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大豆分离蛋白(SPI)膜中添加NaCl、Na2CO3、Na2S2O3、Na3PO4、Na4P2O7、ZnCl2和FeCl3,通过研究膜的水分含量(WC)、可溶性干物质(TSM)、水蒸气透过系数(WVP)及其动态接触角(DCA)系统考察盐对SPI膜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和FeCl3使得SPI膜的WC分别增加7.4%和15.5%,Na4P2O7、Na2S2O3、Na3PO4、Na2CO3和ZnCl2分别使WC减少18.8%、18.9%、3.8%、7.6%和16.1%;NaCl和Na2S2O3使SPI膜的TSM略有增加,但Na3PO4、Na2CO3、Na4P2O7、ZnCl2和FeCl3使TSM分别降低32.3%、13.7%、7.1%、12.7%和23.9%;Na3PO4、Na4P2O7、Na2CO3和Na2S2O3及ZnCl2分别使WVP增加88.9%、51.4%、36.5%、28.7%和21.0%,NaCl不改变膜的WVP,而FeCl3使膜的WVP值略有下降;NaCl、Na2CO3、Na2S2O3和FeCl3使SPI膜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DCA均降低,而Na3PO4、Na4P2O7和ZnCl2使得SPI膜在极性和非极性溶剂中的DCA均提高。   相似文献   

2.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食品安全的日益重视,在食品包装材料的开发上正发生较大变革,其中,可食性包装材料的研究特别引人注目。本文简单介绍了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的成膜机理、营养特性、机械特性、透气特性等,并综述了国内外在改善膜的应用特性方面取得的积极进展。  相似文献   

3.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制膜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成膜主料,添加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 2SO3制备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了其实验室和工业化制膜工艺及其参数.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膜的实验室制膜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加水溶解,加热,同时采取桨式搅拌,搅拌速度为180r/min,加0.06%食用消泡剂对膜液进行消泡,在涂有0.05ml/100cm 2吐温80的不锈钢板上刮板成膜,在60℃下热风干燥2.0h,均湿,揭膜,贮存.工业化制膜工艺参数为:大豆分离蛋白在夹层锅中加水溶解,加热,同时搅拌,搅拌速度为30r/min,在紫铜带上成膜,紫铜带转速为1.5r/min,烘缸中通入蒸汽加热,蒸汽压力为0.25MPa(表压),卷膜,包装,贮存.该工艺已中试成功,可扩大生产.  相似文献   

4.
还原剂影响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了还原剂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 (SPI)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还原剂可明显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 (TS) ,降低水蒸气迁移系数 (WVP) ,但伸长率 (E)有所下降。添加还原剂的SPI膜在 pH 7时机械强度和阻隔性最好 ,其中添加半胱氨酸的SPI膜 TS最大 ,为14.4 8MPa ,WVP最小 ,为 4 .6 1g·mm/m2 ·d·kPa  相似文献   

5.
环氧基交联剂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性能,加入环氧基交联剂,考察了环氧基交联剂不同添加量对蛋白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环氧基交联剂的加入,可使大豆分离蛋白膜的机械性能增加显著,蛋白膜机械性能与交联剂的加入量显著关联。3种溶剂(甲苯、四氯化碳、四氢呋喃)溶胀实验表明,在实验条件下交联剂加入量在0.4~0.5 g时,蛋白膜交联程度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6.
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制备与性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新型生物膜材料的制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基本材料,探究大豆分离蛋白(SPI)、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_2SO_3)、乙醇等添加量和处理温度、成膜液pH、成膜介质等条件对膜的完整率、厚度、透光率、水溶率、水蒸气透过系数、透油性等性质的影响。当SPI浓度在2%~6%时,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成膜变得容易,但是膜的厚度增加、水蒸气透过系数和透油系数变大、色泽变深。甘油添加量在2%以下可以改善膜的柔韧性,同时降低膜的透气性能和透油性。添加5%的乙醇也可以降低膜的透气性和透油性。添加0.1%的Na_2SO_3可以改善膜的色泽,同时降低膜的透油性。适当提高处理温度和溶液pH可以降低膜的透气性和透油性。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大豆分离蛋白的成膜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增塑剂(甘油)、还原剂(Na2SO3)、交联剂(TG酶)对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最佳处理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5.0%、甘油1.5%、Na2SO3 0.1%、TG酶0.2%,大豆分离蛋白浓度对膜性能影响最大,其次是甘油含量,Na2SO3和TG酶的浓度对膜性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8.
乳化剂提高大豆分离蛋白可食性膜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抗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水蒸气透过率和O_2透气量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蜂蜡和斯潘20对大豆分离蛋白膜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这两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及复合使用时对膜综合性能的影响,同时测定膜表面接触角、成膜溶液中巯基及二硫键数量优化乳化剂使用量,最终获得复合使用两种乳化剂时,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改善效果明显,其添加量为蜂蜡0.0845%,斯潘200.506%,甘油1.335%.  相似文献   

9.
比较了11种乳化剂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结果显示蜂蜡、斯潘60和斯潘40对膜阻水性能具有最佳改善效果.进一步研究了这3种乳化剂单一添加和复合使用时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水蒸气透过率的影响,得出复合使用不如单一使用时改善效果好,且3 g/L质量浓度的蜂蜡对大豆分离蛋白膜阻水性的改善作用最好,使水蒸气透过率达到18.93 g · mm/(m2 · d · kPa),缩减为未加乳化剂时的54%.  相似文献   

10.
可食性大豆复合蛋白膜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食性大豆蛋白膜是指以大豆分离蛋白为主要原料,添加增塑剂、交联剂等物质,通过不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复合薄膜。与合成包装材料相比,可食性膜能被生物降解,无污染,还可以作为食品风味料、营养强化剂的载体。文中以大豆分离蛋白、瓜尔豆胶、硬脂酸为基质,制备复合型可食性膜。研究结果表明:水与乙醇的体积比、瓜尔豆胶含量、硬脂酸含量对复合膜的性能有较大影响,制备大豆蛋白复合膜技术条件为,大豆分离蛋白浓度为5.0%,水与乙醇体积比为80∶20,瓜尔豆胶加量为0.25%,硬脂酸加量为0.3%。  相似文献   

11.
超声辐射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研究了超声辐射在频率为20kHz,功率为800W条件下,不同处理时间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对膜性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经超声辐射处理2min可以显著提高膜的抗拉强度,相对于对照样提高了64.08%(P≤0.05);同时也明显降低了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相对于对照样降低了25.70%(P≤0.05)。经超声处理后的膜机械强度和阻湿性能均得到了提高,同时具有均匀透明的外观。  相似文献   

12.
田少君  张喆 《中国油脂》2012,37(2):19-23
以大豆分离蛋白为原料制得可食性膜,研究在不同低温储藏条件下其功能特性,包括机械性能和阻隔性能的变化。结果显示:随冷藏温度的升高,其功能特性变化较为缓慢。而随冻藏温度的降低,断裂延伸率下降尤为明显,抗拉强度和脂质阻隔能力变化趋势次之,水蒸气透过率升高缓慢。冷藏时间与断裂延伸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冷藏时间与水蒸气透过率和油脂渗透系数均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冻藏时间与水蒸气透过率和油脂渗透系数呈显著正相关(p<0.05)和极显著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3.
Soy protein isolate (SPI, 5.0 g/100 mL,) films embedded with nano-TiO2 (0, 0.5, 1.0, 1.5 and 2.0 g/100 mL) were prepared by solution casting and modified by ultrasonic/microwave assisted treatment (UMAT). The effects of nano-TiO2 content and UMAT time on the films' physical properties and structure were investigated. Incorporation of nano-TiO2 significantly enhanced films' mechanical properties and barrier properties, because of the intermolecular force between nano-TiO2 and SPI. UMAT time ≤20 min obviously improved films' tensile strength values (15.77 MPa, 245%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and reduced water vapor permeability (1.8457 × 10−11 g cm−1 s−1 Pa−1, 72.11% lower than the control) and oxygen permeability values (0.8897 × 10−5 cm3 m−2 d−1 Pa−1, 57.66% lower than the control). SEM images also revealed a more compact and dense structure of films when UMAT time ≤20 min. Films' water adsorption properties were evaluated. GAB and Henderson models exhibited the best to fit experimental data, thus it was predicted that films (1.5 g nano-TiO2/100 ml) could be stable at low moisture content (0.27 kg of water/kg dry mass).  相似文献   

14.
大豆分离蛋白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水解后不同分子量范围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性方面,分子量在1000~2000D时候乳化活性和乳化稳定性最大,分别为176.9mL/g和120min;持水性方面分子量小于1000D时候最大,为66.2%;黏度方面,分子量大于4000D时候最大,为1.8cp;持油率方面分子量范围在大于4000D范围内最大,为378.42%。  相似文献   

15.
热处理和碱处理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5,他引:14  
研究了热处理和碱处理对可食性大豆分离蛋白(SPI)膜性能的影响。对成膜液进行适当的加热和调节pH可以提高SPI膜的抗拉强度(TS)和伸长率(E),降低水蒸气透过系数(WVP)。调节成膜液的pH到9,在70℃加热20min,所得到的膜机械性能和阻湿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16.
大豆分离蛋白与谷朊粉可食性复合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报道影响大豆分离蛋白与谷朊粉复合膜成膜因素,分析各种因素对复合膜性能影响,并对正交试验结果采用极差分析和综合评分法进行评定,得到制备综合性能良好的可食性膜最佳条件为:谷朊粉与大豆分离蛋白比例为1∶5,甘油量为20%,pH为11,预热处理温度和时间分别为80℃和40min;此时,膜的透光率、拉伸强度、撕裂强度、水分含量和水蒸汽透过率依次为60.5%、38.38MPa、198.02N/mm、13.87%和0.507g·mm/kPa·h·m2。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甲基纤维素(MC)对以甘油为增塑剂的大豆分离蛋白(SPI)膜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SPI膜的抗拉强度和表面疏水性随着MC添加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P≤0.05),在添加量为20.0%(w/w,SPI)时相对于对照样分别提高了66.32%和25.39%;断裂伸长率随着MC添加量的增加而先增大后降低,在添加量为10.0%时最大;膜的透光率、水分含量、可溶性干物质总量和水蒸气透过系数随着MC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P≤0.05),在添加量为20.0%时相对于对照样分别降低了41.58%、14.02%、26.55%和20.86%.  相似文献   

18.
大豆分离蛋白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和甘油为成膜基质,研究多聚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微波及磷酸化对大豆分离蛋白膜性质影响。结果表明,多聚磷酸钠可显著提高膜的水溶性(ρ0.01)和抗拉伸强度(ρ0.05),显著降低膜的氧气透过性(ρ0.01)和水蒸气透过性(ρ0.05);CMC–Na能显著提高膜抗拉伸强度(ρ0.01)和氧气透过性(ρ0.05),显著降低膜的水溶性、透光率及水蒸气透过性(ρ0.01);微波处理可显著提高膜的抗拉伸强度(ρ0.05),降低膜的水溶性(ρ0.05);磷酸化可显著降低膜的氧气透过性(ρ0.05)、透光率及抗拉伸强度(ρ0.01)。  相似文献   

19.
可食性蛋白膜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统塑料包装材料引起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关注,其安全性也受到人们质疑,发展新型包装材料,将会是未来方向;蛋白膜以其可生物降解性、可食性、隔油、阻气等性能,正成为国内外研究热点。该文阐述蛋白膜成膜机理、膜的特性及分类,并介绍大豆分离蛋白膜、小麦面筋蛋白膜等可食性蛋白膜国内外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