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轴颈偏斜对径向滑动轴承静态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轴颈偏斜对径向滑动轴承静态性能的影响.推导了轴颈偏斜时油膜厚度表达式,计算中考虑温度变化,联解雷诺方程、能量方程与温粘方程,计算了不同偏斜角、不同偏斜方位时轴承的压力和温度分布,以及不同偏心率、不同偏斜角度时轴承的静态特性.结果表明:轴颈偏斜时,油膜厚度、油膜压力与油膜温度分布变化明显,最小油膜厚度出现在端部,最大油膜压力与最高温度均向轴承端部移动;对轴承静态性能的影响也较明显,油膜反力随偏斜角增大而增大,阻力系数随偏斜角增大而减小,对端泄油量的影响在不同偏心率时规律不同. 相似文献
3.
4.
5.
针对滑动轴承内轴颈涡动引发的热效应现象建立了油膜厚度分析模型,以某汽轮发电机组为例,计算了发电机前轴承处轴颈同步涡动过程中轴颈表面温度分布,分析了滑动轴承内轴颈涡动引发的热效应现象及轴颈表面温差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滑动轴承内轴颈涡动过程中,轴颈表面出现油膜粘性剪切作用导致的周向温差,温差的方向与轴颈所受不平衡力方向有关;轴颈表面温差与油膜厚度分布不均程度及油膜受挤压作用强度有关;静偏心率越大、涡动幅度越大、转速越高且轴承半径间隙越小,轴颈表面温差越大,热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11.
12.
13.
基于热力系统矩阵方程理论,针时不同型式的加热器,推导出了加热器端盖对机组功率增量及吸热量增量的计算公式,并建立了N300-16.7/537/537机组各级加热器端盖对循环效率影响的数学模型。经实例计算表明:该模型具有结果准确、使用简便、通用性强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机组运行经济性在线监测系统。 相似文献
14.
15.
某台燃机啮合过程中可倾瓦突发振动的诊断与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台燃气轮发电机与汽轮机啮合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突变振动。振动一旦突发,幅值经常超过500μm,导致机组无法安全运行。振动突发后出现了很大幅值的半频分量。分析表明,轴承油膜涡动是导致振动的主要原因。通过调整轴承标高和减少轴承顶隙,消除了机组不稳定振动。需要指出的是,出现振动的轴承是可倾瓦,这是目前人们所公认的稳定性较高的轴承,但是实际运行中依然出现了失稳振动。对导致该现象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指出可倾瓦故障状态下,轴颈中心位置会发生较大的水平偏移,从而影响轴承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滑动轴承失效影响因素和影响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滑动轴承生命期阶段视角,用失效轴承样本为对象进行分析,寻求设计、制造、使用三个阶段和材料对滑动轴承失效的相关影响因素,试图初步建立并不断完善滑动轴承失效影响因素集。对三个阶段和材料对滑动轴承失效的主要影响因素的影响机制进行分析,为改善滑动轴承生命期质量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7.
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后轴承轴向振动产生的原因及消除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主要介绍了大型汽轮发电机组发电机后轴承轴向振动严重超标的几种原因及消除对策,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用简单的基础理论,解释较难解决的发电机后轴承轴向振动产生的因素。根据实际工作中摸索出来的经验,总结出行之有效的方法,供大家探讨并推广。 相似文献