CICC-23614发酵蔗糖产右旋糖酐的效率。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以蔗糖、细菌蛋白胨、Na2HPO4·12H2O及KH2PO4浓度作为影响因子,以蔗糖转化率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对肠膜明串珠菌培养基中各成分浓度条件进行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发酵液中的蔗糖进行定量分析,优化得到最佳发酵培养基。结果显示,经过优化的最佳的培养基为:蔗糖101.31 g/L,细菌蛋白胨5.66 g/L,Na2HPO4·12H2O 1.11 g/L和KH2PO40.15 g/L。以优化后的培养基进行发酵,重复试验验证,发酵24 h,蔗糖转化率可达91.9%,与预测值误差仅为2.13%,相较于原始培养基发酵结果,蔗糖转化率是原始培养基培养条件下的1.6倍。  相似文献   

7.
以胆盐水解酶的活性为响应值,采用响应面设计分析法对植物乳杆菌发酵产胆盐水解酶培养基的成分进行优化.获得最佳培养基组成(g/L):葡萄糖19.40、蛋白胨17.05、大豆蛋白胨14.00、乙酸钠1.82、K2HPO4 2.00、酵母浸粉6.00、柠檬酸氢二铵1.00、MgSO40.87、MnSO40.45、L-半胱氨酸0.5、吐温-80 2.2mL/L.在该优化条件下,胆盐水解酶产量为(7.02±0.28) U/mL,较单因素优化前提高了6.44倍.所得数学模型的预测值与实验观察值相符,能够预测不同培养条件下植物乳杆菌发酵产胆盐水解酶产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响应面方法在优化微生物培养基中的应用   总被引:50,自引:3,他引:50  
多种统计优化方法已被成功地运用于微生物培养基优化工作中,本文根据响应面分析法的基本原理,针对响应面方法的优,点、试验设计的方法以及实验数据的处理进行了简述,并结合里氏木霉RutC-30发酵生产纤维素酶培养基成分的确定说明了响应面方法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益生菌对鸡肝进行发酵。从3种菌株(植物乳杆菌LP1、发酵乳杆菌LF1、枯草芽孢杆菌BS1)中选择生长能力和产酸能力最强的植物乳杆菌LP1作为发酵剂,以发酵初始pH值、葡萄糖添加量、接种量、发酵时间和料液比5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在此基础上,以发酵鸡肝A_(280 nm)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进行3因素3水平响应面优化试验,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发酵鸡肝A_(280 nm)的影响大小为发酵初始pH值>料液比>接种量,经过优化得到的最佳发酵工艺为:发酵初始pH 5.57、料液比1∶3.55(m/V)、接种量1.5%,最终发酵鸡肝A_(280 nm)为1.537;发酵鸡肝游离氨基酸和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说明发酵能促使蛋白质分解,进一步提升鸡肝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以黑木耳为原料,经酶解处理后接入植物乳杆菌和短乳杆菌进行发酵。通过单因素试验在植物乳杆菌与短乳杆菌的配比、发酵温度、发酵时间、接种量和加糖量对产品总酸影响的基础上,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优化黑木耳乳酸发酵工艺。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与短乳杆菌以2∶1的比例进行混合发酵黑木耳浆时,产酸效果最好;由响应面分析法确定黑木耳乳酸发酵的最优发酵条件为发酵时间84 h、发酵温度36℃、接种量3%、加糖量5%,在此条件下的总酸量为(9.75±0.21)g/L。  相似文献   

11.
分别将植物乳杆菌LP-L134-1-P(LP)、肠膜明串珠菌LM-L134-1-P(LM)接种到含亚硝酸钠的MRS培养液中,测定发酵液在72 h内pH、总酸、活菌数及亚硝酸钠含量的变化,并分析其降解机理。结果表明,LP降解亚硝酸盐能力强于肠膜明串珠菌LM,培养72 h后LP、LM对亚硝酸钠的降解率分别为98.63%和38.77%。运用SPSS软件分析结果表明,亚硝酸盐降解率与pH值呈显著的负相关、与总酸度呈显著的正相关,与活菌数变化并无明显相关关系,溶液中的总酸值是影响乳酸菌降解亚硝酸盐的重要因素。在去离子水中直接添加不同浓度的乳酸后发现,当调节溶液初始pH值为3、总酸为1.04%时对亚硝酸盐的清除作用效果显著,进一步印证了乳酸菌降解作用主要依靠酸降解。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响应面法优化植物乳杆菌KLDS 1.0391的高密度发酵参数。以玉米浆粉为培养基,活菌数为指标,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中心组合实验设计优化发酵温度、发酵p H以及接种量。结果发现三个因素对发酵液中活菌数影响大小依次为:发酵温度>接种量>p H;获得的最优发酵参数为:发酵温度为34.7℃、p H为6.2、接种量为3.1%。在此条件下,发酵11 h后,发酵液中的活菌数达到9.58 lg CFU/m L,与模型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33%,差异不显著。说明所建立的模型能够较好地反映实际发酵情况。   相似文献   

13.
采用响应面方法对拟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 (L.paracasei)的一种产乳酸的合成培养基进行了优化.该文将培养基中的混合氨基酸、核苷类物质和混合维生素看作3大类营养成分.首先利用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考察了培养基中包括该3类营养物质在内的8种营养成分对菌体生长和乳酸合成的影响,筛选出了影响菌体生长和乳酸合成的3个主要因素,即混合氨基酸、KH2PO4和CaCO3;在此基础上利用最陡爬坡实验逼近最大响应区域;然后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及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了最佳培养条件.经过3次实验验证,乳酸实际浓度与预测浓度十分接近,已经超过了在复合培养基中培养的水平.这些结果为L.paracasei的代谢流定量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响应曲面法优化乳杆菌产细菌素的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离自泡菜可产细菌素的乳杆菌作为实验菌,优化其产细菌素的最佳培养条件,以提高其产细菌素的能力。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筛选出对乳杆菌产细菌素有显著影响的3个因素,分别为装液量、葡萄糖质量浓度以及蛋白胨质量浓度。以抑菌圈直径大小作为产细菌素能力大小的判断依据,通过最陡爬坡实验和Box-Behnken实验进一步优化,并对优化的结果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预测值和实际值有良好的拟合性,此优化模型可靠。最后确定的乳杆菌产细菌素的优化培养基组成为:蛋白胨30g/L、葡萄糖15g/L、柠檬酸氢二铵2g/L、K2HPO42g/L、乙酸钠5g/L、MnSO4.4H2O0.25g/L、MgSO4.7H2O0.58g/L、吐温800.1%;最佳培养条件为:装液量25mL、温度30℃、培养时间24h、接种量1%、pH6.0。在此优化发酵条件下,细菌素的产量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15.
采用响应面法(RSM)对丙酮酸发酵培养基成分葡萄糖、硫酸铵、蛋白胨进行优化,采用多元二次回归方程拟合3种因素与丙酮酸含量间的函数关系,并得到了最佳条件。在优化培养条件下,发酵液中丙酮酸的浓度由35.4g/L提高到41.57g/L,在5L罐的最佳浓度下丙酮酸产量71.23g/L比原产量65.76g/L提高8.3%。  相似文献   

16.
研究植物乳杆菌、酿酒酵母复合发酵米粉的最佳工艺条件.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应用响应面法优化复合菌种发酵米粉工艺,探讨菌种比例、接种量、发酵时间和发酵温度对发酵米粉弹性值和感官评分的影响.结果 表明:采用复合菌种发酵,植物乳杆菌和酿酒酵母活菌数比为1∶1时对米粉发酵效果最好;响应面优化最佳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37℃、发酵时间8...  相似文献   

17.
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具有降低体重、调节脂代谢、缓解疲劳等功效,其常温下为液态,为方便其在食品领域应用,以乳清蛋白、菊粉为壁材,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制备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复配壁材比例、壁材添加量、芯壁比、乳化剂添加量、复配乳化剂比例对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的影响,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实验优化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的制备配方,并测定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最佳制备配方为乳清蛋白:菊粉3∶1(w/w)、乳化剂添加量0.4 g/100 mL、芯壁比1∶1(w/w)、复配壁材(乳清蛋白和菊粉)添加量14 g/100 mL、复配乳化剂(单甘酯∶羧甲基纤维素钠)1∶1(w/w),在此条件下制备的中碳链脂肪酸甘油三酯微胶囊包埋率可达95%,具有良好流动性、分散性及溶解性,粒径分布均匀,平均粒径为4.43μ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