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白茶在储存过程中,较短年限时,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幅度比较小,变化不大,但储藏时间较长时,均呈下降趋势;白茶中儿茶素组分均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为主,含量较高,茶叶陈放两年后,儿茶素总量下降的速度显著,陈20年白茶儿茶素组分及其总量含量极少;陈年白茶黄酮含量均比当年白茶的黄酮含量高,陈20年白茶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的白茶。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年份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白茶在储存过程中,较短年限时,茶叶中茶多酚、咖啡碱、游离氨基酸、可溶性糖含量降低幅度比较小,变化不大,但储藏时间较长时,均呈下降趋势;白茶中儿茶素组分均以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和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CG)为主,含量较高,茶叶陈放两年后,儿茶素总量下降的速度显著,陈20年白茶儿茶素组分及其总量含量极少;陈年白茶黄酮含量均比当年白茶的黄酮含量高,陈20年白茶黄酮含量极显著高于其它年份的白茶。   相似文献   

3.
沙棘油功效成分及药理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沙棘具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沙棘油根据来源不同分为沙棘籽油和沙棘果油。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均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生育酚、β-类胡萝卜素和甾醇类物质。研究表明,沙棘油具有丰富的药理功能,对心脑血管和胃肠道的保护作用,滋润皮肤、促进皮肤组织再生和上皮组织愈合、改善皮肤衰老现象的作用,缓解干眼症和辅助保护化学性肝损伤的作用。除此以外,沙棘油还具有一定的抗炎、抗氧化、增强免疫力的功能。通过对沙棘果油和沙棘籽油的功效成分、药理功能及其开发利用现状等进行综述,以期为沙棘油功能产品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水仙茶树品种开面采鲜叶为原料,分别采用传统白茶工艺(CK)和萎凋中引入摇青工艺(ST)加工成白茶,对比分析两种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及感官品质的差异,旨在为高香型水仙白茶的开发提供参考。结果表明:ST较CK显著降低了水仙白茶中茶多酚、黄酮类、咖啡碱的含量及酚氨比、酯型与非酯型儿茶素的比值,增加了游离氨基酸、茶黄素等的含量(p<0.05);CK和ST白茶香气成分的种类分别为104和107个、相对含量分别为79.72%和78.33%,且均以醇类为主,其中ST较CK明显降低了水仙白茶中正己醇等清香或青气物质的含量,增加了香叶醇等花果香物质的含量,并改善了水仙白茶的香气组成;感官审评结果显示,ST明显提升了水仙白茶的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白茶花果香浓郁、滋味醇厚水中带香,且感官审评综合得分(93.10)显著高于CK白茶(88.30)(p<0.05)。综上认为,ST较CK改善了水仙白茶生化成分、香气成分的含量与组成,进而提升了香气与滋味品质,所制水仙白茶综合品质优异,达到高香白茶的品质要求。  相似文献   

5.
白牡丹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不同储藏时间的白牡丹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分析。结果表明:2006白牡丹茶和2008白牡丹茶的茶多酚含量分别为(220.10±6.91)mg/g、(230.86±5.05)mg/g,没食子酸含量分别为18.85、24.47mg/g,咖啡碱含量分别为18.49、19.21mg/g,总糖含量分别为(32.23±1.04)mg/g、(33.28±0.60)mg/g,多糖含量分别为(26.7±2.49)mg/g、(26.36±1.85)mg/g,水浸出物总量分别为(441.32±0.94)mg/g、(445.96±14.31)mg/g,儿茶素总量分别为120.12、134.47mg/g,茶氨酸含量分别为26.15、33.18mg/g,游离氨基酸总量分别为40.33、51.58mg/g;并分析了儿茶素的组成和含量,以及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  相似文献   

6.
对大豆蛋白、大豆多肽、大豆油脂、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等活性成分与生理功效作了系统地阐述。  相似文献   

7.
白茶, 作为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因其清香鲜甜的品质、独特的健康功效及可存储等特点受到消费者的喜爱。茶叶香气物质含量少、种类多且化学性质各不同, 既存在于茶树鲜叶中, 也可通过茶叶加工过程转化形成新的香气物质, 是评判茶叶品质优劣的重要依据。白茶香气成分的组成、含量及所呈现的香气特征因茶树品种、生长生态环境、生长季节、原料采摘等级、加工工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且与是否贮藏等因素密切相关。本文总结了近年来白茶香气研究中涉及的萃取、检测、分析及评价方法, 白茶香气在萎凋、干燥、形制等工序中的变化规律, 创新工艺、贮藏与陈化等处理对白茶香气的影响, 并梳理了不同类型白茶的主要香气成分, 最后对未来白茶香气研究技术发展、香气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旨在为白茶相关标准的建立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木本油料植物,文冠果油不仅可以作为高级食用油,同时还可以作为生物燃油。本文针对文冠果的主要成分及其功效进行综述,并进一步对文冠果中的文冠果油的成分、功效、应用状况及提取方法进行了论述。最后对文冠果及文冠果油在未来的开发和应用前景予以展望,以期为文冠果未来发展应用的科学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四川引种安吉白茶主要生化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邵济波  唐茜  周晓兰  韩楠  谢文钢 《食品科学》2012,33(16):179-183
研究四川邛崃县、洪雅县和高县引种的浙江特异茶树品种安吉白茶的主要生化成分含量。结果表明:四川茶区种植的安吉白茶氨基酸含量丰富,氨基酸总量为(69.70±2.43)~(82.66±8.07)mg/g,20种游离氨基酸总量为(60.43±4.45)~(77.75±18.88)mg/g;其中,茶氨酸含量为(25.91±0.20)~(37.31±0.63)mg/g,占20种游离氨基酸总量的40.28%~54.98%。儿茶素总量为(4.97±0.16)%~(7.37±0.08)%;茶多酚、咖啡碱、水浸出物含量分别为(14.22±0.37)%~(23.78±0.47)%、(2.87±0.02)%~(3.30±0.13)%、(42.30±3.65)%~(47.82±3.91)%。与安吉白茶原产地及其他引种地区对安吉白茶的生化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四川引种的安吉白茶其氨基酸含量高于原产地种植的安吉白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与原产地相当,儿茶素较原产地低,比原产地降低48.9%~60.6%。因此,四川引种安吉白茶能够保持氨基酸含量高、酚氨比低的优良特性,其生化特性为其优良制茶品质的形成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0.
我国植物资源蕴藏丰富,为植物多糖的开发和利用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天然植物多糖属于植物体内一类非常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同时也是有效维持和保证生物体生命活动能够正常运转的基本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病毒及抗氧化等多种药理作用,可作为天然的免疫调节剂,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植物多糖免疫调节、抗肿瘤、抗病毒、抗氧化、降血压、抗血栓、降血糖、对免疫性肝损伤的保护以及抗辐射活性等药理作用功效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植物多糖更好的开发和利用,及在药品、食品等相关领域的广泛应用提供良好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
综述了白茶的药理作用及保健功能。  相似文献   

12.
《食品工业科技》2013,(04):368-371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茶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茶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白茶与安吉白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静  王远兴  丁建 《食品工业科技》2013,(4):368-371,377
在中国六大茶(绿茶、红茶、乌龙茶、白茶、黄茶和黑茶)中,安吉白荼属于绿茶,由于名称与白茶相似,且具有类似的药理功效,常易被混淆本文从白茶和安吉白茶的发展历史、药理学研究和产品开发三个方面对白茶和安吉白荼进行综述,并对两者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白茶品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菲  孙威江 《食品工业科技》2015,36(10):365-368
主要从白茶非挥发性成分和挥发性成分两方面总结了白茶独特风味形成的原因和影响因素。从鲜叶原料、加工工艺等方面提出提高白茶品质的思路。白茶的高氨基酸、高咖啡碱含量与其制茶品种有关,高黄酮含量则与制茶工艺有关。白茶挥发性组分受到制茶品种和制茶工艺两方面的影响。通过白茶工艺创新,可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白茶香气低、滋味淡等问题。   相似文献   

15.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2):285-290
普洱熟茶是一种独特的微生物发酵茶,由中国云南省的大叶种茶的晒干叶制成,为中国特有名茶。近年来,普洱熟茶由于其降血脂、抗氧化、减肥、抗菌等多重保健功效而备受欢迎,目前已从普洱熟茶中分离出多种功能性成分并进行了验证。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对普洱熟茶化学成分及主要化学成分转化的研究,特别是普洱茶中特有的加成儿茶素类成分,为进一步研究普洱熟茶的生物活性物质及其形成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茶叶多糖是茶叶中具有生物学活性的复合多糖的简称,其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功效最为突出。茶叶多糖可通过保护胰岛β细胞、抑制外源碳水化合物的吸收和调控内源因素(糖代谢酶类和胰岛素)等三条路径来实现降血糖及防治糖尿病的表达。本文从茶叶多糖的其他生物学活性,诸如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抗凝血、抗疲劳、抑菌杀毒、减肥等方面,阐述近年来茶叶多糖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理,以期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黑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其种类包括云南普洱茶、湖南茯砖茶、湖北青砖茶、四川边销茶和广西六堡茶。在黑茶渥堆过程中,霉菌、细菌、酵母等微生物发挥了重要作用。黑茶中儿茶素、茶多酚等物质在微生物分泌的胞外酶和湿热作用下发生氧化、分解、聚合、转化等生化反应,最终形成黑茶独特的品质。萜烯醇类化合物、醇类、酮类和醛类等物质是形成黑茶香气的主要成分。黑茶通过调节胆固醇与甘油三酯的代谢来调节血脂。另外,黑茶中的儿茶素可以通过抑制脂肪酸合成酶(FAS)等多种脂肪合成相关酶的活性以降低脂肪合成水平。   相似文献   

18.
为进一步了解油茶的主要化学成分及潜在的药用价值,实现油茶产业的持续发展,对油茶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进行综述.油茶中主要化学成分包括三萜及三萜皂苷类、黄酮类、多酚类、脂肪酸类等,以皂苷类及黄酮类成分研究居多,其中,皂苷类成分以齐墩果酸型为主,黄酮类成分以槲皮素、山柰酚为主.其次,油茶药理作用主要集中于抗肿瘤、抗菌抗...  相似文献   

19.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compare the main components, and particularly catechins, caffeine, theanine, free amino acids, and water extracts, in Bai Hao Yin Zhen, Bai Mu Dan, and Shou Mei Fuding white tea infusions brewed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to taste were estimated by dose-over-threshold value. Infusion temperature had a distinct effect on the main components extracted, and 100 °C was found to be optimal for extracting catechins and caffeine. However, the effect of temperature on theanine, free amino acids, and water extracts varied with tea type. Bai Mu Dan and Shou Mei yielded a higher content of the major compounds than did Bai Hao Yin Zhen. Thus, infusion temperature had a large effect on extracting the main compounds, and the differences in content between the three white teas presumably reflected differences in the harvest time, processing method or leaf shap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