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采用β-葡聚糖酶酶解茯苓多糖获得水溶性茯苓多糖,优化水溶性茯苓多糖的最佳酶解提取工艺,测定酶解产物抑菌效果。通过苯酚-硫酸法测定其含量,以水溶性茯苓多糖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L9(34)正交试验设计,优化酶解工艺条件为酶解反应温度55 ℃,pH值5.5,时间150 min,酶用量9 000 U。在此条件下获得水溶性多糖含量达到9.20%。牛津杯法测定其抑菌活性,结果表明,酶解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产生较好的抑菌作用,抑菌圈直径分别为14.67 mm、8.89 mm,对枯草芽孢杆菌未见产生明显抑菌圈,为茯苓水溶性多糖深度开发提供前期研究数据。  相似文献   

2.
采用β-葡聚糖酶对酵母β-葡聚糖进行酶解,利用单因素和响应面实验,以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得率为指标优化酶解工艺,并对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与原酵母β-葡聚糖的结构和热稳定性进行了研究。最佳酶解条件:底物质量浓度1.14 g/100 mL,酶活浓度0.16 U/mL,温度44℃,pH 4.2,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得率为39.89%。红外光谱分析结果表明,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与原酵母β-葡聚糖的糖苷键型均为β构型,分子构象相同。热稳定性分析表明,水溶性酵母β-葡聚糖和原酵母β-葡聚糖的特征分解温度分别为356℃和360℃,终止分解温度分别为740℃和780℃,热稳定性差异不大。  相似文献   

3.
以实验室制备的酵母(1→3)-β-D-葡聚糖为原料,通过酶解法制备水溶性酵母(1→3)-β-D-葡聚糖,并对其结构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以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得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了酵母(1→3)-β-D-葡聚糖酶解的工艺条件。优化后的酶解条件为:酶活浓度0.15 U/mL,底物质量浓度0.5 g/100 mL,酶解温度40℃,pH3.5,酶解时间0.5 h,该酶解条件下水溶性酵母葡聚糖得率为80.3%。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水溶性葡聚糖仍具有(1→3)-β-D-葡聚糖分子构型,刚果红实验表明其具有三螺旋结构。活性实验表明,水溶性葡聚糖能有效提高E.coli诱导的患腹膜炎小鼠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4.
以九资河茯苓为原料,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利用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协同作用提取茯苓多糖。基于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复合酶提取工艺条件,并评价茯苓多糖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β-葡聚糖酶添加量分别为2.5%、2.5%、5.0%,酶解时间90 min、酶解温度50℃、pH 5.0。在此条件下,茯苓多糖提取率为6.13%,是水提法的4.17倍,其总抗氧化能力是水提法的2.9倍。该方法操作简单,条件温和,多糖提取率和抗氧化活性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5.
酵母β-葡聚糖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然而溶解性差,应用范围较窄。为提高酵母β-葡聚糖的溶解性,扩大其应用范围,以水溶性β-葡聚糖得率为指标,考察酶添加量、底物质量浓度、温度、时间等因素对得率的影响,并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工艺,比较酶解前、后酵母β-葡聚糖的功能性质及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酶添加量4.30%,底物质量浓度15 mg/mL,酶解温度45 ℃,酶解时间83 min的条件下,水溶性β-葡聚糖得率为56.12%,溶解性达89.74%,分子质量降为2.99×106,6.68×104 u和1.40×104 u,D[4,3]由67.49 μm降至38.25 μm,热稳定性改善。红外图谱表明:酵母β-葡聚糖结构无明显变化,仍以β-1,3-糖苷键连接。圆二色谱表明:水溶性β-葡聚糖的不对称性增加,具有高度有序的结构。扫描电镜表明:酵母β葡聚糖由完整的颗粒变为杂乱无章的片状结构。  相似文献   

6.
超声-酶-碱法提取啤酒废酵母β-1,3-葡聚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超声-酶-碱法从啤酒废酵母中提取β-1,3-葡聚糖,在超声波预处理和酶解最佳条件的同时,利用响应曲面法研究分析NaOH浓度、温度、用量和时间对β-1,3-葡聚糖得率、纯度和蛋白质含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处理后破壁率为94.22%;酶解后蛋白质去除率为62.82%;当加入2.05%的NaOH 30.50 mL,74℃处理5.7 h,β-1,3-葡聚糖的得率为10-21%,纯度为88.14%,蛋白质含量为1.19%.超声-酶-碱法处理工艺具有β-1,3-葡聚糖得率、纯度高、蛋白质含量低及提取时间短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徐菲  党斌  迟德钊 《食品科技》2014,(12):217-221
采用超声波辅助方法从青稞麸皮中提取β-葡聚糖。研究了水料比、pH、超声波功率、提取时间和提取温度对其得率的影响,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青稞β-葡聚糖的最优工艺为:水料比1:18,提取温度45℃,超声波功率500 W,p H9,提取时间25 min,此条件下β-葡聚糖得率可达2.36%。各因素对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水料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pH>提取时间。比较了TCA法、Sevage法、木瓜蛋白酶法的除蛋白效果,木瓜蛋白酶法最佳,蛋白质去除率可达87.84%,β-葡聚糖保留率可达90.58%。  相似文献   

8.
采用酶-碱法从酵母自溶残渣中提取β-1,3-D-葡聚糖,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碱处理工艺条件为酶解后的沉淀物用60mL2%氢氧化钠溶液75℃处理6h,经冷冻干燥后,成品葡聚糖的得率为21.38%,其中多糖含量为92.17%,蛋白质含量为1.32%,水分含量为5.53%,酶-碱法处理工艺具有葡聚糖得率高、蛋白质含量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燕麦麸中β-葡聚糖的超声辅助冻融提取方法,采用超声浸提、蒸发浓缩、反复冻融从燕麦麸中提取β-葡聚糖,研究燕麦麸β-葡聚糖的提取得率、纯度、持水性和黏度,同时用紫外和红外光谱对提取的燕麦麸β-葡聚糖进行结构表征。结果表明:超声辅助提取时,当料液比为1∶20(g/mL)、超声功率为500 W、提取温度为55℃、提取时间为50 min,可将提取液蒸发浓缩至体积的4.0%,反复冻融2次,燕麦麸β-葡聚糖的得率为6.0%,β-葡聚糖纯度可达到82.3%,其持水率为307.6%,燕麦麸中提取的β-葡聚糖紫外光谱、红外光谱和β-葡聚糖的标准图谱一致。超声辅助冻融法提取可得到较高纯度、持水率和黏度的燕麦麸β-葡聚糖。  相似文献   

10.
以β-葡聚糖得率为考察指标,考察了热水浸提法、热水-复合酶法、超声波法、超声波-复合酶法对灰树花菌丝体β-葡聚糖得率的影响。影响提取的关键因素为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复合酶添加量、酶解温度,采用正交试验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采用超声波-复合酶法所得β-葡聚糖得率最大,灰树花菌丝体β-葡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5 min,复合酶添加量1.5%,酶解温度40℃。在此条件下,灰树花菌丝体β-葡聚糖得率可达2.80 mg/g。  相似文献   

11.
为有效利用藜麦资源,采用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高藜麦β-葡聚糖的提取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并与水提法、超声波法、超高压法的提取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最佳参数为:超声功率300 W,超声时间15 min,超高压压力300 MPa,超高压时间4 min,水提pH=10,水提料液比1∶18,β-葡聚糖得率达到1.66%。水提法、超声法、超高压法的β-葡聚糖的得率分别为0.64%、1.16%、1.34%。由此可见,与其他3种方法相比,超高压-超声波协同法提取的β-葡聚糖得率显著提高。超高压-超声波提取方法是藜麦β-葡聚糖提取的较佳方法。  相似文献   

12.
董兴叶  孙楚  刘瑶  吴非 《食品工业科技》2014,(16):294-297,307
以燕麦为原料,采用超声波法提取燕麦β-葡聚糖。用刚果红法检测β-葡聚糖得率。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确定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超声波法与水提法提取的β-葡聚糖的性质进行对比。研究表明,提取β-葡聚糖的最优条件为:液料比20∶1,超声波功率720W,超声波时间35min,提取温度50℃,pH10,按超声波法提取的最优工艺条件,燕麦β-葡聚糖得率可达4.09%,水提法β-葡聚糖的得率仅为3.05%。与水提法相比,超声波法提取的β-葡聚糖性质,如持水性、持油性提高。  相似文献   

13.
采用酶-碱法从酵母自溶残渣中提取β-1,3-D-葡聚糖,研究了提取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得出理想的酶处理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600 IU/g,酶解3 h,pH8,温度60℃。碱处理工艺条件为:用60 mL 2%NaOH溶液在75℃处理酶解后的沉淀物6 h。冷冻干燥后得到成品葡聚糖,成品得率21.38%,其中多糖含量为92.17%,蛋白质含量为1.32%,水分含量为5.53%,该工艺具有得率高、蛋白质含量低的特点。应用红外光谱对糖分进行分析,成品为高纯度的酵母葡聚糖。  相似文献   

14.
水酶法提油条件温和,油料蛋白的性能几乎不发生变化,无论是水相中直接加工利用,还是回收分离蛋白再利用,效果都十分理想,但有关水酶法提取植物油脂和蛋白质的副产物-水溶性糖的相关研究较少,故针对挤压膨化后水酶法提取大豆油脂和蛋白质的副产物-大豆水溶性糖进行研究。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对酶法提取副产物-大豆水溶性糖得率进行了优化。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为以后的中试以及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基础,并且得到了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为加酶量为2.1%,温度为58℃,酶解时间为3.5 h,料水比为1:6.4,pH为10,响应面有最优值在(20.98±1.03)%。经过验证与对比试验可知在最优酶解工艺条件下水溶性糖得率可达到19.97%左右,比相同酶解条件下未经挤压膨化预处理水溶性糖得率以及碱提工艺水溶性糖得率均有显著提高。利用超微结构能谱分析为手段,针对水溶性糖得率提高机理进行了研究,经研究表明:①挤压膨化再粉碎后大豆细胞组织破坏,水溶性糖与蛋白复合物中蛋白质与蛋白酶作用位点较充分暴露,有利于其酶解使得水溶性糖与蛋白复合物破坏。②大豆中水溶性糖部分以糖与蛋白复合物形式存在,而想提取此类大豆水溶性糖需要将蛋白水解。  相似文献   

15.
以葡萄酒泥废酵母为试材,采用高压均质法和冻融法协同破碎酵母细胞壁,并辅以复合蛋白酶和脂肪酶酶解技术,研究多重破壁技术对β-葡聚糖纯度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利用Box-Behnken实验设计原理,以酵母浓度、均质时间和冻融加水量为实验因素,以β-葡聚糖纯度为响应值,优化葡萄酒泥酵母β-葡聚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葡萄酒泥酵母β-葡聚糖最优提取工艺为均质压力70 MPa,酵母浓度13%,均质时间34 min,冻融加水量25%,在此条件下提取所得酵母β-葡聚糖纯度为91.69%,得率为13.23%,该方法为酵母葡聚糖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在Thava Vasanthan公开的关于制备β-葡聚糖专利的基础上,通过优化乙醇洗脱液浓度和简化酶处理方法对燕麦β-葡聚糖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并对其理化性质进行分析(包括总糖含量、蛋白含量、脂肪含量、β-葡聚糖含量和单糖组成等),综合评价通过改进工艺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产品质量。结果表明50%乙醇洗脱液洗脱和蛋白酶处理得到的燕麦β-葡聚糖得率最高,其β-葡聚糖含量高达75.3%,超过利用原专利制备得到的β-葡聚糖含量的2倍。产品中总糖含量为87.0%,蛋白质含量为7.0%,未检测出脂肪和水分,单糖组成主要为葡萄糖,含量为75.0%,因此,改进后的方法可用于提取制备含量更高、质量更优的燕麦β-葡聚糖产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利用β-葡萄糖苷酶水解干桂花以充分释放桂花中的香味前驱体,然后用乙醚为溶剂萃取出水解桂花中的香味产物,得到桂花浸膏产品,从而达到提高桂花浸膏产品得率和产品质量的目的。通过实验,研究了β-葡萄糖苷酶的用量、水解时间、水解温度等因素对提取效果的影响,并最终得到酶水解提取的最佳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与传统提取方法相比,采用酶水解后提取桂花浸膏,产品得率提高了40%以上,浸膏产品中的净油含量提高了11%,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相似文献   

18.
以紫色小麦麸皮为原料,以稀碱液为溶剂,超声波辅助提取水溶性β-葡聚糖。采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响应面设计,对水溶性β-葡聚糖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水溶性β-葡聚糖提取率的主要因素依次是NaOH浓度、料液比、超声波功率、提取温度、提取时间。最佳提取工艺为:NaOH浓度4.5%、超声波功率400W、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1.5 h、液料比23∶1,在此条件下实际测得的平均提取率为1.96%。  相似文献   

19.
以燕麦麸为原料提取β-葡聚糖,系统研究了原料处理、去除淀粉、蛋白质及醇析等关键步骤对β-葡聚糖得率和纯度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实验及正交实验优化了β-葡聚糖提取工艺,料水比110,提取温度65℃,pH 9.0,提取时间2 h;提取中加入耐热α-淀粉酶去除淀粉,pH 4.5静置4 h去蛋白,60%的乙醇溶液醇析,时间9 h.采用该工艺条件下得到β-葡聚糖的得率和纯度分别为6.52%、75.56%,经过硫酸铵分级法进一步纯化,其产品纯度可达到90.66%.  相似文献   

20.
采用酶-碱法提取酵母β-1,3-D-葡聚糖,着重研究了提取的酶解工艺,并通过正交实验得出最佳酶解工艺条件为:酶添加量为1600IU/g,酶解时间3h,pH8,温度60℃。沉淀物用2%氢氧化钠在75℃恒温处理6h,即可得到成品葡聚糖,经紫外光谱法和纸层析法进行糖分分析,成品为高纯度的酵母β-1,3-D-葡聚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